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往生关要修心直指讲记

《净土之道》 ︱ 西琼·赤诚桑波尊者 撰著 智圆法师 译讲 ︱

4、总结

以上讲述了修习信愿行的方法。胜解是修信,欲(含欣、厌两方面)是修愿,之后对于善法精进自在而转,特别对于净业一心投入,即是行。既然发起净土三因,就能以此决定往生,这是相合缘起的具体实修方法。净业行人会从过去根本开启不动或者表面运转、反运转的状况,发展到真正在净土法道上升进,并由此获得殊胜果位。

《瑜伽师地论》中用金匠炼金的譬喻来说明修心十分重要。如果没有经过数数火烧、水洗等,由于金子含有杂质,不够润泽、不够柔韧的缘故,它很容易被敲打碎裂,没办法被制造成各种精巧的金器;善巧的金师会数数以火烧炼,去除垢染,又数数以水洗涤,使之润泽,这些前行工作完成以后,再去锤打就能如欲而转,制成金器。

譬喻表达了应当如何修心。我们目前的状况是,心不肯如欲运转,内在的诸多违品——邪心、邪行、邪冲动、邪能量等等如同杂质一般,如果不除掉这些,它们的力量会导致行人无法完成善行,在净业上修不出有质量的资粮。这种修心前的状态是在于错认,在于将轮回当作是有常、有乐、有我、有净。以此愚痴的力量(包括业果愚和真实义愚),产生各种颠倒的冲动、不如理的想法,久而久之,串习成性,蓄藏在心相续中,不断地引生负面力量、破坏性的力量、颠倒的力量等。没有数数作意思维正面的三宝功德、解脱胜利、佛陀恩德、善行利益来滋润自心的缘故,表现出来的善法欲乐就非常差。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妄为、贪嗔、懈怠、骄慢等邪机制在任运而转。我们内心当中,如果没有妥善处理这两方面的情形,骤然间想修什么就修什么,基本不会有进展。修法跟欲望、自由意志、乱想一套等相合,必然导致误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发生各种颠倒相,这些都是由于危险的违品存在的缘故。

所谓修心,是指提前需要准备的很多工作。比如,思维暇满和无常,放下追求现世的冲动,遣除对现世法的贪婪。消尽这些负能量之后,一心为后世着想而发起善心。此后,还要思维业果和苦谛,把乐著世间的心也完全退息下来,才能将能量进一步用于解脱的方向。不断地思维轮回的无常、苦、无意义,因果的严厉等,就如同去除金子上的垢染或者杂质一样,是消尽障碍违品的过程;思维运转白法或三宝、解脱、成佛等大义,生起信心、欢喜、好乐等,就是正能量、善能量在逐渐启动,并润泽自心。经过多次润泽,负能量减少,正能量不断地发展、涌动,直到越来越堪能、强大时,再修任何善法就能如欲而转。由于能量一直积聚在善法方面,行善也就变得非常容易。

结合于净业善法,即不断地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恩德,极乐世界的三类庄严,发起信心、恭敬心、归依心、回向心乃至经中所说“至心信乐”等内涵。由于内心全分倾向于西方净土,使信心、欲求、精进等一系列善的能量越来越大,修净业也就成为非常欢喜、非常享受、非常渴慕的事情,哪里会有困难呢?

可见,整个修心的过程正是内心能量的调整过程。心的能量表现出各方面心所的力量。将负面力量退减,将正面力量发展到非常充分、炽燃,之后启用驱动,自然会使心自在、快速地朝往那一方向运转。相反,不知道修心的缘起,只是表面化地说两句,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口头跟内在不符合,完全处在自欺状态,面对事情时,仍然是内在颠倒系统在起作用。正面的善心没有成熟,在颠倒观念的支配下勉强行持,甚至说欺诳语等,只能将自己沉陷于更加阴暗的牢笼中。更何况,一旦伪装成性,正面的能量就越来越难以开启,往往是口头说得漂亮,终究死得凄惨。我们要明白其中的真实道理。

再打个比方:一辆车有很多故障尚未清除,也没有人为它加油、调整,只是车的外壳看起来很漂亮,司机却常在别人面前吹嘘它有多么多么棒,结果猛踩油门时轮胎就爆了,或者拼命踩都开不动等。实际上,必须提前把故障全部排除,并以加油、调整等将正面因素也积聚齐全,再去开车才能顺利、轻捷、迅速地运行,或许,单手转方向盘都可以。修心的轨则也是大致如此。

反面的问题

如此的殊胜关要任何也未持到,而只是随意想想“我去极乐世界”,以及对一些善凑巧趣入一点,而这样除了看似的仅嘴巴、仅文句之外,积聚一些能成就大义的具力量的因是毕竟不产生的。

“如此的殊胜关要”,指三缘起链,胜解、欲、精进、证果,或者信、欲、勤、安,或者信、愿、行、果这些由前前生后后的关要。由于它是往生的关键,因此称为“殊胜”。

“任何也未持到”,指在修行之道上没有持住关要中的任何一分。三缘起链上有从浅至深的不同层次,包括三辈九品、三福乃至无量品类的状况。同样一种缘起总法则,在差别相上可以出现无量种,由于因行不同,导致感果不同,因此,净土当中有无量无数的品位。我们现在如果不重视修心之道,就不会掌握此中关要的任何一分。譬如,在胜解方面,对于娑婆苦中的恶趣苦不懂,不曾领会;对于极乐世界的功德,连器情庄严的情形都不清楚,这就是没有一分厌或欣。

如果对于恶趣苦思维得非常到量,即使不怎么懂得坏苦、行苦等定义,也会以内心怖畏恶趣的善根,意识到一定要逃往净土;对于净土的一分功德,比如往生即能了生脱死、纯乐无苦等非常相信,两方面结合,即是成办往生关要中的第一分。如此一来,他具备了真切的一分胜解、真心的一分愿欲,或者说拥有殊胜关要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不重视前行的修持,对于恶趣苦只是表面上重复两三句,并没有数数听闻、数数思维,内心也不曾恐惧过,对往生净土的功德,或者往生的传记等,也只是表面听听,内心不肯以思维发生触动,其实就都不算数,因为不是真信切愿。

这种人尚未进行最低层面的修习,没有发生任何内心的变动,却要吹大牛,随便想想“我当然要生极乐世界”。他不好意思说不往生,怕被别人当作叛徒,进而将自己排除于群体之外。他会在表面上应付一下,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或者有些人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心里随随便便地认为“我要去极乐世界”、“我当然要发菩提心”等等。文中所说是指这样一种情况。

在修善方面,偶尔遇到时顺便去做一做,内心未必就具有法的内涵。由于没经过前行的修心,连珍惜暇满都不懂,只看到他整天放逸,过着世间所谓的舒服生活;他没有无常观念,也不怕业果,对恶趣苦更是想都不去想。虽然偶尔帮忙行善,或者开法会时跟大家一起参加,但说到归依,他根本就不具有这种内涵。很多人就活在这种状况里,还大言不惭地说一些非常崇高或非常轻飘的话语,实际检查下来,什么内涵、信愿,乃至三缘起链上都无不是空白,当然,其他缘起链不会是空白,比如常乐我净的颠倒执著就特别严重,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这种人对因果不畏惧,心中没有三宝,根本想不到求解脱、生净土等,当然也就不可能凭空生起这些功德。为什么他要这样去说呢?其实只是表面装样子。口里说说,笔下写写,参加一些活动,除此之外,要积累一些有力量的能成就大义的因,是毕竟不产生的。西琼尊者一语指出其中状况。

这种人就如同画在墙上的人,只有一个影子而没有心。由于从前听过一些,表面上也看过、学过,再加上学知识的习气,口里会一套一套地讲说,但内心并不曾变动。他说起来毫不惭愧,似乎如自己所标榜般,他一定会往生,或者往生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他往往会说“我怎么会没有信愿呢?我相信极乐世界!我就是要去极乐世界的!”或者说自己曾听过某些经、某些论、这种说法、那种开示。其实,这些都不曾入心,从来没经过修心,只是重复句子、驰骋口头、佛教表演,装出各种表相,只能叫做“貌似”。内在的机制上,胜解、欲乐、精进、果德任何一者都不曾开通,反而是烦恼心——邪见、愚痴、放逸、自以为是、乐著生死、发展世间事业、追求新潮、五欲享乐等非常有力量。按照缘起律去判断,这些颠倒力量只会导致不考虑后世、解脱、三宝、净土等心的走向。

如此观察、检查下来,会发现后果非常可怕。因为大多数心思都是恶趣的因、生死的因,一直都是在这些方面发展壮大。但是,没有以胜解作为道的命根、根源,后后的功德如何才能逐步启动、发展呢?想要进一步发展出欲乐、精进,并促进自心在净业上运行运作等,就更没有可能。所以此处讲到,由于缺乏缘起的缘故,他不可能以此积聚起一些有力量的成就大义的因。要想往生净土,必须认真修心。

如何修心

得果的关键是要修因,而因就在心上。对于修净土来说,离不开信、愿、行三因,发展机制是由胜解起欲、由欲发起精进。如果在这条缘起链上有充分的发展因缘,而且自身非常努力、殷重,愿意长期随顺缘起正道来行持,就必定会在信、愿、行三方面出现长足的进步。也就是说,只要以符合三缘起链的方式如理发展,必定是一天有一天的进步,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因已具足不可能不生果的缘故。

在因的培养上蓄积越充分,或者越努力争取、越如理修学,胜解自然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固地被开发,这就是出现净土强大心力的根源。如此一来,欲也将会与日俱增,从原来的微薄到浓厚,从原来的不定到定,从原来的不强到强盛,甚至发起归命心,遇到生命危险时一心归仰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等。这种一生不变的信愿会一直强有力地摄持自心孜孜不倦地修习净业,甚至达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地步。经过长期培养、发展,当因缘到位时,开通自心上的净土缘起,再不断地以信心、愿欲跟阿弥陀佛相合,以真诚心来修持净业,就有了往生净土的强有力因素,也是成就了真实的法道。在生时日日夜夜努力修集正因、预先准备资粮,临终就能安然自在地随佛往生,而且因越充足,果的品位也会越来越高。

然而有些人表面念佛或盲目乐观,或者怀着各种无因的幻想,又存有很多邪解,这些做法其实只是听信自己的第六意识。当代妄语业极其严重,舆论鼓动人们宣扬“我没有不能的”,熏染多了,他到哪个场合都说“我有自信,我能做到,我是第一”等等,把助长虚假、突出我慢的负能量包装成自信的假相;还有人说“我很高明,绝对能办到”,只不过是把欺诳、说妄语、不怕业果当成超越、有能力,实际都是当今时代业力深重的表现。

在很多人心中,信愿行似乎并不需要因,随意认定就可以。所谓“我没有不信”一句话就表明自己有信,“我当然想去”一句话就表明有愿,“我这不是在念嘛”就表示自己有行,“我还参加了那么多活动,做了这些善事、那些善事,决定往生!”如果你说“我还有点担心,没有把握”,他就会说“你的善根薄弱,还不相信净土?反正我相信!而且我决定可以往生。”这种自欺欺人的情况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