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无心非名为错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 文章来源: 智悲佛网
  • 点击数: 1159
  • 分享到: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称为罪恶。

有些人不是存心为之,只因自己智慧不够、为人处世的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圆满,这种情况叫做“错”,而不叫“恶”。前两天有个道友说:“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我智慧不够,再加上能力太差了,您可不可以原谅我?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她确实心也很好,只不过正如她所说——智慧不够,所以只是个错误,当然可以原谅。但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去做,那就是罪恶了。

有些人心真的很坏,明明知道不对,却还非要去做,这按照佛经的观点,过失相当大。古人也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因此,存有善心去做善事,功德可谓无量;而存有恶心去做坏事,过失同样不可小觑。

从这个道理来看,有些人讲经说法时,若非存心讲错,只是有时理解有误,过失应该不大;但若明明不懂,还望文生义地随便解释,那就不一样了。听说北京有居士问一位法师:“《普贤行愿品》里‘二乘有学及无学’是什么意思?”法师不懂装懂地说:“‘有学’是有学问的读书人,‘无学’是没学问的文盲。我们要随喜读书人和文盲的一切功德。”这样回答差太远了!“有学”、“无学”,其实分别指有学道、无学道。所以,在传讲佛法时,没有依据千万不要乱讲,现在有些法师、居士总是“我觉得如何如何”,这样传法还是很可怕的。

以前百丈禅师有一天给大众传法。传法圆满后,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百丈禅师问:“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答错一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我回答,希望以此摆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地说:“请问!”

老者合掌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禅师答言:“不昧因果!”(即因果历历不爽、丝毫不虚。)

老者言下大悟,作礼告辞。第二天,百丈禅师带僧众到后山岩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咐依亡僧之礼火葬。

可见,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因果是绝对不虚的,故为他人讲法者,万万不可胡乱指点!

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增一辜

“过能改,归于无”:任何错误,只要知错能改,错误会越来越少,逐渐就没有了。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错了以后,要勇于面对并及时改正,要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过失就会渐渐归于无有。佛经中说:过失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所以,有了过失就需要忏悔。古人亦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倘掩饰,增一辜”:相反,如果有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欺骗隐瞒。

犯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能正视它、改正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颜回每次犯错,都会深刻反省并立即改正,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有些道友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错误,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您看着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但没过多久,他又犯了。这时问他:“你还记得原来的话吗?”他歪着头想想:“嗯……可不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次地犯错固然不好,但掩饰错误更不应理。古人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盖,即小人对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加以掩盖。其实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错了,就应该不覆不藏,把过失全部说出来,之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一点,与佛教中的忏悔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学院工程队有个包工头,他已经写过四次检讨了,每次犯错都发誓:“如果有下一次,我就不呆在这个工程队里!”我们看他可怜,就让他写一个检讨,以示惩罚。可他后来又屡屡再犯,累计到现在已有四次了。所以,凡夫人常常都会犯错,但若能知道自己不对,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倘若一个人知错能改,让自己总处于善心的状态中,这对身体也很有益。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胜,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结果研究发现:“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会让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其实,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水,若能时时改过自新,让自己处在快乐和欢喜之中,身体自然会长寿延年。不过,我们佛教徒倒不需要这些试验,只要安住于禅定或无我空性的境界中,身体自然健康无病。历来很多法师为什么那么长寿?原因除了长年茹素以外,实际上还有禅定食的滋养。

因此,依靠大乘无我修法,断除对世间的一切耽著,让心处在快乐之中,这对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你如果从修行中没有获得满足,却妄图从追求物质中寻找快乐,那么即使一个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家产超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却仍然会欲壑难平,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痛苦万分。所以,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有一种满足感,尤其是修行人,应当追求的是修行之乐。

--------------------------------------------------------------------------------

第十四课思考题

59、修行、开悟、做人,这三者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这有什么必要?你是如何做的?

60、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自己有些地方不如别人时,应该怎么办?古人是怎么做的?

61、什么是损友?什么是益友?怎样才能让损友日益远离、益友渐渐亲近?你对此有何体会?

62、过错和罪恶怎么区别?在讲经说法时,如果讲错了,过失是否比较大?为什么?

63、对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

[32]大学:“大”字,古读“tài”音。大学,即是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第十五课

今天讲第六个问题: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此颂讲述了儒教的精华教义:只要是人类,不分种族国家,不分高低贵贱,都需要互相关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居住在同一块大地上。

在这个“地球村”,人类就像共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彼此应该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千万不要互相伤害,国家之间也不要发动战乱,而应构建一个和谐大家庭。所以,儒家思想中讲究博爱,要求用和平拥抱整个世界,这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地方。

与此相反,当今世界强调暴力、战争,人们只想强大自己的民族,而对其他民族相当歧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希特勒。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到:“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的源头、一切灾祸的根子。在这种观点的推动下,“二战”中他下令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民族,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一定要和平共处。不仅是国与国之间需要这种理念,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离不开这种思想。毕竟只要是人,谁都不愿意接受痛苦,而希望获得快乐,既然目标是相同的,那就应该推己及人,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姊妹。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凡是人,皆须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然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天同覆,地同载”,那就不应该只关爱人类,而应扩展至一切众生。按照佛教的观点,这句话应改为“凡众生,皆须爱”,为什么呢?因为其它众生跟人类一样,也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大地上。而且,它们也同样愿获得快乐,不愿接受痛苦,正如寂天菩萨所云:“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这是个很甚深的道理。所以,人类应像关爱自己那样,维护所有的众生。

有位国学教育专家曾说:“我最欣赏《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代表了儒学的精华。甚至在要义上,可以与佛家、基督文化比肩齐美。”可是,说它与基督教的教义相似,都是在关心人类,这还讲得通;但说它与佛教的教义可以媲美,恐怕还要观察。虽然佛教中也提倡帮助人类,但严格来讲,佛教所涉及的范围是所有众生,而不单单只有人类。即便是儒教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未牵涉佛教的甚深意义。因此,佛教的伟大精神,只有真正学佛的人才会了知,这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

其实不说对所有众生,仅仅是对人类,现在人做得怎么样?大家也可以看看。如今很多国家对自方的人很爱护,不准杀害,否则要被枪毙或判刑;但对于敌人,则鼓励随便杀,杀的人越多,所得的荣誉越高。要知道,儒教提倡“凡是人,皆须爱”,而不是“凡本国的人,皆须爱”、“凡本民族的人,皆须爱”,因此,当今世界的行为与儒教思想很不相应。那跟佛教相比,就差得更远了,因为佛教不但关爱人类,甚至对所有众生,都不分亲怨地平等爱护。佛陀因地时就算为了救护鸽子、老虎,也宁愿舍弃自己的身体血肉、头目脑髓,相比之下,现在人救了一个人、做了一点好事就被歌功颂德,其中的差距简直不可以里计。

在佛教中,就算是修行不好的人,也懂得要为了众生而不顾自己。以前曲恰堪布有个特别调皮的出家弟子,表面上看来人格很不好,平时行为也不如法。1994年他身患重病,住进成都某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诊断后,说他体内一器官已全部坏死,若能将狗的相同器官换上,或许有治愈的希望。他哥哥兴冲冲地买来一只狗,准备开膛摘取器官。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强烈反对,说:“狗是无辜的,千万不要因为我而杀死它。”他父亲和哥哥反复开导,最后他急了,横下一条心说:“这狗一断气,我就自杀!”由此保全了狗的性命。很可能是他舍己护生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不药而愈,很快就出院了。

可见,佛教的爱,确实是大爱,它不是世间那种自私狭隘的爱,而是用慈悲心来关爱天下一切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徒无论在什么地方,有了菩提心的摄持,给任何众生都会带来安全感,不像世间人那样,对有利可图的人才愿帮助,而毫无利益的人,宁死也不施以援手,这是不对的。比如我们做慈善,不论是什么众生,只要有需要,都应该帮忙。近几年来,我资助过一些大学生,不管他跟我有没有关系,也不管是汉族人、藏族人,只要他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只要我有一分能力,就会尽己所能地去帮助。

假如帮人还要看关系,这种发心很狭隘。虽然我们还没达到很高的境界,但在修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众生当作父母来对待,他们遭受痛苦时,应该全力以赴地救护。为什么要这样呢?按照儒教的理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天地间;而按照佛教的观点,众生跟我一样希求快乐、不愿痛苦。当我遇到痛苦时,若有好心人帮我遣除,我会感激不尽,所获得的快乐无法形容;同样,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它遭受痛苦时,心态也和我完全相同。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对众生应该平等对待。

这样的思想,世间上绝对不会有人否认,除非他不懂什么叫爱。倘若人人都有这种慈悲,不但对飞禽走兽会有一种关爱,而且对身边的草木森林、大海湖泊,也不会轻易损害,这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进一步说,这也是佛陀的大乘教言。在大乘佛教中,时刻强调爱护所有众生,不能伤害;而且在戒律中,严格来讲,出家后连草也不能割。可见,佛陀的教言与现在所提倡的许多理念,是相吻合的。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行高者,名自高”:品行涵养高尚的人,不必打广告、写介绍,其美名会不宣自扬,自然流布于整个世间。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大德就是如此,当他们修证达到一定境界后,逐渐会广为人知,得到无数人的景仰,甚至他门下的弟子、后嗣的传代也会一直受恭敬。反之,假如没有内在的德行,即使偶尔名噪一时、轰动一方,终究还是会销声匿迹,不可能长久。所以,不管世间还是出世间,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德行。

“人所重,非貌高”:倘若没有内在的德行,外貌再好看也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外貌美丑,并不值得赞扬、恭敬。

当然,有些没智慧的人,往往是以貌取人,看一个人长相好、动作好、声音好,就特别特别崇拜。像现在有些追星族,为了见一个明星、跟他说几句话,甚至把所有财产、时间、精力都搭上了。如今,国际国内的有些明星,确实也有一些超胜功德。有些人在成名的背后,心地也很善良,为众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而有些明星完全是徒有其表,只是以某些因缘出了名,进而就受到众人的追捧。

但不管怎样,假如一味地追求外貌,这不是明智之举。前几年,兰州有个女孩子疯狂地迷上了刘德华,为达成女儿心愿,父母倾家荡产。父亲为给女儿筹款,甚至去卖肾。后来,她如愿见到刘德华后,仍不满足于只是合影留念,要求单独见几分钟。2007年,她父亲无奈之下,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无独有偶,这种过激的追星举动,在1981年也有一例:25岁的约翰·辛克利,为了吸引好莱坞女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竟然去刺杀美国总统。当天,总统里根在华盛顿一家酒店演讲后,正准备离去,就被约翰·辛克利开枪击中了胸部。

这些追星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盲目。其实在这个世间,外貌好看不一定有用,只有具足智慧和戒律,才是最庄严的。龙猛菩萨云:“族貌闻虽具全士,然离慧戒非受敬,何人具有此二德,彼无他德亦应供。”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人,就算门第高贵、富可敌国、相貌端严、广闻博学,但若不具足通达万法真理的智慧与断恶行善的戒律,则不堪为应敬处,不应受到人天的恭敬供养。反之,只要具足了这两者,即使没有其他功德,也值得人们尊重。

当然,说“戒律”的话,世间人不一定懂,但实际上,所谓戒律就是德行。佛教中规定的断除杀盗淫妄,也就是让身口意三门不做恶事。简而言之,不偷盗,指除了拥有自己的财富以外,不能把公家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不杀生,众生最爱惜自己的生命,故不能杀害任何一个众生;不邪淫,除了法定配偶以外,不破坏别人的家庭;不妄语,没有的功德不去宣扬,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用各种手段欺骗、引诱他人。能守持这些戒律,就是有德行。而“智慧”,则是通达诸法实相,对理和非理具有辨别能力。

一个人如果既有德行,又具智慧,那就值得众人恭敬。但若只是品德好,却没有智慧,什么都不懂,做事一塌糊涂,别人也不会佩服;若很有智慧,对一切无所不通,但德行极差,那也不值得恭敬。因此,两种功德都具足的人,才值得众人拥戴。否则,光有一副好皮囊,只凭相貌、个头就觉得了不起,这是相当愚痴的。

春秋时代的晏子,是齐国丞相,他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然而,晏子的个子很矮,长相也很不起眼。而他有个车夫,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所以每次出门,车夫就特别傲慢,坐在马车外面,特别不可一世的样子。车夫的妻子见此情景,回家跟他闹离婚,说:“在这么有德行的丞相面前,你不但不惭愧,还这样傲慢,我真是看错人了!”(汉地有些夫妻吵架,跟其他民族不同。如果在藏地,说“我看错人了”,这并不是很尖锐;但在汉地,假如说了这句话,就会很伤人心。)车夫听后深感惭愧,从此便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所以,长相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德行,这才会对社会起很大作用。当然,我也并不是否定所有明星,说他们做得不好,而是在告诉大家:过分希求外在的美貌,却从来不管内在的德行,确实有点糟糕。

既然德行如此重要,那就一定要从小抓起。最近我看了一张光盘,是讲汕头菩提学会的儿童读经班,看完之后觉得很不错。的确,孩子从小应该学这些,如怎么样磕头,怎么样用转经轮、怎么样放生、怎么样恭敬父母师长……甚至给别人鞠躬,也要从小开始培养,否则,你从来都不对人弯腰,脊椎慢慢就“强直”了,很容易得“强直性脊椎炎”。(众笑)

因此,提倡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这个不能放弃,每个人都有责任。而在此基础上,可慢慢令其接受佛教理念。其实他们学这些很容易,比如一讲不能去打仗的地方、不能去聚会的地方,孩子的脑海中马上就记下了,而且会终生难忘。所以,我们要求中小学的孩子一定要背诵《弟子规》。学院的“文殊小学”今年也必须背,到时我会一个一个抽查,谁背不下来的话,就在全体僧众面前点名。老师们也一定要认真负责,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相信应该没问题。

还有大学生,不管佛教大学还是世间大学,都应好好学习这部论典。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虽说当今大学缺乏这种理念,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这些进行学习、深入观察。可能有人认为:“小孩子学《弟子规》是理所当然,但大学生应该不用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大学生也要上这门课,因为里面的每一个问题,对他今后步入社会都至关重要。如果缺少了这些,那他与社会各阶层的人交往时,恐怕会格格不入,做任何事情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一个人的德行极其重要。有些人也渴望有德行、有学问,但如今社会风气不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知不觉就卷入其中了。因此,现在有机缘的时候,大家应当好好珍惜,尽量结合佛教与世间的甚深教言,以此来提升自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