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讲记-菩萨行品第五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 ︱ 圣天论师.造 ︱玄奘大师 法尊法师.译 ︱ 智圆法师.讲授 ︱

那么菩萨的这种善巧方便所产生的利益究竟有多大呢?下面圣天菩萨对此来作回答。

辛三、正说具善巧之胜利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

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颂文直解

菩萨在一切时中,都不停地行持如是的善巧方便,以此在久远的百千劫当中所积聚起来的福德,如来说已经超出了遍智能衡量的范围。

释义

就像在家众生的轮回是无边的一样,菩提萨埵的善根也是无法估量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菩萨具有大悲心,并且利益的时间无量,利益的方便无量,以及利益的有情无量的缘故。

有人想,毕竟佛是遍智,为什么还不知道菩萨的福德呢?要知道这是因为菩萨的福德,本来就是无穷大,大到没有办法去衡量。佛正因为是遍智,所以才能如实地告诉众生,菩萨的福德是无法衡量的,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大家自己心里生起了一刹那的大悲心,行持利他行,那么功德是不可思议的,福德也是很大的。如果是以自私自利的发心,那么不仅仅是这一生,即使生生世世的福德累积起来,也压根无法与菩萨以真正的大悲心和利他心摄持所产生的一刹那的功德。

这以上圣天菩萨为大家讲了获得遍智佛果的修行方法,即需要用善巧方便去成办众生的利益。接下来,圣天菩萨将讲解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如何用这样的善巧方便,来修持波罗蜜多。

戊二、加行入波罗蜜多之理 分二:一、先入布施波罗蜜多之理;二、渐入一切波罗蜜多修行之理。

己一、先入布施波罗蜜多之理 分二:一、正说;二、明违品过患。

庚一、正说

如此菩萨在行持十波罗蜜多中,首先入的是布施波罗蜜多。菩萨仅仅听闻到布施的声音,也会对布施生起极为恭敬之心,而趣入布施波罗蜜多之中,这就像《本生传》中所说的那样。下面就从以听闻布施的声音,也心生恭敬这一点来讲述。

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

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

颂文直解

布施的梵文发音是檀那,檀那在梵文中能显示死、法和余有三种含义,正因为这样,所以对于菩萨们来说,这是一个听起来永远优美的声音。

释义

檀那这个声音在菩萨听起来为什么是那么优美呢?这就是因为檀那具有三种含义。第一,能显示死,死无常意味着要厌离和舍弃三有轮回,所以对暂时还属于自己的财产等,会欢欢喜喜地尽量去作布施。二、能显示法,这里的法是三种布施,即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而这三种布施里,又包含了六度。其中,财布施里包含了布施波罗蜜多,无畏布施里包含了戒律波罗蜜多和安忍波罗蜜多,法布施里包含了静虑波罗蜜多和般若波罗蜜多,而精进波罗蜜多则是行持任何波罗蜜多时都需要的,因此包含在三种布施之中。正因为檀那这个音,能显示这三种布施和六波罗蜜多的法,所以菩萨听到之后,心里就特别地欢喜。三、能显示余有,即在今生中,通过护持身口意三门,精进地修持三种布施,以这样清净的善业,就能在来世随意自在地转生到三有的其他道中,继续去行持布施等的修行。

因为梵文中布施这个词的发音有这三种含义,所以菩萨无论什么时候听到它,都会觉得特别优美,心里特别欣喜。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中说,菩萨听到檀那,就像死刑犯听到要被释放时的心情一样,心里充满了欢喜。正因为这样,所以菩萨能圆满趣入布施波罗蜜多。

虽然在汉语中布施这个词,没有像梵语的檀那一样可以表示死、法、余有这三种含义,但是通过上面的学习,加深了对于布施的理解后,每个人也应该像菩萨那样,对布施产生出发自内心的欢喜。

接下来圣天菩萨来阐明在修持布施波罗蜜多时的一个误区。

庚二、明违品过患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

有所取所舍,如商贾应呵。

颂文直解

如果说现在布施给他人,是为了能在将来感得很大的果报,即获得今世的名利等的回报和来世的异熟果报的话,那么这种为了有所取才做的施舍,就和商人追逐利润没有区别,这是应该被呵斥的。

释义

大乘的布施波罗蜜多,和为了一己私利、以做买卖的方式所做的布施,这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这从动机、结果、本体三个角度可以明显地区别开来。

从菩萨的动机来讲,纯粹是被大悲心驱使,为了利益众生,才去行持布施度。而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今世的名利回报和来世的异熟果报,以做买卖的方式去做布施,那就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了,这就违背菩萨本来的发心了。

从结果来讲,菩萨通过修持布施波罗蜜多,是超越轮回的成佛之因。但是为了自我的名利等等目的,以取舍心去作布施的话,虽然也会有相应的福德产生,名利等回报也肯定会越来越多,但仍然落在轮回之中,和无漏的出世间功德是根本无法比较的。而且这些正是菩萨应该舍弃,而不应该希求的。对于成佛来说,这些有漏的世间福德,根本起不到真实的作用。

从本体上来说,以这种取舍之心做的布施,是有漏的杂染善法,而菩萨行持布施波罗蜜多,是无漏的清净善法。

以做买卖的取舍之心去做布施,就具有上述的过患,所以应该被大乘的智者们所呵斥。

不管是对僧众作上供,还是对乞丐作下施,如果不是为了弘法利生,也不是以大悲心引发,为了救拔众生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相续成熟而成就佛果,纯粹是为了自己增长福报,获得种种享受,今世获得各种回报,来世获得很大的异熟果,那么这根本不是大乘的布施,而恰恰是大乘布施的违品,具有严重的过失。所以大家在心里清楚后,就要断除智者们所呵斥的这些非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