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定解宝灯论》讲记(十一)[第二个问题]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1049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给大家讲解《定解宝灯论》。

对方提出:声闻缘觉已经证悟了人无我,证悟了粗物和相续,已经证悟了法无我,那么以此类推,一切万法都能抉择为空,即能够证悟一切法无我。

声闻缘觉已经破除了粗物和相续,为什么没有能够破除极微尘和刹那心呢?若是有教证、理证,若是有窍诀,他们也能破除一切万法,也能证悟一切法无我。但是他们没有教证、理证,没有窍诀,所以暂时无法能够破除所有这些现法、缘法。

丙二(声缘证二无我耶)分四:一、破他宗;二、建立合理之自宗;三、以遣除疑虑宣说需证究竟法无我之理;四、建立究竟无二之唯一乘。

丁三(以遣除疑虑宣说需证究竟法无我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戊二(广说)分三:一、结合小乘自宗观点阐述;二、如此则有诸宗皆成应成派之过;三、以教理阐明此理。

己二、如此则有诸宗皆成应成派之过:

如是一切唯识宗,倘若无有所取境,
为何不证能取心?


唯识宗既然已经破除了所取对境,为何没能证悟能取之心?

唯识宗认为,一切万法都是心的幻化和游舞,都是空的、无实有的,但是远离能取所取的自明自知的阿赖耶识是实有的、存在的,它是产生一切万法的基础。他们自认为已经破除了能取和所取,都能够证悟了空性。但是有一个自证自明、实有的阿赖耶识,它是一切万法的基础。这样的阿赖耶识是自证自明、最终实有的,是远离能取所取的,这是他们自宗的观点。但实际上这个阿赖耶识是个能取的心。他们只能破除所取境,没有破除能取心。

此处主要阐述的是,若是唯识宗以这个所取境的观察量去观察能取心,也一样能破除,能将能取心抉择为空性。但是他们暂时就是这样的根基;在自己的教派里也没有相关的教言;也缺少理证,没有这方面观察的智慧和力量;还缺少这方面的窍诀,所以他们暂时只能抉择到这,只能破除所取境,只能将所取境抉择为空性。

他们自宗认为,既然所取境无实有了,那么和它相对的能取心也是无实有的,也是空性的,但是这是他们自己自宗的观点,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破除能取心。为什么呢?他们承认最终阿赖耶识是实有的、存在的。他们把阿赖耶识留下来了,而阿赖耶识实际上就是能取心。实际上他们只是破除了所取的境,没有证悟能取的心。

若是按你们格鲁派的观点,他们也应该都能破除,应该都能够证悟,为什么呢?以此类推,若是这样抉择下去,万法都能抉择为空,一切显现都能抉择为空,这也是诸法的究竟实义,也是有这样圆满的智慧。但是他们暂时缺少智慧,只能抉择到这,也可以有他们这样的自宗观点。若是按照你们的观点,应该都不能有这样的区别,唯识宗也应该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了。

自续派以胜义谛,无有之理于名言,
为何不证无自相?


自续派在胜义谛上将诸法抉择为无实有这样的空性了,如果以这样的理论,在名言上也没有理由不证悟万法无实有、大空性。若是这样,自续派和应成派也没有差别了。因此,若是按格鲁派你们的观点,就存在这样的过患。

自续派没有证悟大空性,他们只是证悟了一个单空。自续派和应成派在见解上有所差别,这是格鲁派他们自己也承认的。自续派也是暂时为了部分众生,就抉择了暂时的、相似的胜义谛,这样的一个空性。

但是若按你们的观点,二者不能有差别的,因为什么呢?自续派已经在胜义谛上将诸法抉择为大空性了,若是以此类推,以这样的观察量去抉择,在世俗谛、名言谛上也能够将万法抉择为空性。所以自续派也应该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了,自续派和应成派也不能有所差别。

是故依照汝观点,一切均成应成派。
声缘诋毁谤大乘,此类现象岂能有?


因此,依照格鲁派的观点,无论是有部、经部、唯识宗,还是中观自续派,都和应成派没有差别,都成为了应成派。这样的话,怎么会出现小乘小阿罗汉诋毁、诽谤大乘的现象呢?

小乘和大乘之间也有很多的辩论,很多小乘的小阿罗汉都非常排斥大乘。曾经有很多小阿罗汉都诋毁大乘、诽谤大乘。说龙树菩萨是魔化现的,大乘里讲的这些道理都是邪法,大乘是一种断灭法等等。如果按照格鲁派的观点,小乘和大乘在见解上都是一致的、无有差别。若是这样,观点都一致,为何要辩论?为何有这样的现象呢?

己三、以教理阐明此理:

是故一法之自性,诸法虽皆为等性,
然内外缘未齐全,期间不能证悟也。


因为诸法是一体的,万法一性,所以一法之自性即万法之自性,见一法之空性即见万法之空性。然而若是不具备内缘外缘,在此期间虽见了一法为空性,却暂时还不能证悟万法为空性。

“是故一法之自性,诸法虽皆为等性”:诸法的实相是这样的,万法一性,一法之自性即万法之自性,一空性则一切空性。视一根草是空性的,同样一切草也是空性的。但如此能够证悟的,那是极少数的利根者。利根者再分利根者下根者、利根者中根者、利根者利根者,这样的利利根者才能够如是地直接有这样证悟的,但是大多数人是不能这样证得的。

“然内外缘未齐全,期间不能证悟也”:内缘主要是指自己的相续要成熟,信心要具足。外缘指要有具德的上师和他的殊胜窍诀。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少数人才能够如是证悟“一法证悟空性,则万法证悟空性”。

诸法的究竟实意是这样的,诸法的本性是这样的。但是若要如是地证悟,就要具备内缘外缘很多的条件。若是这些条件不具备,不会如是去证悟。声闻缘觉也是,他们这些内外的这些条件不具备,所以他们只能证悟部分法无我,不能证悟一切法无我这样的大空性。

一般而言利根者,依靠自力可证悟,
钝根即证不确定,终有一日必证悟。


“一般而言利根者,依靠自力可证悟”:一般而言,利利根者依靠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也许能够如是直接证悟,即将一法证悟空性,然后再去观察,将万法证悟空性。

“钝根即证不确定”:但是钝根者没有这样的观察能力,没有这样的智慧,暂时心灵上也有很多障碍,不一定能如是地去证悟。

“终有一日必证悟”:对于钝根者,也许他们暂时证悟不了,或者只能证悟部分的空性或者法无我,肯定有这样的情况,这是事实。但是最终有一天,他们也必定会证悟一切法无我、大空性。无论是声闻、缘觉还是菩萨,都会证悟。

在《妙法白莲经》中讲:“声缘阿罗汉入于无余灭尽定中,于一万劫之末,经如来劝请而再次出定,趋入大乘。”声闻缘觉阿罗汉,五蕴灭尽,生死轮回之血海尽皆干涸,自身流转之骨肉大山全部坍塌,此后便于漫长时日内入于灭尽之定。到一万劫劫末的时候,佛以弹指等这些方式让他们出定,劝请他们进入大乘:“你们虽然脱离了轮回、获得了涅槃,但是你们还没有证得最究竟的涅槃,应该再进一步地学修大乘佛法。”他们出定且趋入大乘妙道,修学大乘佛法,然后能证悟一切法无我,证悟大空性。他们暂时入灭尽的定中,在这样的状态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最终他们会从中出来,再进一步地修学大乘佛法,这时他们一定会证悟大空性,能够破除一切万法。

如理趋入大乘者,尚需无数劫修习,
声缘追求自寂乐,仅于数千劫之中,
所有无我未证悟,暂时为何不可能?


“如理趋入大乘者”:即大乘决定种性者,他一开始就对大乘佛法生起信心,并如理如法地修持大乘佛法。

“尚需无数劫修习”:大乘根性一般来说是上等根基的人,他们尚且需要经过无数劫的精进修习,积累二种资粮,最终才能证悟诸法的实相真理,才能获得圆满的成就。

大乘种性者是上等根基的人,上等根基者也可以再分为上根、中根、下根。《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极为钝根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祇劫后成佛,中等根基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后成佛,利根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后成佛。”可见,上等根基的大乘决定种性者,也要在数劫当中积累资粮、修持佛法,最后才能够证得,才能够圆满。

“声缘追求自寂乐,仅于数千劫之中”:声闻缘觉这样的钝根种姓,修持的时候没有发大愿,只为自己能够获得寂灭安乐而自私自利地修持,最漫长的也仅仅是在数千劫中积累资粮。如果这样也能够证悟一切法无我,能够证得大空性,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本来大乘决定种性者的根基比小乘种性者的根基高,他们的根性、智慧都是有差别的,但是按你们的观点,小乘种性者的根基比大乘根性者的根基还高了,这就颠倒了乘的高低、道的深浅、根基的利钝等。

一个大乘决定种性者,是上等根基的人,他们发大愿,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无数劫当中积累资粮,修持佛法,最后才证得大空性。一个罗汉,他是下等根基的人,他没有发大愿,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寂灭安乐而去修持,最漫长也仅经历数千劫,这样就能够证悟一切法无我,证得大空性,这是颠倒的,这是不可能的。

“所有无我未证悟,暂时为何不可能?”声闻缘觉尚有未证悟的无我,暂时为什么不可能?是可能的,应该是这样的。

此处为什么讲这些?格鲁派认为三乘的见道是同一的,智慧没有高低。现在就是要推翻这种观点,破除这种观点。

得地菩萨见法界,岂不亦是渐明圆?

“法界”即诸法的法性。在《赞法界颂》这部论典中有相关阐述,登地后的菩萨虽然已经现量见到了法界,但是在圆满和明性上还有增上。一地到七地菩萨的见地犹如上弦月般,从初一到十五,一天比一天明亮、圆满。

此处是反问对方,一地到七地、到十地的菩萨的见地都有增上,那么声闻缘觉所见为什么不能再增上?若按你们的观点,三乘见地都是同一的,境界和智慧没有高低之别,那么就不能有这些情况了,这是不合理的。

倘若具足积资伴,以及无边之理证,
菩萨行为回向缘,必定圆满而证悟,


“倘若具足积资伴”,若是有这样的殊胜助缘来陪伴,即福德资粮、智慧资粮都圆满,内外的条件都能够具备。积累资粮、条件,就是具足资粮,具足条件,也就是相续成熟。

“以及无边之理证”:还有无边无际的理证,如中观共同五大因(逻辑)和不共四大因(逻辑)等。

“菩萨行为回向缘”:“菩萨行为”指菩萨的大愿大行,即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他心、利他的行为。“回向”指菩萨自己的善根以三轮体空的这样的窍诀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必定圆满而证悟”:上述这些助缘若是都具备,一定能证悟无边无际的法界,能够证得一切法无我、大空性。

如具善巧方便缘,密宗迅速而证悟。

密宗里有很多善巧方便,若是具足了这些就能迅速证悟。

《庄严誓言续》中说:“由六月不动,信解及恭敬,获金刚持地。”若是能够如法修持,仅仅六个月的时间就能获得双运金刚身的果位。外续中也讲到,三世或七世中可以成佛。因为密宗依靠很多的善巧方便,积累资粮快,证悟也快,需要在一千劫中积累的资粮,也许在一刹那当中就能圆满。所以若是前述内外的条件都具备,资粮具备,也具足助缘,那么积累资粮也快,证悟也快,甚至有可能当下就证悟一切法无我、大空性。

虽然常我已断除,俱生我执依蕴生,
论说乃至有蕴执,一直存在我执也。


“虽然常我已断除”:“常我”是遍计我执,如一些外道所承许的“我”,是在五蕴之上有一个实有的、常有自在的、独立的“我”。 若是持“声闻缘觉未证法无我”的观点,认为声闻缘觉未证法无我,那么声闻缘觉就只能破除这样的“我”,只能断除这样的我执。因为如果他们未证法无我,对五蕴没有做抉择,仅仅将一个“我”抉择为空,那就是常我了。

“俱生我执依蕴生”:尽管他们破除了常我,断掉了遍计我执,但是它和俱生我执是两码事,他们仍然还是没有断除俱生我执。为什么?俱生我执是依五蕴的聚合而生的。他没有破除五蕴,因此也不能破除五蕴聚合的这种执着。若是没有破除对五蕴聚合的执着,那就不能破除俱生我执。若是不破除俱生我执,那就无法能够断除烦恼,有烦恼就会造业,有业就有轮回,就无法能够摆脱轮回。

“论说乃至有蕴执,一直存在我执也”:这里的“论”是指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其中讲“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只要没破除五蕴,就无法破除对五蕴综合的执着。对五蕴执着就有俱生我执,有俱生我执就不能摆脱轮回。

仅仅将“常我”抉择为无实有、空性,这对解脱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仍然有我执,有人我执就有轮回。现在就是要破除这些粗物和相续,从而破除五蕴的综合,这样才能断除人我执。否则,声闻缘觉连从六道中获得解脱的成就都没有。对五蕴有执着,对五蕴的聚合有执着,就有我执。为什么说声闻缘觉已经破除了部分法我执呢?也是这个意思。若是连人我执都没有破除,他们就无法能够从六道轮回中解脱。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