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障品第二
《辨中边论颂讲记(未定稿)》 ︱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智圆法师/讲授 ︱
一、
能障:无加行;非处加行;不如理加行。
所障:成就菩提的真实善根。
“无加行”:由于自身的懈怠、放逸,对行持善法无有加行。
“非处加行”:“非处”指非成就菩提的方便。外道的邪说是非处;内道的经论善说是处。修行者趣入行善之后,只有依止佛菩萨的善说,才能在心中生长成就菩提的善根。佛菩萨的经论都是离过增德的教授,只要依教奉行,就能使善根辗转不断地增长。世间的邪论并非成就菩提的方便,因此爱乐受持它,善法不仅不会辗转增上,反而会被邪见染污摧坏。
“不如理加行”:虽然趣入了行善,也依止清净的经论作了闻思,但由于不具足缘法义如理作意的瑜伽,或者反而数数非理作意,不成为断烦恼的方便,因此是不如理瑜伽。由不如理瑜伽所生的加行,就是不如理的加行。由此不能成熟成就菩提的善根。比如,虽然在闻思无常后已经理解了法义,但是不具足心缘无常数数如理作意的瑜伽,由此不能成就少欲知足、爱乐修法等的善根,思想、行为仍然落在常执中,耽恋世间。
以上三方面,“无加行”是指不趣入善法,“非处加行”是指不具备令善法增长的正因,“不如理加行”则指不具备正修的关要。由这三者就障碍生起菩提之因的真实善根。假使我们心中不能生起善根,那就要检点自己,是否有这三种障碍。只有遣除这三种障,才能从内心生起善根。
因此,修行要精进行善,长期依止诸佛菩萨的善说如理闻思,并在闻思后,反复缘闻思决定的法义如理作意。唯有如此,才能从自心中引生能成就菩提的真实善根。否则,就没有希望生起。
以上讲解了以无加行、非处加行和不如理加行能障碍善根发起。认定了善根的能障后,就要努力修习对治,把无加行转为有加行,把非处加行转为处加行,把不如理加行转为如理加行,由此就能产生真实善根。有加行、处加行和如理加行,就是善的能生。总之,把握一个要点,就是反省自身,断除能障,转为能生。
二、
能障:不生善法;不起正思维;资粮未圆满。
所障:缘大菩提发心(即发菩提心)。
“不生善法”指不生起菩提之因的善法。
“不起正思维”指不发起如理思维,特别是对菩提和行持菩提的正道,不发起数数如理思维。
“资粮未圆满”指菩提之因的福慧资粮未能达到圆满具足的地步,也就是福慧资粮没有达到双运。
这一段是说,不具足信心和精进,造成不生起善法;对菩提的道与果没有发起数数如理思维,致使善根不能增长;福慧资粮没有双运而圆满,以这三者造成不能于无上菩提发心。这三种障依次对应善不生起、善不增长和善不圆满。菩提心毕竟是善根至于成熟时生起的无上殊胜的善心。因此以上三种障都障碍它的发起。
学习这一段,要检点自身:我是否发起了菩提心呢?如果没有发起,障碍出在什么地方?对照弥勒菩萨的言教反省自己:
我发过多少善心、行过多少善事呢?对于周围的有情,有没有发起慈悲喜舍的善心,有没有作利他的善行,如果连基础的善行都没有落实,怎么可能从下劣的心行一跃就成为誓求菩提普利群生的菩提心呢?这是不符合道理的。
世间智者对自己一生的道路和目标,都会作理智的思考。一旦认定了所寻求的是具有大义的果,所走的是光明大道,就会矢志不移地走下去。我们对无上菩提和行持菩提的道,作过多少认真思维呢?是否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考虑世间法上呢?没有殷重地深思菩提的道与果,怎么能由深刻的体认而发起誓求菩提的大愿呢?
还要问自己:福慧资粮有没有双运?比如,修福时执著人天福报、名声、功德,没有看破三界、空掉执著、不内求菩提,是福中无慧。修慧时,不发度众生的大心,不随顺众生而作利益,是慧中无福。这样福慧不双运,当然发不起“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
这样反省就知道: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是由于心中还存在障碍。不励力遣除这些障碍,终究也发不起。因此,在认识了障碍后,就要遣除三种能障,转为三种能生。也就是在这三个方面取得转变:(一)以精进心和信心勤集善法;(二)常常缘着菩提和菩提正道,称合正理思维,不断激发、增广善根,生起坚固的菩提誓愿。(三)福慧双修,修福时以智慧摄持,不堕人天痴福,修慧时以方便摄持,不堕小乘偏慧。这样福慧资粮具足双运,才能发起智求菩提、悲化众生的菩提心。
三、
能障:缺种性;缺善友;心极疲厌。
所障:以加行真实摄受菩提(或以加行真实趣入菩提)。
“缺种性”指不具足大乘种性。《大乘庄严经论》中开示菩萨种性的相貌为:“大悲及大信,大忍及大行。”意思是说,具有菩萨种性的人,见众生受苦时,会自然生起悲愍心;听到了大乘深广法时,即使听不懂,也会有俱生的欢喜心和信心;听到利益众生需要行持种种难行时,心里会随喜赞叹,能深忍于心,无有怖畏;对布施等的六度善根,天性好乐,踊跃行持。具有这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贤善相,就属于是菩萨种性。不具足就是缺种性。
“缺善友”:没有依止演说大乘深广法的善知识。有关大乘善知识的德相,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到十种:“调伏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五浊恶世时期,不易找到这样十相具全的善知识,至少也需要具备总体功德的八分之一。没有依止这样的善知识,就叫“缺善友”。
“心极疲厌”是指对大乘道的苦行心生疲厌。
由缺种性、缺善友、心极疲厌三者,能障碍以加行真实摄受菩提,由此不会实修甚深、广大的大乘法。
无论希求获得世出世间哪种成就,都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内在的种性或素质(内因);二、外在所依的具相导师(助缘);三、有恒心或坚固的心,自始至终,坚持不懈。这三者缺一不可。不具足种性,是先天不足,不会有大成就。没有老师指导,难得要领,不入堂奥。心不坚毅,也会在作加行时遇到困难而退心,导致半途而废。所以,缺种性、缺善友和内心疲厌都是实际加行趣向成就的障碍。
总之,我们若想以加行趣入菩提,就应当努力遣除三种障碍,具足三种能生。也就是:(一)内具足大悲、大信、大忍、大行的种性。假使不具足,就要努力培植善根,培养出大乘种性;(二)外依止成就之源的具相善知识;(三)具有恒心。具足了这三者,就能以加行趣入菩提。
四、
能障:缺正行;与鄙者同居;与恶者同居。
所障:成为具慧菩萨(指胜解行地菩萨)。
“缺正行”:六度正行有所欠缺。问:无加行和缺正行有何差别?一是全无加行,一是加行不足。
“与鄙者同居”:鄙者指接触后能令自己菩提心退失的人。
“与恶者同居”:恶者指嗔恚大乘法和大乘行者并寻求过失的人。
世亲菩萨说:“此中鄙者,谓愚痴类;乐毁坏他,名为恶者。”(鄙者是愚痴的人,恶者是喜欢损害他人的人。)《述记》解释恶者的相是:爱说他人过失,破坏他人善事,喜欢遮隐他人功德,赞同他人过恶。像这样隐善扬恶、破善赞恶的人,就是恶者。
下面分析这三者障碍成为具慧菩萨的道理。
(一)由缺正行令正慧不生
从正反两方面观察:
不具足如理的正行,就会生长不如理的邪行。由此将障碍正慧产生。也就是,不具足布施等六度正行,就会以悭吝等障蔽智慧生起。比如,遇逆境不能安忍而生嗔恚,或者行住坐卧不摄心安住,都障碍正慧生起。总之,行为不如法、有所亏欠或违背学处,就障碍成为具慧菩萨。
正面观察:就像只有进入江河实际练习,才能练出游泳的本领,只有投身六度实践,才能产生通达大乘的智慧。因此,由六度正行欠缺就障碍菩萨的正慧。
(二)与鄙者和恶者同居障碍正慧
鄙者和恶者都障碍正慧。鄙者中,有些耽著现世名利,有些耽著后世福报,有些只看重个人利益,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智慧。接触他们,自己的性情容易转移,会忘失甚至退失菩提心,由此障碍大乘正慧生起。而和恶者共住,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语言、行为、性情变得恶劣,远离贤善。由此障蔽心性,使智慧无法开发。
认识了能障之理后,反过来就认识能生之理。知道要使自己成为具慧菩萨,就应当努力具足三种能生。第一、充实六度正行,有欠缺的地方,都努力弥补改正。第二、恒时和高尚之士共住(高尚之士指亲近之后能使自己菩提心增上的大德)。第三、恒时和贤善之士共住。贤善的相是隐恶扬善,喜赞他人功德,不喜说他人过失,对善行成全、随喜,对恶行遮止、劝诫。贤善之士是爱乐大乘法和大乘行者的人。
具足以上三点,就能成为胜解行地具慧菩萨。
五、
能障:颠倒粗重;三障具一(三余);般若未成熟。
所障:无错乱的见道。
颠倒粗重:身口意三门多行粗重(由颠倒烦恼而粗劣、沉重,称为颠倒粗重)。
“三障具一”:有烦恼障、业障和报障中的一些障碍。
“般若未成熟”:尚未成熟闻思智慧。
由这三者能障碍现见真谛的无错乱见道。
能生:遣除颠倒粗重;三障消除;闻思智慧已得成熟。具足这三者便能引生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