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分二

《如何依止善知识》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壬五、如犬心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

比喻:“犬心”,即忠实的爱犬被主人打骂时,不仅没有丝毫反感,反而对主人摇尾乞怜。

意义:“如犬心”,即虽受上师毁骂,但对上师没有丝毫忿恨的善心。

下面引公案和教证说明。

【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嗔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 [1] 一次加持。”】

善知识画师每次拜谒朵垅巴时,都会遭受一顿呵斥。他的弟子娘摩瓦不满地说:“这位阿阇黎对我们师徒特别嗔恚。”

画师告诉他:“你把它听成是呵责吗?我每次受上师这样赐教一次,就像获得黑茹迦的一次加持。”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般若八千颂》说:如果法师对求法者显现呵斥、毫不重视,即便如此,但是你对法师不应退失信心而舍弃,应较以往更加希求正法,对法师敬重不厌,一切皆随法师的意愿而行。

下面以公案来说明如犬心:

浮山远和天衣怀听说叶县归省禅师的高风,特意前去参拜。时值大雪,气候寒冷,省禅师一见他们就呵骂驱逐,而且往衣服和垫子上泼水。其他僧人都气愤地离开了,只有浮山远和天衣怀整衣敷具,如前安坐。

省禅师又骂道:“你们还不去,是不是等我打你们!”

浮山远上前说:“我们从几千里外特来参和尚的禅,怎么会被一勺水泼走呢?”

禅师笑着说:“二位果然是来参禅的,快去挂单。”

后来,浮山远担任典座,管理大众的饮食。

有一次,省禅师出门时,浮山远私自取了油面为大众作五味粥。粥刚煮熟时,省禅师忽然回来,唤来浮山远说:“你窃取油面,属于盗用常住。”

浮山远说:“我是取了油面,愿和尚责罚。”

省禅师叫他估算衣钵偿还常住,又命人责打三十杖,将他逐出院门。道友们来劝,和尚不答应。道友说:“如不开许回来,只求让他随众听法。”但和尚仍不应允。

一天,省禅师上街,看见浮山远站在旅舍前,便说:“这是院门的走廊,你为何住在这里?”又叫人来追算店钱。至此,浮山远也无难色,反而持钵到城中化缘,付清店钱。

省禅师回来后,对大众说:“法远真是参禅之器。”于是便让浮山远回来,上堂在大众前付法给他。

所以,弟子应如良犬般,无论上师如何打骂也都欢喜承受,视为加持。

壬六、如船心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比喻:“船心”,即摆渡船来来去去,无论往来多少趟也无疲厌之心。

意义:“如船心”,即对上师的事不论承担多少、不论如何来往奔走,都无厌患的善心。

例如:索达吉堪布对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吩咐的大小事务,皆以如船心办理,往来奔走,心无疲厌。

一般修行不好的弟子,见到上师吩咐的事接连不断,便会心生疲厌,这是不具足如船心。

总之,荷负上师事业重担之后,当如是行持:

一、以任何违缘不能动摇;

二、受行秽业心无惭疑;

三、断尽傲慢;

四、欢喜承担;

五、上师毁骂不起忿恨;

六、数数劳作心无疲厌。

辛五、摄义并引传记说明

道的根本是亲近善知识,而亲近善知识的结果,取决于弟子的意乐,因此修习亲近意乐极其重要。

对一切亲近意乐的关要,《华严经》中归摄为二十一心,《集学论》中再摄为九心,本论按《集学论》以九心总摄一切亲近意乐的关要,而且把九心归纳为四点。

一、舍弃自己的自由,随善知识的意愿而行

这是入门的第一步——修如孝子心,要在内心和行为上兼修。如果以前凡事以自己为主,并没有把自己舍于善知识、随善知识的心意而行,现在就应将“不孝之心”转为“如孝子心”,而且行为上也要有所体现,这才是修如孝子心。

二、对善知识的心意如金刚般坚固

学人应对照自心修正。比如:以往高兴时,就说要生生世世依止,不高兴时,就认为善知识不重视我,还是离开更好;或者有时恭敬随顺,有时则违背教言。这些都是心态不稳固的表现,现在必须改变这种如浮云般变化无常的心态,而且行为上要有所体现。

三、如大地般荷负上师的一切事业重担

若对照此项反省自己,或许会发现发心和行为离如大地心的要求相去甚远。比如:上师要你负责任时,便马上回避;或者要稍负责任,就不愿意承受。这是如“草尖心”,即稍稍负荷就无法承受。因此,首先要调整内心,然后改正行为,这样才能逐渐变成贤善弟子。

四、荷负重担后如何修心

对此也应自我反省,若已做到则应修欢喜,策励自己更进一步,若尚未做到就应发愿早日圆满。

因此,总的依师意乐有九种心。对学人来说,先在内心观想,然后付诸实行。如果能切实做到九种观想与加行,就是到达听闻、了知的彼岸。

[1] 黑茹迦:愤怒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