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净土或问讲记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

四、性相不二,生即无生

三家之说,其旨甚明。今余复以性相二字释之。

上面天台等三家的说法,解的意思很清楚。现在我再进一解,以“性相不二”来悟入“生即无生”。

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因缘和合,乃有生相。

“妙”,指离边,没有戏论可得,或者离四句、绝百非。“真如”,指从前到后都是那个性,一切时处没有两样。“性”,指性体、理性,它是现一切法的根源,也是我们的本性、诸法的理体。“本自无生”,指性体上原本无生,并不是过去有生,通过修持使得它无生。也就是从本以来就是这个样子,这上没有任何生灭、增减、断续等的相。它是元成之体、本有之性,哪里有什么生灭、增减、断续的呢?因为并非因缘所生故。然而,性在因缘和合时,会随缘显现似乎有的相,这叫“因缘和合,乃有生相”。

以下按照性相不二来解释“无生即生,生即无生”。

以其性能现相,故曰无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现,故曰生即无生也。知此,则知净土之生,唯心所生。无生而生,理何乖焉。

以性能随缘现相,所以说无生即生。就像镜子有本明,这“本”字是譬喻从本以来一直如此,没有变异;然而它能随缘现像,男人来现男人,女人来现女人,所以,镜体的无生与镜像的有生是不二的。正当它无生时,随缘能够现像;正当现像时,本自无生,这就叫“无生即生”。像这样去理解这个妙谛,就会知道性随缘现一切相,性体是没有两样的,它是无生的。譬如耳有闻性,它是不生灭的;来什么样的声音就听见什么样的声音,就会现相起用。并不是在性外有个法生起,不是离开性别有这个法产生。

另一方面,相由性现之故,生即无生。相虽然生,有这样种种事相的显现,但实际只是无生的本性在起用。就像镜子虽然现种种像,但并没有实法生起,而只是镜明起用,这叫做“生即无生”。

透了这一点,就知道净土的生只是真心随缘而现相,本自没有任何生相可得,却随缘而有净土妙相的无欺显现。净业行人的妙真如性会信愿念佛等,随着这种缘,当因缘和合成熟时就会现出净土的相。就像镜子现像那样,积聚了因缘就会现佛、现莲花、现宝地等等,这就是性能现相。实际并没有实法生,然而宛然有这些相,这叫做“无生而生”。在理上有什么乖违呢?根本不违背真理。

问曰:往生之说,其旨昭然。但今之学者,不能晓了。千人万人,皆疑极乐远隔十万亿国。临命终时,恐难得到。复何策以晓之。

禅者问:往生的涵义说得很明白了。比如性能现相,随净业的缘而现净土相,就叫“往生”。但是,现在的学者们还是不能了解,千个万个都怀疑极乐世界远在十万亿国土之外,临命终时恐怕难以到达。请问师父,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明白呢?

下面就按意义和比喻来开示心识能到西方的道理:一、从意义认识极乐是生于自己广大心中,甚近甚易;二、从比喻了解弹指可到西方,但办肯心,决不相赚。

一、从意义认识极乐是生于自己广大心中,甚近甚易

答曰:是可笑也。说了许多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到这里犹道不晓。此无他,只是众生妄认自心在色身之内,方寸之间。不知自家心量,元自广大。岂不闻赞佛偈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且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被我心量都卢包了。恒沙世界,无量无数。我之心量,一一周遍。如此看来,十万亿国在我心中,其实甚近,何远之有。命终生时,生我心中,其实甚易,何难之有。

天如禅师说:好笑啊!说了那么多心外无土、土外无心的道理,到这里还说不晓得。没别的缘故,就是众生分不清意识心和本心的差别。认为我的心就在身体里面,方寸之间,这么小的心怎么能跑到十万亿刹土之外呢?跑不到!连太空梭都飞不过去,我还能飞过去?他不晓得自己本心的量原本极其广大。

岂不闻《赞佛偈》里说:本心包罗了太虚空,它的量周遍恒河沙数的世界。况且十方虚空无量无边,全被我的心量包罗了。恒河沙数无量无数世界,我的心量一一周遍。这样看来,十万亿国土本来在我心中,其实很近,哪有什么遥远呢?临终往生时就是生在我自心中,其实很容易,哪有什么困难呢?

岂不见十疑论云:十万亿刹,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

你没见到《十疑论》里讲:十万亿刹土,是针对凡夫的肉眼以及众生的生死心量说的。凡夫有肉眼就有肉眼所对,今天的天文望远镜也只不过是肉眼的延伸,这种业感的量会感觉空间上有距离。或者人道众生有一个意识心量,针对这个量,就计算是十万亿刹土。但要知道,只要众生净业成就,临终在定的心就是净土受生的心,当时一动念就是生净土的时候。因此《观经》说:阿弥陀佛的国土距离此处不远。到临终时,此生的蕴体即将谢落,一念心就能生到西方国土,所以不必害怕。

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生,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生净土亦尔,不须疑也。经云:一弹指顷,即得往生。又云:屈伸臂顷。又云:顷刻之间。故自信录云:十万亿刹顷刻至者,自心本妙耳。此等重重喻说,只是言其生在自己广大心中,甚近而甚易者也。

再者,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就生。像我们在轮回里转生,去哪个世界、哪一道不是一念就过去了?不必担心遥远。只不过现在受肉体的拖累,走起来像老牛拉破车一样,感觉到不了,这是因为有业的负担。实际上,转生之际一念就到,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这么宽广,它的速度最快,比光速还要快无数倍。又好比人做梦,身体虽然在床上,但心意识能够周游列国,一下子就能到很远的地方。生净土也是这样,不必怀疑惊怪,到时候就成了很自然、很容易的事了。经中说:一弹指顷就往生了。又说:壮士屈伸手臂的工夫,就在莲花池里化生出来。又说:顷刻之间,已经转秽土身成净土身。所以《自信录》里说:十万亿刹土顷刻就能到,这是由于我们的心本来微妙的缘故。

像这样一重重地以譬喻来解说,只是在说其实是生在自己的广大心中,特别近又特别容易。

二、从比喻了解弹指可到西方,但办肯心,决不相赚

我如今且莫说广大心量。且只就汝色身之内,方寸之间,说个譬喻。譬如此方到西天竺,动经十万余里。一路之间,多经国土。有一人虽未亲到,曾闻他人讲说一遍,记忆在心。其人后时坐卧之间,忽动一念思量彼国。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万里,便到万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

我现在不说这广大心量,暂且仅仅在你身体当中、方寸之间说个譬喻。譬如从这里到西印度,要经过十万多里的路程,就像《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玄奘大师西游,一路要经过那么多国家。有一个人虽然没亲自到达,但他听一个旅行家说过一遍:“在我国的西边,经过多少个国家,有一个佛教发祥地叫做西印度……”他听了以后记在心里。后来,他没事坐着、躺着的时候,忽然动了一个念头,想着那西印度的国土,思量一千里就到了一千里,思量一万里就到了一万里,思量印度就到了印度。像这样,意识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以此比之生净土,便是这个道理。岂不是弹指之顷,一念便到,何难到之有哉。汝若不修净业,要到极难。净业若成,要到极易。但办肯心,决不相赚。

这样来比拟,往生净土就是这个道理。岂不是弹指之间一念就到,哪里有什么困难而到不了呢?你如果不修净业,要到净土那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没有因缘。即使雇用全世界最好的航天飞机也到不了,即使雇用所有的神仙也没办法把你带去。它毕竟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必须跟弥陀相应才能去,否则是没辙的。但如果成就了净业,在心的缘起上有信愿,跟阿弥陀佛有联系,当联络到一定程度,净业成熟时,要到净土是极其容易的,坐在这里,心一想就到了。根本不必打出租、到机场,还要等两个小时再上飞机,没有这么复杂的程序,一念信心就已经到了。你只要办“愿往生”的心就好了,绝对不会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