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行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妙高”说明了两个特点:“高”是指数量极多,堆积起来极其高广;“妙”是说须弥山是由四宝合成,具有十种功德,同样的,每一种供物都是极其美妙的,有很多德相和妙用。譬如一束光,有它美妙的体性、作用,有些光十分温暖,有些光非常明亮,有些光一见就让人心境开朗,或者有些光感觉非常温柔等等,这些就是它具德的相。总而言之,这一切供物都具有各种的妙好德相和力用。

这么一想,由于你的供物十分美妙,高广丰富,极其众多的缘故,得到的福德也就相应非常圆满、丰富、广大。不要把心和物分开来,其实那个物就表示了我们的心,这么一供,我们的心上就已经出现了这个缘起。

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言有上者,谓世间供,此中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

无上供,就是“我以广大”等一颂。有上供,指世间的供养。由于供物局限在人天的胜妙物品当中,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供品,所以叫做“有上”。而诸大菩萨们已经得到了资具自在,所以能够以神力随意变现出各种微妙供具。因为是智慧力自在变现的缘故,超胜前面的人天供养具,所以称为“无上”。

颂后两句,于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义者,悉应加之。是说敬礼及诸供养所有等起及其境界。

“颂后两句”指“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二句。前文中没有这两句的含义的地方都应该加上,也就是说,此供养支从始至终都是以普贤行愿力作为等起,以一切佛作为所缘境来修持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内涵就不成为普贤七支行法。

首先要明白“等起”的含义,“等起”是一个思心所,它是发起一切行为的因,也可以称为动机。身和口的行为都是由思心所的役使而发起的,没有思心所这个源动力就不会有行动。思心所有各种差别,与之相应的就会有各种行动。就普贤行法来说,等起思必须要有普贤行愿力,否则就失去了普贤的含义。如果只是有口无心的念念,或者心量很小,譬如礼敬时只缘念一尊佛,或者供养时,只作意供养一盏灯、一支香,而不是以尽法界量的供品作供养等,这都已经失去了普贤行法的神韵。所以,普贤行必定基于内在的普贤行愿力,也就是要对普贤行海发起猛利的欲乐,而且成为心中不变的愿力,成为心中持之以恒的行愿。之后再读到这个经文的时候,马上就出现这个思心所,由它推动,三门就趣入到了普贤行的观修当中。所以等起是首要的关键,最初有了普贤行愿力驱动,马上就会引起身语上的造作,第二刹那以后,这个思心所也伴随着身语意的行动,所以这个最关键。

譬如一个盗贼,他先是生起一个思心所:我要去窃取财物。这念心一动,就使整个的身语意都随着它而转。后面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性质和状况就由前面这个等起思决定。

所以整个普贤行愿的观行都必须以这样的普贤行愿力来发起、推动。当然,如果已经久久地串习惯了,一作意就是这个心,不必多说也是这个心。但没有调整好的时候,很有可能你修了多年也不是普贤行愿力,也不是普贤七支的修法,最后回向也不是普贤愿王印持的回向,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念,那当然不可能出现这种功效。

下面我们用类推法来体会观修普贤愿王的极大利益。

在《悲华经》里讲到,将一朵花抛向空中,供养十方佛,以此直到断尽一切苦之间,将产生无穷无尽的福德,因为供养了不可思议的、具有四身体性的诸佛的缘故。可见,只要心跟佛相合,那就是不可思议的无穷无尽的福德。因为那个供养境不是时空点上单个的法,那是圆满的法界。所以下至供养一朵花、一盏灯都有无尽的福德。

佛在世时,曾有一位亿耳阿罗汉,他就是因为在前世用一朵花供养佛塔,结果产生了极其不可思议、连绵不断的福报。这样不可思议的因果律只有以信心趣入。龙树菩萨也说:“空性由理亦能知,因果甚深极难证。”它是妙到毫巅,无法思维和想像的。要知道,我们的眼睛有严重的翳障,已经被业果愚彻底的蒙蔽了,根本见不到深细玄妙的缘起律。所以千万不要相信自己坐井观天的想法,要完全相信佛语。因为佛以一切智眼彻见了因果缘起不可思议的量,完全看到了亿耳阿罗汉供一朵花的无量果报。就是那么一下子,缘起成熟时,就在九十一劫当中连续不断地感受人天各种胜妙的安乐,最后以这个福德亲自见到释迦佛、证得了阿罗汉果。

想想看,对三宝做些微的供养,果报都是如此广大,如果我们按照普贤愿王行持,心以普贤行愿力的驱使,在尽十方三世一切佛海前,以人天所有具极妙德相和作用的妙供养具,一一形量堆积起来像须弥山那么高,像这样做供养。如果想要计算它的福德,那确实用多少个计算机都算不到它的一个零头。因为这不是亿耳阿罗汉所得到的那种福德的量,不知道要在九十一劫利益的基础上乘以多少倍了。

另外,在感果的数量上,也是不可思议的。就像来果和尚所说的,你供什么,就会出现相应它的果报相。比如供花,将来就会出现很庄严的相好。供养各种光明,未来就会得到非常明澈的心眼智慧。供养柔软的衣服,将来心地会柔软,福报会绵长。你供养清净的水,就会遣除掉各种的病,以及出现很清洁的心地。供养很多果,将来会尊荣富贵等等。

如果我们真的有智慧,就应当用尽法界量的最极殊胜的普贤行法,一次、一时遍缘十方三世,在任何一处都是以最圆满的供物来做供养,这就是圆教的行法。它就像一颗卫星,一时间能覆盖一切区域。

这样的行法,初学者虽然还不能实证,但这个作意是需要的。因为这是随顺因,也是无上的因王。以这样的方式,有信心、有愿力,而且愿意模仿,它就成为极其随顺的因缘。

这样随顺就能获得无量无数的功德。比如对佛经极其深广的所诠义有很强的信心,以十法行稍做修持,就能得到超过一切世间的善根,原因是所缘境不可思议。因为只有佛法能开示安乐的妙道,而且法越深做十法行利益就越大。那也是基于你的信心和愿力,你愿意在这上面进行供养、礼拜等等,那就有无边的福德。

在我们不了解缘起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邪见。譬如说看到别人在拜经的时候,会认为他好像有点愚痴啊,那样一个字一拜有什么意义?殊不知他以非常诚敬的心,缘着无上的经王礼拜就合成了极殊胜的因缘,每一拜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这并不是我们狭隘的愚痴心所能度量的。

这样从缘起上决定后,再修供养支,就会有极其不可思议、广大无尽的福德。因为无论是供养的资具、境缘、等起、时间等,都达到了最极广大、尽法界量的无边行境。这就叫做广修供养,叫做大愿王。

这样了解以后,就会发起很大的欲乐,每次念修,都会非常珍惜。因为无上愿王的微妙文句极难遇到,所以会由衷的感叹:能念上这一句,真是三生有幸!有了这样的真实欲乐,福德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一切善行都是从欲乐里面出来的,所以首先要特别注意把自己行持普贤行愿的欲乐开发出来,之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欲一起来,精进马上就跟着来了,有了精进福德聚就不断地增广。之后,当然就会产生轻安。

所以我们修心的法则是一直要遵循着信、欲、勤三字诀来开发心地。信的前方便是胜解,因此首先要对经文的所诠义有非常深的认识,产生定解。一旦它成为坚不可守的信念,这个信念就能把持住你的心,随后就能生起信心。之后就会有很强的希求心,这个叫欲。有了它,你就会不断在这上面精进,这就是勤。能这样做,每天都将增上无量的福德聚,就像鹅王趣入莲池那样,是无法阻挡的。

三、忏悔支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颂。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谓我所作,此复具有亲自所作,及教他作,或于他作而发随喜,总摄一切说“诸恶业”。应念此等所有过患,悔先防后,至心忏除,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堵其相续。

第三悔罪支是依“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一颂来观修。

要点有两个:一、明确所缘;二、明确行相。

第一、所缘,指忏悔的对象。包括由贪嗔痴三毒引起的身口意的一切恶行。每一种恶行又包括亲自作、教他作和见到别人作发随喜心三种。总而言之,就是从无始以来,基于三毒,从身口意三门所出生的各种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所有的恶业,一次性地全部忏悔,丝毫不留。

因为普贤大愿王的行法要求起心的时候要圆满周遍,所以,这里是在十方三世一切佛海面前,把无始以来,每一生、每一阶段,由贪嗔痴发起的,身体作的、口里说的、心里想的一切恶业,一次性全部忏悔。

忏悔的行相

首先要想:往昔所造的罪业极多,如果有体相,尽虚空界也没办法容受。每一个业都有无欺的力量,一旦感果的时候,必定会发生各种不悦意的果报。譬如杀害一个生命要堕落地狱多少劫,之后即使生到人间还要被杀害五百次来偿还这个杀债,短命、多病等的余报就更是多得无法细说。所以自己造下的恶业才是彻底毁坏自己的毒药,它就象埋在我们心里的核弹,将来一定会摧碎整个身心。这样见到了罪业的严重过患以后,就产生了极大的后悔心,心里想:我过去是多么愚痴啊,像个疯子一样吃下了无量恶业的毒素!然后又发起断相续心:从今往后,我宁愿被砍头也决不再造恶业!以这样猛利的誓愿摄持自己的身心不再造罪,彻底截断恶业的相续,这叫防护力。誓愿力强了,再遇到要造罪的事情,他就会战战兢兢地想:这个罪业我绝对不能做!

这样生起了猛利的追悔心和誓愿才叫做“至心忏除”。这不是飘在嘴上的,而是自己心里有一种至强、至诚的心,从这个心里发出来的忏悔就叫做具有行相。它的效果就是以“悔先”能断除已作业的增长,以“防后”能截断未来的造业相续。

我们的心上必须这样转起来才会有效力,在缘起上才能遮断罪业的相续。如果心还是一如既往,那就只能顺着恶业之流不断地下堕了。所以,所谓的忏悔就是挽救自身,也就是从非常恶劣、毁灭自己的道路中挽回过来,走一条自救的路。

我们要想到,连地上菩萨也在不断地忏悔,我们凡夫无始以来造了多少罪,今天还在继续造,因此要依靠普贤行愿的力量,从今往后,一直到成佛之间,要念念相续不断地行持忏悔愿王。要使愿力强化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只有自己发出这个愿力来,才能对治罪业,远离各种障缘。只有基于这样的大愿力,我们的障碍才越来越少,颠倒心越来越薄,心上的证德会不断地生起。意识到了它的必要以后,就必须每一次非常殷重励力地去行持。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什么样的供养才是相应普贤愿王的供养?大乘行人到底该不该希求供养的福德呢?

2、 结合讲记归纳自己能立下悔前防后的坚固誓愿的方法,试用看看有没有效果。凡夫人无力周全的防护身心,追悔罪业和立誓防护的必要性何在?

3、 思维如何相应普贤愿王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