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卷上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你以为三界的系业是非常重的,因为自无始以来到今天所造的有漏业无不具备,可能比须弥山还要高,怀疑现在十声念佛是非常轻的,这样十声念佛怎么能敌得过无始以来的重业呢?绝对不可能以此就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的。这的确是你的一种错乱的想法。
问曰:大乘经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已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临终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大乘经里说:“业道就像秤的两头,重的一边先堕下。”这是指重业先牵的意思。为什么众生这一生以来,或者百年内,或者十年间,一直到今天,无恶不造,怎么临终遇到善知识十念相续就得以往生?如果真是这样,那重业先牵的法义如何取信于人呢?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回答:你以为一生造的恶业很重、下品人十念念佛的善业很轻,因此觉得以十念而超出业系生到净土是不可能的,现在按照法义做如实的较量。轻重的义在心、在缘、在决定,而不是以造业时节的久近和多少为主要。
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
如何说业力在心呢?人在造罪时,是从虚妄颠倒心而生的;这十念念佛,是依止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到实相法而生的。一是真实、一是虚妄,哪里能相比呢?
何者?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暗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为什么呢?譬如一千年长久漆黑的暗室,忽然间光明到达,顿时就明朗了,哪里能说“黑暗在房屋里待了一千年而不能以暂时一光照耀而遣除”呢?所以,《遗日摩尼宝经》中说:“佛告诉迦叶菩萨:众生虽然在数千巨亿万劫中一直在爱欲里被罪障覆盖,但只要他闻到佛经,幡然醒悟,一念反恶为善,罪就能消尽。”所以,善恶业的轻重要看当下的心。的确一念回光向善就能顿破千年积暗,这样子叫做“在心”。不能单单以时间因素作为衡量标准,以为罪障是无数劫所积集,而念佛只是当下的几念,时间的较量相差太悬殊了,不可能十念破亿劫罪。这是对因果律的一种偏差理解,没有真正认识到因果律的扼要。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二、如何说业力在缘呢?这是指人在造罪时,自己依止妄想,缘着烦恼果报的众生而生。譬如杀生,就是缘当前的烦恼果报有情而生;或者生起各种贪心,是缘于自己这个虚假的我或者身心等而生。然而现在的十念念佛,依止无上信心,缘着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而生,所以在缘上有绝大的不同。后者是依于与正觉不二的弥陀万德洪名,这是真实、清净的,不同于前面虚假的烦恼果报的众生相。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好比一个人被毒箭射中,箭穿破了筋骨,如果闻到了灭除药鼓的音声,当即就能拔出毒箭、消除箭毒。哪里能说“箭入得很深,毒很厉害,闻到鼓的音声不能拔箭去毒”呢?这是说增上缘的力量很大。同样,弥陀名号有特别大的力量,因此即使过去有很深的业障之毒也都能拔除。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
三、如何说业力在决定呢?人在造罪时,自己依止的是有后心、有间心而生起。也就是,造罪的时候瞻前顾后,心态很不决定,因为这是违背良心做的,心里经常动摇,所以中间会被其他心念间断;做了之后还会后悔等。而这个十念,当时依止的是无后心、无间心而起,这是决定的心,因此非常猛利。也就是到了最后关头,这个人完全放下了,没有什么思前想后,单提一念,心心相续无有间断。以一心投注的缘故,业力非常之大。
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
《大智度论》里也这样说:“一切众生到了临终的时候,处在风刀解体、死苦来逼的危急关头,当时生起极大的恐怖。这时如果遇到善知识教他一个离苦之路,他会发大勇猛心,一念接一念相续到十念,这就叫‘增上善根’。这样强力地增上善根,就能得以往生。”
平常一般造罪的心是动荡、软绵、有间断等,到了孤注一掷心力特别投注时,心的力量是百千万倍地增长。就像人在危急关头,发出的力非常强。又好比母女二人在恒河里溺水,彼此慈心发得都非常猛,当时都想“只要对方能活,我死了不要紧”。因为她们一念善心非常猛利的缘故,虽然没有修过禅定,当即就生到色界天。这就是造业之心坚定的缘故。
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又像有人在战争中没有二路可走,所以就会拼尽全力,一时都能使得出来。临终十念的善根力也是如此。
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又譬如一个人在临终时,生了一念邪见,增上了恶心,就能够倾翻三界的福德而下入恶道。这是表示临终恶心极为猛利,就可摧掉过去福德的力量。
那么从上面的道理类推,就知道临终生极猛利的念佛心,也能遮掉各种有漏业习。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问:既然说到临终十念善,就能够遮掉一生的恶业而得生净土,不知道十念是多长的时间?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泛解念也。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径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
回答:如同经中所说,一百零一个生灭成为一刹那,六十刹那作为一念。这是依于经论泛解一念的涵义。这里解念不取这种时节。唯一心忆念阿弥陀佛,或者念总相、念别相,随着所缘而观念,经过了十个念头,没有其他的念想间杂,这就叫“十念”。
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成办便罢,亦不劳记之头数也。
又说到:十念相续,这是圣者当时对于情形的一种统计。而行者只要凝定心思,一念接一念地念下去,心不要缘着别的事,使得净业之道成办就可以了,也不必烦劳去计算念的数量。
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
又说到:如果是久修之士念佛,多数应当依这个方法(也就是一心专注地念下去,不必管念了多少数);但是对初修的人念佛来说,计数也是很好的。这也是依据圣教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