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讲记

《如来藏大纲和他空狮吼论讲记》 ︱ 堪布益西彭措 ︱

辛三、不必单独断除外境之法分三;一、能境净则所境亦净 二、断除诤议 三、依不依正理所生异果

壬一、能境净则所境亦净

有境从障碍中解脱而清净,即是色等清净或自性,仅是除了自现障碍逐渐远离而现见的层面之外,真实本体本来远离障碍而住故。因此,当消尽能境心界的障垢而成佛后,所境有事的不净也不会剩下,如眼翳清净后毛发自然会清净。

有境从障碍中解脱而清净,即色等境清净,此外无一外境由不净成净。譬如,因恶趣众生心不净,同样的河水于彼等不净心识前,显现为火焰脓血等;而于习气相对清净的人天前,却显现为水与甘露;于圣者菩萨前显现为清净之本尊相;于佛智前一切皆消融于法身智慧中。故随着心的不断清净,外境亦相应清净。除心不断清净外,根本无一单独外境由不净成净。

因此,仅是自现障碍远离而现见,此外,因自之本体本来远离障碍而安住,故消尽能境心之障碍而成佛后,亦不会独自留下所境有事,犹如眼翳清净后,毛发自会清净一般。《定解宝灯论》云:“暂时道位之显现,如净眼翳之毛发,有境垢染愈清净,现见对境亦愈净,有境清净之一方,无有不净之境故。”因此,对心之自性大空性与大光明无二安立如来藏种性,余之土石等无有必要安立,其能境成佛,其所境亦皆消于法界。如镜中面像不净,无须清净镜像之垢,仅须洗净自之面颊即可。

壬二、断除诤议

若想,依你的观点应成一人成佛时,一切众生不净显现都须灭尽。

若如是思维:依照汝等观点,一切不净显现唯是迷乱心之自现,则一人消尽能境心界之障垢而成佛时,应成自他前,一切不净之显现皆应灭尽,如是则应成众多过失,如一切众生未曾发心修道、积资净障,而无因无缘皆获佛果;或一人成佛灭尽所境,应成他众前所境亦应消尽等过咎。

答曰:并非如此,以各自补特伽罗自现的障碍障蔽后而有见实相现相相违故。

自宗答曰:彼等有如是疑惑,是因未分清“自相续”与“他相续”之差别,彼等所发太过无甚根据。

此可以比喻了知,于梦醒者而言,已灭尽一切不净之梦境,然其他沉浸梦境者前,仍有梦境迷乱显现。同理,虽实相本来清净,一人成佛,见实相现相无二,周遍清净,然其他众生因各自自现之障碍蒙蔽,仍见实相与现相相违。《入行论·智慧品》云:“此由他分别,彼非自世俗。”《入中论》亦云:“此中犹如已觉位,乃至未觉三皆有。”《定解宝灯论》云:“一位补特伽罗者,成佛之时他众前,不会不现不净法,自现障碍所遮障。”大恩上师曾以喻诠释:“譬如,我心前所现的喇荣沟,唯是我自己福报或业力所现,不过因各人自现的喇荣沟极其相似,故误以为自己所见的喇荣沟,余人亦见。实则我成佛后,自己心前的喇荣沟一切境界皆显为清净,然于他众前不一定是清净境界。就如喇荣之水,饿鬼见为脓血,人类见为水,天人见为甘露,若有人消尽见水之业力时,于其心前即不见水,然以此不能否认他众见脓血或甘露等,因此一人成佛,不一定所有众生皆消尽不净之显现。”

若又想,纵然如此,但实相现相完全相同的佛地中有没有此等不清净的显现?若有则一切法不成圆满正等觉佛,若无则不能照知一切遍趣行等。

对方又想:实相现相相同之佛地中,有无此等不净之显现?若有,则一切法不成为圆满正等觉,实相与现相仍有相违;若无,则不能成立一切相智,不能了知一切遍趣行 [1] 等。若无不净之显现,则佛如何能了知众生种种根器、意乐、心行、宿命等?

彼等如此怀疑,是因未分清“有”与“知”,而将“有”与“知”混为一谈,认为既然了知一切不净境界,则应有此等不净之显现,若无则不应了知。

论中如是释疑:

答曰:以一切相智所有轮涅一切诸法与自体一味平等的境界中无勤任运通达,并且于彼前不离开将一切见为大清净的同时,对六道众生的种种显现也如各自的现相般正知,此是由灭尽一切所境能境二取显现障碍之力,而使所有有法以毫不混杂圆满的方式含容于法性界的关要故,远离生灭平等一味的智慧一时照见。

答曰:以一切相智在与自体一味平等境界中,无勤任运通达轮涅诸法,且一切相智前,见一切皆为大清净之同时,无误了知六道众生各异之显现,诚如彼等前所现一般。

此由何种关要而成就?即由于灭尽一切二取显现障碍之力,令一切有法无半点差错、杂乱,而含容于法界中。以此关要,远离生灭平等一味之智慧,一时无余照见一切有法。“关要”即“无缘就周遍照见”,“无缘”即无所缘,远离二取之障碍;相反,若有所缘,即落于狭隘分别心二取境界中,根本不能普照。

对此大恩上师释云:“若问:‘佛陀能否照见一切不净诸法’答言:能。然佛智与法性真如成为无二一体,而法性远离四边八戏,能周遍一切万法,故出有坏世尊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机、意乐、信解等,然佛智自性根本无不净之显现,譬如,法性周遍诸法,而法性自己自性中不必要存在有法。又如,瑜伽士能了知他人梦中各种显现,但不必于其心前现此梦境之相。”

大恩上师以此二喻阐述:比如法性确实周遍一切有法,但法性中是否存在有分类、有形象之有法?无有必要,法性可周遍一切有法,但其自性中不必要存在有法之相。如此,佛圆满之智以何方式照见万法?即佛智与法性真如无二一体之方式照见万法,且是周遍一切法,亦不离法性真如,因法性远离四边八戏,故佛智亦离戏论,且同时周遍万法。

如此甚深之理,需以了义之教证、大德之引导方可了达,依自力无法通达。


[1] “遍趣行”即众生以何种所行之道将会趣向何处之一切相。“等”字包括处非处、业果、种种胜解、根器、宿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