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慧灯之光》(九)

  •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851
  • 分享到:


比如说,能够接受、理解大圆满或其他密法观点,或至少对这些见解没有什么邪见的人,就属于有智慧的人。不接受这些观点的人,就是此处所指的无智之人。

不接受有几种原因:有些人是根本不懂空性、光明,所以不接受;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有自己的主见,比如学过其他宗教,或仅仅学过小乘佛教,或佛教显宗第一转法轮的部分经典,或第二转法轮当中的单空,根本不相信如来藏,不相信一切万法都是佛的坛城等等,因为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会排斥密宗。从密法和禅宗的角度来说,这种人也叫做无智之人。

如果给无智之人宣讲了甚深之法,他们不单会生起邪见,而且会进一步诽谤,从而造作罪业,惨堕地狱。佛陀从爱护他们的角度考虑,所以要求保密,这也是密宗要保密的原因。换言之,不是密法里面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东西,而是因为如果随随便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些甚深妙法,对某些根机不对路的初学者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构成伤害。

所以,什么样的法,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地点,什么样的人群当中可以讲,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想听密法,就必须去灌顶。灌顶之前,先要了解密宗的十四条根本戒,因为灌顶本身,就是受密乘戒的过程。密宗,包括内密的所有戒条,都包含在十四条根本戒里面。如果这十四条根本戒都做不到,就不能去受灌顶。另外,在灌顶之前,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灌顶,怎么样受灌顶,如何选择灌顶上师等等,这些内容,在《慧灯之光》里面都有,大家可以参考。学完以后再去接受灌顶,才是比较如法的做法。

另外,灌顶所获的密乘戒,是无上密宗的戒律。这一戒律的基础,是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如果没有修菩提心、出离心,就不会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在这些戒都没有的情况下去灌顶,就都是形式,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所以,要学高深的法,自己必须是相应的法器。

如何变成相应的法器呢?修前行,就可以成为相应的法器。前行没有修完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听密法。先修显宗的法,修出离心,修菩提心,一步一步地修,这很重要。

听受本法者的条件:第一,要对密法有信心。即使现在还不能证悟密法所讲的甚深奥义,但也不会排斥、能够欣然接受。第二,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的灌顶。四级灌顶的意思,在《慧灯之光》里面已经简单地介绍过了,大家可以阅读。只要是无上密宗的法,对法器、听众的要求都是这样,大家务必记住。

大圆满的传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窍诀性的传讲,即是以修行为主。譬如《龙钦四心滴》,里面讲的都是修法;另外一种,就是用教证和理证,来宣讲大圆满的基、道、果等见解与行为。譬如《龙钦七宝藏》,就是以理论、见解为主,虽然有修法,但不是以窍诀的方式讲的。此文介绍的方式,比较类似于《七宝藏》的讲法,此论后面涉及到的一些具体修行方法,此文中不会介绍。

宣讲正论

首义

●宣说论名

此处要给大家介绍的论典,名为《成智青莲花论》。

“成”,即成立的意思。唯识宗有一部论,叫《成唯识论》,意即唯识宗所讲的一切万法由心造是成立的。此处的“成”,也是这个意思。“智”,意即如来藏,大圆满的智慧,或心的本性。我们内心最表面的现象,就是缘起。突破了最表面的层次,进入最深的层面以后,则没有因、没有缘,这就是智,佛的智慧如来藏。因为这种说法是成立的,所以叫“成智”。

“青莲花”是莲花的一种。麦彭仁波切撰写过五部不同的论典,并将其命名为“五朵青莲”。其中每一部论典,都讲述了一个不同的诀窍,《成智青莲花论》就是其中的一部。

l●宣说顶礼句

慧智大烈焰,大光遍照耀,

大威光明者,顶礼慧勇识。

“慧智大烈焰”中的“慧”,是指心的本性如来藏。“智”,是指证悟本性或见性的智慧。见性的智慧像大烈火一样可以烧尽所有的烦恼,故称为“大烈焰”。

“大光遍照耀”,巨大的光明普照众生,显出各种佛的功德,消除一切轮回黑暗。

“大威光明者”中的“大威”,是指文殊菩萨具备降服所有魔障的大威力之身。“光明者”,是指文殊菩萨的无垢智慧之心。

“顶礼慧勇识”,顶礼文殊智慧勇识。“慧勇识”,即文殊智慧勇识。

正义

一、宣说基

本来清净者,心性永光明,

心的本性,是本来清净的。本来清净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很多种。

就像《稻秆经》中讲的“如来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这一句话,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小乘佛教把“法性”解释为因果之间的自然规律;唯识宗把“法性”解释为阿赖耶识;自空中观或第二转法轮,把“法性”解释为空性、单空;第三转法轮的所有论典,则把“法性”解释为如来藏;密法里面,又把“法性”解释为佛的坛城。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佛的坛城。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没有证悟而已,跟如来出现或不出现,是没有关系的。

每个宗派在解释佛经的很多句子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的。每个宗派都认为自己的解释非常透彻,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除了大圆满以外,其他的解释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既有他们证悟的一部分,也有他们没有证悟的一部分。为什么唯有大圆满才是最高的境界,在《黑蛇总义》里面讲得很清楚。

同样,“本来清净”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方法。二转法轮将其解释为单空,三转法轮解释为佛性、如来藏,一般的密法解释为佛的坛城,大圆满的解释又不一样。所谓“本来清净”,也即从无始以来,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并不是过去不清净,通过修行,最后才变成了清净。这样的东西,不叫“本来清净”。

怎样去证明心性本来清净呢?在以前的《慧灯之光》中,介绍过《证成现象即佛论》。这篇文章通过很多经论的教证与道理,阐述、证明了心的本性是清净,一切现象即是佛的坛城的结论。但在禅宗和大圆满等非常深奥的续部、论典中,却不会用这么多的理证和教证,而是用简单的诀窍直指人心,以便让我们去认识自己心的本性。

但如何让这些简单的方法在我们身上能行得通呢?前提就是修前行。如果前行的修法没有修好,这些窍诀也没有用。不信你们可以试一试,不修加行,不修菩提心,不修出离心,什么都不修,直接灌大圆满的顶,然后去修大圆满,看能不能开悟?试过之后你们会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所有的加行都修得很扎实,当我们的根机很成熟的时候,才能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让我们证悟。

在最后的境界,只能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因为最后的境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东西了。如果能够证悟,即便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证悟。如果这种简单的方法不能证悟,那再多的教证、理证,也只会越说越远,反而没有用。

不过,虽然大圆满最后的特点不是教证、理证,但在证悟之前,必须学习教证、理证,以解决各种疑问,最后在即将领悟的临界点,才能用大圆满的窍诀去体会。不仅是大圆满,包括禅宗、大手印都是这样。总有一天,我们会体会到什么叫“本来清净”。这时候,就像禅宗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本来清净”。但现在我们只能说,心的本性远离了所有的执着,远离了所有的污垢,所以它是本来清净的。“心性”,心的本性,就是“本来清净者”。

“永光明”,我们的心有着贪嗔痴等这么多的烦恼,即使是在贪嗔痴不那么明显的时候,我们的心也是处于不善不恶的无记状态。各种各样的无记念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在这种贪嗔痴纷纭呈现的迷乱当中,到底会不会有一个本来的清净呢?绝对有!这不仅是佛证悟并宣说过的,而且也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证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看到物质世界的最表面。譬如,一张长条形的桌子,是我们肉眼所见的最表层的现象,但这远远不是桌子的本质。不需要讲到空性、光明那么深的境界,仅从显微镜所见的物质结构来说,桌子也是无数高速运动的粒子的组合体。我们愚钝的视觉,根本跟不上粒子运动的速度,所以就产生了静止不动的长条形桌子的幻觉。

同样,我们内在的精神动态,包括快乐、难过、幸福、痛苦、信心、慈悲、嗔心、贪心等各种心念,都不是我们内心的本质。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内心最肤浅的层面,根本无法感觉和发现内心的真相。只有当我们静下来修禅定并且证悟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感觉到心性是什么,光明是什么。

这些状态,实在无法用语言来直接表述。语言只能通过否定的方式来间接地描绘,却永远无法直接触及实相。比如,若要给一个盲人描绘蓝色是什么样,就只能说它不是白色,也不是红色、黄色等等,但即便把这些都否定了,最后到底蓝色是什么样,盲人仍然无法感知。这也像给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甜品,没有尝过甜味的人介绍红糖的味道,也只能通过否定的方式,说红糖不是酸的,因为酸的他吃过;也不是苦的,苦的他也吃过等等,当这些都否定以后,最后留下的,就是我们所能给他传达的红糖味道的信息。同样,佛经里面的一些非常深奥的专用名词,如:法身、光明、空性等等,都是必须证悟以后,才能真正通达其内涵的。

虽然我们自己看不见心的本性,但心的本性仍然是光明的。这个光明,只有像六祖惠能大师、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龙钦巴等根机非常成熟的人,才能用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去证悟。对我们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时常会有一些人,刚刚学过一点中观,听过一点密法,禅修了一两个月,就说自己开悟了等等。其实这是很难的,开悟没有那么容易,但无论出家人、在家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开悟。我们既不要自命不凡,以为开悟很简单;也不要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永远都没有希望开悟。其实,在把所有的加行都修完以后,利用一段时间来修寂止禅定,之后再去修大圆满的一些非常特殊的前行,而不是彻却、脱噶等正行的最核心修法。当这些特殊前行都修完以后,就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去体会“心性永光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