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净土或问讲记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

梦喻不来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无,响喻非合非散。

梦中当刹那正现的相,它没有从哪里来,过后也没有到哪里去。因为是梦心所现的缘故,没有自体,所以不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譬如梦中现佛,是自己心现的缘故,并不是实体的佛从哪里来到梦中,等到缘散佛没有了,也不是实体的佛去哪里了。

再者,水面很清的时候会现影像,譬如现星辰,它没有出和入,是水所现的缘故。不是星辰入进水中,它并非在缘聚之外别有实体,缘散时当即隐没,也不是星辰从水中出去。总之,缘生故无性,一切诸法并非在缘外别有独立自体,所以正现的时候就是假的,既是假的,也就没有什么出和入。

幻喻是指以幻术在空中变出一些相,由于是幻术所变,因此没有实体。不是在幻术之外另有一个法,否则就成了离开幻术还有它,由于离开幻术没有它,证明无有实体,不是有;然而,缘聚时还会现一个相,所以不是无。总之,不落在有边和无边上。

再者,声音、虚空、山谷三缘和合出现回响。譬如对着山谷说“喂!喂!喂!”山谷里也会传出“喂!喂!喂!”的声音,好像出来了,之后又散掉了,好像消失了。但实际上它是缘生的缘故,不是离因缘外别有自性,所以正现的时候,也不是有一些声音在聚合,缘散时当即没有了,也不是这些声音散掉了。总之,合和散都是没有的。缘生法就是无性,当体是空的,这上面没有来去、出入、有无、合散等任何边的相。

又如般舟经,教修佛立三昧,专念弥陀。其略云:常念彼佛,譬如梦见金宝亲属,相与娱乐等。永明曰: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无来去。又如幻非实,则心佛两忘。而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空有无碍,即无去来,不妨普见。见即无见,常契中道。是以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唯心自见。

又像《般舟经》里教导修佛立三昧,专念阿弥陀佛。大略说到:常念阿弥陀佛,就像梦见很多金宝、与亲属彼此间娱乐等那样。永明禅师说:这是譬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无来去”,是指都是心作的,正现的时候得不到东西。就像梦里有很多金银财宝,自己和父母兄弟亲人团聚,有说有笑等等,这都是心作的,正现的时候也没有实法,不是离开心外别有东西。因此它是幻相,并不是真的有什么东西在来、去、活动等。这些情景就像幻事一样,不是实际的,了达这一点就能心佛两忘。譬喻当心现佛的时候就像幻事一样,能现的心、所现的佛都是不可得的,所以就忘情了,不再执著心和佛。

再者,“不无幻相”,还是非常明白有佛有心,这就不坏心佛。“空有无碍,即无去来,不妨普见”,空和有之间没有障碍,不因为空就不见,也不因为见就不空,两者无有障碍。虽然真实中没有去来,却不妨普见一切佛、一切事相,明明了了;正当明明了了之时又不妨碍空,这是空寂,没有实法可得,这就叫“空有无碍”。

再者,“见即无见”,正当心中明明了了地见时,实际也没见到什么实法,这样就契合中道。不落有也不落无,不落常也不落断,像这样常常契合中道。所以,实际佛没有过来,心也没有过去,见到此义就不住有边;然而感应道交,不妨心自见,明见此义就不落无边。像这样就明白当体即是空、假、中。

又如楞严大势至云: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至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霅川以理事判之曰:观其母子相忆之喻,则是同居事相而已。观其自证无生法忍,则念佛心不可单约事相而解。念存三观,佛具三身,心破三惑,无生忍位,乃可入焉。

又像《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所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一直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一段。霅川以理事判定道:看到这段经文里有母子相忆的譬喻,念佛人像孩子忆念母亲那样,就以为这样修只是同居土的事相而已。但是看到后面,他自证得无生法忍这种地位,这就可以推断,念佛心不能仅仅只按事相来解。也就是在这念佛的念中存有空、假、中三观,所念的佛具有法、报、应三身,念佛之心能破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这样才可入无生忍的地位。

又如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净觉曰:一心不乱,例前妙观,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据往人之论,则有理事。若达此心四性不生,与空慧相应,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间,名事一心也。

又如《弥陀经》所说,从“执持名号”到“一心不乱”这一段。净觉说:“一心不乱”类同前面的妙观,同名正受,即是定心定善。依据前人的论说,有理有事。如果了达这念佛之心,自、他、共、无因四种性都无生,与空慧相应,就是“理一心”。如果用心存念,一念接一念的念佛心不间断,就叫“事一心”。

真歇亦曰:一心不乱,兼含理事。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号,心不乱故。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连摄中下二根之义也。

真歇了禅师也判断:《弥陀经》说的“一心不乱”兼具理、事两种修法。如果是事一心,人们都可以行持。由心执持佛的名号而达到不乱的缘故,就像龙得了水、虎靠着山,心一直忆着佛,这就是《楞严经》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能摄持中下两根的涵义。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径超佛地。

如果修理一心,那也不是用其他办法,只是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历阶梯,直超佛地。

余尝评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节,可配三观。初节配空,次节配假,第三双离,第四双即。双离双即,可配中观。盖彼中观,亦含遮照之义也。合而言之,无非以修契性,显其当处即空,全体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凑泊,不可拟议。心路绝处,即名为佛。

我曾经评论:“不以有心念”等的文字有四节,可以配合三观。初节“不以有心念”配空观,次节“不以无心念”配假观,第三“不以亦有亦无心念”的双离、第四“不以非有非无心念”的双即配中观,因为中观含有双遮空有、双照空有的涵义。合起来说,无非用修来契合本性,显出当处即空、全体即有,也不是空有两边,也是双照空有。不能用分别心凑泊、拟议,心路断的地方即名为“佛”。

如上略举数条,通名忆念。而各分理事。其理念者,与圆观同。能破三惑,能净四土。此摄上上根也。若其事相念者,近则感同居净,远则可为上三土之因耳。降此以下,事相不等。如诸经所说,或一生系念,或三月系念,或晨朝十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时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断专念。加以深信之力,净愿之力,佛加被力,皆生极乐。又下而至于逆恶凡夫,临终十念,亦许得生。此摄中根及下下根也。

以上略举的这几条都叫做“忆念”。而这忆念中又有理和事两种修法,即理念和事念。理念和圆观相同,能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能净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土,这是摄上上根人的修法。如果是事相念,近可以感得同居净土,远可以作为成就上三净土的因。在此之下,事相的修法也有各种差别。如同诸经中所说,有的一生系念,又有三月系念,还有晨朝十念,或者七七四十九天里忆念,十天十夜六时当中忆念,一天一夜不间断地专念等。加以深信的力量、净愿的力量、佛加被的力量,在净业成熟时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又最下到五逆十恶的凡夫,临终至心信乐,愿生彼国,十念念佛也承许能往生西方净土。总之,这些事相的修法中摄了中根和下下根。

第三类修法——众行

三曰众行者。

第三种修净业的方法是众行。以下举了华严十愿、宝积十心、观经三福、大经三辈、法华修行等来做说明。

如华严经,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海会大众,发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一一愿皆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业烦恼不可尽故,我此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譬如《华严经》说到十大愿王的修法,其中讲到修法的行相、临终的状况、往生的果报,可见以十愿修法能往生极乐世界。具体内涵是,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和海会大众要发“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等的十大愿王。其中每一愿的结尾都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业、烦恼无有尽故,我此大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要像这样按照十大愿王的行相,每一种都发起无尽的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