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流通分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 智圆法师 讲授 ︱

三、流通分

下面的经文既可以说是整部《华严经》的流通分,又可以说是《普贤行愿品》的流通分。

分二:

(一)出所说法 (二)时众受持

(一)出所说法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这时候,世尊和诸圣者菩萨大菩萨演说了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妙法门的这个时候。

哪个法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胜妙法门呢?广说是整部《华严经》,特别说是这品《普贤行愿品》。

(二)时众受持 分二:

1、列能持众

2、总显受持

1、列能持众

当时华严会上受持本法的大众有三类,就是大乘菩萨众、小乘声闻众和人天杂类众。

(1)菩萨众

听受《普贤行愿品》的菩萨众依次有四类。

第一类:

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 [1] ,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第一类听众是文殊菩萨所领导的诸大菩萨,及由文殊所成熟的六千比丘。

《华严经》上讲,文殊菩萨辞别佛陀前往南方,当时舍利弗尊者也告别佛陀,带领六千名比丘徒众,以海觉比丘作为上首。到了中途,舍利弗劝令六千比丘皈依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如象王回旋般,观察诸比丘后,为他们讲解了十种无疲厌心。所以,是由文殊菩萨成熟这六千比丘的相续,使他们回小向大,入于菩萨众的行列。

第二类:

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

以弥勒菩萨为上首的贤劫期间一切诸大菩萨。

有关贤劫名称的由来,《大悲经》上讲: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快形成的时候,有大水聚(很大的海水)出现。净居天的天子观看大水,见到很多千叶妙莲,每朵莲花都有一千瓣莲叶,金色金光。天子知道这一劫中会有一千位贤人成佛,因此叫做贤劫。

“贤劫一切诸大菩萨”,即贤劫千佛出世期间所出现的一切大菩萨,他们都在华严会上听受普贤行愿。由此也联想到,在佛涅槃后的几千年间,《普贤行愿品》在印度、西藏和汉地被广泛弘扬,备受尊重,有无数的修行者读诵受持这一法门。无论显密哪种宗派,都有许许多多的高僧大德护持、弘扬。在印度和西藏,举办任何法会,都以念修《普贤行愿品》积资净障、印持发愿。在汉地,最普及的净土宗尊奉《普贤行愿品》为净土五经之一,天下丛林大大小小的寺院,每天做功课都要念十大愿王。这些现象都是《普贤行愿品》在此方世界广泛弘扬的证明。

由以上的经文还可以预知:在未来九百九十六尊佛出世的期间,会有无数菩萨在世间弘扬这一法门。为什么呢?因为贤劫诸大菩萨都在华严会上听受《普贤行愿品》,而且听后都信受奉行,所以一定会弘扬这一法门,一定会开演普贤行愿的深广义,一定会推动有缘众生读诵、受持普贤行愿。

第三类:

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

以无垢普贤菩萨为上首的许许多多一生补处、安住十地灌顶位即将成佛的大菩萨。

可见当时法会听受《普贤行愿品》的听众,很多是层次极高、像弥勒菩萨那样的补处大菩萨。这表明普贤行愿是无比尊贵的法门,无数补处菩萨都尊重受持她。可以说这是直接证入佛果的法门,是菩萨之师,是诸佛之母,是一切佛陀稀有行为的指南。

普贤行愿如同大海般无边深广,每一愿的境界都广大如虚空、究竟如法界,能最深入地依照普贤行愿学修的人就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应当对普贤行愿生起极尊重的心。照理说,这是一生补处菩萨顶戴、奉行的法门,我们能听到一颂、能明白一点,能念诵、讲解、思维,都非常值得庆幸!都非常有意义!我们应该以殷重心来修持普贤行愿,这样才能得到普贤愿王的加持。

第四类:

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剎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就是从十方种种世界中前来集会的,像一切刹海中的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菩萨摩诃萨。

从这一句看出当时传讲《普贤行愿品》的法会盛况空前,规模之大,不可思议。

一个佛刹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其中有多少极微尘,谁也无法计算,而这里是说无数佛刹中的极微尘数,更是无量中的无量了。当时听受普贤行愿的菩萨,数量多得不可思议。所以,这是法界刹海极微尘数菩萨共同参与的最广大的法会。

可见,《普贤行愿品》不只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中弘扬流通,实际上,它是十方世界无数菩萨共同受持、弘扬的法门。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些来自十方世界的刹海极微尘数菩萨,都在听受了《普贤行愿品》后,在各自示现的世界里受持、宣讲、弘扬。所以,《普贤行愿品》是如海刹土中普遍弘扬的法门。

我想无论在哪个世界弘扬大乘佛法,普贤行愿都是最根本的一个法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心怀普贤行愿,为所在的世界住持弘扬普贤行愿,令有缘众生听到普贤行愿的文句,领会它的意义,并且读诵、受持、修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是所有大乘修行人都应该修学的行愿,过去、现在、未来的菩萨都是由修习普贤行愿而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而成就佛果的。

(2)声闻众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就是以大智慧的舍利弗、大神通的目犍连等为上首的诸大声闻。

这是一类回小向大的声闻众,他们开始进入大乘,为寻求无上菩提而着手修持菩萨行,所以必定要修习含摄无量菩萨愿的普贤行愿。由此可见,普贤行愿也是无数回小向大的声闻圣者共同修学的法门。

(3)杂类众

并诸人天一切世主 [2]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这第四类的杂类众,包括人天世界的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的一切大众,都在华严会上听受了这部大经。

2、总显受持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以上各类大众听佛说法都生起了大欢喜心,信受奉行。

“信”是指对普贤行愿谛信不怀疑。“受”是把普贤行愿领纳在心中。“奉”是从今以后遵奉普贤行愿,一切行为以普贤行愿为准则。“行”是按照普贤行愿真实地发愿,真实地行持。

我们这次也有幸接触到殊胜的《普贤行愿品》,学习了她的法义,当然也应该生起大欢喜心,把普贤行愿领纳在内心深处,尽未来际永无疲厌地去奉行,唯有这样,才不辜负佛传法的慈悲,才不辜负自性普贤的性灵。

总之,从流通分的经文清楚地看到,普贤行愿是从天龙八部到补处大士之间的无数圣凡受持的大法,是贤劫一切菩萨、诸大补处菩萨、十方刹海极微尘数菩萨共同奉行、弘扬的法门。在未来无尽的岁月里,在十方如海的世界中,一定有无数的菩萨弘扬这一法门,我们也应当跻身这一行列,学习普贤行愿、修持普贤行愿、弘扬普贤行愿,并劝导有缘者同修普贤行愿。事实上,这是一切具佛性有情都应当受持修习的行愿,是总集如海佛法、全面含摄菩提行的行愿。所以人人应修,人人应弘,责无旁贷。

这次讲解《普贤行愿品》,长行文主要引用和根据华严宗祖师——清凉国师和圭峰大师的《别行疏钞》,偈颂部分主要引用、根据印度龙树菩萨的注释、西藏宁玛派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科判、大恩上师晋美彭措法王的许多教言、章嘉国师的注释以及《别行疏钞》,并参考、引用了各种汉地经论、注释,符顺唐译译文的结构,用初学者容易理解的方式作了编集讲述。

《华严经》是佛教的根本法轮,被赞为经中之王、经中之海,而《普贤行愿品》又是华严的精髓,内涵极其深广。在讲解过程中,难免有不符合经义、错解经义注释的地方,这些都在上师三宝、诸佛菩萨、护法神前发露忏悔。

最后把这次讲闻的善根回向: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

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1] 上首,即领导者。一次法会有各类听众来听法,每类听众中的领导者叫做上首。

[2] “世主”即世间尊主,如天界的天帝、人类的帝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