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八)愿差别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 智圆法师 讲授 ︱

庄严地功德成就:论云:“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菩萨为何发起此愿呢?菩萨见许多恶浊世界地不庄严,或山峰危耸,或枯木满山,或山峦叠嶂,或悬崖深谷,或沧海漫漫,不见边际。菩萨见此环境之苦,兴起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如同明镜,映现十方世界,宝树、栏杆互相严饰、映照。

(我们觉悟程度低,恶念、烦恼动多了,本性的善就被障蔽。秽土本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处处可见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崇山峻岭、羊肠小道、沙漠盐碱,我们见了是何心态呢?我们是否想过净治秽土呢?是否思考过世界的真实性呢?是否追问过什么是本性之土呢?其实这些是大问题,土的不清净相是由虚妄分别变现的,习气坚固就显现种种恶浊之相。我们想想,为什么我们的环境有阻碍、有污染呢?为什么显现得不平等、不广大、不清净呢?为什么崎岖不平、坚硬干燥呢……。这些都是妄心显现的浊恶之相。菩萨觉悟高,见此苦相就兴起悲愿,誓欲庄严国土。)

菩萨成佛,圆满实现了庄严地的大愿,显现出无量的微妙庄严。就地面来说,西方净土宽广平整,一望无际,广大至极。没有大小江河、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山峰,视野极其开阔,空间毫无阻碍。

而且,地面都由七宝合成,或琉璃为地、黄金为路,或杂宝为地、琉璃为路,或紫金白银为地,百种珍宝为路,或以不可说珍宝为地,以不可说珍宝为路。自然形成种种排布。地面犹如明镜,十方世界种种净秽现相、善恶因缘,都在宝地中呈现。净土圣众见到后,自然成就止恶行善的正念。

又有种种妙花飘落在地,按色彩自然组合成美妙图案、大地如画,柔软、光洁,极其舒适,妙不可言。

极乐世界充满了众宝合成的莲花,微妙、洁净、芬芳。种种七宝泉池,星罗棋布。水岸边有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花果恒时吐芳,修长的枝条、浓密的树叶交相覆盖着水池。

从地面到虚空有不计其数的楼观。极乐人民居住其中,内心愉悦、安乐。宫殿内外如明镜般光亮,墙壁、屋檐、柱子上处处彻见十方佛国,显示了一法具一切法的妙用。极乐世界行树栏楯,排列有序,宝树都是由一宝、二宝乃至无量宝自然合成。

宝树之间也如明镜般,能随人心念,随意显现。十方无量世界,就像照镜时见到自己面部那样清楚。妙树宝林都是弥陀的智慧所流现的,并非像业力所成的世界中,树木有生长、枯萎、死亡之相。莲花、泉池、楼阁、幢幡也是佛的无漏自性功德所成,妙用无穷。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论云:“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菩萨为何发起虚空庄严的大愿呢?菩萨看见有些国土烟云笼罩、尘雾弥漫,障蔽虚空。有暴雨、冰雹从天而降,不祥天火、弯曲虹霓每每从空而来,使人忧心恐惧。菩萨见此苦境,兴起悲愿:愿我国土虚空中遍布七宝交络的罗网,网上悬铃随风吹动,鸣唱妙法,令人久看不厌,向往佛道。

菩萨大愿圆满,成就净土虚空庄严。在菩提树和七宝林树上面盖满了宝珠妙网,每棵树上都有七重宝网,每一网间都有五百亿妙花宫殿,如梵天宫华丽无比,诸天童子安住其间,显示了净土身土不二的奇妙境界。

极乐世界虚空庄严,都以光明为体。净土的事物、种种珍宝,都发五百色光。每一光的形状如花、如星、如月,涌上虚空,变为光明台。在光明台两边,又有光明变现的楼阁和百亿花幢,八种轻风从光明中飘出,吹动空中无数乐器,演说佛法音声,微妙和雅,清畅哀亮。

各色灵鸟在空中飞翔,昼夜六时,发和雅音,演说妙法,给莲花世界增添了无限生机,也令净土圣众生起稀有心、平等心、菩提增上心。莲花国中的人听到灵鸟说法的妙音,自然念佛、念法、念僧,这些禽鸟都是佛的光明化现的。

极乐世界的虚空中,妙花纷纷飘落,有些是极乐世界的树花飘落,有些是他方菩萨散花供养,有些是极乐圣众自然变现妙花,供养阿弥陀佛。昼夜六时,降下缤纷的曼陀罗花雨,令人赏心悦目,心开悟解。

极乐世界万物都是由无量宝香合成,万种温雅德香恒时弥漫净土。宝香巧做佛事,闻香就能令染污业习自然不起,菩提善根时时增长。

主尊功德:论云:“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菩萨为何发起此愿呢?菩萨见到有些国土罗刹为王,其国必定互相残杀,转轮王出世则国泰民安,因此兴起悲愿:我的国土由法王长久住世,以法王之力住持,就像不朽药涂在种子上,入水不烂,入火不焦,得因缘则生起,是由不朽药力的缘故。如是,有人生于安乐净土,愿欲回入三界度化众生,随其愿力生于他方国土,虽处烦恼稠林之中,菩提种子毕竟不坏。

菩萨见到有些国土中的佛陀,虽有众会眷属,但也有不恭敬佛的事出现。比如有比丘对释迦佛说:“如果不为我解答十四问难,我就去学其他教门。”又有如居伽离诽谤舍利弗,佛三次呵斥他不要作诽谤,他三次都不接受。还有外道混在僧团中,经常寻找佛的过失,有六欲天的天魔常对佛作障碍……有种种不恭敬相。菩萨因此发愿:假使我成佛,国中大众恭敬教主,心无厌倦。以上讲的就是主尊和眷属清净的一种功德。(《往生论》《净土宗教程》)

以上简单讲了国土清净、广大、庄严的相貌。具体要深入学习净土经论来获得了解。总之,要从这里得到启发,怎样以智慧观见秽土之苦,由见苦而兴起悲愿,逐渐修习庄严国土的意乐。

我们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被偏执障住了。比如,房间杂乱,能打扫干净、摆设整齐,也是一念善心。但是以我所执只能发心庄严自家,不能发更广大的心庄严一城、一国、一世界乃至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都被自己的妄心蒙骗了,认为只有小家是自己的,只抱执这一点,其它无边的世界都视为与己无关。其实,无量的世界都是我们真心中的世界,我们的自性周遍十方,为什么不称性发起庄严一切国土的大愿呢?是什么障蔽了我们的觉悟呢?

我们把心、境看成独立的两种法,不知道境由心现,所以只知道在外境上作各种整治,这是不知根本,不知道“心净国土净”的道理。

如果我们能打破狭隘的我所执,发起庄严国土的大愿,就能让这颗庄严国土的心开展到无边无际。范围上,庄严十方一切刹土;方法上,不是只在外境上着手,而是从根本上净化。如果从根本的如来藏上着眼,修炼国土的广大、清净、庄严,这是最彻底的庄严,是最高深的净化。经上说:“密严刹土是如来藏心之所显现。”

净治国土有很多层次,都是随心而转的。比如把非福业转成福业,就转三恶趣的环境为人天悦意环境。地狱的刀山、火海,饿鬼界的脓河、荒原,旁生界的江河、洲岛等,都是由同分恶业习气变现的苦相。一旦转成善业习气,境界就变得悦意、清净。再升到欲界天,境界更加开阔,色声香味触都变得妙好。如果修集不动业,则转成色界、无色界,远离欲界环境的苦苦。证入圣道后,根和境开始转依,逐渐变现无量的刹土庄严。到第八地获得净土自在,最终成佛证入常寂光净土。在究竟转依时,一切一切的法都显现为圆觉的自性,因此成就周遍虚空般的庄严净土。这时是实现了“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所以,在这句“广大清净妙庄严”中包含了严净国土的无量义。庄严国土的行愿会随着见解的深入而深入,其中的内涵极为深广,即使以无量舌出无量音,尽未来劫也宣说不尽。我们参照极乐世界的四土九品深入观察,就会知道这是极深广的主题。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这是讲有情正报的清净。在众生恶业深重时,邪魔外道纷纷出世,世界上会出现各种邪恶、染污组织,人们被邪师邪法误导,内心日益愚暗,各种迷乱现象充满世界。这就是有情界的染污相。见到这些现象,菩萨兴起悲愿誓欲创造和谐、庄严的世界,像极乐世界那样,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连恶道之名都听不到,何况事实。清净菩萨海众围绕在阿弥陀佛座下,净土圣众不造任何身口意的恶业。

净化有情界有很多层次,比如最低,教导人民从心上行持善良的行为,则感得明君出世,现前太平盛世。比如,转轮王出世带领人民行持十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是改善社会的根本之道。往上,把业转成大乘的智悲双运,则显现诸佛菩萨清净海会。

如果把这庄严国土的善愿推到与本性相应的量上,尽法界虚空界,穷尽心性源底,发起最深行愿,就是普贤愿王。这是三世诸佛同遵共行的大愿,每位菩萨都应当受持修习。

普贤行愿,愿愿有无量支分,是大愿之海。像这里,庄严国土愿是誓欲把所有由虚妄分别变现的秽土都转依清净,普现情器世界的庄严。尽虚空界有多少秽土,秽土有多少情器过患,就有那么多的庄严国土愿。自性普贤是尽虚空界的庄严,而且一一庄严中遍现无量庄严。庄严无尽故,我愿无尽,称性而发,尽未来际,相续不断。所以,普贤行愿如海,愈转愈深、愈转愈广。

(3)修炼利乐有情意乐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不论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其远离身心忧患,得到永不退失的安乐,获得修持甚深正法的利益,无余灭尽一切烦恼。

“远离忧患”,指远离生死一切苦集,即远离三苦所摄的无量诸苦及苦因的业和烦恼。“常得安乐”,即获得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即成就一切佛法的利益。

如何发这一愿呢?这需要有一颗善心,凡是我愿求的,也愿众生得到。我愿永离忧患,也愿众生永离忧患。我愿常得安乐,也愿众生常得安乐。这样以爱己之心爱一切众生,就能发起普贤广大行愿。大乘修心就是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按这些窍诀修持,就能趣入普贤行。

古人说:“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把一念同情心拓展到遍一切众生界,也就完成了自己。可惜人不知自反,不知把本性的德能扩而充之、周而遍之,普遍推展到一切时处。

我们能放下我执,不执著五蕴是我,尽众生界与自己不二,自然就引发普贤行愿。我们反省到自己一向颠倒爱执自我的毛病后,就应当从今以后发普贤行愿为一切众生谋利益。

万物与我一体,不论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是自己心中的众生。应当发愿:从今以后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一切众生,尽力让他们远离忧患、常得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益,灭尽一切烦恼。

如果我们觉悟了自性普贤是周遍的体性,不把众生当外人看,那不但是有情,连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都在自性中。由此慈周万物,悲运同体。慈周万物,自然愿众生常得安乐;悲运同体,自然愿众生永离忧患。

以上这一愿也就是《金刚经》所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