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9月25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七分别智品分五:一、智之基;二、智之自性;三、具智之理;四、得智之理;五、智所摄之功德。
甲五(智所摄之功德)分二:一、不共功德;二、共同功德。
乙一(不共功德)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丙一、略说:
佛陀之法不共同,即是力等十八种。
前面讲了很多智,包括世间的、出世间的。今天主要是讲功德。获得了这些境界之后,同时会获得什么样的功德。
若问:“尽智有漏”虽然总说了阿罗汉于尽智时得功德的情况,但当时唯有佛陀才得的功德是什么呢?
佛陀尽智时获证的功德之法与声闻截然不同,因而是十力以及“等”字包括的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此十八不共法。阿罗汉得灭尽智的时候,同时会获得好多功德,但是在此处,主要讲佛陀与声闻、缘觉、凡夫不共同的功德。
丙二(广说)分四:一、宣说力;二、宣说无畏;三、宣说念住;四、宣说大悲。
丁一(宣说力)分二:一、意之力;二、身之力。
戊一、意之力:
知处非处十智摄,知业果力为八智,
定等根信解界九,知遍趣行九或十,
宿住死生世俗智,知漏尽力六或十。
意之力,属于意识的功德,也就是内在的功德。前面讲了十种智,这里讲十种力。这十种力也都是境界,都是智慧,也包含在十智里面。若问:那么,十力为何智所摄呢?
第一,知处非处智力。为十智所摄,因为知处非处智力了知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是佛的不共功德,佛能了知一切道理与非道理,了知一起取舍之处。一个智者,符合道理的一定要取,不符合道理的肯定要舍。这第一个力,包含在十智里面。
第二,知业报智力。佛能毫无混淆的了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这是第二个力。包含在除了灭智与道智以外的八智,这是由于其对境业果是苦集谛所摄的缘故。灭智和道智里不包含此力,其他八种智包含,与八种智等同。
第三,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佛陀能了知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种种禅定以及三昧之力。
第四,知根胜劣智力。佛陀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性殊胜与否,他们将来得到的果报的大小。这是佛陀的不共功德。
第五,知种种信解智力。众生的境界肯定是不同的,佛陀能了知众生不同的境界,也是佛陀的不共功德。
第六,知种种界智力。是不包括灭智的九智。之所以不包括灭智是因为此等智唯一缘有为法(而灭智唯一缘无为法)。
第七,彻知趣入地狱至佛果间的知遍趣行智力。也是佛不共的功德,佛陀了知六道有漏心所之处,涅槃无漏心所。如果从彻知道自本体方面来说,则是不包括灭智的九智,若就彻知道果而言为十智。
第八、第九,知宿住随念智力与知死生智力二者为世俗智所摄。也是佛陀不共功德,知宿住随念智力如是了知过去世中的种种事情;知死生智力,如是了知众生死后去善趣还是恶趣,将来感受的果报是富有还是贫穷,善恶的业缘。这两个力从自身角度讲,都属于世俗智所摄,跟世俗智等同,因为它们不是真谛的有境而是所知自相的有境之故。
第十,知漏尽智力。佛陀能令一切妄念永断不生,如是了知,漏尽智,一切有漏法穷尽,彻底断除所有的所断。如果就了知漏尽自本体而言是法智、类智、灭智、世俗智、尽智与无生智此六智所摄,跟六智等同。若从是漏尽相续中(指佛相续)具有的智这一角度来说,则是十智。
宿住死生依四禅,余者则依一切地。
何故唯佛称为力?因彼具有无碍故。
总共讲了十种力。若问:这些智力依于何地呢?佛具有的这些不共的功德,以何地,以何种心获得?
十力中的知宿住随念智力与知死生智力二者,在四静虑正禅中具有,这是由于它们需要从止观双运之等持中产生的缘故。
其余八力依于断除下地之地,而不依于产生功德之地,因此在不包括后七地未至定的所有地中均具有(即欲界、四静虑、未至定、中定、四无色界此十一地),未至定总共有八个,除初禅的未至定外,剩余的七个未至定中不具备,以这些心不能获得剩余的八种力。剩余的无漏九地,再加上欲界和有顶,这十一地当中都可以具有,以这些心都可以获得。因为于此等地容易生起之故。所有无漏智均如应依于一切无漏地,无漏智肯定依于无漏地,世俗智所摄的所有智力依于一切地。
这些智力以何种身份获得?三界什么身份具有此等智力呢?欲界身份可以具有一切智力,色界的身份具有色界地所摄的一切智力,无色界的身份只具有无色地所摄的一切智力。按小乘教理,很多功德都是有行相的,色界和无色界,有些暂时不能具备,不能获得。
若问:既然声闻缘觉其他补特伽罗相续中也具有知漏尽智与知宿住随念智,那么为何只有佛陀相续中存在的才称为力呢?为什么说是佛陀的不共的功德呢?声闻缘觉相续中具足的功德为什么不叫力呢?
有所不同,之所以佛陀相续中具有的方称为力,是由于只有佛陀才能无碍照见万法。佛陀断除了一切所断,灭尽了一切有漏之法,所以,他无碍照见通达一切法,无需造作,可自然的示现神通,任运自成,所以佛陀相续中的功德才可以叫力。
声闻缘觉的相续中也有功德,但是跟佛陀的功德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不是无碍照见一切万法,只知道一部分。阿罗汉有四不知:时间太久了不知道,距离太远了也无法了知,一些细微的因果无法通晓,佛陀的无漏功德也不知道。跟佛的智慧相比较,有天壤之别。
刚才是讲心之力,接着讲身之力。小乘认为,佛有无量的功德,有殊胜的境界,他的身体结构、素质,肯定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有个比喻说,狮子的乳汁不能倒入土碗里,就说明这个道理。
戊二、身之力:
身即无爱子之力,他师承许各骨节,
大象等七十倍增,彼之本体所触处。
若问:如是意之力无量无边,那么佛陀身之力有多少呢?佛身具有无爱子之力,无爱子之力指一种最高的力量单位。其他论师承许说:佛身的三百六十二骨节每一骨节均具有无爱子之力。身体素质特别高,身体的结构也与普通人不同。
那么,无爱子之力到底有多大呢?凡象以及“等”字所包括的香象、这些都是力量的单位,第一个是凡象,以普通大象的总和力量作基础单位,以香象的十倍递增,大露力者神力、胜伏(一阿修罗王)神力、妙支神力、妙力神力、无爱子之力,此七种力逐步向上成十倍递增。
那么,身力的本体是什么呢?其本体是所触处,因为它是果所触之故。
心的力量大,身的力量就大。心理健康,生理、身体自然就健康。
丁二、宣说无畏:
无畏四种依次第,如初第十二七力。
前面讲的是十力,紧接着讲四种无畏。
若问:无畏有几种呢?无畏有四种,即:第一正等觉无畏、第二漏永尽无畏、第三说法障无畏、第四说出离道无畏。佛陀诞生的时候,就具有这种无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也是无畏的功德。佛说:我已经获得了正等正觉的果位。这也是无畏。
那么,此等无畏为何智所摄呢?正如第一智力(知处非处智力)是十智一样,第一正等觉无畏也为十智所摄,我获得了正等正觉的果位,这也是了知一切法,无碍地照见一切法,所以是十智所摄,与十智等同。因为所谓的现前圆满正等觉就是指现量洞晓一切所知万法。如第十智力(知漏尽智力)是六智或十智一样,
第二漏永尽无畏也是如此,我已经灭尽了一切有漏,已经断除了所有的所断,去除了所有的障碍,这也是一种无畏。佛敢说这种话,不是吹牛,而是真正获得了。如果从穷尽漏法的角度而言是六智,如果从相续中具有的角度来说为十智。
如第二智力(知业报智力)是八智一样,第三说法障无畏也是如此,佛陀敢说没有成佛的如阿罗汉,其他外道大师,有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了解脱、障碍了成佛,障碍之法几乎均为有漏,是苦集(苦谛、集谛),故为八智所摄。
诚如第七智力(知遍趣行智力)是九智或十智一样,第四说出离道无畏也是如此,通过智慧——灭尽智、无生智可以遣除烦恼障、所知障这些障碍,可以获得解脱,甚至可以获得佛的果位。因为就出离道果而言,为十智所摄;从道的本体而言,则是除开灭智的九智所摄。这里主要讲四种无畏如何为十种智所摄。
丁三、宣说念住:
所谓三种之念住,本体正知正念性。
若问:三念住到底指什么呢?
第一,即是指如来说法时,于恭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喜之心念住。佛陀传法的时候,有些人恭敬谛听,佛陀没有喜乐之念住。佛并不因对方恭敬谛听自己讲法,内心就生喜爱,他的心是如如不动的。虽然佛有时候也赞叹、微笑,但都是表面上示现的,所化众生看到的不一定是佛真正的境界,在佛自己的境界里没有喜怒哀乐,因为他内心里已经获得了大平等的境界、果位。
第二,于不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怒之心念住。有些人听法很不恭敬,但佛也不会有恼怒之心。这也是一种心念住。
第三,于听及不听二者,不为喜怒之心念住。
因此,三种念住的本体是正念正知的自性,但观待眷属的差别而宣说了三种。佛表面上有喜怒哀乐,但这都是给众生示现的,也可以说是众生自己的境界所见,与佛的境界没有关系。佛的内心如如不动,没有喜怒哀乐,一直保持正知正念。
同理,一切显现都是自己内心的反射,都是自己的问题,别在他人身上找问题。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才叫修行。如果学佛了,出家了,还往别人身上找问题,那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佛没有过患,也没有与过患相对的功德,是大平等的状态。普通凡夫是有分别的,有时候会看到好的,有时候会看到不好的,始终不可能看到真实的。所以别太相信自己的感官,也别自找苦头。
丁四、宣说大悲:
大悲乃为世俗智,资粮行相与行境,
及平等故上品故,与悲不同有八相。
最后一个大悲之心,也是佛不共的功德。佛具有大悲的本体是世俗智,即一切智,因为以慈悯心昼夜六时关照世间的兴衰之故。以慈悲心,时时刻刻都在观照世间的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败;哪些众生投生了上三善道,哪些众生堕入了三恶道……一般说大悲,这个“悲”肯定含摄了“慈”,大慈大悲之心。
为什么称作大呢?现在的人滥用“大慈大悲”这个词,大慈大悲只有佛具有,其他人都不具有。此处为什么称作“大”呢?由于在三大阿僧祇劫中积累了智慧和福德两种资粮,最后以二资成就,故因广大。
悯念慈爱普愿群生远离三苦,故行相广大。以慈悲之心,观照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远离三苦——苦苦、变苦、行苦,所以行相广大。
照见三界一切众生,故行境广大。不是只给亲人发慈悲心,而不给敌人发;不是给人类发慈悲心,而不给其他道众生发。慈悲的对境是三界一切众生,众生无量,所以行境广大。
垂念三界群生远离行苦的悲心平等,故趋入广大;此乃极其敏锐的智慧之自性,故上品广大。现在有些人发慈悲心,貌似大慈大悲,但没有智慧,虽然做些公益活动,或放生等善事,结果害己害他。
鉴于以上原因故称为大。因广大、行境广大、行相广大、趋入广大、上品广大,自性也特别广大,因为具有敏锐、广大的智慧,所以叫“大”。
那么,大悲与悲心有何差别呢?它们的不同点有八种。即使是普通的悲心也不是凡夫具有的。
一、本体之差别:悲心是指无嗔(没有嗔恨),大悲则是无痴(没有愚痴)。悲心虽然没有嗔恚,但还是一个无明的状态,可大悲心是无痴,这是本体的差别。
二、所缘之差别:悲心是缘欲界的众生(只是一部分众生),而大悲则缘三界有情(所有众生)。
三、行相之差别:悲心只具有愿离苦苦的行相,三种苦里有苦苦、变苦、行苦,苦苦是最粗大的一种苦;大悲则具有愿离三苦的行相,差距很大。
四、所依之差别:悲心依于四静虑,大悲只依于第四静虑。
五、相续之差别:悲心在声闻缘觉相续中也有,大悲则唯独佛陀相续中才有。
六、获得之差别:悲心以离欲贪而得;大悲则需以离有顶贪而得。一个是欲界之贪,一个是三界有顶之贪。远离有顶之贪即远离了所有的贪。
七、救济之差别:悲心非普遍救济,大悲则普遍救济。
八、趋入之差别:悲心不同等趋入,大悲则平等趋入(指观待众生同等慈悲)。
这是普通悲心和大悲心的八种差别。
诸佛资粮与法身,行利众事平等性,
彼等身寿与种姓,以及身量非相同。
那么,诸佛的所有行相均一模一样吗?诸佛以三平等性而相同,也就是说,诸佛积累二资因平等性,都是三大阿僧祇劫积累智慧资粮、福德资粮,最后获得圆满,所以因平等性。获得法身果平等性,法身果位也是平等的,行利众事业平等性。
三种平等性相同,所有的佛陀从功德的角度而言都是一样的,境界也是相同的,没有区别。但是每尊佛的愿力不同,示现上也有所不同。
然而寿命、种姓、身量却迥然有别,因为这些是相应所化众生的意乐而示现的缘故。因所化众生意乐不同,所以示现上寿命量、种姓等也不同,但是功德都是相同的。
乙二、(共同功德)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丙一、略说:
他法则与有学共,有同异生即无染,
愿智无碍解通等。
前面讲了不共同之功德,若问:那么,共同的功德有哪些呢?
佛陀的其他法则与有学声闻缘觉是共有的,共同的功德是,佛具备的一些功德,声闻缘觉也具备,但也有不同的。有些则与凡夫共同,因为佛陀意相续中具有的功德,在他们的相续中也具有,这些功德虽然名称相同,但实际不相同。这也只是说种类近似,而本体却相差悬殊。
那么这些共同功德是指什么呢?其中无染、愿智、无碍解与第六通是与圣者共有,“等”字所包括的前五神通、(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与凡圣二者同具。
丙二(广说)分二:一、与圣者共同功德;二、与凡圣二者共同功德。
丁一(与圣者共同功德)分四:一、无染;二、愿智;三、宣说四无碍解;四、得法。
戊一、无染:
无染乃为世俗智,依第四禅不动法,
依人而生欲界惑,未生有事行境者。
圣者主要指声闻和缘觉。既然说“有同异生即无染”,那么无染到底是指什么呢?无染定是世俗智,世俗智来摄持无染定,原因是修行者以他相续烦恼不缘自己而生起的意愿而入等至,出定后结合入定作为护持他心的方便。
为了遣除其他众生把自己作为所缘产生种种烦恼,或为了护持他人的相续,以这种作意和意愿、发心而入定修行。从禅定中出来时,会具足这种能护持他人的相续,让他人对自己不生烦恼的功德、方便。
这种无染定,它在何地具有呢?以什么样的心能获得这种无染定功德?在第四静虑才有,因为它是依于易道中最殊胜者之故。要具备无染定功德,也要依靠第四静虑,第四静虑远离八种过患。若是获得了这个心,就特别容易获得无染定。这是心所依。
身所依是什么?什么补特伽罗才能现前此种功德呢?只有不动法阿罗汉相续中才具有。前面讲了五种阿罗汉,最后的不动法阿罗汉——阿罗汉利根者,他不会退失,也不会再产生烦恼,所以他的相续中才会具有,这是身所依。而其他补特伽罗无有,因为其他补特伽罗会再度生起烦恼故。即使是阿罗汉,若是钝根者也会生烦恼。
无染定是依于何界的所依身份而产生呢?依人而生。要获得阿罗汉,要依靠欲界,尤其是三洲的人类身份,此处也是如此。心所依是靠第四静虑,成就阿罗汉一般也是依靠四静虑。讲身的所依时,不动法阿罗汉也是依靠欲界的,而且是三洲的男女才能获得。
原因是以人的身份获得阿罗汉者先前唯恐他者的烦恼而以之作为所缘,加以忆念,故是能灭尽彼之方便。它的所缘是烦恼(他人相续中的烦恼),理由如前。由于以人的身份来缘,因而属于欲界。此无染定不能断已生烦恼,而是断未生(未来)之烦恼,由于阿罗汉不缘无事诸见断,是以有事修断之贪等作为行境而愿其不生的有境。
戊二、愿智:
愿智亦尔缘诸法。
想了知某些对境,以“我当知此”的心愿入第四静虑等至(等持),结果也如愿了知彼之对境。其本体、地(以何心)、补特伽罗(以何身)与所依均与无染定相同。愿智与无染定不同之处在于,无染定的所缘是烦恼,而愿智的所缘对境不仅仅是烦恼,而是色等一切法。
戊三、宣说四无碍解:
法义词辩无碍解,初三次第无碍知,
名称意义与词句,第四无碍明宣说。
道自在性缘语道,本体九智依诸地,
义十或六一切地,余者则为世俗智,
法于欲界四禅具,词依欲界初静虑。
这里主要讲四种无碍解。如同无染定为不动法补特伽罗具有、依靠三洲人身而生一样,四无碍解也是如此,也是不动法阿罗汉具有,而且依靠欲界三洲的人类而获得。四无碍解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与辩无碍解,也是如此,它们的所缘、地、本体方面有差别。
前三者(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的所缘依次是对名称、意义、词句无碍了知。所缘不同,法无碍解的所缘是名称,义无碍解的所缘是意义,词无碍解的所缘是词句,对这些无碍了知。
第四辩无碍解,以断定意义相联或相违的词语无有滞碍为他众明显宣讲,如是宣讲之智对于道等持自在——不忘自在(作意止观等持而不忘失)能无碍了知,通过语言,但主要是通过依靠不忘失的等持,讲种种之道,因而它的所缘是语与道(也就是说对于语与道无碍了知即名辩无碍解)。本体是灭智以外的九智,不包括灭尽智。地:可以如应依于欲界至有顶之间的一切地,依靠什么心都可以。
义无碍解:从了达诸法之义的角度而言是十智,若从通达涅槃胜义的角度来说,则是灭智、法智、类智、世俗智、尽智与无生智六智。它在欲界至有顶之间的一切地均具有。
此外的法无碍解与词无碍解本体是世俗智。地:法无碍解在欲界与四静虑中具有,而在无色界是不存在的,因为无色界无有名聚之故;欲界与一禅具有词无碍解,而这以上是没有的,由于一禅以上无有引发言词之寻的缘故。
戊四、得法:
若不具全一不得,彼六德依边际获,
边际有六静虑边,彼者随顺一切地,
依次增上至究竟,佛外他者加行生。
若问:那么,获得四无碍解中的一者就一定获得所有的无碍解吗?这是一定的,原因是四无碍解不具全而获得其中之一的情况是没有的。需要同时得到,不存在只获得其中一个,其他不获得的情况。
无染等六种功德是依何地而获得的呢?这六种功德(无染、愿智、四无碍解)是以第四静虑边际之加行而得到的。那么边际有多少种呢?
边际有六种,如果从意义上分析,则是前面所说的(无染、愿智、四无碍解)六种,这是第一种分法;或者除开词无碍解的五种,再加上第四静虑边际本身,共六种,这是第二种分法。
词无碍解之所以不包括在内是因为它虽然是依第四静虑而得,但实际上必定依于欲界与第一静虑,也就是说因为它是欲界与一禅地所摄的缘故,如云:“词依欲界初静虑”。
这六种功德称为边际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有原因的,第四静虑的边际随顺一禅至有顶之间顺行(由欲界至有顶)或逆行(从有顶至欲界)的一切地,之后从下品至中品、由中品到上品逐步递增,趋至究竟。所有六种功德都是同样,在佛陀以外他者相续中具有的是由加行勤作而生,而佛无有加行,佛陀不需要加行勤作而生,因为佛陀是功德自在者之故。佛具有一切功德,这些功德想要就有,都能自在现前。这是差别。
这是佛陀与圣者以及凡夫共同的功德。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