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行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懂了这一点,就会深信在一个微尘当中,充满了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诸佛,每一尊佛都有菩萨海会围绕,转大法轮。像这样一多无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

对此心想:我要用我的口敬礼一切佛,应怎么礼敬呢?以口去不断地赞叹。怎么赞叹呢?要尽我性中所有的能力,把它发挥到极致,没有任何局限,尽未来际、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地赞叹。这样就是称性而发了,也因此还要继续做下面的语敬礼。

语敬礼者,“各以一切”等一颂,谓于诸佛功德胜誉不可穷尽,化一一身,有无量首,化一一首,有无量舌,以微妙音而称赞之。此中音者,即是赞辞,其支分者,谓因即是舌根,海者是繁多辞。

语敬礼的偈文:“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语敬礼就是敬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无边无量的功德,以及应当有的殊胜美誉或者名称。“胜誉”就是在赞叹时安立的种种赞词、美名,有多少德就可以安立多少种名称、德号等等。

虽然所赞之境是诸佛无边无际的功德大海,这不是分别心所能思维言说的,然而我还是以这样无尽的愿力,去做无穷无尽的赞叹。这是基于自己贤善之心的抒发,而且要无穷无尽地发出来,发展到极致就成了普贤行,它叫做行愿王,也叫做大行,也叫一切善。在这个上面,善根一旦触动起来,它是无穷无尽,做最充分的发挥。当本性善根苏醒的时候,他就开始这样发了,不会局限在一端。所以真正的普贤行愿是一刹那间“一念一切悉皆圆”。只要对此生起渴仰的心,五无间罪当即就会灭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善的力量极强。它是以法界心尽法界量无穷无尽的发挥,哪里是一个小善可比的!

像这里,我的赞叹要让它发挥到极致,不要把自己的心量缩小,不要遏制自己善的力量,要让它充分地发出来,不然的话就不尽性了。

要这样观想:在十方三世任何一尊佛前,(这并不是在时空点上,住了一尊有形体的佛,不是的。)都变现了自己的一个身体。“各”是表示在任何一尊佛前面,变出的这个身体。每一个身体如何呢?为了赞叹这尊佛,这个身体必须要有无数个头,每一个头要有无数的舌根,每一舌根要出一切的音声海,每一个音声里又要出无穷无尽的言辞海。这样一直到尽未来一切劫的时间里,赞叹诸佛甚深不可思议的功德海。

“甚深”是说分别心测不到它的量。就像目犍连尊者,他为了测量佛陀声音的边际,越过无数个刹土,却还是测不到。这就是甚深,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唯证方知。

就是要以这无尽的愿力,合到诸佛尽法界量的功德海里。你有多少不可思议的功德,我就如是地赞叹,而且这种赞叹是横遍竖穷,没有边际的。如此一来,自然会出现无有边际、无法测量的大福德海。

我们每一次修持,必须首先出现这样的大善根力,之后心才会随着开发,能够迅速地净障积资。就好像你的心中,封冻的地方已经融化了,拥堵的地方已经疏通了,再去修任何法,都可以很快生起证道的功德。

最后再解释几个词。“音”是指赞辞,“支分”指因的舌根。“海”就是非常繁多的意思。在藏文的译本里有“支分”这个词,但唐译本里没有。

思维心中的法道

1、什么是三门总礼?结合《普贤行愿品》的偈颂,思维我们该如何才能到位地修持三门总礼。

2、归纳“普贤愿王”的不共殊胜之处,思维凡夫人该如何相应“普贤愿王”。

3、结合《普贤行愿品》的偈颂,思维该如何才能到位地依身、口、意三门分别做礼敬。

二、供养支

供养支中有上供者,“以诸最胜”等两颂。

供养支包括有上供和无上供,主要是就供物划分的。有上供指人天各种盛妙的资具,无上供指诸大菩萨以神力变现的各种供具。

有上供依于“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两颂来观修。观修前对愿文中说到的每一个供具的体性都必须了如指掌。

最胜华者,谓人天等处所有众多希有散华。鬘谓配贯种种妙华。此二种中,皆有一切或实或假。

“最胜华”指在人天等处盛开的稀有妙花,如牡丹、芍药、玉兰、百合、昙花等。各种妙花串成花环称为“鬘”。

花又有真花和假花之分。假花是加工制作出的金花、银花、绢花等。总之是以众多稀有的妙花供养一切诸佛。

伎乐者,谓诸乐具,若弦若吹,若打若击。

伎乐供养就是以美妙的音声做供养,包括管弦乐、打击乐,或者古典音乐、交响乐等,所有能使人安乐、能引发善根的音乐。总之,是以各种美妙动听、具有无量功德妙用的音声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因此是供养愿王。

所谓普贤供养愿王要在境、发心、意乐、愿力、供品各方面都达到极致,这种极致没有任何局限,是尽未来际没有间断、念念相续无有疲厌的供养,是以普贤大愿力使心的妙力广大、无尽地开展。

过去长远的时劫中,由我执心的染污,起心动念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得失,缩在只容得下一个我的壳子里。现在要思维:自己本具本性普贤的无边力用和圆满妙德,障碍它发挥的就是这个我爱执,该如何遣除这个障碍呢?唯有发起真正的普贤大愿。

在接触这些字眼的时候,就能触发很大的普贤行愿力,它是一种无法遏制的、迸发性的力量。在这个时候,不要改变自己的心,要让它真正跟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相应。明白了这个大义就要每天不间断的修习普贤行愿。因为它不是某个人一时的突发奇想,这是十方诸佛菩萨共同的大愿王。

单就地球上的情形来看,无论印、藏、汉哪个地区的大德在讲经说法、修持、行善等任何时候,都以普贤行愿作为积资净障的根本和最后的印持回向。再观察十方无边的刹土,一切诸佛菩萨同行的大愿王就是普贤愿海。我们必须对这一点得到定解,让普贤行愿成为永不更改的修行主题,贯彻在一切修行中。一定要让它成为确不可拔的信念,坚持以这样的普贤愿王来深入不可思议的法界。

涂香者,谓妙香泥。胜伞盖者,谓诸伞中诸胜妙者。灯烛者,谓香油等气香光明,及摩尼宝,有光明者。

“涂香”是把香料和水混合以后用来涂抹身体的一种香。还有烧香、末香等在人的境界中能见到的各种妙香都要供养。

“胜伞盖”是指最殊胜、美妙、庄严的伞盖。修普贤愿王要用最善的心,需要尽心、尽性、尽量、尽情。所以供养的时候要用最胜妙的资具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灯烛”表示光明。在这个世间界里,光明是美好的象征。有了光明,就会感觉到敞亮、舒适,所以用光明来作供养。包括了燃烧酥油、蜡烛等出现的具有香气的光明,和像摩尼宝那样自身发光的法。一类是通过燃烧或者电力发出的光明,一类是发光体的物质,都用来供养诸佛。可以想像在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海会当中,供养无量的光明,那是光明的海洋,以此做不可限量的供养。

烧香者,谓配众香,或唯一种所烧然香。

“烧香”是用各种香料配制而成,比如用柏枝、檀香等配制而成的熏香,或者是用一种香料制成的,如檀香。

以无量无数的烧香一时间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海会。

整个观行的过程一定要把握住所缘和行相。所缘就是所观境界,行相就是心里运作的状况。把握好了这两点就趣入了正确的轨道,从此会不断地出现无量的功德聚。

胜衣服者,谓一切衣中最胜妙者。

又想:在周遍法界、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海会中,都兴起无边的衣服供养云。包括天人的妙衣,以及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的所有美妙服饰,比如唐装、宋装,印度的沙丽,泰国的服饿,巴黎时装等等。不论东方西方,天上人间,各种殊妙的衣服通通作供养。

最胜香者,谓妙香水供为饮水,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

“最胜香”就是能供佛菩萨饮用的胜妙香水。不但芳香怡人而且可供饮用,喝下去十分甘甜,妙不可言。它的香气熏散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整个法界一切诸佛海会,以此普遍的妙香来作供养。不遗漏一丝、一处、一类,是普贤广大圆遍的供养。

末香者,谓妙香末,可撒可烧,或积为堆,或画坛场,支配顔色,形量高广等妙高峰。

“末香”是指妙香做成的香粉,可以抛撒也可以燃烧来供养诸佛。或者积聚成末香的堆聚,或者配上各种颜色绘画坛场。这些末香堆积起来,形量高广,如同须弥山。

总之要尽自己最大的心、以最大量的供物作供养。这么一想,心量就拓展得非常宽广,以尽法界心、尽法界量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此是极其广大、无有限量的大修法。

聚者,加于前文一切之后,有众多义,及庄饰义,并种种义。

“聚”要加在前文说到的所有供物之后。以“聚”字表示供物的量如海一般无量无数。任何一类供物都不是有限、低劣、单一的,都极其庄严,无论品质、妙力、相状都妙好到极点。种类也极为丰富,具有无量百千的美妙差别相。

明确了的所缘、数量、次第、行相以后,再缘着普贤供养愿王的经文,就能发起这样无上的供养大愿王。按照这样非常如法地观修、串习,逐渐养成习惯,那么在一念所起的善心就超过积聚无数人天善法的功效。离开普贤大愿王就再也没有这样殊胜的修法了。什么原因呢?因为依靠无上的普贤愿能开发出无边广大的心。以心极其宽广、圆遍,所以福德当然无量无边。而且它是总集要法,在一个修法的仪轨里,已经包含了这些量,所以一下子就能开发出极广大的福德聚。如果让我们跟随自己的分别心修善法就只能是发一点小善心,修一些分散的小善根,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不可思议的观修。所以我们要知道,加行为什么选择普贤七支行法,作为修法的仪轨呢?是因为它摄尽了一切积资净障的扼要,而且是达到了广大、周遍、无尽的最大量的形式来进行的。在世俗的缘起上,你不可能找得到比这更加圆满广大的大愿了。

唐译本最后一句经文是“一一皆如妙高聚”,我们念这一句的时候就要知道,这一切的供物堆聚起来都是像妙高山王那样的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