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八)愿差别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 智圆法师 讲授 ︱

唐代道树禅师住在三峰山时,常有野人来。野人穿着朴素,言谈诡秘,有时忽然变作佛菩萨、罗汉、天仙等形象,或放光,或出声响。道树的徒弟们见了都无法测度。过了大概有十年,就消声匿迹了。道树禅师对徒众说:“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他伎俩有穷,我不见不闻无尽。”可见,在种种魔境现前时,不闻不睹不去管它,魔恼自息,就是“于诸魔境得解脱”。

注意,“世间道中得解脱”有很重要的内涵。我们修学普贤行愿,不像小乘把三有、寂灭视为两个,那样是入不了不可思议解脱的。《维摩诘经》说:“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卑湿淤泥”是指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并不是坏世间相而求实相。古德说:“愚人除境不亡心,智者亡心不除境。”能一切处没有爱、恶之念也就解脱了。

《维摩诘经》说:虽然是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然居家,不著三界。示现有妻子,常行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明了世间典籍,常常爱乐佛法。这是“世间道中得解脱”的极好表达。

依靠这无著、无住的中道妙行,最后成佛时就现前法身与色身双运。《华严经》说:“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随众生因缘任运示现,无不周到,却又恒常安住于菩提座中,毫不动摇。)这是大解脱境界。如何证入呢?这就要发起上一愿,非常关键。

4、利益有情

这是要发大愿,尽未来际在十方世界中为一切有情解除苦难,施予安乐。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在浩瀚的虚空世界中,不只某一方的众生,而是十方一切种类的众生,我都拔除其一切轮回苦,将其安置在暂时人天安乐中,不仅如此,我还用善巧方便将其引向无上菩提,成就究竟利益。像这样,经过佛刹极微尘数劫,在十方世界中永无止境地利益众生。

清朝国师章嘉游戏金刚说:这是由慈愍和愿的力量特意思维受生在六道中成办有情利益的发愿。这就是说,有很深的慈悲众生的心,特意思维:我如何受生在六道中真实地利益有情呢?这样甘愿把身心奉献众生,昼夜利益众生,永不休息。

具体说,“悉除一切恶道苦”是指灭除三恶趣一切种类的痛苦。比如地狱的焚烧、舂磨等苦,饿鬼的外障、内障等苦,旁生的役使、负重等苦,这一切都由我来消除。有人问:轮回无不是苦,为什么只说灭除恶道苦呢?因为恶道苦重,极为摧残有情身心,所以以它作代表,实际是发愿普为众生拔除一切轮回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不仅发愿给众生解除痛苦,还发愿平等给予众生安乐,就是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殊胜安乐中。贫穷者给予财富,病苦者给予良药,饥渴者给予饮食,裸露者给予衣服,遭厄难者令得解脱,迷路者指示正道,愚痴者令得智慧……,让一切众生首先得世间安乐,再获得出世间无上安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经过佛刹极微尘数劫,在十方无量世界中恒时利益有情,永无穷尽。

总之,这是为令群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最终获得无上智慧,而发起普利有情的大愿。这大愿尽虚空、遍法界,遍覆一切世界的有情,尽未来际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休息。初地菩萨发愿:“愿一切众生界,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三界所系,入于六趣一切生处,名色所摄,如是等类,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断一切世间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

唐朝裴休 [1] 居士在《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中说:“从今身至佛身,誓欲度脱一切众生,普令入佛知见。黑暗岸下,为作明灯,生死海中,为(作)船筏。力虽未及,常运此心,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则永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现在的身直至成佛的身,誓欲度脱一切众生,普令证入佛的知见。在漆黑的河岸下,为众生作明灯。在生死的大海中,为众生作船筏。虽然能力达不到,但常常运心如此发愿,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守持此愿心吗?能守持,则永不退失无上菩提。)

5、披精进甲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愿我恒时随顺众生根性启发他,使他顺利地趣入大乘,尽于未来一切劫数,恒无厌倦地修习普贤广大行,由此圆满福慧资粮,证得无上菩提。

“我常随顺诸众生”,是说一切生恒时能够在善解有情的心行后,不分亲疏地和有情融洽相处,行为处处随顺有情,没有不相合之处。(这样随顺有情是为了使他愿意亲近自己,由此就能方便地引导他趣入大乘。)

“恒修普贤广大行”,即恒时修习礼敬等的普贤广大之行。修到何时为止呢?穷尽未来边际,也无丝毫疲厌。这就是披精进铠甲的意思。

6、会遇同分菩萨

“同分”指身口意的行为和愿力相同。这一颂重点是发愿会遇身口意业及愿力同等的菩萨,会遇之后同修共学。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所有与我同修菩提行的菩萨,乃至成就菩提之间,一切生常常与我相遇,相遇之后,身口意业共同修学一切普贤行愿。

这是会遇修大乘道的殊胜助伴的愿。“与我同行”,即行为与我相同。“于一切处同集会”,即恒时与同行菩萨共住,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常不分离。后两句是讲共住后,身口意跟随他们同等地行持菩萨行,同等地发愿,没有其他杂染,如同水乳交融一样。

学习这一颂,要知道在哪方面发愿,为什么要这样发愿。所愿有两点:一、与同行菩萨恒时集会;二、身口意与他们同等修学普贤行愿,要在这两点上发愿心。

发愿之前先把道理想透,为什么要一切时处不离同分菩萨呢?为什么要与同分菩萨同修普贤行愿呢?这关系到重大的缘起走向,即心是随缘而现的,随染污缘就熏习邪恶,随清净缘就显发功德,就像包香的纸盒和拴鱼的草绳,靠近香就有香气,拴了鱼就有腥味,久久熏染就成了同一气味。以这个原因,亲近恶友,会令相续中的功德逐渐损减,罪恶逐渐增长,能引生一切过患,所以何时何地都要远离恶友。相反,和同行菩萨共住,久久熏染,能令功德渐次增长,罪恶渐次减少,能引生一切利益。了解这一缘起规律后,应当发愿恒时和同行菩萨共住。

再观察:我们自性是普贤,能和同分菩萨同学普贤行愿,就会显发普贤的自性。比如,菩萨行礼敬,我随学他,就显自己的礼敬之德;菩萨行称赞,我随学他,就显自己的称赞之德……。总之,菩萨修普贤行时,我随学他,就能圆满我的普贤愿。

明白了这些,就应该主动往这方面猛利发愿:不论哪里有修菩提行的菩萨,我都与他共住同学,相互策励,同心同德,彼此敬重,视如世尊。他有一德一行,我都效仿随学。真诚发起此愿,就能和一切修菩提行的菩萨结成菩提眷属,没有民族、地区、法门等的偏执,心量开展得犹如虚空。从此,渐渐能与一切同行菩萨和合共处,能虚心地向一切菩萨学习。

初地菩萨发愿:“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集诸善根。一切菩萨平等一缘,常共集会,不相舍离……”(誓愿与一切菩萨同等志在一乘、同等修习万行,没有怨恨、嫉妒,积集诸善根。与一切菩萨平等无缘而证悟,常常集会一处,不相舍离。)裴休《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说:“从今身至佛身,与同发菩提心道俗生生世世不相舍离,同愿同心,同行同德,各修定慧,分化众生,或为兄弟,或为师长,迭相劝发,彼此护持,一人失路,即同拯拔,一人证道,即共皈依,永无厌倦,不相舍离。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则永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现在的身直至成佛的身,愿我和同发菩提心的在家出家菩萨,世世生生不相舍离,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各自修持定慧,分赴各处度化众生。或做兄弟,或做师长,相互劝发,彼此护持。一人迷失正路,大家就一同拯拔他;一人成道,大家就共同皈依他,永无厌倦,不相舍离。能守持此愿心吗?能守持,则永不退失无上菩提。)这些都是“会遇同分菩萨愿”的同类。

7、令善知识欢喜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依于悲愍以无染心为我开示大乘道的诸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法,在我未证得菩提期间,愿我与这些说法的善知识恒时共住;共住后,何时也不违逆他的心,不说一句不悦意的话,专一地成办依止的意乐和加行,令他常生欢喜心。

所谓“益我”,是指慈悲为我显示大乘正道,这是真正地作利益。我们观察,大乘道的一切深广修行都归摄在普贤行中,圆满普贤行的关键又在遇到显示普贤行的善知识,以这个原因,要发愿恒时与这些善知识共住。再看,共住之后,要想获得善知识的加持,关键在恒时顺从善知识的心,遵照其教言切实地奉行,因此应当发愿常常令善知识生欢喜心,丝毫不扰乱他,不令他生厌离心。这是专门发愿恒时如理依止功德殊胜的大乘善知识,永不舍离,其意义极为切要。

我们学习此颂,要认定发愿的内容和通晓发愿的方法。发愿的内容,一是恒常不离善知识;二是恒常令善知识生欢喜心。认定了这两个目标之后,往这两方面发起愿心,就是这一颂的发愿。

怎样让发愿落到实处呢?这有两个环节:一、思维为什么要按这样发愿;二、思维具体怎样发愿。

一、为什么要发起此愿呢?

入手处是先在理由上思维。一旦认识到按这样做有极大的利益时,内心就会得到真正的决定,就会下决心尽一切努力发起这条愿,由此就有真正的愿望。是否做过思维相差很大。没做过思维,一是被动,人云亦云;二是发愿不明确,模模糊糊。但做过到量的思维,一是会主动,由衷地随文祈愿;二是会明确,一上来就引心朝着发愿目标祈愿。两种效果相差很大。

那么,为什么要发愿恒时不离善知识呢?这里有极重要的道理。我们按佛经上的教言来讲:

《法华经》上说: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能令人见佛,发无上菩提心。

佛在《弥勒请问经》上说:弥勒!你应知道,声闻缘觉与无上佛果的解脱,彻见诸法的智慧,都源于依止善知识。弥勒!你应知道,众生的一切利乐都源于自己的善根,也来自善知识。

《华严经》说:若菩萨为善知识真正摄受,则不会堕落恶趣。若菩萨为善知识思念,则不会违越菩萨学处。若菩萨为善知识守护,则能超胜世间。若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则能对一切修行不忘失而行持。若菩萨为善知识摄持,业和烦恼即难胜伏。

《华严经·不动优婆夷章》还说:若修行善知识的教言,一切诸佛内心欢喜;若随顺善知识的话语,则能接近一切种智果地;若能对善知识的话信受不疑,则常值遇一切善友;若发愿恒不舍离善知识,则具足一切义利。

从这些经文看出,亲近善知识能速疾成佛,令诸佛欢喜,而且会始终不远离、不缺少善知识,不堕恶趣,不被恶业烦恼胜伏,始终不违越诸菩萨学处,于诸菩萨行具足正念,由此逐渐增长功德资粮,能成办现前和究竟的一切义利。

《涅槃经》上说,就像空中的月轮从初一到十五渐次增长,善知识能令学者逐渐远离恶法,增长善法。如果亲近善知识,原本没有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便能拥有,未具足的便能增长广大。


[1] 裴休是唐朝宰相,在黄檗禅师直指下契悟,著名禅宗语录《黄檗传心法要》就是他亲笔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