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或问讲记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
以化道相关故独推弥陀
相关者。先觉谓两土圣人,示居净秽。以折摄二门,调伏众生。此以秽以苦以促以多魔恼而折之,俾知所厌。彼以净以乐以延以不退转而摄之,俾知所欣。既厌且欣,则化道行矣。又我释迦于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尽者,度在弥陀。故于诸大乘经,叮咛反覆,称赞劝往者,盖化道之相关也。
三、化道相关。先德这样说:两土圣人分别示现居住在净土和秽土,以折、摄两门配合起来调伏众生。释迦世尊示现在此土,以秽、以苦、以促、以多魔恼来折伏众生的乐著之心,使他们知道厌离;弥陀世尊示现在极乐世界,以净、以乐、以延、以不退转来摄受众生,使他们知道所欣求处。这样有了欣和厌两种心,教化之道就通行了。有厌娑婆心就会求解脱,有欣极乐心就会去净土。这样引至极乐世界后,再也不会落到惑业苦的杂染中,不会随迷妄的习气力转,逐渐就去掉了无明所现的各种业习而成就佛道。这就是两土导师合作而教化此土众生普皆成佛的大道。
又我释迦于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尽者,度在弥陀。故于诸大乘经,叮咛反覆,称赞劝往者,盖化道之相关也。
另一方面,从释迦佛应世救度众生来说,可以分两部分。一类人善根成熟,在佛出世传授三乘圣道时就得到了解脱,还有一类善根没成熟,佛在世时没得度脱,释迦佛就把他们交到阿弥陀佛手上,这些众生得度的机缘在弥陀净土。以这个缘故,释迦导师在大乘经中反复叮咛嘱咐,称赞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劝导后世的众生一心向往。这就关系到释迦一代时教教化众生的大原则。
这要关注到诸佛教化众生的方法。现在是两土导师合作来摄持浊世众生还归净土解脱成佛,它是大事因缘。这种情形就像教导孩子,父母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父亲要有严威,折伏孩子,母亲要有慈愍,摄受孩子。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一方面折伏他顽劣的心,另一方面使他的善心得到摄持、长养,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人。那么以小喻大,世尊以一件大事因缘来此世间,那就是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当时因缘成熟者已得解脱,对于未成熟者,该如何来让他们解脱呢?两土导师有一个合作的因缘。释迦佛示现在浊世,在生死海里引导众生,折伏他的乐著之心;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等待,那里修治了安乐的家园,引导众生到那边去。
在因缘上,释迦佛要给众生指示这里是多么污秽、苦恼、寿命短促、魔恼众多,待不得,不能贪,这样来折伏他顽固地爱恋娑婆世间、认假为真的妄心。这个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执著世间的种种法、执著我,始终放不下,所以释迦佛要折伏他的心。但光是这样还不够,他得不到解脱,还要给他指示西方有阿弥陀佛,那个世界是多么清净快乐、寿命无量,而且一往生就不退转,容易解脱成佛。建立了这样的教化模式后,一代又一代的众生发起了欣厌,厌离娑婆,从轮回缘起圈里脱出,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往西方趋近。等到了西方,就由弥陀世尊来教化,在那里人人都能成佛,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就完成了一代教化的事业。
就像教育孩子,父母彼此间很默契,父亲知道该说什么话,母亲知道该说什么话。父亲用呵责等破掉他的愚痴、顽固,之后把他指到母亲那里,母亲用慈爱、温暖把他摄住,让他的心往好的方面走,两人必须配合好。同样,释迦佛担当的责任,是让众生对娑婆世界发厌离,往极乐世界走,那当然要独赞阿弥陀佛。如果不把众生引到阿弥陀佛那里,那要引到哪里去呢?如果不赞叹极乐世界的殊胜、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又怎么来完成这教化之道呢?两尊佛是合作关系,在缘起上一定要这样处理。
再者,这个世界太浊恶,众生的业太重,所以感得的佛太不可思议。其他诸佛都认为在这个世界成佛太困难,都不发心在这里成佛,只有释迦佛发大悲心来这个最浊恶的世界,在最苦难的时代、最难调化的众生群体里示现成佛。但是受因缘限制,只能示现八十年左右,不可能再长,马上就要离开世间。众生要在这里长期依止佛并不现实,而且混乱的因缘太多。
释迦佛悲心深重,他知道自己很快入灭,那剩下的有缘众生,要让他们往哪里去呢?他就交待往极乐世界走。众生的业太重,只有去极乐世界容易成功。也就是没有单凭自力断除三界烦恼这么高的要求,只须信愿持名,很快就生到净土而完成解脱和成佛的大事。因此,释迦佛独赞阿弥陀佛。诸佛所证的智慧平等,但愿力各有差别。如果释迦佛赞叹其他刹土的佛,那看一看,娑婆世界的众生适不适合往那边走呢?这个世界的众生,烦恼和业太重,寿命又非常短,去其他清净刹土的条件又很高,众生能修到那么高的地位而成功往生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释迦佛要为整个教法期的众生着想,要为他们选择一条速成之路、得真实之利的道路,因此他偏赞阿弥陀佛。这些就叫做“化道相关”。
总结
以是三者之故,乃独推焉。
由于阿弥陀佛誓愿深重,又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而且这关系到释迦佛一代时教度脱无量众生的教化之道,以这三个原因,独推阿弥陀佛。
问曰:偏指独推之说,旨哉言乎。欣厌取舍之方,至哉教矣。敢问欣厌取舍,得无爱憎能所之过乎。
禅者又继续说:您对偏指西方、独推弥陀的解释,说得太好了!欣厌取舍的方法,也是极其重大的教化之道。这里再冒昧问一句:欣厌取舍,哪能没有爱憎能所的过失呢?
他的意思是,既然落在欣厌里,当然是爱一个、憎一个,有能爱所爱、能厌所厌。取舍也一样,厌患一个才舍,欣求一个才取,有所取能取、所舍能舍等,也落在爱憎能所的过失里。
下面的回答要把握一个关键:如理的取舍是达到无取无舍的殊胜方便。在达到无上果位之前,对此不能废弃,要加以利用。下面就从总、别两个方面阐述这个要义:
一、总明欣厌是十方如来转凡成圣的通法;
二、别明欣厌是净土无则不生、有则往生的必要条件。
一、总明欣厌是十方如来转凡成圣的通法
答曰:汝不知言也。此非世间之爱憎能所也。此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通法也。若非厌舍,何以转凡。若非欣取,何以成圣。故自凡夫预乎圣位,由圣位以至等觉,其间等而上之,无非欣厌。极乎妙觉,取舍始亡。故先德云:取舍之极,与不取舍,无有异也。
回答:你不知道这种言教里的甚深内涵。这并不是世间的爱憎能所,而是十方如来转凡成圣的通用法则。如果不是厌患而舍离,怎么能转凡夫的命运呢?如果不是欣乐而求取,怎么能成就圣果妙德呢?所以,从凡夫要入于圣位,由圣位要达到等觉,这期间一级级往上,每个层次无不是欣厌。以欣,力求上位,以厌,舍离下位,由这种欲作为上进的动力才契合道法,节节升进。一直到妙觉佛果,取舍才完全没有。因此四明尊者说:取舍之极和不取舍没有差异。
“转凡成圣的通用法则”指欲,它是上进的道心。由欲作为缘起,有情就能回归,证入本来之地;否则就没有动力,没有上进的缘起。为什么说“通用”呢?因为任何人转凡成圣都要利用这一点。要让众生从凡入圣,从下位到上位,从偏入圆等,都要用欲。它扩展开来指各种道心,出离心、菩提心等都是欲。
这里的“欣厌”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有从下到上一层一层的涵义。譬如出离心,粗分来说要舍轮回的苦和集,取涅槃的灭和道,这是共小乘的出离心。大乘的出离心还要出离执著生死边和寂灭边两边的心,到达无住之地等。这就是从粗到细的出离心。菩提心是发心要证到无上极果。这些都摄在欣厌的欲里。在能所二现习气消亡之前,众生心前存在迷乱状况,有粗有细。当然处在迷乱中时要舍离,趋向无迷乱;处在迷惑中时要舍离,入于觉悟;处在执著中时要舍离,入于无执著等等。像这样,欲或上进的道心是往佛性回归的缘起。
如来藏苏醒的标志是发生了出离心,不愿再像过去那样落在错乱当中,像疯子一样地过着,执著错乱习性而不舍。当发生觉悟时,他会感觉一定要从这里出来,不再重复过去的老套路、老错乱机制,这就叫“欣厌”,他要返回来。也就是,对下下的粗浊、混乱、颠倒等,有厌舍的心,对上上的无迷乱、净妙、轻安等,有进取的心。这种道心能使得众生回归,证入本来之地。当取舍到了极点,二取彻底消亡,无二的真心彻底显露,那时就没什么取舍了。恢复了本来,还有什么要取的?没有了错乱,还有什么要舍的?所以,取舍之极跟无取舍没有两样。
二、别明欣厌是净土无则不生、有则往生的必要条件
况此净土之法,只一化机。而释迦弥陀之所共立者也。此指其往,彼受其来。倘非厌舍,离此无由。倘非欣取,生彼无分。既舍此矣,又生彼矣,藉彼胜缘,直至成佛。然则爱憎能所,功莫大矣,何过之有哉。
况且这个净土法门只有具欣厌者是它的化机,而这又是释迦和弥陀两位导师共同建立的法则,释迦在此方指示众生前往,弥陀在彼方摄受众生前来。如果不是厌舍,那就没办法离开此地;如果不是欣取,那也没有份生到那里。既然有欣厌之心,舍了这里,又求生那里,那当然被弥陀悲愿摄受,当即就摄到了净土,到了净土后,借着那里殊胜的法缘,一直到成佛而后已。也就是,只要具欣厌取舍而被摄到了净土,那就毕竟成佛,完成了一切众生普皆成佛的大教化宗旨。这样看来,爱憎能所具有莫大的功德,有什么过失呢?
就像告诉一个人:这种食物有毒,应当厌舍;那种食物有营养,而且能让人顿时成仙,应当取受。以这种指示,他就舍毒取营养。结果他因为吃了营养品,身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后来就成仙了。你说,这样指示有什么过失吗?如果不这样指示,而是告诉他:这个毒不必舍,尽管吃;那个营养品不必取,可以抛之不顾。这样让他舍营养吃毒,结果身体被毒素侵蚀,陷在极大的痛苦中,这又有什么功德呢?通过这个譬喻就发现,缘起上的取舍很重要,以这样的取舍爱憎,能使人得到极大的利益,哪里有过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