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因缘论
《净土之道》 ︱ 西琼·赤诚桑波尊者 撰著 智圆法师 译讲 ︱
净土行人在修持中常常会发生各种迷惑:例如,是否只需要依靠他力而我自身不必努力修心?或者,我的修持是否必须达到非常高深的程度才能往生?对净土经教是否需作闻思修?或者,信愿是由一种天然因素、禀质所生成,还是需要后天的修习?如果要修习信愿行,自己该怎样着手?怎样发展?或者日常应该如何把握信愿行三资粮?自己心力的发展与佛相应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各种前行方面的修心?这种修持与真实求生净土的修行又有何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萦绕在心头,以至于对道路的抉择发生各种偏差、歧途、不相应。
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由于对往生的因缘没有透彻了达。所有的迷惑其实都可以由因缘观破除,才能明见往生净土的道理,懂得衡量自身,并正确抉择自身净土的修行,进而善加安排。为此,我们谈一谈《往生因缘论》。
往生有因
一切修行都要从缘起下手,只有对缘起发生定解,才能启开安乐之源。修净土法当然也不例外,必须见到它的缘起,自身才能发起主动力来积聚缘起,最终达成成果。正如偈颂所言“诸法因缘生……”,也为我们证明一切法不是无因、邪因而来,唯由正因而来。
我们可以观察,往生是无因而生的吗?不是。如果不必有因,为什么有的能往生有的不能往生呢?假设不必有因就能往生,应当一切人都可以自然往生,或随时到达佛国。可事实证明,没有因缘或因缘不具,即使想也去不成。其次,如果往生以邪因(不随顺得往生果的因)就能达成,为什么很多表面修净土、实际贪著今生或来世的人没往生,反而生到天界或者流落人道甚至流落旁生、鬼趣、地狱中呢?这些证明邪因不能往生,往生一定要凭借正因。
再者,因是否只是一种笼统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差别呢?当然不是。如果因没有差别、没有量度,为什么往生在速度上会有迟疾,在境界上会有高低,往生以后还有四土、九品等的无量差别呢?往生后的情形多有不同,有的直接登地,有的还要先接受四谛法,之后回小向大等等,这些都表明因上有差别,所以果上感得的量就不同。或者说,为什么往生后有的当即花开见佛悟无生,有的却被困在边地疑城长久不得见佛呢?这些表明在障缘的大小方面也有差别。
也就是说,往生必然需要具备相应的因。因上有相应的量,随之就会出现果的差异,有往生和不往生的差别,有生在净土边地和中心的差别,在中心也有从低到高的各种品位等,这些都是由净业的因决定。
因有自他二支
或者说,往生是自他二力和合的结果:一、必有佛力;二、必有自力。
首先,抉择必有佛力。如果不必佛力就能往生,如果不必弥陀大愿大行的成就作为强大增上缘,为什么在弥陀十劫成佛以前没有人往生?其次,如果没有佛力,为什么同样修因,不依靠阿弥陀佛的一者只能感得生死中果报,依靠阿弥陀佛的另一者感得界外净土果报?再者,如果没有他力作为支柱,为什么在未遇净土法门的一般情况下,无数劫来辛苦修集都不能脱出生死,而有人却能够在一生中超出轮回?还可以观察,如果没有他力加被,为什么一者需要长劫精进才能一步一步修得相好、神通,而另一者一经往生就得到如佛般的相好、极大的神通、极大的受用等?这其中,佛力作为强增上缘不可或缺。
同时,往生也必须具足自力。阿弥陀佛是法界心,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有同体悲,视众生如独子;阿弥陀佛有无碍力,能成办一切事业,他的智悲力充遍所有十方世界从地狱至天界之间任何一个众生的所在处。如果不必要自力修行,单凭佛力即能往生,就应当在一刹那间空尽一切世间界,因为佛的愿力便是要度空轮回。然而事实上是:如果自方没发起真实的力量,绝不可能成办往生。
再者,如果仅须佛力不必自力,由于佛力已经圆成的缘故,就应当一切众生往生成就;佛力平等的缘故,应当往生果位也平等,如此一来,往生后成就快慢、品位高低等的差别通通没有;佛有最大的慈悲想救拔一切众生速疾成佛的缘故,众生也应该速疾成佛等。按照这样推论,由佛力的因是圆满、平等、周遍的缘故,应当所有众生都在一刹那间往生,顿成佛道,为什么还有不往生以及往生后四土、九品等的差别呢?可见依靠自力也不可或缺。
自方的正因是信愿行
自力的因必须包括信、愿、行三方面,才能成办往生净土的果。譬如,要去往一个目的地必须经过实际行动,如果没有实行就能到达,应该凭着空想也能到达。或者,阿弥陀佛何必宣说净土的行业?何必宣说临终至心十念的称名法门等?可见必须有行;其次,行是自愿去实行,而不是勉强或假装,所以行要由愿作为引导;所谓的愿是相信以后才发愿,否则不可能有愿。也就是说,真正相信才会发起切愿,有了切愿才肯实行,有了实行才能到达果地。相反,不信就不会愿意往生;不愿意往生,就绝对不会为此而行动;如果不行动,就绝对不会到达。
信愿行从正因生
信愿行也不是无因生,不然,任何人都应该生起信愿行;如果任何人都具足信愿行,应该他们都往生,可是,全法界一切众生都往生到极乐世界了吗?既然不必要条件就能具因,而具因必得果的缘故,为什么不往生呢?事实上,只有部分而不是所有众生在此十劫期间往生到极乐世界,由此表明,信愿行也是由正因产生。
再者,因上也必定有具体的量。否则,为什么人们在信愿行方面表现出很多差别,比如有强有弱、有深有浅、有精进有放逸、有增长有不增长等表相?事实上,内心因的量决定着信愿行的量。如果因的量是笼统的,果上也就应当是笼统的,不应分出很多差别。
再者,对于发展信愿行,有顺缘和违缘的差别。一些行动会使信愿行增长,一些行动会使信愿行退步,有这两方面的因素。
如果没有把握正因,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出生、增长果法,反而会一直停步不前,甚至退步,因此,发展信愿行一定要在正因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