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仪轨解释10·上师瑜伽1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1972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讲早课的部分内容。

早课主要是上师瑜伽。它的前行部分和后行部分与其它修法一样。

接下来念三遍《金刚七句祈祷文》,再念一百零八遍《莲师心咒》。念诵《莲师心咒》的数量是不一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力念诵。

念三遍《金刚七句祈祷文》,主要是迎请佛菩萨、空行护法,尤其是迎请传承上师和根本上师。若是自己能亲见传承上师和根本上师最好,若是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可以在心里观想:自己的前上方有根本上师以及历代传承上师们,还有很多佛菩萨、空行护法围绕,这样一个浩瀚无际的殊胜坛城展现在自己眼前。佛菩萨、空行护法,尤其是传承上师们以及根本上师都垂念着自己。

念《莲师心咒》的时候,自己与这些主尊,尤其是和根本上师沟通。沟通的同时,自己在顶礼、供养和皈依。传承上师们,尤其是根本上师赐予加持,发光普照自己以及一切众生,令自己及一切众生的相续变得成熟、清净。只靠佛菩萨、传承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力量与加持也不行,自己的顶礼、供养、皈依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让佛菩萨及上师的加持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相续中。若是没有这些前提条件,佛菩萨的加持,尤其是传承上师、根本上师的加持很难融入自己的相续。这时心里要这样观想。

接下来念诵《传承上师祈祷文》。

传承上师有好多,有远传的和近传的。这里祈祷的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的十八代传承上师,他们都是近传的上师。远传的上师还有很多。

从法身普贤王如来一直到我们的上师晋美彭措法王之间,一共有十八代传承上师。有三种传承方式,即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迦罗耳传。法身普贤王如来和报身金刚萨埵之间是如来密意传。金刚萨埵通过金刚手菩萨的事业,把法传给了化身极喜金刚。从此,大圆满法传到了人间。极喜金刚一直到莲花生大士之间是持明表示传。莲花生大士一直到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之间主要是补特迦罗耳传,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这样一个殊胜的法门,尤其是光明大圆满法传到了现在。

祈祷普贤王如来、祈祷金刚萨垛佛、祈祷极喜金刚尊,在此处他们分别代表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在其他处不一定是这样。

为什么普贤王如来是法身呢?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从来没有迷惑过,没有轮回过,他是在本觉中成就的,也就是指诸法的本性,我们的自性。我们现在所修的大圆满法是普贤王如来的教法。为什么说是普贤王如来的教法呢?因为真正的大圆满法就是当下圆满,是没有次第的,是诸法的本性,也就是我们最究竟的的自性。为什么说“果为道”?若是你真正证得了大圆满,你就是在本觉当中,就是在自己的本性当中。所以说,它是普贤王如来的教法。我们修行就是要回归当初,回归当初就是大圆满法,也就是本具的光明。大圆满法就是直接安住于本觉当中,安住于本具的光明当中,直接契入原本的状态当中。所以,在这里普贤王如来是法身佛。

金刚萨垛是报身佛。密法,尤其是无上大圆满法,主要是金刚萨垛佛通过金刚手菩萨的事业传给了极喜金刚。金刚萨垛佛自身是清净的,也就是报身佛。

极喜金刚为化身佛,无上大圆满法通过极喜金刚传到人间。普通人也能看得见极喜金刚的身相。

然后是文殊友、西日桑哈、加纳思扎、布玛莫扎和莲花生大士。通过莲花生大士的广泛弘扬,将无上大圆满法传到藏地。

然后是赤松德赞、贝若扎纳、益西措嘉和无垢光尊者。无垢光尊者是三大传承的总和,持有莲花生大士、布玛莫扎和益西措嘉的三大传承。

持明无畏洲和无垢光尊者(龙钦巴大师)没有见过面。但是,持明无畏洲对无垢光尊者的法生起了强烈、无伪的信心,然后祈祷无垢光尊者。最后无垢光尊者的智慧幻化身摄受了持明无畏洲,把法、灌顶和窍诀给了持明无畏洲,令持明无畏洲获得了成就。

持明无畏洲、无畏如来芽、华智仁波切、蒋扬钦哲汪波和麦彭仁波切,他们师徒之间是见过面的,都是依止了上师很多年的。

麦彭仁波切和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之间也是没有见过面的。但是法王从小就对麦彭仁波切有强烈的、无伪的信心,经常一心祈祷麦彭仁波切,边念麦彭仁波切的祈祷文,边看麦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大圆满。最后麦彭仁波切的智慧幻化身摄受了上师如意宝。通过麦彭仁波切智慧幻化身的灌顶和加持,上师如意宝在示现上也成就了大圆满法(其实他原本就是成就者,但是在凡夫面前要示现成就)。

法脉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传承上师们的历史就不仔细讲了,大家可以看他们的传记和简介。

主要是祈祷传承的上师们。祈祷的时候,一定要一心祈祷:即一心顶礼、供养、依靠。顶礼要有恭敬心,请求赐予加持。供养就是放下自我,将身口意三门完全交给上师或佛。祈祷时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自私自利。若是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就没有虔诚。皈依,就是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好还是坏,任何时候都依靠上师,依靠佛。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叫依靠,也叫皈依。

自己顶礼、供养、皈依或依靠了,然后上师或是佛赐予了加持,让自己实现了愿望,成就自己的所愿。什么是自己的愿望?什么是自己的所求呢?就是解脱,就是成就,就是成佛。给我加持,让我迅速解脱、成就、成佛。这叫祈祷。

大家都会说祈祷,但却不知道祈祷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祈祷。祈祷不是那么容易的。能祈祷就已经不得了了,就已经行了。之前讲过祈祷的两层的含义,要有这种心态,具备了这些内容或条件,才有祈祷的意义。

接着念诵《法王祈祷文》。

我们直接把法王视为根本上师也可以,视为最近的传承上师也可以,主要看自己的信心,看自己的机缘。在示现上,法王已经离开我们了,但若是自己具有信心,能一心祈祷,法王的智慧幻化身可以摄受我们,可以给我们灌顶,我们可以获得法王给予的窍诀,这样成就也是有可能的。以法王如意宝为最近的历代传承上师,也是可以的。无论怎样,我们与法王的缘分以及对法王的信心,都是非常殊胜的。所以,在这里特意念诵法王的祈祷文,祈祷法王。

法王如意宝有很多祈祷文,在这里我们念的是下面的祈祷文:

晋美作恰尊比得拉旺,彭措拉巴森杰云丹作,
华伊潘迪炯内仁波切,珍巧华丹拉玛所瓦得。

“晋美作恰尊比得拉旺,译文:无畏自在辩讲著之藏”:无碍自在了辩讲著之宝藏。要摄受弟子,要利益众生,就要具备这三种功德,要通过讲、辨、著的这些方式。

“讲”是讲解。讲解的时候,对境是普通的人或者稍微有一点善根的人。通过讲佛理、真理,可以遣除、消除众生心灵上的无明、愚痴,让众生明白佛理,明白真理,具有智慧。众生有智慧了,烦恼、痛苦自然就消失了。

“辩”是辩论。辩论的时候,对境是具有邪见或有疑惑的人。以教证、理证跟他辩论,解除他心灵的疑惑,遣除他内心的邪见,让他具有正知正见。

“著”是著作、造论。主要是针对后学者。这点更不容易。要造论,最好有得地的功德,即现量见到了诸法的实相真理,这样的人才有这个能力。其次是亲见本尊,得到本尊的摄受和窍诀,也有能力造论。第三,最起码也要精通五明,才有造论的权力和能力。

“无畏自在”,我们的上师如意宝已经是无畏自在了。他老人家不论是讲法、辩论、或者是造论,都无所畏惧。当时上师无论是在喇荣讲法,还是在别的地方讲法,座下都有很多大德高僧,但是他无畏自在了。辩论和著作也是无畏自在。

“之藏”是指法王意海中的宝藏无穷无尽。讲佛理是滔滔不绝,无穷无尽。著作和造论也是如此,不是有时能写出来,有时写不出来,也不是想了半天才能写出来。辩论也不是一般世俗的辨论,都是自然流露的。

无碍自在就是宝藏,宝藏是无穷无尽的意思。法王讲法时不是照着法本讲或是照着大德的开示讲,他讲的是自己的境界,是自己的修行经历,是自己所证悟的东西。讲和讲不一样,有的人虽然在词句上讲得很流利、井井有条,但讲的都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境界,没有力量,没有说服力,没有感染力,这样说服不了众生,感化不了众生的心灵。后来,上师如意宝在我们凡夫面前示现的是看不了字,他讲的都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自自然然讲出来的。

“彭措拉巴森杰云丹作,译文: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讲和讲不一样,辩和辩不一样,造论和造论也不一样。法王如意宝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能讲、能辩、能写就可以了?就能利益众生了?不是!前面讲了法王无畏自在辩讲著之宝藏,体现了上师如意宝圆满具足了戒、定、慧三学之功德。若是没有这些功德,不可能无碍自在,也不可能如宝藏般无穷无尽。

戒是净,定是禅定,慧是智慧。戒律清净,有禅定、有等持,有智慧,有这三种功德就是“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我们现在学佛修行,尤其是当行者、发心出家,想弘法利生,首先要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为什么那些历代祖师、传承上师们在寂静处依止具德上师,苦修二十多年、三十多年、四十多年?就是为了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现在我们当行者、发心出家,都很随便,想下山就下山,想回家就回家。是不是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了?是不是相续清净了?是不是相续中产生禅定了?是不是开启了智慧?是不是该下山了?是不是知道了所化众生在等着,要去感化他们?不是吧?就是想家了,想去造业了。你们一定要知道,当行者,发心出家,就要具足戒定慧三学。

“我什么时候可以下山啊?我什么时候可以利益众生啊?”圆满具足了戒定慧三学之功德的时候,你就可以下山了,就可以去度化众生了,这是标准。“这个要求有点太高了吧?差不多就行了吧?那些众生多可怜啊!我应该早点去帮助他们,去度化他们。”众生是可怜,是要度化,但若是你自己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就没有能力去度化众生。不但度化不了众生,甚至自己也会陷进去。你看看自己有没有辩、讲、著的能力,是不是无碍自在了?如果有,如果是,才可以。

“华伊潘迪迥内仁波切,译文:无量利乐之源如意宝”:法王已经圆满具足了三学之功德,无碍自在了辩、讲、著之宝藏。若是你也具足了这些功德,你也是“无量利乐之源如意宝”,你也变成如意宝了,这时你就可以下山去度化众生了,这时你是众生的如意宝,你是无量利乐之源泉。通过你度化众生的事业,众生都能获得利益和安乐。“无量利乐”,这种利益不是一般的利益,而是究竟的利益;这种安乐也不是世间的安乐,而是出世间的安乐,都是无漏的,都是无上的。当行者,发心出家,肩上的任务很重啊!其他居士也一样,若想解脱成就,也要具足这些功德。

“珍巧华丹拉玛所瓦得,译文:祈祷吉祥上师胜导尊”:“吉祥上师”,这样一位具足法相的具德上师,你见到、闻到、想到了,就是吉祥。什么是吉祥?在你的相续中能生起善念,能提起正念,这叫吉祥。然后心情自然就愉快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事事如意,一切圆满,很殊胜啊!

“胜导尊”,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导师,有世间的、外道的,也有很多佛教的导师。法王不但超胜世间与外道的导师,还超胜了佛、菩萨。从功德方面来讲,佛和上师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恩德方面,上师的恩德已经超越了佛的恩德。过去世中出现过很多佛,未来世中也会出现很多佛,但是都没能度化我们,都没能真正引导我们,没能让我们见性成佛。而我们的上师,以补特伽罗的身份亲自摄受我们,引导我们,让我们见性,让我们成就,所以是“胜导尊”。具德的上师,自己的根本上师,已经超胜了佛和菩萨。上师就是佛,就是菩萨。佛和菩萨以上师的身份来摄受我们、度化我们。说一也是一,说二也是二,只是显现上不同而已。过去的佛都已经涅槃了,未来的佛还没有示现成佛,只能由上师来摄受我们、度化我们。所以是“胜导尊”,是最殊胜的导尊。

我们如何祈祷呢?祈请上师三宝加持于自己,让自己的一切所愿迅速成就。要以顶礼、供养、皈依的次序来祈祷。

首先要顶礼。顶礼要有恭敬心。恭敬心首先是忆念上师的功德,并且非常欢喜;然后忆念自己的过患,并从内心里感到非常惭愧。恭敬心是对治傲慢心的。傲慢心有两大特点:第一,看不见自己的过患;第二,发现不了他人的功德。我们必须要用恭敬心来对治傲慢心的这两个过患。你要知道或忆念上师的功德,并且能生起欢喜心;然后能发现自己的过患,反省自己的过患,并且能生起惭愧之心,这样才能对治傲慢心。要摧毁傲慢心的两个特点,就要有这样的对治力。

然后是供养,供养就是要舍下。舍下什么?舍下自我,舍下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现在很多人都是自以为是。比如说今天有病了,然后祈祷佛,祈祷上师:“哎呦,佛救救我,上师救救我。”佛可以救你,上师可以救你,他们早就告诉你了,这是业障,你要消业,一心祈祷,一心忏悔。业消了,病自然就痊愈了。若没有按佛的引导去做,不去消业,不去忏悔,到这儿算命,到那儿看病,一到关键的时候就自作主张,自己说了算,这叫自以为是。若是不按佛的引导去做,不按上师的教导去做,没有放下自我,这样祈祷是没有力量的。

接下来是皈依。皈依必须要具有特别虔诚的心和坚定的信念。无论今天是死还是活,是好还是坏,是快乐还是痛苦,完全交给佛和上师,完全依赖佛和上师。佛或上师让我死,肯定是有意义的;佛或上师让我活,肯定是有意义的;让我健康或让我痛苦,也是有意义的,都是佛的一种摄受,这种心态叫虔诚心。

现在,我们往往不是让佛安排自己,而是去安排佛:“必须把我的病魔去掉,让我健康啊!必须把我的违缘障碍去掉,让我顺利啊!”不是由佛来要求我们,而是要求佛。这还叫虔诚心吗?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虔诚!

对上师也是这样,“上师加持我,让我身体好,让我家人好,让我早日解脱成就。”就这样要求上师,安排上师。谁是上师?你这不是为难上师吗?什么叫虔诚?“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佛,交给上师了,以后佛和上师让我快乐我就快乐,让我痛苦我就痛苦,让我下地狱我就下地狱,让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就到西方极乐世界,怎样都可以。”这叫虔诚心,完全让佛来安排。当遇到一些违缘或不愉快的事情时,就会想:“这是佛或上师考验我,让我消业,让我在这样的对境中磨炼。”当遇到顺心和快乐的事情时又想:“这是佛或上师在考验我,鼓励我,让我也开心开心,快乐快乐。”这叫虔诚。

你如理如法地顶礼、供养、皈依,这样坚定信念,佛或上师就会加持你,让你成就。可以说是佛的加持,上师的加持,也可以说是自己坚定信念的力量,就是一心的力量,清净心的力量。若是心不清净,没有放下自我,没有放下傲慢,能达到一心吗?若是心的相续不清净,心能定下来吗?不会的。若是你心特别诚,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能战胜一切鬼神恶魔,能战胜一切违缘障碍!

我们要会祈祷,并且要有祈祷的能力。有的人认为跪下打自己几下,就觉得自己挺虔诚,别人也觉得这个人挺虔诚,这样祈祷,佛一定会加持!其实没有用,打得再使劲也没有用,要有这些心才可以。

不可能一步登天,大家好好修吧!让自己的相续慢慢成熟,慢慢清净。相续成熟了、清净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虔诚的心态,之前是不会有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