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讲记

《如来藏大纲和他空狮吼论讲记》 ︱ 堪布益西彭措 ︱

为破彼等疑惑,麦彭仁波切如是作答:

如是又如阿阇黎龙树 (《赞法界颂》) 云:“尽其佛所说,显示空性经,皆为灭烦恼,非失坏此界。”如是以胜义理论观察后的结果是究竟二谛无别如金刚之义,此是以寻思者的分别心无法通达的法界故,根本没有依胜义宣说过失的机会。

如是诚如龙树菩萨于《赞法界颂》中说:佛开示空性的所有经典,包括广般若、中般若、略般若此一切中,皆仅灭除业或烦恼,并非失坏此佛性或如来藏。如此以胜义理论观察后所得之结果,仅二谛无别如同金刚般之意义,此是因寻思者无法通达的法界之故,根本无依靠胜义宣说过失之机会,即以胜义是空性,根本未遮止如来藏为光明之机会。

戊四、断除空与谛实相违之疑惑

或有人疑惑:一方面承许如来藏本体空性,而另一方面又承许为谛实,此种说法极不合理,将会让人心生迷乱。

针对此类疑惑,赤诚罗珠堪布释言:仅仅未善加观察者会产生迷乱。实际上,所谓如来藏谛实为佛陀亲口所宣,如《大涅槃经》中云:“佛性雄猛,难可毁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无能毁坏烧灭。”又云:“夫金刚者,所有刀斧不能破坏。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一切论者天魔波旬及诸人天所不能坏。五阴之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犹如石沙可穿可坏。佛性真我,譬如金刚不可毁坏。”

种性如来藏本体远离一切戏论,是对于无为光明之妙力不灭之显现分安立“我”与“谛实”,此亦是依导师世尊金口所说那样,而作真实宣说,故无任何说法不合理之过失。”

《涅槃经》云:“若言一切法无我,如来秘藏亦无有我。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我与无我,性无有二。如来秘藏其义如是,不可称计,无量无边诸佛所赞,我今于是一切功德成就经中,皆悉说已。善男子,我与无我性相无二,汝应如是受持顶戴。”

丁三、如来藏安住之相分五:一、从实相而言安住相 二、从现相而言安住相 三、破他宗妨难 四、于法、非法器宣说此法门之不同结果 五、如何通达修道相之关要

戊一、从实相而言安住相

现在宣说彼如来藏在有情相续中如何安住之相。若以实相自体而言,诸法含摄于法性界中,法性自体没有生灭平等而住,没有轮回涅槃等贤劣,也没有此岸彼岸、自他、大小、前后时位等差别,是无变法界唯一明点。

从实相自体而言,诸法含摄于法性界中,法性之自体无任何生灭,平等而安住,于法性中亦无轮回与涅槃一者低劣一者贤妙之差别;亦无此岸彼岸之别;无自他、大小、前位后位之别,法性为无变法界唯一明点。唯一明点即离戏论无偏袒之胜义明点。

《华手经》云:“一切法如即是如来,如来即是一切法如。”《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黄檗传心法要》云:“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

所谓“如来”即远离差别之法界一味大平等,是无变法界之唯一明点,于此平等性中,无佛与众生之异相;无生死与涅槃之异相;无烦恼与菩提之异相。

所谓“藏”即以客尘障垢而令如来不显现,虽不显,然却始终以隐藏之方式安住,故名藏。

此是从实相角度而言,而面对众生宣说现相时应如何解呢?

戊二、从现相而言安住相

尽管实相如此,但是针对迷乱客尘的现相而言,如此三界轮回众生心境现起而不见法性自性时,法性也并非无有,自性中没有少许动摇故。心之法性如是被客尘障垢缠覆而不显,彼以果实或精华方式而安住,称为种性或藏,以地下宝藏等九喻显示而了知。如是宣说。

从迷乱客尘之现相而言,三界轮回之众生现起心与境之对待、不见法性自性时,法性亦未曾失去,于自性中无丝毫动摇故,心之法性是以覆藏之方式安住,亦即为客尘障覆而不显露,而以果实或精华之方式安住,故名“种性”或“藏”,犹如种子为皮壳所裹或如宝藏隐藏于地下,《宝性论》中以地下宝藏等九种比喻来显示此义。《宝性论》云:“萎花中佛蜂中蜜,皮壳中果粪中金,地中宝藏果中芽,破衣之中宝佛像,贫贱丑女腹中王,焦泥模中妙宝像,客尘烦恼所障覆,众生如是佛性住。”论中如来藏之九种比喻,悉皆表示如来藏周遍众生相续之安住相:九种比喻中,前面的“萎中花”等表示能障之客尘,后面的“佛”等表示所障之如来藏,中间皆有一“中”字作连结,表示于客尘烦恼中始终安往自性清净之如来藏,无始不离而安住。

虽然观待客尘障垢于彼安立不净、不净净、极净三种分位,但而如来藏自体上实无差别。《宝性论》云:“佛智入诸有情故,自性无垢彼无二,佛性假立彼果故,说众皆具如来藏。”又云:“此之自性即法身,真如以及种性者。”又云:“不净以及不净净,极为圆满清净者,如是次第而宣说,凡夫菩萨与如来。”如是宣说。

虽然观待客尘障垢而对如来藏安立不同分位,以客尘障垢未净,安立不净位;以一分清净而未全净,安立不净净位;以完全清净,安立极净位,虽安立此等差别,然如来藏自体上无任何净与不净之别,恒时皆为心之自性本来清净。《宝性论》云:“以佛之智入于诸有情的缘故,以自性无垢之法性是轮涅无二平等的缘故,以佛性现前假立彼果佛陀的缘故,宣说众生皆具如来藏。”又云:“如来藏之自性即自生智慧法身,不变之真如。”又云:“仅对客尘障垢未清净位、不净净位、极清净位,依次宣说凡夫、菩萨、如来三种异名,实际于本体上一味无差别,皆为同一如来藏。”

佛于经中告文殊菩萨言:“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见自身根本清净智,以依自身根本智故,知诸众生有清净身。文殊师利,所谓如来自性清净身,乃至一切众生自性清净身,此二法者无二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