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6月2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三分别世间品分二:一、生者众生世界;二、生处器世界。
甲一(生者众生世界)分三:一、分类;二、法之特点;三、广说自性。
乙三(广说自性)分三:一、识入之理;二、识住之理;三、识去之理。
丙一(识入之理)分二:一、所入之处;二、入者中有。
丙二(识住之理)分二:一、住于何处心之缘起;二、依何而住食之缘起。
丁一(住于何处心之缘起)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戊一、略说:
无我仅是蕴而已,烦恼与业作因缘,
转世中阴之相续,犹如灯火而入胎。
前面讲内情众生,众生的分类;投生的方式;中有、本有、死有、生有四有;同时也讲了前世、今生、来世三世。轮回,从何而来?从前世到今生。从何而去?从今生到来世。如果外道徒说:如此一来,就存在人我了,因为存在从前世到今生、从今生到后世的中有之故。
内道又讲无我,这是佛教一个主要的思想,无论大乘小乘都承许。佛讲无我,我不存在,没有补特伽罗,那么谁在六道中轮回?如果你们承许人我存在,就违背了自己的教言。若没有人我,那四有也不成立了。在此处有些外道或者一般人肯定会提出这样的疑惑,小乘怎样回答?
实际上人我是不存在的,原因是无有恒常自在的补特伽罗。以胜义谛的观察量观察,人我不是实有,不是事实存在的。产生颠倒的思想,比如执着我时,一般的补特伽罗、众生,并没有将其他任何事物执着为我,而是将自己的五蕴视为我,认为 “我”实实在在的存在。“我”是一个,而非很多,并且“我”是不变的。
我们可以分析,你执着的这个我如果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一般众生不知道什么是独一无二,也没有这样想,只想这个我是一个,而且是实有的。如果是实有的,就不能是观待的。只能有我,不能有他,所以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执着的我是恒常的,我们也可以对此进行分析。凡夫也知道有一天我会死亡,有些不信佛的人会觉得人死如灯灭,这是一个粗大的变化。我们认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一个,而非两个,却不知道每个刹那中我都在变。如果没有细微的变化,就没有粗大的变化,那么执着的我就是恒常的。恒常则不能有变化,要么永远存在,要么永远不存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五蕴是个多法,而且肯定是观待法,这不符合我们执着的这个“我”的特征。五蕴的前后是变化的、迁移的,而“我”没有变化。所以五蕴不是我,五蕴之外也没有实实在在的我。所以,无论大乘小乘,都不承许我实有,都承许无我。
但是可以有一个假立的我,与承许无我并不矛盾。
第一,观待“我”可以有“他”,观待“他”可以有“我”。观待的就不是实有的,如长短,这个铃观待这个杵是长的,但是观待那个柱子是短的,不是绝对的长,观待而安立。我也是如此,观待他有我,不观待他没有我。
第二,“我”是刹那的相续,五蕴有相续,虽然是刹那刹那在生灭,但是也有相续,在这个相续上面可以安立我,可以有假立的我。
若对方又说:那么,舍弃前面的五蕴而受生后世的作者就不成立了,无有人我之故。这也是不一定的,因为只不过是将蕴的相续被当作补特伽罗而已。
五蕴的相续上可以假立一个“我”,假立的这个“我”是刹那变化的,观待于他的。不观待他,哪来的我?如同左右不是绝对的、固定的,观待左可以有右,观待右可以有左,所以观待之法不是实有的。观待的“我”是可以有的,是假立的,但是没有实有的“我”。明白此道理之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长短、好坏、美丑……看透了这一切,自然就不执着了。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明白这些真相,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所以才会产生各种矛盾,造作了种种的业,产生了轮回。
美丑不是绝对的,我觉得美,你不一定觉得美;你觉得美,但是对我来说不一定是美。好坏也是一样,你认为是好的,对我来说不一定是好。所以都是观待而安立的,不是绝对的。
这都是缘起,明白这个道理后,自然就随缘了。明白才能随缘,不是必须要去做或不做:“某件事情我不去做了,顺其自然,无所谓。”这不叫随缘。随缘是一种觉悟的心态,当你懂得缘起的道理后,自然就随缘了,不会再攀缘。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我觉得好,不一定人人都觉得好;我觉得这个正确,也不一定人人都觉得正确,这样才有真正的包容之心。之前我们只会说不会做,哪有包容之心?只是说说而已。当你真正明白了缘起的道理,就有包容之心,有包容之心就不会产生矛盾,也不会产生各种业因果了。
还有,假立的我就是无常的我,一个刹那不停地变化的我,不是恒常不变的,这也叫缘起。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自然就不会执着这些相了。而我们现在非常执着,别人面带笑容时,我们就高兴;脸色变了,我们心里也会不高兴,甚至别人的一个眼神也会影响我们。笑容不会恒常,人的情绪有时候好,有时候坏,有变化是正常的。但是成就者不一定,他也要跟着凡夫一起演戏的,他也不能没有这些。
众生和菩萨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被业力牵引,一个是乘着愿力而来,愿是自己发的,所以是自由的;被业力牵引着走是不自由的,叫轮回。有这样的差别,在心理状态上就有天壤之别。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也是无常的,他也是无常的,变老了为什么不服老?身体不好也是正常的,即使再坚固的机器也有坏的时候。一个肉体,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哪有结实的、坚固的?身体的功能已经够好的了。按道理要停留一天都很困难,但是我们能活这么多年就已经很不错了。老了也是正常,生病了也是正常的,死亡更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怕。这样自然就了脱生死了。对死亡没有恐惧,就是了脱生死,生病、死亡都是一种自然规律,都很正常,无论是外面的变化,还是身体的变化,不影响到你的心情就行了,这叫大自在。
如果对方这样说:五蕴是刹那性的,不能以相续而趋入。无有此过失。相续是怎么产生的?有烦恼和业在起作用,因为前世的烦恼与业作因缘而产生中有之蕴相续,中有、生有、死有、本有这四有,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依靠中有的蕴相续而投生入胎,如果没有业和烦恼的支撑,这个相续是持续不了的,有业和烦恼的支撑就可以延续。五蕴的相续是假立为我,并不是实有的,众生就把这个执着为我,众生是这么执着的,我们也就这么安立的。就像灯火虽是刹那性,但相续可去往他处一样。
如同牵引渐持续,转生后以业烦恼,
再次前往他世间,是故有轮无初始。
下面开始讲十二缘起。前面讲了四个中有,也就是生命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连在一起的,这叫轮回。我们也可以通过十二个缘起了解这个过程——四有的连续。中有到生有,相续是如何产生的呢?四个有,有就是外器世界,尤其指的是内情众生,讲的是四个阶段——前世、来世、今生,以及他们的中有,即中间可能要过渡一下,并不是立刻就投生。
若问:那么,中有到生有等的相续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烦恼就会造业,依靠业与烦恼的牵引而形成凝酪等住胎五位,在母胎里形成有五个不同的阶段,从中出现六处,六处后面会详细讲的,这里没有详细讲。有前世的业和烦恼就投胎了,经过母胎,然后出生。
出胎后以孩童等在生五期的次第而产生五蕴的相续。
如是出生后便以烦恼积业,又烦恼,又造业,接着出现死有(离开世界,死亡之意),死亡之后又要投生。依靠今生积累的业与烦恼而前往他世的中有,之后又去往后世的生有,再到死堕(也是实有),投生,周而复始,无有穷尽。这样轮回的。因此说,四有之轮不断旋转,无始无终。
这里主要讲十二缘起。十二个缘起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以说是绝对的,我说不是绝对的意思是程序不是绝对的,但是都不离十二缘起。
前面我们讲了四生,四生的胎生才有十二缘起。十二缘起的次序,前前是因,后后是果,这样连续产生,不断轮转。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若是中途死亡了,比如有的刚投胎就没有了,有的在母胎里被打掉没有了,这种情况不算。
戊二(广说)分三:一、分位缘起;二、缘起之本体;三、以比喻说明三支。
己一(分位缘起)分四:一、自性;二、观察归摄;三、定数之理由;四、起生之差别。
庚一(自性)分三:一、分类;二、各自法相;三、彼等之定数。
辛一、分类:
此即缘起十二支,分为三份前与后,
各自均有二缘起,中间八种寿圆具。
这里讲的是小乘有部的观点,经部和大乘的唯识宗、中观也讲十二缘起,有各自不同的说法。
如是前世、今生以及后世蕴的相续流转之轮即是指从无明至老死之间的十二缘起。无明开始,最后是老死,要放一起。为什么叫缘起呢?梵语札德达雅萨莫巴达,引申为因缘果聚合后真实出现,故称缘起。通过因,产生果,十二缘起互相都可以做因缘,互相产生的叫缘起。
何为十二支呢?即无明,一切的祸害都是从无明中产生的,所以无明是第一。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按小乘有部观点,此十二缘起分为三部分(三世之有),前世有无明与行二支,后世有生与老死两支,中间从识到有之间有八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今世。那么,一个补特伽罗在四有的过程中具足十二缘起吗?这是不一定的,胎生寿命圆满者具足,寿命圆满即四有完整的,且是四生中的胎生,才圆满具足十二缘起支,其他湿生、卵生、化生虽然都不离十二缘起,但不一定是按这个顺序接连产生。而其他生与中间死亡者不具足,有这两个特征。
辛二、各自法相:
下面讲十二缘起各自的法相,即各自的特征,也叫本体。
烦恼现时为无明,宿业诸识名为行,
识即结生之诸蕴,名色显露六处前,
六处三者聚前蕴,触能知苦乐等前,
淫爱之前乃为受,爱即行淫之贪者,
取为得财而奔波,有为能生后世果,
结生之蕴即是生,至受之间为老死。
传说此乃位缘起,主要之故称支分。
缘起有四种:刹那缘起、相续缘起、相联缘起、分位缘起。其中的刹那缘起,是指在成事刹那中可以圆满十二缘起。例如以贪心杀生,不明真理,不知道杀生是恶的,这是无明;以贪心杀生,肯定有思维,思是心所,这是行;还有心、动机,是心王,这是识;当时的五蕴是名色;当时具足的眼等六根,这是六处;以贪心杀生要接触外境,这是触;一接触到外境就有苦、乐、平等感受,这是受;有感受之后就有执着,生起贪执、贪心,这是爱;跟爱相应的其他烦恼是取;杀生的行为即将产生时的心念,属于有;产生杀生的行为就是生;杀生的行为完成、结束了就是老和灭,在一个成事刹那中可以具足、圆满十二支缘起,这就是刹那的缘起。这是以贪心杀生为例,以此类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具足、圆满十二个缘起。
下面讲的是分位缘起。
既然说“十二缘起”,那么它们的本体是什么呢?
十二缘起的本体即它们的法相、特征。
(一)无明:按小乘有部观点,前世烦恼现行阶段的五蕴,也就是烦恼。
那时它是主要的,而且特别强烈,五蕴都具足,所以以此命名无明。
(二)行:前世造善等三业(善业、恶业,不善不恶的业)阶段的五蕴,即是业。
(三)识:今生结生到母胎中刹那的五蕴。以胎生的方式投生时,入母胎的第一刹那的五蕴就是识。识属于今生,不属于前世。
(四)名色:从结生刹那起,结生(投生)的第一刹那是识,从第二刹那开始,到显露出六处之前的五蕴叫名色,名是指受想行识,不是物质,只有名称无有阻碍故,色则指凝酪等。凝酪是母胎刚形成时的细微物质,有五种不同的状态,是会变化的,此时还没有六处。
(五)六处:从对境(外境)、根(眼根等)、识(眼识等色法)三者聚合到享受外境之前的五蕴。名色产生了之后,六根、六识、六境都存在并聚合,但是尚未享受外境,这个阶段的五蕴就是六处。
(六)触:从对境、根、识三者聚合后完全断定对境起到能了知乐、苦以及等字所指的等舍之境并取舍为喜欢、不喜、中等以前的五蕴。对境、根、识三者聚合了,但是还没有产生痛苦、快乐、平等感受之前,这个阶段的五蕴就是触。
(七)受:从能取舍三种感受起,到不能行淫之前的五蕴。这时有苦、乐、平等感受,但是尚未真正去做,比如逃避产生痛苦的对境,寻找产生快乐的对境如淫欲等,这个阶段的五蕴叫受,比如孩童时候的五蕴。
(八)爱:未真实享用欲妙、行淫欲事、寻觅对境之前的五蕴。
刚才的受是有感受了,但还没有想法;现在开始产生想法了:我想感受快乐,所以我去追求钱财、地位,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我想逃避痛苦,所以我要远离让我产生痛苦的对境等。有想法但尚未付诸行动,这个阶段的五蕴就是爱。
(九)取:为了获得成为爱之对境的受用而到处奔波时的五蕴。
为了享受快乐,同时也是为了逃避痛苦的对境,而到处奔波去追求金钱、地位、刺激等,这个阶段的五蕴叫取。
(十)有:奔波者造产生后世苦乐等果的因善不善业阶段的五蕴。
在忙于逃避或追求某些事物的过程中会造各种业,这些业基本上都是来世受报,除非你遇到殊胜的对境,或者有殊胜的发心,否则不可能有现世现报,全是来世再报。“有”就是来世,如果我们不去造恶业就没有“有”了,轮回就结束了,但是我们造业的时候,就有来世了。
(十一)生:从此世死去而结生到后世时的五蕴。我们开始造业了,善业恶业,很多业,产生“有”了就要投生。
(十二)老死:位于中间的今世所留下的后世的名色、六处、触、受四者。
这是来世的,都是包括在老和死里面。这个期间的五蕴是老和死。
这是十二缘起的本体,也叫特征、法相。
经中云:“诸比丘,名色之生为何?乃老死之生也,至受之间亦与彼同。”讲的都是十二缘起的道理。如是的缘起有刹那缘起、相续缘起、相联缘起与分位缘起四种。相续缘起,一切因缘都是相续缘起;相联缘起,十二缘起前前做因后后做果。传说此处是分位缘起。这是世亲论师不满的语气,小乘有部宗是这样讲的,但是有很多不应理的,后面会讲。
关于“传说”下文还要讲解。为什么有这样不满的语气呢?自己是不是还有另外的观点?
若问:既然这些阶段都是五蕴,这是小乘有部的观点,那为什么称无明支等呢?
由于在那一分位无明是主要的,因而以主要的名称来称呼支分,如四大军队也说成国王来了。四大军队围绕着国王过来,会说国王来了,因为国王是主要的。同理,五蕴都在,但在那个分位上,无明主要,如是行等也可依此类推。
辛三、彼等之定数:
为能遣除前后际,以及中间之愚痴。
十二缘起分为三份来讲有何必要呢?大有必要。也就是为了断除前际、后际、中间三阶段我以前是否已生、生什么、如何而生,未来产生与否、产生什么、如何产生以及现在如何的愚痴想法,“我”是有的还是没有?是恒常还是刹那的?是实有的还是假立的?很多众生觉得没有前世、来世,人死如灯灭,为遣除前世来世、今世的这些疑惑、邪见而宣讲十二缘起。
庚二、观察归摄:
烦恼有三业有二,七事如是亦为果。
前际后际略因果,由中因果可推断。
十二缘起若归纳,则可包括在几法中呢?归纳而言,可包括在烦恼、业与事三法中。其中烦恼中有无明、爱、取三者;乃烦恼之自性。
业中有行与有二者;事是指剩余的七者,彼等中产生业惑之故,七事是因同样也是果,因为它们既由业与烦恼中产生(又产生业与烦恼)故,通过七种识也可以产生业和烦恼。所以他们既是果也是因。
缘起也有两种,即前际缘起与后际缘起,此二缘起每一种各有因缘起与果缘起两种,无明与行是前际缘起之因,识至受之间为前际缘起之果;是前际缘起,也是果缘起。爱、取、有为后际缘起之因,生、老死为后际缘起之果。
既然缘起因果无有特殊联系,那为什么前际之因包括两个,果分为五个,后际之因分为三个,果包括两个缘起呢?为什么这样分呢?都是不一样的,实际并不矛盾的。
虽然按照前后际的次序略说的前际之因与后际之果,但没有中间两者不能如是分类的过失。中间或今生中果分五种,因有三种的比量中能推出后世的生及老死也有五种,中间是属于今世的,前际缘起的果有五个,后际缘起的因有三个。同样,以此可以推断前际缘起的因也有三个,后际缘起的果有五个。今世有五个果,识、名色、六处,触,受,同样,来世的果,也可以有这五个,生和老死,包括这五个,与今生相同。
属于今生的三个因,爱、取、有,也是来世的三个因,并且也能推断出前世的无明与行同样有三种,爱是无明、至受之间为老死之故。我们前世的只讲了无明和行,但无明可以包括爱、取,这三个都可以有。这样总共可以分成十六个,也可以归纳到四个中。前世有两个因,同样,今生也可以有两个因,三个因归纳到无明和行两个因里面,而今生果有五个,也可以归纳到后世的生和老死两个果中,这样既可分成十六个,亦可归纳到八个中。不但没有矛盾、过失,而且推断更容易理解。
同样,通过所说的前后略因果也能推出中间的略果与略因,因而为了通达缘起因果分摄而如是宣说的,实际上无有差别。
庚三、定数之理由:
烦恼中生烦恼业,从彼业中产生事,
事中生事与烦恼,此乃有支之规律。
如果有人说:如果无明无因,老死无果,那无明就成了无因、老死就成了无作用了,这样一来,轮回也成了有始有终。轮回有没有始终呢?总的轮回是不能有始终的。如果总的轮回有始终,佛的事业也有结束的时候,但是佛的事业是任运自成,恒常不变的,所以总的轮回没有始终。个人的轮回没有始,但是有终。通过修行,也可以断除我执,没有我执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不造业了,不造业就不轮回了,这样个人的轮回是无始而有终的。
不会成为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烦恼中生烦恼即指爱中产生取,业中可以生业,业里可以生烦恼,识里也可以生烦恼。互相可以做因的,互相依赖可以产生。烦恼中生烦恼即指爱中产生取,因为爱和取皆是烦恼;烦恼中生业则指从取产生有,取是烦恼,有是业,由无明产生行,烦恼中产生业;从业中生事是指行中生识;有中生生。都是业当中产生事。
事中生事则指从识中产生名色乃至从触产生受支,从生支产生老死,这都是事中生事。
从彼等事中产生烦恼是指受中生爱,前面讲的事中产生烦恼,有感受就有贪着,至受之间为老死,爱是无明,故由老死中产生无明。无明还是老和死中产生,无明也有因了,老死也有果了。这就是十二有支的规律,因而摆脱了上面所说的两种过失,理由是无明之因其实就是老死,老死之果也是无明。所以说,无有前后际的十二缘起是轮回。
这里讲了十二缘起,这是轮回的一种方式。轮回是没有始终的,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并非独立的,万法也都是如此,这也是非实有的理由。十二缘起都是可以互相为因,互相依赖而存在的,所以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如果轮回是有始有终,肯定能说明,但是它是无始无终的,所以无法说清楚明白。比如鸡和蛋,若先有蛋不对,没有鸡哪来蛋?先有鸡,没有蛋鸡从何来?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蕴含着很深的道理。也许有些人也会讲一些道理,但是没有一个正确的。轮回就是这样,父子也是一样的,先有父还是先有子,没有父亲哪来的儿子,没有儿子哪来的父亲,这都是轮回无始无终的证据。
《起生经》中云:“三者(烦恼包括无明、爱、取)中生二(业中包括行、有),二(业惑)中产生七(七事),七中亦生三(三种烦恼),有轮复旋转。”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