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讲记

《如来藏大纲和他空狮吼论讲记》 ︱ 堪布益西彭措 ︱

故全知麦彭仁波切最后归纳:

如是,此理是以果时现前法身之因建立因位有本具功德的种性。在实相中本无前因后果而观待现相需要安立因果故,称为“以果立因观待理”。

所谓因果乃观待现相而安立,有果必有其因存在,不可能无因无缘而生果。以现前果功德而推证,众生位亦本具大乘如来藏种性,此理论即名“以果立因观待理”。

如是分清实相与现相便会通达,实相中,众生即佛,具有圆具一切功德之自性住种性;于现相上,众生非佛。如实通达此理,即可遣除众多疑惑。

辛三、遮遣疑难

若有人疑惑:既然众生是佛,本具佛性,圆具一切功德,则丑陋老狗也应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另众生于地狱中受苦时,应成佛亦有痛苦、堕入地狱等众多过失。

宁玛巴大班智达赤诚罗珠堪布,对此类疑惑曾精辟回驳:“彼等有如是想法,只因未明辨实相与现相之故。从实相而言,非但老狗是自性佛,且连蚂蚁、蚊虫等皆为佛陀,十法界之有情无一不是佛陀。因只要有心识,则心之自性光明身智无离无合之本体决定周遍,不离而具有。然从现相而言,非但未承许老狗为佛陀,即使是转轮王,甚至十地大菩萨亦未承许为如来。若未承许十地菩萨圆满具足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何须于老狗身上具足?《宝性论》云:‘然如大地与微尘,亦如大海牛迹水,彼等差别极悬殊,佛与菩萨亦如是。’又云:‘不思议相三十二,佛说此是人王相。’同理,按现相而言,诸老狗等是充满业惑迷乱的有情,而且彼等尚会流转于地狱、饿鬼、旁生等六道中,谁亦未承许彼等迷乱有情是极清净之佛陀。《宝性论》云:‘譬如身著破垢衣,丑女胎中轮王住,然于无怙寒舍中,感受猛厉之痛苦。如是心住佛性怙,无怙具心诸有情,由于烦恼心不静,是故安住痛苦处。’

另一方面,按实相而言,因实相中众生即佛,地狱本是佛之净土,故岂有佛陀堕入地狱、受苦等过失。假若以我等凡夫眼识作为正量而能遮破佛陀善说经典,则以我等面前显现之实有,亦应成能损害诸圣者证悟无实有之智慧。

因此,应按《维摩诘经》第一品佛国品中所说般了知:虽于实相中本来清净,然以我等垢障不见清净,反见不净迷乱法。《维摩诘经》第一品佛国品如是宣说:

佛曰:‘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力而作是想:‘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我等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故而感召如此不净之娑婆国土?’

佛知其念,即告之曰:‘汝意云何?日月岂非清净?然盲人不见。’

舍利弗回曰:‘非日月不净,世尊!此唯盲人之过,非日月之咎。’

佛继引之:‘舍利弗,如是众生以罪障故,不见如来佛国清净庄严,此非如来之咎。舍利弗,我之国土本来清净,汝不见尔。’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汝莫作是念:谓此刹土不清净。何以故?以我见释尊刹土清净宛若自在天宫。’

舍利弗曰:‘然我见此世界,皆为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处处充满恶浊不净。’

螺髻梵王释曰:‘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智故,见此土不净。舍利弗,汝应知,菩萨于一切众生皆为平等,深心清净,依于佛智,故见此佛土清净庄严。’

尔时,佛陀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世界即显现为以百千珍宝严饰,犹如无量功德宝严净土。一切大众皆感叹从未见过如是净土,且皆见自己坐于宝莲华上。

佛告舍利弗:‘汝应见此佛土庄严清净。’

舍利弗曰:‘如是,世尊!一向不见、一向不闻,今此佛土严净悉现。’

佛曰:‘我佛国土,恒常清净。然为度下劣众生故,示现此众恶不净之国土,譬如,诸天共宝器食,然随各天人福德不同,所见饭色亦不尽相同,如是舍利佛,若人心净,自然见此土功德庄严。’

如是,《维摩诘经》已清楚宣说:从实相而言,诸佛土恒常清净,无有一时一处不净,然因有情心有染净、迷悟之别,故从现相而言,则有极大差别。以凡众分别心显现不清净世界,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然依佛智,便见世界本来净严。故我等应善加分析实相与现相而答,如是彼等因混淆实相与现相所引诤论自会消失。此类疑问皆是将实相中‘众生即佛’,错置于现相上发问,如此便相违现相中‘众生非佛’、‘生佛不等’。然实际上,实相之‘生佛平等’不能置于现相中而论;现相之‘生佛不等’亦不能放于实相中说,唯将实相与现相分开,实相归实相而说,现相归现相而论,即可避免自相矛盾之过失。”

密续亦如是宣说此甚深之理:“若无自性自证慧,佛刹亦见恶趣处,若证胜乘等性义,恶趣亦见密严刹。”若真正通达实相本性,现相消于法界,如此三恶趣众生均能见清净佛刹。然众生为客尘障垢覆蔽,住于二取迷乱现相之中,非但众生见三恶趣种种不净相,甚至佛之净土于其面前,亦现为不净之恶趣境相。

己二、真如无有差别故分二:一、真如无差别之真实义 二、遣除疑难

庚一、真如无差别之真实义

第二句“真如无有差别故”所说之义是:轮涅诸法的实相 —— 空性大光明本来无别一体故,在胜义中佛与众生也无差别,即有寂平等。是故由迷乱客尘似现的极多幻化的诸有情于实相胜义法性中丝毫也不移动,以法性理成立故,决定具有如来藏。经中也说诸法从本以来是光明、涅槃、正等觉的自性。

以三相成立自宗:

诸有情(宗法) 决定具有如来藏(所立) 真如无有差别故(能立)

观察第一相能立:诸有情之真如无有差别。

此处“真如”即非无显之空分,亦非远离空性之显分,而是指轮涅诸法之实相空性大光明本来无别,亦即诸法明空无别之实相,一味无别。或说心之自性远离四边,然其自性是自然光明,般若经云:心即无心,自性光明。因此于胜义中,佛与众生无有差别,即有寂平等、轮涅一如。由迷乱客尘似现的各类幻化有情——于胜义法性中丝毫亦未移动,因法性理成立,故诸有情决定具有如来藏。诸佛经亦宣说:诸法从本以来即是光明之自性、涅槃之自性、正等觉之自性。

大恩上师曾开示:“轮涅诸法与明空无二的自性智慧无二一体,以此缘故,凡是众生无不成佛者,故一切众生实相中本来即佛,然以迷乱客尘,本来是佛而显现未成佛之有情,虽现似有情,真实义中本来是佛,故众生心之本性如水月般,正现之时内外皆无自性,心之自性与佛无二无别,故于凡夫位决定具有如来藏,如来藏亦为与正等觉无二之自性,故《二观察续》云:“有情皆佛性,然为客尘覆,除垢即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