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安乐集卷上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

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第三、显示发心的差异。这是指行者为求菩提,修因发心上有三种情况:一、为了取证法身菩提,必须修相应的证因。那如何能证得法身菩提呢?必须要识达有无,知道客尘本无、菩提本有,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以如是的发悟为因,会证得法身菩提。二、要取证报身菩提,必须以修德有功来显发性德,因此要修集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亦即发起修持一切菩提行的愿心。三、为了成就化身菩提、利益一切众生,因此以大慈悲心为根本,恒时要发度一切众生成佛的誓愿。

像这样建立了三种修因,就能与三身大菩提相应,这叫做“发起了菩提心”。

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又依据《往生论》,说到特别结合在净土法门上的菩提心。论中说到:“所谓发菩提心,就是愿作佛的心;愿作佛的心,就是愿度尽一切众生的心;度尽一切众生的心,就是愿摄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生到有佛国土的心。”现在既然发愿求生净土,首先要发起菩提心,也就是发起往生净土成佛以摄取无量众生同登净土的心。这是把菩提心的内涵结合在净土大方便门上,做特别的发愿。其实总和别的涵义上没有差别。

第四、问答解释者。

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有人问:如果修集一切万行,能感菩提而成佛的话,为什么《诸法无行经》说“如果人求菩提,就无有菩提可得。这个求的人自远于菩提,就像天和地的距离那样”?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回答:菩提真实的体性,应当是以无相而契会。现在心里存着一个菩提的果,作相来求这个果,那就背离了理体的实际,所以说作相求菩提者则远于菩提。所以经中说:“菩提不可以心取相的方式得到,也不可能以身来得到。”

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而这里说,行者虽然知道以修行来契会菩提或者求证,但是他的心里很明了地知道,理体是不可能以求取的方式得到。但他仍然不坏假名,把与菩提相契的行为称之为求菩提(然而并非心里存着一个菩提,然后用心来求取对境的菩提),所以按照这种称性修持万行的方式,能够感得菩提现前。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

所以,《大智度论》里说到:“如果有人见了般若,那就是被这个法执所缚;如果这人说不见般若,也是被法执所缚。如果人见了般若,他就是得到解脱;如果人不见般若,也是得到解脱。”为什么前面同样的两句话,后面有不同的判别呢?龙树菩萨解释说:“这实际上是以意境来作区分。如果意境里不离开四句,说见了般若,它还是在四句里,被边执所缚;如果说不见般若,落在四句里,仍然是被无边所缚。离了四句,见不见般若都是解脱。”

因此,不在于口头说的见和不见,而在于心里是不是落在四句或四边当中。如果落在四边当中,说见或者不见,都是被边执所缚;如果不落在四句当中,可以说见般若,也可以说不见般若,都无所谓的。这是一种名言表达,心无所缚而得到解脱的人,可以说不见般若,因为没有什么相可得的,并没有一个般若的东西拿出来;也可以说见般若,这不见二相的自证就称为见,心一无所缚,完全超出了世间,这就是解脱。

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现在求菩提,只要能按这样修行,就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就是无求而求。虽然知道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仍然备修万行以感菩提,这样就不违二谛的大道妙理(指契合中道),因而能契合菩提。

又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

又依据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说:“凡是想发心契会无上菩提的人,有两方面的要义:一、首先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也就是要离开违品);二、必须了解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也就是要积聚三种顺因)。”

如果离开了违品,又积聚了顺因,终究能会合到无上菩提,以缘起无欺的缘故。所以,修行必须先在因地知道怎样修才能得到果,这样修就成为正修。如果在因行上出了问题,缘起上有错谬,那么就如同蒸沙求饭,亿劫也不能成就。

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远离哪三种违品呢?首先依于智慧门,不为自身求利乐,远离计我而贪著自身的心态和行为。这是远离第一种违品。“依智慧门”,就是见到本来没有我,粗分上见到蕴是多种法的积聚,这上面没有一个独一的我;进而见到蕴本身也是缘起现相,没有自性可得,因此没有一个“我”的实体。为何还贪计有我呢?贪著自身以及自己的相貌、名誉、地位等呢?因此依于智慧门,就能够舍掉一切贪著自我的心,这样就离开了第一个违品。因为凡是执著我来起惑造业,完全与菩提相违,流入到生死当中去了,越走越远,越走越迷的。

其次依于慈悲门,拔济一切众生苦,远离不利乐众生的心态。这里的“安”是指安顿、安置。就慈悲门而言,菩提本性当舍掉了我执的障蔽以后,也就是舍掉了私我的执著后,自然视人如己,万物都是一体,自然发出来的慈悲力量,能够平等地拔济众生苦。但如果处在私心状态,没有一种安乐众生的心,那这个悲的力用就被障蔽了,离菩提会越来越远。

第三、依于方便门,发起怜悯一切众生的心行。也就是在在处处都是以方便来对众生做利益,这样就远离了一贯对于自己做各种恭敬、供养。后者是一种违品,这是基于我是最重要的,我是最宝贵的,所以本来的菩提性和无明结合以后,处处都发挥出一些恭敬自己、供养自己的这些邪方便的力量,因此与本性背道而驰。但是一旦生起了怜愍心,就把过去一直对私我做方便的心,转成处处都是哀愍众生来行持方便,这样就顺合菩提本性。

总而言之,破除了这三个违品以后,就远离了趣入菩提邪道的方面。如果不破这个违品,一直在违背本性的方面,虚妄地起心、发出行为。本来菩提就在这里,但由于不合乎它,以不合乎实相的方式起各种惑业苦,那就完全背离了菩提。一旦反过来,破掉了这三个违品,心就开始朝着称合本性的方向回归了。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顺菩提门”,指菩萨远离了上述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就在自身上得到了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哪三种呢?一、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各种乐的缘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如果依我执心为自身求乐,就落在违菩提门当中。所以,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第二、安清净心,因为发心拔济一切众生苦的缘故。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的清净处。如果不发心拔济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就违背了菩提的体性。所以,拔济一切众生苦就随顺了菩提,成为顺菩提门。

因为菩提本有悲的自性,本身有拔苦的本能。如果不拔苦,就违背了本性,因此不会契证菩提;只有起了悲,才能相应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