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或问讲记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
若神珠之顿含众宝,犹帝网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体等。如此,则方了迁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际内。
这种情形就像如意珠,一时间含有一切妙宝,所以随着祈求者的因缘,当即就能现出衣服、妙食、资具等各种宝物。这是譬喻性具一切法,是法尔具足的,不是性中没有后来新添出来的。又像帝释天宫因陀罗网的一千颗珠子交映千光,每一颗珠子的光都入在一切珠子里,而每一颗珠子里都摄有一切珠子的影子,这是法尔本然,不是缘起新造。我的心是这样的,众生和佛的体性也全是这样的,一一法都是这样的理性,都会出现这样的事相。
这样才知道,我们现在往生极乐世界,心识迁到十万亿刹土之外的极乐国土中,实际是生在自己心中,而不是生在自己心外。以心遍周遍具的缘故,实际是性中随缘现出了极乐世界,当刹那心就出现了极乐。这样就知道,孕质在九莲中,当即在莲花中化现,这哪里逃乎刹那际内呢?就在这一刹那中,性具的法显了而已,并不是不具而突然出现的。这一切都是在指示性具,指示都是在心中、都是在性中,这叫做“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又云: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而全收也。如帝释殿上,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虽珠珠互遍,此珠不可为彼,彼珠不可为此。参而不杂,离而不分。一一遍彰,亦无所在。
再者,总体而言,极乐世界即法界故,极乐世界也遍一切处。具体来说,极乐世界的一色一香都是全体法界,因此都遍一切处。这样举一就全收一切,由此可见“一即一切”的妙理。这样到了圆教上,一切都是融通的,如果误以为极乐是权是小,那也是偏执。
这就像帝释宫殿上的千珠宝网,一千颗珠子的光影都入在一颗珠子里面,任何一颗珠子的光影都遍入到一千颗珠子的每一颗里。虽然珠珠互遍,你遍入我、我遍入你,但不会混杂,此珠不会混为彼珠,彼珠也不可说为此珠。这样参而不杂,离而不分,虽然互相参入但不会混杂,仍然你是你我是我;虽然彼此各是各法,然而并没有隔别不融的此法彼法的对立。如果是分的话,那就是此法占据此位,彼法占据彼位,此法没入到彼法里,那就不承许它是周遍法性,但这并不成立。总之这是不可思议的,不能说各个法是局部的,有分疆立界的隔开。这样就知道,一切法都是遍的,虽遍而不会混同,虽离而不会隔开。像这样,一一法都周遍彰显,却又无所在,非常稀奇。如果它有实体,那在此就不在彼了,在彼也不住此了,然而它是空寂的,所以一切遍在而又无所在,不可思议。
极乐净土,即千珠之一。十万亿国,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一一无非千珠之一。阿弥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亦见十方九界众生。微尘刹海,十世古今。一印顿圆,无余法矣。
极乐净土是千珠中的一颗,十万亿佛国里的每一个国土也都是千珠中的一颗。至于三乘、人天,下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的哪一种界,都无不是千珠中的一颗。从正报主尊而言,阿弥陀佛也是千珠直接在一珠中显现。也就是弥陀是法界藏身,就像帝释千珠罗网的每一颗珠里,会呈现一切珠的影像,在阿弥陀佛一佛中,会出现无量诸佛,因此,见一佛就见到十方诸佛,也见十方九界众生。一切都无不含摄在此中,乃至微尘刹海,十世古今,十方境界海、事相海,都现在阿弥陀佛一法中,这叫“一印顿圆”。这一印是周遍印、圆满圆足印,因此在一印中印一切法,一印中见一切法,一印中证一切法,再也没有剩余的了。
像这样,通了圆理的人就知道一即一切——见一佛即见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入一门即入一切门的道理。这样就知道,在净土一个捷径门里,能成满一切佛法,证得一切功德,能够实现普贤大行愿海。总之,尽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可以在这里面圆见圆证。
如上所引,皆佛祖圣贤递相发扬之明训也。知此,则知诸刹诸尘,尘尘皆唯心之极乐也。一尘一佛,佛佛皆本性之弥陀也。复何疑哉。
以上所引法教,都是佛祖圣贤交相发挥阐扬净土妙理的明训。能认识这些大义,就明白诸刹诸尘每一尘里都有唯心本具的极乐妙土,并非心外有极乐。一一尘中一一佛,佛佛都是本性所现的弥陀,并非性外有弥陀显现。否则心也不周、性也不遍,那就不合本来的妙理了。到此,对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至理还有什么疑惑呢?
问曰:既谓净秽融通,尘尘极乐,何娑婆独不免于秽耶?
禅上人问道:既然说“净秽融通,尘尘极乐”,净土和秽土不是隔开来不融的,而是在秽土当下尘尘中本具极乐,那为什么娑婆世界还不免污秽,到处充满惑业苦的杂染相呢?
答曰:凡夫业感,即净而秽。佛眼所观,即秽皆净。岂释迦报境而果秽哉。
回答:实相上的确净秽融通,尘尘极乐,净土就在当下,这是理上说的。然而凡夫由于有无明,以业力所感,在当下为净土的同时,却虚妄地显现秽土的相。就好像当下是清净的虚空,却显现毛发相那样,本来是极乐,却现了秽土的假相。而佛眼消尽了虚妄,所以在凡夫以为是秽土的同时,所见就是本性清净的国土。难道释迦如来报土之境真的是污秽的吗?譬如在《维摩诘经》等中,世尊足指按地,当下即现清净国土,只是凡夫在而不见。像这样,以是否有惑业的力量来判断是现秽土还是现净土。
问曰:含摄无余,吾信唯心之大矣。圆融无碍,吾信唯心之妙矣。奈何尚滞迷情,未离秽业。则吾唯心之土,何由净耶?
禅上人又问:含摄一切法而无有剩余,我信受唯心的广大;净秽生佛等融通无碍,我信受唯心的微妙。奈何凡夫陷在错乱心中,没有离开杂染业,那么我唯心的土又怎么来净治呢?
答曰: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故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夫欲净其心者,舍净土之修法,他无能焉。
回答:心垢则土垢,心净则土净。所以《维摩诘经》里说:想要净治国土,应当清净自心。心是根源,随着心清净,佛土就显现清净。而要想净治自心,舍开净土的修法,没有别的途径了。
问曰:净土修法,其详可得闻乎。
禅上人接着请问:净土的修法,能详细开示吗?
答曰:净土无修,修因迷有。法无高下,高下由根。根有多殊,修分多类。摄其多类,总有三门。一曰观想,二曰忆念,三曰众行。皆依极乐弥陀以为之主也。
答:净土本自成就,不是由于修而新成就,前面说了这是法尔本然。那为什么要修呢?因为众生处在迷惑里,所以要用修来净除迷惑,由此能现出性具的妙土。法本无高下,高下是由根性来定的。由于众生的根机有多种差别,以此采取的修行就分很多类。众生有不同的迷情,为了对治它,就有不同类的修法。从净土门而言,也是由于众生根性的差异,而有各种修法。那么,怎么来引着心去掉迷惑而呈现净土呢?有很多修法。归摄起来总共有三大门类:一、观想;二、忆念;三、众行。无论哪一类,都是依极乐刹土和阿弥陀佛作为中心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