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2015年11月微博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达真堪布微博
  • 点击数: 196
  • 分享到:

心态改变了,命运就能改变,这是真实不虚的。很多人通过佛法、通过修行,自己心量打开了,相续清净了,生活、工作变顺利了……有人说这是上师的加持。其实不是,这是你自己认真修行的结果。

点击查看原博文

观察自己利益众生的心是不是真诚的,就要看是否能接受他们对你的嗔恨和伤害。如果你只能接受他的优点、好处,那还是一种贪心,而并非真正的摄受和饶益。

点击查看原博文

前些天,我们学了一些禅定的方法。有些人当时很兴奋,夜里很晚了还在修习。但是新鲜感过去了,才一个多月就厌倦了,一要打坐心里就不愉快,特别勉强,甚至干脆放弃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回顾三摩地的功德,对禅定生起欢喜心,增长信心。这也是调伏内心的方法。

点击查看原博文

佛说,“以苦为师”,不要奢望世间不苦。觉知轮回苦而思出离,观察众生苦而修慈悲,明了苦无自性而知空性……佛法就在这里。

点击查看原博文

修行就是修智慧。怎么观察自己有没有智慧?遇到对境时,不像以前那样烦恼了;发生事情时,知道冷静下来再去处理;面对问题时,能够换角度去思维。能做到这样,说明你有智慧了。

点击查看原博文

真正的寂止(禅定)有三个特点:放、停、住。可以让它放飞,让它停止,随时可以安住,这叫真正的寂止。当你有这种功夫的时候,才可以说有禅定了。若是明白了、找到了那种状态之后,随时都可以安住,这样也是很稳妥的。

点击查看原博文

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学佛,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佛。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轻视他人。

点击查看原博文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但是我们的心总是慌忙、散乱,这样力量就会散掉。我们本具的功德和智慧为什么显现不出来?也是这个道理。当内心专注、不动摇时,心是一心,这样力量也就有了,功德也就来了,智慧也就开了。这就是定中生慧。

点击查看原博文

心自在则一切自在,心清净则一切清净。不要增加自己的分别念,活得轻松一点、快乐一点哦!

点击查看原博文

心念要坚定,身语要稳重。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应以智慧观察,以佛法衡量。想改变命运、转变相续,就要靠这样点滴的积累,持续的修正。

点击查看原博文

为什么密宗里讲“烦恼即是菩提”?因为烦恼也是空性的。烦恼看似有,实际上没有,这是“显而无自性”,即大空性。烦恼生起来时,可以去观察它的自性,寻找它的实体,然而却找不到。如果你真正找到了烦恼的自性,能从中安住的话,那当下就息灭一切的烦恼了。

点击查看原博文

很多人对因果还是没有能够谨慎地取舍。虽然万法是空性,但是受持戒律、行持善法的果报不会荒废,破坏戒律、造作恶业的果报也不会唐捐。因果规律本身就是从空性中显现,没有属于世间的因果正见,也绝不可能生起出世间的空性智慧。

点击查看原博文

不管是新学佛人还是老修行者,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些压力,有些艰难,也会遇到一些违缘,但这都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我们现在是凡夫,正在向觉者、圣者的方向转变。

点击查看原博文

当别人伤害我们时,应想到他的内心也是非常痛苦、愚痴的,以此生起悲悯;当别人利益我们时,应想到这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与众生的恩德,以此生起感恩。能随时提起正念,成就就容易了。

点击查看原博文

再强大、再顽固的怨敌仇人,其实也都是外缘,自己的嗔恨心才是真正的内因。只要自己能换个角度去思维,换个态度去面对,没有什么是不能化解的。学佛,就是要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

点击查看原博文

我们对违缘可以安忍,但是对自己的烦恼不能安忍;我们对众生可以随顺,但是对自己的习气不能随顺。对自心下手,这是成就的唯一保障。

点击查看原博文

现在我们有些学佛人还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只做表面功夫,虽然天天闻法修法,但是没有去改变自己的内心,没有去对治自己的习性,对自己来说也是最大的欺骗,也是最大的伤害。

点击查看原博文

看到世界上发生战争、出现瘟疫等灾难时,应该这样发愿:愿以我的福德力和智慧力化解众生的怨恨,消除战争,消除各种灾难,愿我能替众生受苦,愿通过我能令众生获得解脱……大乘佛子就要这样磨练心力。

点击查看原博文

看到别人行持善因,或得到善果时,第一应随喜对方,第二要鞭策自己。这样,随时都能进步哦!

点击查看原博文

感受安乐时,不要太当真;遭遇痛苦时,不要太在意。生命中的一切都在流逝,没有什么是恒久的。

点击查看原博文

真正的勇猛不是敢于和别人作对,而是敢于和自己的烦恼习气作对。

点击查看原博文

修行中有违缘障碍是好事,不要害怕。如果能正确面对,转心转念,违缘障碍越大,成就越大。

点击查看原博文

有些时候,我们明明懂得道理,但是烦恼习气强盛无法对治,这个时候不要忘记祈祷上师三宝哦!

点击查看原博文

我们这次共讲了十种禅修的方法。禅定(寂止)的状态就是专注、明了、不动摇。专注;明了,即不糊涂,特别明白;不动摇,即没有被动摇。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状态。虽然坐在那里没有想别,但却糊里糊涂的,这就不是禅定。虽然在那里很明了,但总是妄想、分别,东想西想,这也不是禅定。

点击查看原博文

有时候把心放在心间安住,有时候把心与虚空融为一体而安住。在出定时,也要聚精会神地观察专注或放松的心,这个心在何处,有无形状,有无颜色等。通过各种方式去观察。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持;安住时,放松与专注轮番交替而安住。

点击查看原博文

第十种方法:专注和放松轮番交替。专注一会,再放松一会儿,再专注一会儿……双目有时注视前上方的虚空专注安住一会儿,然后出定;继而再注视前下方的虚空放松安住一会儿,然后出定;再目视左边的虚空安住一会儿,继而再目视右边的虚空安住一会儿。这样轮番交替而修持。

点击查看原博文

普通禅定有三个特点:放、停、安。“放”,即随时放飞,怎么都行,往哪儿专注都行。“停”,随时停止,让它停就停。“安”是随时安住。随时放飞,随时停止,随时安住。内心达到特别自在的境界时,才有寂止了。若你放也放不出去,停也 停不下来,安更安住不住,那就没有禅定(寂止)。

点击查看原博文

这种方法与专注不同。专注而修时,双眼睁大凝视前上方虚空,注意力要特别集中,内心特别专注。而放松而修时,眼睛看前下方的虚空,内心全然放松,保持自然、清净,从表面上看很放松的样子。

点击查看原博文

第九种方法:放松。双目自然垂视着前下方虚空,并非盯着看;内心全然放松,但是不散乱。心里什么也不想,保持自然、清净,没有任何改造,自然安住。有时也要观察,看放松的这个心在何处,在体内还是体外,在屋内还是屋外,有无颜色,有无形状等。诸如此类,通过各种方式去观察,观察和安住轮番修持。

点击查看原博文

今天是天降日,是佛陀从兜率天返回人间纪念日,在此殊胜日行持善法,功德将会增长一亿倍。届时实修中心僧众将通过网络共修讲堂领众共修《阿弥陀佛修法仪轨》,如果大家在此期间按照仪轨念诵阿弥陀佛心咒一万遍,中等的六千遍,最少也要三千遍,将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希望大家珍惜殊胜的共修机缘哦!

点击查看原博文

其实,当我们一去观察这些分别念的时候,它自然就会消失。仔细地去观察,然后又以前述方式去内心专注。心专注,有时候也观察专注的这个心,以二者轮番交替的方式去修练。入定的时间不要太长,还是要出定,放松一下,然后再如是专注。修持时,看起来是很精神的状态,而不是很放松的状态。

点击查看原博文

第八种方法:专注。之前的七个方法都是有相禅定,今天开始讲无相禅定。前行(调整身口意)和后行都是一样的。双目大睁凝视前上方的虚空,心里不着任何所缘,注意力特别集中,将心融入虚空中而安住。有时也可以观察一下专注的这个心,看看它在何处?在体内,还是在体外?有没有形状和颜色?

点击查看原博文

我们的起心动念特别多。不观察根本不知道,稍微调伏一下就会发现:心从来没有老实过,烦恼也特别多,而且很难对治。其实之前也是这样的,比现在更乱、更糟糕。现在发现了,这是个好的征兆。对这些烦恼和分别念,既不要直接去制止,也不要跟随它们,自然地安住,烦恼、分别念就会息灭、停止。


点击查看原博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