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狭路相逢

  • 作者: 圣严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322
  • 分享到:
《拈花微笑》第三部分狭路相逢
刚才从文化馆下来农禅寺,马路上都是车子,短短的路程,要花好长的时间通过。在台北市,有好几条交通要道,每当上下班的尖峰时刻,放眼一片车海,交通因而阻塞,大小车子只好以牛步前进,即使彼此猛按喇叭也无济于事。
我有一回从北投上台北,计程车司机说大路会塞车,便穿过士林市区的小路走,以为人少可以快些,但是既有这位聪明的司机,也必有其他聪明的司机,在小街上不但车多人也多,他转过来转过去,三米一息,两米一停,边开车边骂:“岂有此理!为什么这么多人?”听到路人也在嘀咕:“计程车怎么这时候开进市场来了!”这是狭路相逢,彼此成仇。路本无广狭,难以通过便是狭路。我曾在禅宗语录上,看到“狭路相逢”这句话,意指在修行的路上,会遇到狭路而难以通过。这可分作两个层次来说明它。
一、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突破重重困难,何况是修行?修行路上,从薄地凡夫到成佛,一个障碍接一个障碍。有时障碍确实存在,有时是自己一边走,一边制造障碍,而使自己必须跌跌爬爬地通过这些障碍。
有一次,我上楼梯,有人喊:“师父!”我一回头,差点向下摔倒,原因是踩着了自己所穿的海青的下摆。可知,有身体就有障碍,有心念就有障碍。
修行人就怕自己不反省自己是凡夫,福德浅薄,智慧不够,烦恼障重,当常以圣人的境界心向往之,而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圣人。要求凡夫立刻没有烦恼是不可能的;但能够知道惭愧,愿意修行,并尽力而为,这便是负责任的态度了。
烦恼来时,不要害怕,不要讨厌,让它烦去,自己不烦,久而久之,烦恼会越来越少。有人要跟烦恼斗,那将更加一层烦恼。用意志力也许可以战胜烦恼,但这只是暂时的,好比用石头压草头,强劲的烦恼草根,还会从旁的缝隙间冒出来,或者石头移开后,草依然茂盛。
在修行中的忏悔法门,便是要让积压的烦恼露出来,好比清扫一个千年的厕所,必须先泄其臭气。事实上,人心中所积藏的无明痴合,岂止如千年古厕,乃至是亿万万年以来的老厕所,里头的贪瞋愚痴,既脏且臭。开始修行就是将它打开,让它风吹日晒,虽然最初之际,是臭秽难当的,但时日一久,臭气自然消散。修行人不能不面对事实,你希望一个茅坑是清洁的,不应该臭,这已经违反了常理。
修行,要什么都好,随境而安,任何烦恼境界出现,都不要理它,既不拒也不迎;境界好比五月天的苍蝇,日本话叫做“うゐさい”(讨厌),越想赶它走,越觉得讨厌。你挥一挥,它飞两转,你一停手,它又回来了,绕着你的脸上、身上嗡嗡作响。据说,释迦世尊在树下长期坐禅修行之际,鸟儿看着他的头发软软的,便在他头上做了鸟窝、生蛋、孵小鸟、拉屎,佛是知道的,就是不管它,结果修成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所以修行时,遇到障碍,以不排除为原则,不以障碍为障碍,不将障碍当作对象来破除。
二、峰回路转
在学着修行期间,如果遇到了障碍,需要过来人帮忙,需要师父的指导,师父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有人在打禅七时,老打妄想,我就叫他不用方法,专门打妄想。他说在家中就可以打妄想,何必来打禅七,我说不一样,一个是打禅七,一个只是打妄想;禅七中打妄想是蓄意的,日常生活中打妄想是随意的,是不知不觉地在打妄想。结果,这个人打了几天妄想,跑来告诉我:“师父,我没什么好想的!”
另有一个年轻人,禅七期中,老是放不下妈妈的影子,我就教他想妈妈的面孔,想妈妈煮的菜,想妈妈骂人、唠叨的样子等等。结果他一样也说:“师父,我已把妈妈想过千百遍了,就是这么多了,再也没什么可想的了。”又有一个人老是打瞌睡,修行是不可以贪睡的,但老是想睡,也许真的让他睡一觉就好了。师父会看你的情形而给予适当的引导。
有一位太太,在禅七中坐得一炷好香之后,因某种原因,好的情况就消失了。她很懊恼,我告诉她,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必希望它再来。女孩子十八姑娘一朵花,但她必然会长到十九、二十岁,乃至三十、四十岁的,日子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时光既不可能倒流,经验也不求其重现,你希望它再来,本身就是一种执著,这是内心中修行的障碍。障碍有顺缘、逆缘,有障碍是好现象,表示你在修行。在狭路不通时,不要拼命钻,停一停,必然会有峰回路转之机的。
所谓不得力处,正是得力处。自己知道修行不得力,可能你已经得力了,只是你自己不清楚罢了。或者,你既然还能知道自己不得力,显然你是在修行中。反过来说,自以为修行得力的,很可能有问题。《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所发现,有所执著,以假为真,或得少为足,也都是修行的障碍。
只有两种人是没有障碍的:一是修行圆满的人,感觉走在一条无边无垠宽阔平坦的大路上,无一处不是路,根本没有障碍;一种是没有开始修行的人,因为没有修行,也无从发现障碍。对修行人而言,处处荆棘,处处障碍;而处处难过,处处过,才是修行者的正常态度。
禅的修行,不仅是狭路,乃是一条无头路和绝路。但只要你走上了路,走着走着,会自己走出路来的;所有禅宗祖师们走过的路,是他们的路,不是我们的路,自己的路要靠自己来开创。
我们从书本所见的,由耳朵所听闻到有关修行佛道的法门,只能说是前人的一些经验,仅供我们作为探路的工具,或是地图上的路线,被称为修行的方针及方法而已。有人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又有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通向涅槃城,其实不尽然!于禅的初修者而言,那路是不通的,门也是关着的。
诸位有过爬山的经验吗?原始山林,根本无路可走,当你拨开杂草、荆棘、葛藤,或沿崖边或沿小溪,便会走出一条路来。诸位都有过游泳经验吗?水中更没有路,当你游过时,就有了一条水路。修行者的心路,是一条非常狭隘甚至是没有形象可循的路;但只要有信念,走着走着,自然会走出一条路来。
我另有一次经验,是从北投山上的文化馆下来农禅寺,正好遇到星期假日,又是阳明山的花季,因此文化馆前的地热谷风景区,也是人潮汹涌,我坐上计程车,被夹在车阵之间,动弹不得,司机灵机一动,把车头掉转过来,朝相反方向的单行道开,结果很顺利地被我们开出来了。这本是违规的,若遇到警察,一定受罚;结果真的遇到警察,出乎意料地,没有开罚单,倒是指着一条小巷子对我们说:“好了,到此为止,你们从这儿绕出去吧!”我们很快地绕出了巷子上了大路。这是无路中的路,本是反路,却成了正路。
第二种狭路,是修行已经得力,得力不是“所作已办”的完成,只是奠下了基础,我们称为见道,好比睁开眼睛,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路,见道后才开始谈得上修道。
我读过一本英国人写的《西藏旅游记》,里头叙述他在西藏时,往往站在这一座山头上,看另外一座山,不过近在咫尺,好像目标在望。但这是假象,真要走到那个山头,可能要费好几天,因此,他感觉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好像有什么神力,把路的距离,一直拉长延伸了出去。其实,这是因为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视野宽广,视线清晰,所产生出的一种特殊感觉。这个可以比喻修行过程中的见道,见道只是到了通向目的地的路,或者已见目的地遥遥在望而已,漫长的旅途,还等着你继续努力哩!
三、菩萨难为
见道后还是狭路,仍然有诸多的障碍,菩萨要度众生才能成佛,但众生难度啊!开始明明是可度的众生,到最后可能却变成最难度化的棘手人物。
别想度众生是顺利事,究竟是凡夫好做菩萨难为。这好比世间儿女好做,父母难做一样。(底下有人说:“徒弟好做,师父不好做。”)的确,有一回,是夏天天快下雨之前,北投文化馆的墙角下,到处都是蚂蚁,我听到两个弟子对话,一人说:“某某师兄,你给它们说皈依,要它们将来做你的徒弟!”另一人则说:“你不要害我,我宁可永远做徒弟,不要做又累又辛苦的师父。”
这倒是真的,做徒弟的,除了正常随众的日课,不必担负额外的责任。做师父的可不行,从早到晚,累得要命,到了晚上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得处理许多未了的事情。多一个信徒,多一些事情;多一个徒弟,等于多一个包袱。我常自叹福德不够,因缘不足,感人的力量不够,应该好好地修满了福德智慧再来。可是若不度众生何以报佛恩?若不度众生何以增福德?如今既已一脚踩上了这条路,只好继续往前走。以前我自己做徒弟时,冷眼看我的师父,以为他老人家真是自讨苦吃,干嘛管得那么多?做那么多?干嘛这么啰嗦,每天东摸西摸,忙到深夜还不睡。有时我早早溜去睡了,第二天师父骂我:“怎么师父没睡你先睡了?”我想既没那么多闲事,到了时间不睡又何苦。很快地,自己也当了度人的师父了,想想这条路好难走喔!
四、浩荡赴前程
菩萨道又叫难行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一个凡夫在见道后,依靠自己的愿力度众生,其艰辛可想而知。见道启智慧,度生增福德。见道之后,要继续慧业、定业的修行,并也少不了修行度生的福业。长芦宗赜的《坐禅仪》劈头就说:“夫学般若菩萨,先当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这时狭路相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见到了宿世仇人、怨家,一边了旧业,一边修福慧。所谓冤家路窄,菩萨不但不逃避,而且已知避也避不开,他既和你有缘,非得了这份缘不可。他要讨回你的欠债,你得偿还他的积欠。你帮他的忙,他捣你的蛋。度化这些人,必须要花很多心血。这些既是你修行上的障缘,也是修行菩萨道的逆增上缘。
另一种的狭路相逢,是逢到了你自己,是对面相逢不相识的“我”。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烦恼,便是坚固的“我”所引起的,这时唯有以耐心、恒心,勤修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来息灭贪瞋痴的无始无明。经过伏、断烦恼的阶段,然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从凡夫境界进入圣位菩萨的层次。无明分分破除,法身分分体现,最后便是成佛。
狭路相逢的痛苦,从初发心至十回向位满,始告一段落。进入初地,已证一分法身,虽然以遍法界身广度众生,却已不再有自我身心被煎熬的感受了。这时,才算走出狭路,而上了康庄的阳关大道。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四日禅坐会开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