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净土或问讲记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

第一类修法——观想

一曰观想者。如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第一种修净业的方法是观想。如同《观经》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在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你们心想佛时,这个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心作佛,这个心就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而生,所以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天台疏曰:诸佛如来下,泛明诸佛。是故应当下,偏观弥陀。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云入。如白日升天,影现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也。

智者大师的注疏里说:“诸佛如来”以下一句是泛明一切佛,“是故应当”以下特指观阿弥陀佛,这里的“彼佛”特指阿弥陀佛,因此是偏观。“法界身”指报佛法性身。众生心清净时,法身自在地随众生的心而现相,所以叫做“入”。就像太阳升到天空,当百川之水清净时,随之就影现其中。这表示佛身自在,无处不能现,只要众生的心水清净,当下就会现佛日的影像。

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云入心想也。

再者,法界身是佛身,这意思是说,佛身周遍一切时处,以法界为体。所以,当行者得到观佛三昧,行者的解与诸佛的入相应时,就叫做“入于众生心想”。也就是,行者成就三昧,一念观佛,而佛的威力遍入一切处,当即相应时就会现出相应的佛身。用一种表达,就说佛入在众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故云即是。

为什么“心作”“心是”合在一起说呢?因为佛本是无,唯是法性,以众生心清净的缘故有佛身显现,所以说,众生的心在作佛。“是心是佛”这一句是说,刚刚听到“佛本是无,心清净故有佛相现”,就以为佛是无,心修的是有,两者是别别分开不同的两个,而事实上,心作的佛就是自心,因此说“即是”。

始学名作。终成即是。

再者,两者是从修行的不同阶位来说。最开始学叫做“作”,最终成功了叫做“是”。

四明尊者的钞释

妙宗释曰:欲想佛身,当明观体。体是本觉,起成能观。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佛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

在《妙宗钞》里首先解释这样两个问题。一、观的体性如何;二、为什么说法身从心想生。

我们想要观想佛身,就应当明了观的体性。体是我们的本觉,遇到能观的因缘,发起而成为能观。也就是以本觉理出了始觉智。接着要明了,为什么说法身从心想生。这又要了解我们的本觉和诸佛的法身有多少差别?是不是有很大的贤劣差别?其实没有这种差别,我们的本觉即是诸佛的法界身。因为诸佛没有别的所证,全证的是众生本性。也就是说,诸佛证的法界身属于无为法,它不是因缘所生,所以没有一点生灭、增减等的变易相。也因此,在成佛前的众生位就已经现成具足,在佛位没有增一点,在众生位没有减一点。这样就了解到,众生的本觉即是诸佛的法界身,二者只有隐显的差异,诸佛已显,众生未显。

接着要了解,如果始觉发生了功效,那本觉就由此显现,因此说,行者的本觉即诸佛的正遍知海,由心想而生,即法身从心想生。由此看出,修这个观法能显了自佛。

又弥陀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故泛明诸佛,以为弥陀观体。

先设一个问题:在讲观的体性和功效时,是在共通的诸佛上解释,后面说明观境又归在特别的阿弥陀佛上,是不是有混乱?

回答:通佛即是别佛,别佛即是通佛,阿弥陀佛和一切诸佛同得三法。“身”指同得法身;“智”指同得般若;“应用”即十力、四无所畏,指同得解脱。弥陀三法不少,诸佛三法不多,因此是相等的。由此知道,弥陀身显现即是诸佛之身,诸佛相明了即是弥陀之体。所以,从总体上泛明观诸佛的体性和效用以作为弥陀观的体性,由通归到别是合理的。

从法界身下,是约感应道交释。从又法界身下,约解入相应释。

对于《观经》的经文“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智者大师按“感应道交”和“解入相应”做了两种解释。以下依次讲解。

第一种解释——感应道交释:

“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云入。如白日升天,影现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也。”

这一段注疏按照“感应道交”来解释“佛入心想”。对此又分成两段来解释:第一段阐明佛入众生心;第二段说明相随众生现。即解释佛是如何入众生心的,以及佛相如何随着众生心而显现,这样两个问题。

首先,天台注疏里说,“法界身”指报佛法性身。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所以说“入众生心想中”。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在解释法界身时,以报佛和法性身并列而称呢?这要知道,当始觉达到圆满,就叫做“报佛”,这时究竟显了了本觉,叫做“法性身”。当时始觉智和本觉理已契合不二,即报智和法性已经冥一,这样完全契合时就能起诸应用。然而要起应化身时,需要有众生的能感,应才现前。能感指众生修圆妙三观,以清净心念佛,这就具有了能感的条件。诸佛的悲力应着他的能感就出现了所应。所以说“众生心净,法身自在”,众生的心水一清净,遍在的法身自然随众生的心而现出应身佛的影像。众生的能感与诸佛的能应感通了,就叫做“入”。

接着,用“白日升天,影现百川”作譬喻。从诸佛份上来说,“白日”表示始觉,这个智慧达到了圆满就契合了天,指本觉,这是比喻始觉合本。当始觉合乎本觉,连一丝毫的背离都没有,这时就能应法界一切机,随缘而变现,因此说“影现百川”。“百川”指众生的心,“影”指诸佛影像。当任何一个众生心水清净时,都自然有佛身的影像现在他的心中,这叫做“诸佛法身入众生心想中”。这是从感应的角度来解释的。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一句要按照“相随物现”来解释。也就是佛身自在,随着众生的心而现出相应的影像。“物”指众生,当众生有了这个因缘,他的心中就现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应身佛的影像。“相随物现”,从差别这一分来解释:众生的心作观行时有大小、粗妙等的差别,而佛的法界身随着众生的心显现相应的相,故有多种差别。

第二种解释——解入相应释:

“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云入心想也。”

这一句是按“解入相应”来解释“佛入心想”。虽然前面以“感应道交”解释了“入”,但恐怕有人还认为法身在外,众生心在内,法身是从外面入到众生心里,因此就说,法界身无所不遍,遍在一切众生色心依正之中,因此这是本来在,而不是从外面进来。

对此又疑惑:既然在,那怎么又叫“入”呢?因此,这里按照“解入相应”来解释。也就是说,虽然诸佛的本体就遍在众生的心中,全体皆是,然而众生由于迷背——迷惑、背离了,佛体虽在,也成了离。现在得了观佛三昧,契合了佛体,所以就说佛体入了观解的心,叫做“解入相应”。进一步说,此时行者的始觉解得了本觉,所以本觉就入了始觉,从观解或者已经觉了,就说成“入”。

还要注意,所谓的“离”和“入”,不是指空间上发生了什么分离或者合入,而是指本来在,心迷背就叫“离”,心契合就叫“入”。

做两种解释的用意

融心解云: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若无次释,则生佛体殊。二释相成,是今观法。

四明尊者在《融心解》里说到做这两种解释的必要:如果没有最初的感应道交释,那观就不是观他佛,最多只是观自佛;由于有感应道交释,就知道是观他佛,诸佛随众生心而现应身。如果没有其次的解入相应释,那就成了众生和佛的体性有差殊,不会悟入“应佛显现而本性明了”。感应道交和解入相应两种解释相辅相成,才是现在观法的涵义。

妙宗又曰: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妙宗钞》里又说到:现在的心观,不是仅仅在阴或者蕴上观本性佛,而是借托他佛显乎本性。所以,首先说明应佛入在我心想中,其次指明佛身全是本觉,因此由应佛显现而明了地证知本性,托外应佛之义而能成立唯心之观。这就是“全他即自,自他不二”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