法 王 如 意 宝 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今天我们在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涅槃十周年法会期间,一起学习法王所写的《生生世世摄受愿文》,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大家生生世世都得到大恩上师的摄受和加持,最终成就与上师同等的果位和事业,根本的要点就是要让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不二,因为有这个极大的必要,我们应当按照上师的金刚句来作祈愿。
学习这篇愿文的方法:首先对于上师的体性及恩德、功德生起敬信,随后观想在上师面前至心地祈祷,再随着愿文,自己一个一个地发愿真正按那样实行。发愿的内容包括:对于上师的一切示现都见为法身的游戏,对于上师的一切教导都奉行不渝,祈愿上师的一切加持无余注入自心,未来无论上师示现在哪里,都随从上师,共同趣入菩提行,尽未来际普度无边众生。
以下正式讲解这篇愿文的内容:
三世逝于真如诸如来,自前显现殊胜善知识,
恩德无比功德海之藏,上师如意宝前敬祈祷。
“三世逝于真如诸如来”,这句话是指示上师的本体。这里“真如”就是指本性或法界。“逝”就是往真如中去了,或者还归了法界。众生不识真如,以心前的妄相为真实,落在能所二取当中,漂流生死。三世诸佛,则回归到真如本性中,叫“逝于真如”。也就是说,过去佛是由于逝于真如而成佛,现在佛也如此逝于真如而成佛,未来佛也将会逝于真如而成佛。上师就是三世诸佛的体性。
现在三世诸佛体性的上师应我们的善缘,在我们自心前显现为殊胜的善知识相。在小乘教法中,具足出离心、别解脱戒、通达人无我等功德就可以成为善知识。在菩萨乘中,精通大乘教法、具足菩提心等就能成为善知识。这里说的“殊胜善知识”是指金刚乘大圆满法的上师。大圆满法被称为九乘之顶,是即身成佛的法门,所以这里是指法身佛在具善缘者前显现为人中殊胜善知识相。“殊胜”指具足大圆满上师的德相,有力量加持弟子开悟。
“恩德无比”,指法王上师在恩德方面超过诸佛,这是从因缘上讲的。由于种种因缘暂时不聚合,我们凡夫现在见不到诸佛的色身。诸佛并不是亲自现在我们面前,以人的方式说法来摄受我们。然而法王是三世诸佛的化现,他应着我们弟子的善缘,直接以善知识的形相显现在我们面前,传授从最初的前行直至无上大圆满之间的殊胜妙法,因此有无比的恩德。
“功德海之藏”,指上师相续中具足无量断证功德。这里,我们不能只看一种表面的现相,而是要认识上师的本源。其实,上师的本体是法身佛,所以上师的心中含藏无量功德,这叫做“藏”。就是功德秘密藏的意思。比如智慧、大悲、三摩地、陀罗尼等的无量功德,都在上师的相续中具足,因此称为藏。或者说,上师的一切身口意的行为都是随缘而现的,这个秘密的心就是指甚深的智慧和大悲。这是凡夫心难以测度的,因此是秘藏。“海”,表达在上师的内证中已经显发无量无边的功德,无论哪方面都超出了一个局限的量。比如辩才,上师能够自在宣讲如海的显密教法;三摩地方面,上师能够任运地安住,无碍地遍游十方刹土;而且,上师彻见本性,具有甚深的智慧;对于一切众生都视如独子,具有同体大悲心;上师能无碍地行持弘法利生的事业,能够驭使一切护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像这样,法王具有无量断证功德的宝藏,因此称为“功德海之藏”。
我们就在这样的上师如意宝前恭敬地作祈祷。“如意宝”表示能如意地赐予所求。这一颂的要点落在“如意宝”三个字上。像色法的如意宝能满足祈求者的所愿,赐给他衣服、饮食等一切资具。无论谁只要知道这个如意宝能够自在地赐予物质,对此具有信解,就会再三地在它面前恭敬祈祷。而能这样祈祷,就是具善缘者,一定能如愿实现。同样的道理,上师能应我们的祈愿,赐予我们一切暂时和究竟的成就,因此是无上的如意宝。
基于这样的体认:上师是三世诸佛的化现,恩德无比,究竟成就了如海功德。因此对我们来说,是真正的如意宝。有敬信的人必定会在上师如意宝前恭敬地祈祷。上师的法身周遍了一切时处,上师的悲愿永远不舍离我们,因此只要我们至诚地祈祷,上师的加持就必定在我们心中显现。就像水器里的水没有尘垢时,就会自然显现月影。“祈祷”指我们
要知道:虽然上师在我们心前示现有降生、安住、圆寂等,但上师的本体是不生不灭的法身,永远和我们不分离。所以上师并非凡夫善知识、小乘阿罗汉乃至学道菩萨,上师其实是三世诸佛的体性,是应我们的善缘从法身中现为善知识相,也就是化身。对我们而言,上师直接化现为人相来摄受我们,因此最有缘,因缘上最切近。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就把上师奉为无上的如意宝,奉为唯一怙主。既然他是圆满一切断证功德的佛,又对我们具有无上的恩德,因此我们在这样的上师如意宝前以至诚的心祈祷:生生世世得到上师的摄受。
要知道,只要我们至心向上师祈祷,就决定不会空过。凡是相应者,都必定能成办修行中的所求,最终会成就一切功德,达到究竟成佛。所以这个祈愿将成为从今世起,直到尽未来际的一个连接,这样就达到了恒时不离,恒时得上师的摄受。
上师是佛,上师是法,上师是僧;上师的一切显现都是加持。依循上师的指点来行持,就是我的修行正道。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就能迅速亲见本性。因此,成佛的要道最直接地落在自心与上师的智慧相应这一点上。因此我们希求的就是一切生当中都不离上师,恒时得到上师智慧身的摄受,最终与上师成为无二。
以下就开始在上师如意宝前用至诚地心来祈祷生生世世得到上师的摄受。像前面所说,如果我们胜解了上师的功德和恩德,自然会生起信心。有了这种信心,自然会希望,不但这一生,而且一切生当中都得到上师的摄受。会真心地祈愿,使师徒的情义延续到尽未来际。
或者说,由于自己深信上师是断证圆满的佛,是生起一切功德的最根本的所依,因此会把修道的要点归在与上师相应上。另外要知道,上师不只是现前的一个人,他是遍法界的。从上师的心中能现出无量的身,能够行持十方三世无量的利生事业。因此,自己心里要清楚,祈愿得到上师的摄受也是要尽未来际,也就是要得到上师佛永远的摄受。得到摄受的最终结果就是与上师同一心意,从而度尽无边的众生。
下面首先讲到,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上师的摄受:
上师调众善巧行为者,种种形相如何作示现,
仅仅刹那邪见亦不生,所作皆以善见求加持。
上师应化在世间,是为了调化众生,所以有无量的善巧行为。所谓的“善巧”就是能引导众生趣向无上菩提。上师示现各种身口意的方便,无论是一怒一笑、一言一句,都是在善巧地摄持众生的心,把他们引向无上菩提。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上师实际是法身佛,所以这里说的“种种相”就是指法身随缘而现的种种表相,不拘一格。也就是说,上师的示现没有固定的。有时现寂静相,有时现忿怒相,有时表现粗鲁,有时表现慈悲,有时显现贪、嗔、痴、慢等各种烦恼相。就像文殊菩萨为了调化各类众生,显现过妓女、猎人等种种形相,或者为了调伏外道,善巧地显现外道的相。就像这样,我们的上师会显现各种表情、姿态、语言、行为等相。
对所有这一切,我们至心地发愿:“仅仅刹那邪见亦不生”。不但如此,而且“所作皆以善见”,就是对于上师的一切行为显现都善妙地看待。我们面前的上师会显现各种的相,对于这些相,如果视同凡夫,视同一种庸俗的相,那就是邪见。相反,如果认为这是智慧的游戏,有极深的密意,是极善巧引导我的行为,那就是善见。所以,关键要认识邪见和善见各是什么心理状态,然后才知道取舍,才知道怎么用好自己的心。邪见就是有害的见,善见就是有益的见;邪见是把法身的化现视同凡夫,善见是将上师的显现视为法身的游戏。
对于这里说的善见,举例说明:比如上师在开玩笑,就视为法身佛在说法,其中有很深的密意;上师在恶骂就视为口诵猛咒,遣除我的障碍违缘;上师打我就是在做大加持,是一瞬间消除我的累劫业障;上师无论怎样嬉笑怒骂,都是在为我指示心性……总之,如果能像这样把上师的一切显现都归在法身本源上,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从法身本源中显现的,这样的认识与事实相符,所以是善见。
另一方面也要明白,如果自己对于上师的显现生起了邪见,那唯一是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实际上与上师无关。就好比海螺本身是白色,但以自己患胆病的因缘,就会显现为黄色,这个黄色不是海螺的本色,仅仅是自己错乱的所见。同样,唯一是自己的心识错乱了,才见到上师的过失相。自己的心清净的时候就会见到清净相。
如果你有这样的善见,那么无论见到上师示现何种形相都将成为有益。其实,有益、无益只在自己的心怎么看待。你的看法不善妙就有害;相反,你的看法很善妙就有益。至于能出生多少利益也全在于自心。同样是善妙的看待,信心越大,得到的加持就越大。如果常常视上师为佛,就会得到佛的加持。
上师显现上也是一样在穿衣吃饭,但是并不等同凡夫的穿衣吃饭;上师显现上也会贪,但也不等同凡夫的贪。上师也会显现忿怒,但并不是自相的忿怒。总之,上师所有寂静和忿怒的表现,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法身的游戏,这就叫做把上师的一切所作观为清净。这并不是有意地把不清净观为清净,这是如实的观察,因为上师的显现都源于法身,所以没有任何不清净、不好的。时时有这种善妙的见,上师的加持就能无障碍地传入我们心中。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要点之后,就会知道,该怎么来以敬信看待上师的行为。也就会从心里祈愿,从今往后,对于上师的一切行为,都以善妙的见解来看待。也就是上师的任何行为都视为法身的游戏,都是大加持。
于师慈心教诫善说中,只语片言亦不作违越,
满瓶倾泻一切诸加持,愿能无余注入我相续。
这一颂是在上师如意宝前继续祈祷发愿:对于上师慈心教诫的一切善说,乃至其中的只语片言也不作违越。祈愿上师的加持如同满瓶倾泻般全部注入我相续。
这里,关键还是首先要生起“上师是佛”的胜解信。由此对于上师慈心教诫的一切善说,就会由衷地发愿尽可能顶戴奉行,丝毫不做违越。
这是因为上师完全了知一切解脱和成佛的要道,而且他能够观我的根机,以契机的言教授予我修道的要诀,我的一切成就就要从这里出生,因此对于上师的教导一心一意地奉行。
总之,我们要知道上师是佛,上师口中所传的就是法,上师对我的指示就是所指明的道。上师就是如意宝,是应我的因缘给出特别的话,因此我恭敬奉行,就决定会得到利益。
“满瓶倾泻一切诸加持,愿能无余注入我相续”,就像将满瓶的甘露全部注入另一个瓶子里那样,祈愿上师的功德全部降入我的心中。意思就是,当师徒心心相应的时候,上师的意传加持就能入于弟子的心中。或者说,具足虔信的弟子,对于上师的言教奉行不渝,就会证到等同上师的成就。
因此,在这里我们继续诚心地祈愿:对于上师如意宝以慈心教诫的善说,自己哪怕只语片言也不作违越。就是把法王上师的教诲深深铭刻在自己心中,顶奉为殊胜的法宝,尽这一生去珍视它、奉行它。愿上师的加持如满瓶倾泻般全部注入到我的相续。这是发愿让自己成为最清净无垢的法器,向上师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来接受上师的一切加持。
这里,我们也不要看轻自己,因为我们本来是佛,只是暂时被客尘遮蔽了。所以我们要祈愿上师的加持全分融入。意思是,我们作为弟子,也要有广大的意乐。如果自己的意乐太小,那么所承受的也就很少。如果自己有很大的祈愿,发的心非常彻底,至心地祈求与上师全分相应,那么所获的加持也就会特别多。
怙主您于净秽刹土中,种种幻化游戏示现时,
我亦成师殊胜随从后,愿能一同趣入菩提行。
在这里,我真心地祈愿,未来世的时候,怙主您无论是在清净的刹土或不清净的刹土之中,示现各种各样的幻化游戏,那时我也成为上师殊胜的随从,然后一同趣入菩提行当中。
这个“幻化游戏”,就像《无量寿经》里讲到,与会的大菩萨们,具足无量行愿,咸遵普贤大士之德,在十方佛国中示现种种化身,犹如幻师,变现各种的相,然而这些相实无所得。这就叫做“幻化游戏”。其中“幻化”是指无边世界里示现无量的幻化相,这一切都是安住在法身中不动摇的同时,应着因缘而自在变现,而且这些相实无所得,所以叫做“幻化”。“游戏”是自在无碍的意思。像我们平常说的做游戏,其中“游”的意思是自在,“戏”有随意变现的意思。也就是随类而显现。就好比唱戏,有苦乐悲欢、嬉笑怒骂,这些全是游戏,都是表演。那么演这些做什么呢?就是演给众生看,也就是所谓的“示现”。他所表演的一切都是有密意的,都不是像凡夫那样在无明、妄动的驱使下做出的行为,而是真正从法身智慧当中,随着众生的因缘而化现、表演,这就叫做“示现”。这些都是佛行事业,也就是从无上菩提之中流现出来的事业相。无上菩提本具的功德,应着机缘就会起用,就会做出各种的化现。它的作用就是能够摄持众生,引导他们趣向无上菩提。
正像前面所说,当自己了知了上师的恩德和功德之后,由于上师具有最殊胜的功德,所以我没有理由舍弃;而且在世俗缘起上,上师对我有极大的恩德,所以我不能舍弃。因此我们从内心里发愿:生生世世与上师如意宝不分离。
像这样,自己又以最真诚的心祈愿:上师怙主,无论您示现在哪里,我都永远跟随,成为您的殊胜随从。因为我是您的弟子,您到哪里去,我也要跟着去。而且我一定和上师同行同愿。平常我也都是这样发愿的:上师怎么做,我也跟着怎么做;上师证到何种果位,我也一定要证到这种果位。一切都是跟上师的心相合相应。所以,上师现在在极乐世界里示现幻化游戏,那么我也一定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和上师共同趣入菩提行。或者上师从极乐世界出来,周遍化现在无量世界当中,有的在净土,有的在秽土。总之无论如何,我也跟着上师化现在无量世界当中,哪里有上师的化现,哪里就有我跟在后面,一同趣入菩提行之中。
要知道,上师的本性是法身佛。所以,上师到底化现了多少个身,有多少个住处,那是不可计数的,无量无边。如果看过莲师的传记就很清楚,莲师在无数刹土中都有化现。有的在净土中示现成佛,有的化现为佛座下的大菩萨,有的化现成声闻、缘觉,有的化现为天人,乃至在地狱、饿鬼、旁生、人等各界当中都有示现。同样,上师从法身本体当中应着清净、不清净眷属的因缘,化现出各种报身、化身的相。在化身里面又有殊胜化身、种种化身、随类化身等各种各样的形相。
既然如此,无论上师化现多少身相,我也如是化现多少身相。哪里有一个上师的身,哪里就有我作为随从。上师做各种说法度生、拔苦与乐等菩提行的时候,我也行持和上师一样的菩提行。譬如说,上师在供养诸佛,我也供养诸佛;上师在转法轮,我也转法轮;上师在救度苦难众生,我也去救度苦难众生;上师施设哪种法门,我也施设那样的法门。像这样,我们发愿的时候,就是要基于一个很大的量,要跟上师同一模式。这样要以甚深智慧的认识,发起极其广大的随学上师的誓愿,这样就会从今生开始,把我们的愿心扩大到一个极大的量,就是誓愿等同于上师的量。这样就真正跟上师相应了,真正与上师一同入于菩提行海当中了。
所谓的“一同趣入菩提行”,就是与上师同心同德,共同行持普贤行海。
因此要知道,我们生生世世修行的内涵,最终就是要等同于上师,证同于上师。在这个根本的要点上必须清楚,然后我们心里就会这样来发愿。
未来自现殊胜净土中,至尊上师示现成正觉,
我亦入于初会眷属列,愿成事业增胜之作者。
“未来自现殊胜净土中,至尊上师示现成正觉”,未来至尊上师必定在某个自现的殊胜净土中示现成佛。那是上师最隆重的一个事业相。也就是说,当有缘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集聚圆满的时候,上师就会示现成佛。
有人会问:“你刚才不是说上师是佛吗?怎么又成佛呢?”上师本来是佛,这是从他的内证境界来说。至于是否示现成佛,那就要观待因缘了。在一个世界,一段教法期里面,只能出现一位公共的教主,不可能出现两位。当然就个人成佛来说,随时都可以证悟成佛。比如在娑婆世界里面示现成佛,就要在贤劫千佛当中。像释迦佛就是贤劫第四佛,弥勒佛是第五佛。再比如法藏菩萨累劫愿行圆满,在十劫前的某一世示现在极乐世界当中成佛。这就表示当时的因缘已经圆满了,所以他成为了极乐世界的教主。从这以后,就展开无量劫普度众生的广大事业。所以说,那是非常关键,非常隆重的事业相。
“我亦入于初会眷属列”,作为弟子的我也至心地发愿:法王什么时候在自现的功德庄严的净土中示现成佛,那时我一定要入在第一会的眷属行列里面。好比释迦佛来到人间示现成佛,成道后第一会度的是五比丘,那叫做“初会”。又比如《无量寿经》里讲到,阿弥陀佛的初会声闻、菩萨弟子无量无数。这指的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示现成佛时,第一次转法轮时的眷属情况。
“愿成事业增胜之作者”,而且愿我能够成为上师足下的大弟子,成为一个增盛上师佛行事业的作者。所谓“事业增盛之作者”,就好比说,释迦佛来到这个世界成佛,有文殊、弥勒等大菩萨护持、弘扬他的教法,或者在声闻弟子当中有舍利子、目犍连这样大权示现的菩萨。正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在一期佛的教化事业当中,不仅仅要有如来法王自身的住持力量,还要有下面菩萨法臣的推动力量。譬如说,释迦佛成道的时候,有无量的同行眷属自然化现在这个世界当中,他们都是以愿力而来。在这期教法中,无论正法、像法或者末法时期,都有无数的诸佛菩萨,化现成各种形相来鼎力相助。他们弘扬释迦佛的教法,从而使佛法增盛起来。有些处在正法时期,当时成为佛的大弟子,分化一方;有些处在佛灭度之后,通过造论、说法、设立法门、摄受弟子等,来继续弘扬佛的各乘教法。
就像这样,我们至诚地从内心里发愿,未来上师如意宝示现成佛的时候,我也立即化现在上师的座前,加入到第一次转法轮的初会眷属行列里面,听上师佛说法。在那之后,我就成为鼎力资助上师事业的一名大弟子,尽心竭力地荷担上师佛的家业,宣扬各乘的教法,摄受无量的徒众等等,来增盛这一期佛的教化事业。这也是由于跟上师的情意,自然就发这样的愿。
其实,我们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在跟上师心心相应。只有这样用心入到愿海里面,愿上师之所愿,行上师之所行,才能真正生生世世得到上师的摄受,也才是生生世世当中,师徒的心永不分离的方法。所以,一切都应该在法上着眼,关键是要体会上师的心,而不只是外在的形式主义。如果你体会了上师的心、上师的菩提、功德、事业,你就祈愿一直跟上师的智慧、事业相应,也就是心和心永远不离,一直不脱离佛法上的最亲密的关系,那么这样就是真正得到上师摄受了。
下面是最后的总结祈愿:
总之从今一切生世中,唯一怙主与您永不离,
获菩提果亦成种姓主,祈愿度尽无边众生界。
前面分别从不同的要点来说的这篇《生生世世摄受愿文》,综合起来就是:祈愿从今天、此时开始,到尽未来际的一切生世当中,上师您是我唯一的怙主,我发心与您永远不离。当我成佛的时候,您也作为我种姓的主尊,从此与您无二无别,尽未来际度尽一切众生。
这里发愿的要点:在时间上,“从今一切生世中”,从现在起一直到尽未来际的一切生世之中。
从祈愿境来说,就是“唯一怙主”——法王上师。这里的“唯一”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上师本身是三世诸佛的体性,所以不会离开上师之外还有什么佛的体性。而且就因缘来说,上师直接摄受我,与我的因缘最亲近,对我的恩德最深。所以我就拜上师为唯一怙主。另一方面,这个“唯一”也是统摄一切的意思。因为上师就是法身,所以含摄了一切诸佛。就我们现在来说,视上师为“唯一怙主”,唯上师是依,此外不再寻求,这样就能至心地和上师相应。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会一心地与上师合体、相应。其实相应了之后,你也成为与上师无别的体性,因为上师就是三世佛,所以你也就与十方诸佛同一体性了。
发愿的内涵就是:“与您永不离”,与上师怙主永远不分离。所谓的“永不离”,既可以从最深处的法身上来说,和上师佛永远没有一刹那、一微尘的距离;也可以从化现上面来看,上师无论化现在哪里,我也化现到那里,常随不离。其实,法身和色身本来不二,关键是自己的心和上师不分离。
“获菩提果亦成种姓主”,乃至我获得无上菩提果,您也成为种姓的主尊。所谓“种姓主”,就好比观世音菩萨头顶上顶戴一尊阿弥陀佛,这就是种姓的主尊。又像是我们画传承源流图,从第一到第二到第三,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意思就是,从上师的根源里面出生了弟子佛。当弟子成佛之后,再出现他的弟子佛……像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就像一个大家族那样,这就叫做种姓。对于我来说,种姓的根源就是上师。所以即使我得到了菩提果,上师仍然是种姓的主尊,恒时顶戴在我的头上。
“祈愿度尽无边众生界”,这样顶奉上师之后,与上师同心同愿。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去度尽无边无际的众生。上师是佛,我也成佛,佛跟佛的心没有距离、没有障碍,互融互入,在究竟上永远不离。在我成就无上菩提之后,将会依着无尽的普贤行愿行持救度无量众生的事业。所以,那时上师的心和我的心成了不二,上师的事业和我的事业成了不二,以此来度尽无边众生。
胜子日珠祈请写一生生世世摄受愿文,阿旺洛珠宗美于清凉五台山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