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行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如是了解此诸文义,意不余散,具如文中所说而行,则能摄持无量德聚。

这是总的教导修持普贤七支的方法。

要求做到两点:一是了解此诸文义。

对普贤无上愿王的愿文,要清楚了解每个字的含义,确切通达它的义理。如果非常娴熟的掌握了愿文每一字、每一句的要点,一念到愿文的时候,心中马上就会出现与普贤行愿同分的正因,就会开展出极广大的善根。我们自己没有这么宽广的境界,但是缘着这个愿文,心就会放开,所以它是一个极其圆满、周遍的总集修法。

愿文本身是金刚句,是普贤大菩萨宣说的,他是果地佛,是愿王的代表,已经完全实证了愿海,每一步都是按照缘起律来设置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作,所以没有丝毫错谬。因此我们要以无比尊重的心,首先了解文义。

其次,要做到心不散在别的地方,具体按照愿文所说来起观行。“行”是心行,也就是缘着愿文不断地如实起心。按照仪轨本身的要求,所缘是周遍十方三世一切种类的善,行相就是内心现出普贤行愿力。这就像一条按流程运作的生产流水线,必然能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产品。你会因此出现普贤菩萨的性格,完全超越凡夫、外道、小乘、权乘的菩萨。我们必须知道,缘起的法则是决定的,只有按这样行持,才能直接最大程度的开发出普贤无量性德。

当然,这都属于初学者份上的观行,不是登地菩萨称性而发的真实行愿,登地以后,每一位菩萨都会自然发起十大愿王无边的愿海。所以,发愿有一个逐渐增上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境界,随着修证的提升,它也会更加深广。最初,对普贤行海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生起了胜解信,然后心中才会有普贤行愿力,以此作为等起,依着愿文的指示如实地作意观修,这样就能摄集无量的功德聚。

如果根本不了解愿文的意义,念诵的时候,心也不知已经散到哪里去了,那就不能摄集无量功德聚。只是有口无心地念,愿文讲了什么也不清楚,所缘境如何也不清楚,心应该是什么样的行相也不知道,心里根本没有想到要行持普贤行愿,或者就只是随大流,或者只是修普通的礼拜、供养,那怎么是普贤行的修法呢?在心上没有这个内涵,当然也就不会出现这个功德。

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白、随喜五者,是为顺缘——积集资粮;悔者,是除违缘——净治罪障。随喜支中一分,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其回向者,是使积集、净治长养诸善,虽极微少,令增广多,又使现前诸已感果将罄尽者,终无穷尽。总之摄于积集、净治、增长无尽三事之中。

这里对七支做一个归纳。礼敬、供养、劝请、请白、随喜,这五支是顺缘方面的积集资粮。比如礼敬,一时间圆遍地礼敬十方三世佛,就能积聚无边的资粮。其余供养、请转法轮、请佛住世、随喜善根也是这样。以正面行善的力量,能够辅助和发起善,所以它就叫积资粮。善事做得好,心就是开放的状态,修什么法都容易,这就是顺缘。造恶则会使心闭塞、不灵而成为障碍。

为什么要多行善呢?因为每发一个善心,身心脉气等都会开,心是开放的状态。顺缘方面的善做得越多,心就开得越大,修法的力量就大,马上就能相应。不论是世间读书,还是佛法上的闻思以及更重要的修行,都跟行善积德有直接的关系,上至阿弥陀佛建立国土也须要不断地行善积德,不然没有办法成就。

造恶、做违背良心天理、见不得人的事,马上就使心陷入黑暗、被封闭住了。比如偷个东西,如果不忏悔,就会被这个罪业障蔽,书也看不进去,法义也现不出来。或者今天跟人打了一架,说了妄语、离间语,或者不敬尊长等等,缘起上,心马上就被罪业覆盖。因为不符合天理,违背自己的良心,说得更深一点就是它违背了本性,完全是颠倒而为。这样一定会遭受惩罚不说,它现前就会彻底扭曲我们的心,导致气脉明点、身心状况都不健康,更不用说与法相应了。

积资很重要的原因也在这里。你今天去帮助人,心绝对是开放、明朗的、坦荡的。这种光明的事情,做的越多人就更容易成道。成佛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如果人天资粮修得好,就会变得格外的顺利容易。

自己也可以体验一下,起了善心善行的时候,心态是不是安详的、自在的?缘起上就是会出现这个状况,随顺本性的缘故,它自然会发挥作用。反过来,如果起了很多恶的心念和行为,每一个都在障蔽心性,修法必定修不上去。即使暂时修得好一点,造一个大罪马上跌下来,境界就不能保持、不能提高。但如果善行深厚,心门大开,障蔽减少,马上就会出现证相。

所以,在正行以前,关键是以积资净障作为加行,以它助发的力量,在顺缘方面逐渐把心打开,违缘方面消除那些障蔽的因素。有一个罪,就会在心里打结,不破掉它始终会困扰心灵。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肆意妄为,就导致修行没有进展。

“悔”,就是对于以往的过失常常忏悔。对过去那些自杀性的行为,发起很大的厌患心、追悔心,要痛改前非,从今以后截断它的相续。要像戒毒那样,发一个很猛利的心,心软弱是敌不过罪行的力量的。只有这样,才能截断罪业之流。

再说随喜支,在积集净治后,就要谈到增长的问题。随喜这一支有两方面的作用,只要随喜他人的善根,心就是开放的状态,不是很小器的只愿自己好,是愿别人能更好的贤善之心,因此当下就能积大福德。事实上,这是别人在帮助你,别人作善,你随喜就得同分的功德,这是随喜支能积集资粮的作用。

还有一方面,对自己做的善发欢喜心,会使善增长。这里要特别注意,随喜跟慢心的区别。慢心是认为我高于别人,认为现在这个“我”已经非常不得了等等,这样一个洋洋自得的状态,这是烦恼态。而对善的欢喜心,是善心态,两个不一样。譬如今天修了礼敬,就对自己的善修个欢喜,“这样很好啊!”而且策励自己能更增上广大的修行。对善生欢喜,就是在修欢喜增长它的势力,这个善行就会越来越大,这就叫“增长”。

如果对恶行修欢喜,它也会增长。譬如看一场球赛时,觉得特别带劲,这样习气就更重了,瘾头也会更大,去观看球赛的心会更快更猛。那么对善修随喜,将来行善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就像俞净意公,他每个月会统计一下自己做了多少善,做了多少恶。如果善增长了,他感觉满欢喜的。这样一欢喜,下个月做得更加带劲。人能把心所用在合乎缘起上面,就使得善蒸蒸日上。

譬如一个做生意的人,每天都要算算帐,如果看到今天收入不错,他就很欢喜,然后明天还继续做这样生意,特别带劲。如果这个生意一直亏本,他就不愿意再干了。他会想:一点赚头都没有,我可不干!这样就遮止了行动。对很有赚头的生意,每一次都会发随喜心,结果下一次做得更有劲,一碰到这样的事,马上说:“这个我干我干!”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随喜增长了他要干的心力。

这个道理明白了,用在善上是一样的。我们要明白这个心该怎么修,只要知道原理就好把握了,不要落在无记空里。也就是要明白心上的缘起,能明白就能成为很善巧的人,他会在关键点上去如理地取舍,这么来一下,马上心就转好了,这就叫善巧。不明白这一点,他就没动力,也不知道怎么能增长,怎么去加油,怎么样除障。尤其现在的人,已经被邪见网给闷死了。所以,现在首要的关键是启开他见到心上的缘起正道的眼睛。这个上面要强化。强化了以后,他才开始脱离过去的断灭见。其实现在人修空,我看有很大问题,因为他会和过去的断灭见合在一起,在缘起理上一点也不通透,甚至根本已经把缘起扔掉了。这样盲目的修是不行的。

所以刚才就讲到,你知不知道缘起上积资有什么作用?刚才只是讲一点,现前比较容易体会的是一提到善心,心头有一股暖气、阳气、善气,马上就出来。从外相上看,你会觉得行善最乐,行善很坦然,昼安夜安、醒安梦安,在任何处都是心安理得。这只是外的状态。内在方面,一起了善,心就在开,脉就在开,马上就会增长修法的势力,法一来的时候很容易相应。

人在造恶的时候,看书都是蒙的,书中的意义在他的意识里不会显。造的恶越多就越迟钝,但是因为对缘起愚昧,他根本不晓得。现在愚昧到什么地步了呢?已经结了如此厚重的染污业,却根本不知道是从那个污染区出来的。尤其是影视、歌舞等各种娱乐,或者网上各种的染污信息,很多人非常反感别人遮止他涉入。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他的业果愚的劣见太大,不知道一缘这些境界,会使身心错乱。在这种时候,能有一种警醒、敏感才好。不要一味地吃毒,别人叫你不要吃毒,还觉得为什么要干涉我的自由?真是愚不可及!对比一下,如果不上网,可能一年到头都不会出现这么颠倒的状态。看电视也一样,里面播放很多乱七八糟的影像,引贪的力量很强。而且制造电视的人也没什么良心,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这个东西在障碍你的修法,它可以把你的善根全部掠夺光,乃至不剩一点一滴。看完电视之后,人只是傻乎乎地坐在那儿,半天才能缓解这个僵直状态。这样长久下去,以后会不会变老年痴呆症?因为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心里一点善心都起不来,那不是受麻痹呀?跟吃毒有什么两样?检查一下他的后果如何?就是坐在那里,不会往善的方面想,一点点的善心都起不来。不要说是出世间的善,会想得到现前的责任和义务吗?连这种都没有,那出世间的善在哪儿?还会想一定要从轮回中解脱吗?好一点的还能按照文字念一念,但明显是自欺欺人。说我一定要从轮回中出去,行为却拼命往轮回里跳。这里说了要忏悔一切诸罪业,身口意所作拼命地在增加,哪里有悔改的意思?

修行就是需要真实,不真实总归只是愚弄自己而已,无量世一直在愚弄自己。这样愚弄下去,千生万劫也没有办法了脱,只会越陷越深。因为熏染得越多,解毒的时间就越长。现在修道的第一步,暇满的修法,都极难相应,就可以推知已经顽劣到什么程度。这个劣根性,就只喜欢做一些颠倒的事,已经养成了劣性的心理贯性和行为,所以让他改正时,心里很难认同,何况要真正实行呢?从这样杂乱的心地里,能生得出修行的功德吗?

所以在缘起上非常清楚地了解以后,负面的这些障道因缘全部要远离,不要去沾染。正面要尽可能地努力地修善。尤其现在的人,普遍福薄障深,所以先不要忙其他的,应该首先多做好事,多积资粮,打开自己的心,从以往的困境和惯性中走出来,修行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没有做人的基础是修不成佛的。

现在不要把简单的知识记忆当成佛法,为什么要一再破斥这个观点?因为当代人有这样的习性,在一二十年里一直这样,结果心上全是干的。想一想,二三十年里起过几个善心?做过几件好事?负过多少责任?无非是在耗前世的福报。耗完了,福很薄、善很弱,越是这样他越是避开修心的区域。演变到现在,连一些佛教徒的价值观也变成看谁讲得好,具有辩才,知识很丰富,或者看谁懂得多,看谁有风度等,只是追求外相,反而不重视真修实证。喜欢外面的表演,喜欢知识的积累,只图能驰骋一下舌根和分别妄识。不知这样养成了积习,障道的因缘也越来越深,根本不会老老实实地修行,从上到下都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