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净土或问讲记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

问曰:五浊恶世,人皆有罪。纵未造五逆重罪,其余罪业,孰能无之。苟不忏悔消灭,但只临终念佛,能往生乎。

禅者提问:处在五浊炽盛的时代,内心和境缘都很恶劣,所以人们都造了很多罪业。纵然没造五逆重罪,其他罪业谁能没有?如果不忏悔消灭,只是临终念佛,能不能往生呢?

下面就依据经教、正理、实例、譬喻来说明,罪人临终念佛还是可以往生。

一、依经教证明

答曰:亦得生也。此乃全藉弥陀不思议之大愿力也。那先经云:如持百枚大石置于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没水。若无其船,小石亦没。喻彼世人,一生造恶,临终念佛,不入泥犁。若非念佛,虽作小恶,亦入泥犁。况大恶乎。船喻佛力,石喻恶业。

回答:也能往生。这全是依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愿力。引《那先经》,通过喻义结合来明白这个道理。先看譬喻,借助船的巨大载托力,即使一百枚大石也不沉入水中;如果不靠船的载托力,即使小石头也落水。这譬喻虽然造了很多罪业,但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也能往生;如果不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即使一个小恶成熟,也要入地狱,何况大恶呢?由此显示出佛力不可思议。

这样就明白,罪人临终往生全凭佛力。佛力大故,罪人也能往生;不依佛力,小恶也要堕落。

故昔人有带业往生之说。四土文中,亦云具惑染者,亦得生同居净也。

所以,昔人有“带业往生”的说法。《四土文》中也说到,具惑染者也能生到同居土。

此处不能误解,认为不必忏悔。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法事赞》中都强调忏悔,而且说“随犯随忏,不使隔念隔时隔日,常时清净”,在《礼赞》后面特别要求励力忏悔。莲池大师著的《西方发愿文》,在发心以后就作大忏悔。又如各种净土忏仪都注重忏悔。这是因为如果不及时忏悔,恐怕临终会被业障住,提不起念佛,随染业而转,落入生死和恶趣中,因此忏悔重要。

二、依实例证明

又如僧雄俊,临入镬汤。并汾州人,屠牛为业,临终见群牛逼触其身,苦痛切己。及张钟馗,杀鸡为业,临终见神人驱群鸡,啄破两目,流血盈床。称佛名号,俱生净土。此非佛力而何。

再用案例来证明。举三个例子:第一、僧人雄俊,快要入地狱的镬汤时,念佛名号而生到净土。第二、有个汾州人,是个屠夫,以宰牛为行业。临终出现了非常不好的相,看到群牛冲过来顶自己。当时非常痛苦,他也是至心念佛而生到了净土。第三、张钟馗,干杀鸡的行业,临终见到神人驱赶群鸡,啄破自己的两只眼睛,血流了满床。当时也是一心念佛而摆脱了大苦,生到净土。

这三个人生平都造了很重的罪业,到了临终,念佛就得以往生,这不是佛力是什么呢?可见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如果能一心仰仗阿弥陀佛,以佛的慈力就能够消业,从而被摄持到极乐世界。

三、依比喻说明

请复以喻明之。如人现犯官法,应入官囚。以投托国王,承王宣召。则官不能拘,而复达帝京也。

再用譬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好比一个人现在犯了官法,本应押入官府的牢狱。由于投靠依托国王,承蒙国王的诏书,被宣入京城,那不但官府不能拘拿他,而且还能到达京城,享受荣华富贵。

“犯官法”比喻违背了因果律而造下罪业。“应入官囚”比喻应堕三恶趣,受业报惩罚。“投托国王”比喻归命阿弥陀佛。“承王宣召”比喻蒙阿弥陀佛愿力摄受。“官不能拘”比喻不再被三界业报所系缚。“达帝京”比喻往生佛国净土。

所以西资钞云:得生净土,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如渡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导,加以便风,必能速到彼岸也。若其不肯登舟,迟留恶国者,谁之过欤。

所以《西资钞》里解释说:能生到净土,是假借佛的摄、引、护三种力量。阿弥陀佛以大愿力摄持,释迦牟尼佛劝导赞叹,引着我们往生,十方恒河沙数诸佛随时护念我们。就像渡越大海,既登上了大船,又有很好的向导做指引,加上顺风吹送,那必定能速疾到达彼岸。这是以三力证成能速到彼岸,凡夫虽然没断烦恼,修行水平低,但依仗佛力也能够速登净土。

“大海”譬喻生死,本来非常难渡过,茫茫无际,凭自力不晓得哪一年到彼岸。“巨舟”譬喻阿弥陀佛巨大的愿力,一旦登上了弥陀慈航,那的确一路安稳,靠着船的载托力量能快速到达彼岸。在这上面,又有无上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指路,不会有错误。他告诉我们怎么来修净土的因行趋向彼岸。再加上十方恒河沙数诸佛恒时护念,使得我们不遭魔事,不出意外,顺风直进。这样就一定能到达净土彼岸,我们心里会有定解。

如果按照通途的法道,那的确无法成立,因为还有烦恼,又造了那么重的罪,怎么可能生到净土呢?他的水平不足以达到净土。但由于阿弥陀佛特别的愿力,以及释迦佛的引导、十方诸佛的护念,这样结合譬喻来思维,就会确信可以速疾到达彼岸,超脱生死。假使人不肯登这艘大船,也就是不肯念阿弥陀佛,那他的结果可想而知,会很长时间留在罗刹鬼国,也就是长期拘留在生死当中。尤其在漫无边际的岁月里沉陷在恶趣牢狱里,受无法想像的苦难。那是谁的过呢?是自己不肯投入弥陀愿海,不肯信受释迦教导,不肯依靠诸佛的护念。不是佛不慈悲,不是法没力量,而是自己的过失。

问曰:前云博地凡夫,便阶不退,此必已无恶业者也。今此带业而生,能不退乎。

前面解释了造恶者能往生,禅者信受了这一点,但他心里还有怀疑,带业往生者生了以后真能得不退转吗?他问:博地凡夫一往生就入了不退转地,这必定属于没有恶业的一类。如果是带业往生者,也能得不退转吗?

意思是不退转地很高,带业往生者很低,他们这种人一生了以后,真的就不退转无上菩提吗?那不是还有很多惑业的种子,随时现行就会退转吗?他对此放心不下。

答曰:例皆不退也。

回答很肯定:没有一个例外,往生者都得到不退。这有佛经、论典和古德语录的证明。

一、佛经的证明

经云: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分别在《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里说到,往生者都住正定之聚,都是阿鞞跋致即不退转。

释迦牟尼佛绝不妄语,他亲见了事实而给我们证明,所以不必怀疑。“悉住”“皆是”,指无一例外,没有有些不退、有些退的情况,这叫“悉皆不退”。

二、论典的证明

又十疑论云:有五因缘,能令不退。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长,故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鬼神邪魔,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但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等,故不退也。

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是以理抉择极乐世界的因缘状况,来证成往生者皆得不退,关键由作用道理证成。即西方净土恒时具足增进菩提道的因缘,而没有任何退转的因缘,因此,所有的往生者都决定从往生的第一刹那时起,就登上了永不退转的地位,即是以因缘的作用力,绝无退转。更细地要由作用理看到,佛国人民接触那些境缘时,心当下就被摄住而与法相应、在菩提道上增进,念佛、念法、念僧等等,由此就能定解往生者都得到不退。

具体要由通、别两分思择因缘而拿到定解。论中说的五种因缘里,前四者是别说,第五者是通说。别说之中,“佛愿、佛光、法音”指化主佛,“纯诸菩萨”指助伴法友。通说是通指这些因缘持续的时间。好比学生在学校里,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时时都在增上,而且,他在学校里不间断地学习、上进,因此能读到最高学位。这是譬喻,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最圆满的因缘,主、伴哪一分都是道上的增上缘,只会使学人修行上进而不会退步,再加上这些因缘持续不断,因此,任何人都会达到最高果位。由此证成往生者都不退无上菩提,会一直上进到无上菩提为止。前四个别,说明所有因缘都在助道,第五个通,说明助道因缘持续不断,那当然直到无上菩提之间永不退转。这就是以理证成往生者都得到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