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往生论注讲记07

  • 作者: 婆薮槃头菩萨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022
  • 分享到:

往生论注讲记07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极乐国土中,有无数宫殿楼阁,进入里面能普观十方无数净秽国土,通彻无碍。在宫殿和楼阁四周,排布有种种七宝行树,发出不同的光色,周围有宝栏围绕。

【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嶕峣峻岭,枯木横岑。岝(zuò)峉(è)�(xíng)嶙,莦(shāo)茅盈壑。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lán)葻广泽,为无踪之所。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的”是的确的意思。)。宝树宝栏,互为映饰。】

(嶕峣:高耸。岑:小而高的山。岝峉:山不齐貌。�:深山谷。嶙:深无崖。莦:恶草貌。茅:道多草不可行。葻:草得风貌。)

这四句是说佛国的地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发愿兴起这一庄严呢?原因是见到有的国土,崇山峻岭,枯木横陈;悬崖深谷,恶草丛生;茫茫大海,不见彼岸;葻葻广泽,罕无人迹。在见到这种情景时,油然兴起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如同镜子容纳影像一样容纳十方无数国土。两者既不相属,又不是不相属。在宫殿楼阁的外面,有宝树宝栏围绕,互相辉映、严饰。

这一段要前后对应起来观察,前面是见国土的苦相,后面是起悲立愿,严净国土。这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见“崇山峻岭,枯木横岑”,也就是见地上耸立高山,有枯木杂乱地倒在山上。又见“深谷悬崖,恶草丛生”,就是见悬崖底下的山谷中,长满了荆棘等恶草,寸步难行。像这样见到大地有高低不平、难行多障的苦相之后,就发愿严净国土,成就如手掌般平坦的大地,通行无碍。第二段是见“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就是见到站在大海边上,只见茫茫一片,看不到彼岸的国土城镇,由此就发愿“宫殿楼阁、镜纳十方”,也就是要成就这样的国土,在宫殿楼阁的任何一处都能见到十方无数佛国。第三段是见“葻葻广泽,为无踪之所”,广泽是广阔的湖泽,“葻葻”是水草被风吹动的样子,见到大片的沼泽地没有人走,十分荒凉,因此就发愿“宫殿楼阁,宝树宝栏,互为映饰”。也就是殿外有树,楼上有人,宝栏围绕,有情和器界和谐共存。宝树、宝栏都是光明体,交相辉映,彼此衬托,分外庄严。

“的无所属,亦非不属”,是说十方国土和极乐国土非一非异。可以这样观察:如果极乐国土是实有的显现,那它和十方国土不是一体就是异体,不出这两种情况。如果是一体,极乐国土就和十方国土不可分,实际上十方的无数国土并不是无二一体。如果是实有的异体,那就成了彼此毫无关系,不可能在极乐世界的一毛端中现出十方刹海。这样就知道国土自性本空,不论是极乐国土,还是十方佛国,一切都如梦如幻。就在这如梦如幻的缘起中,以佛神力起用,在极乐国土的任何一处都能普现十方刹海。正显现时,十方刹海并没有入到极乐净土里,因此无有所属;又不是没有影现在里面,因此亦非不属。像这样非一非异,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广狭自在无碍,也显示了极乐净土举体是事事无碍的法界。

【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大地庄严,因此说:“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在佛国无边的虚空中,遍满了无量妙宝交织而成的罗网,每一罗网上都悬挂有种种铃铎,微风吹动铃铎,发出妙响,宣吐各种妙法音声。

【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尘雾,蔽障太虚。震烈n(cén)霍,从上而堕(“震烈”指霹雳惊雷,猛烈震动。“n”是下大雨的声音。“霍”是雨下得很急。)。不祥灾霓(niè),每自空来。忧虑百端,为之毛竖。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国土,宝网交络,罗遍虚空。铃铎宫商(“宫商”是妙乐的意思。),鸣宣道法。视之无厌,怀道见德。】

这四句是说佛国的虚空功德成就,包括罗网遍覆、宣吐法音等。

佛因地为何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中,烟云尘雾,障蔽虚空;雷震大雨,倾盆而下;不祥灾气每每从虚空而来,使人忧虑恐惧。见此情景,悲心发愿:“愿我成佛的国土中,七宝织成的罗网纵横交络,周遍虚空,微风吹动网上铃铎,发出妙响,宣说菩提妙法。使人视之无厌,心念佛道,见诸功德。”

这一段也要由对比观察来体会弥陀的悲愿。这又有三段:第一、“烟云尘雾,蔽障太虚”,是见到虚空中的色相浊恶,由此兴起悲愿使虚空处处显现宝网弥覆的庄严。第二、“震烈n霍,从上而堕”,是见到虚空中的声音浊恶,雷声轰隆,骤雨nn,由此发愿成就“铃铎宫商,鸣宣道法”的虚空庄严,也就是让国土的虚空中传出微妙法音,不但悦耳动听,而且发人智慧。第三、“不祥灾霓,每自空来。忧虑百端,为之毛竖”,是见到虚空中出现不祥的灾气,使心忧虑恐惧,由此发愿成就虚空使人“视之无厌,怀道见德”的庄严,也就是以虚空庄严,使人看不厌,而且见到时心就得安定,随念菩提道法,观见唯心净土的妙德。

【是故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虚空庄严,因此说:“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雨(yù)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极乐国土虚空中常雨曼陀罗等花和种种妙衣,而且无量妙香普熏国土。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感薄,是事不果(“业贫”指因上修的福业少。“感薄”指果上感的福报薄。“是事不果”就是表达恭敬的愿望不能实现。)。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常雨此物,满众生意。】

这两句是说佛国的雨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兴起这样的庄严呢?原因是见到有的国土,人们想用服饰铺地,延请尊长,或者想供养香、花、名宝,表达恭敬,但是福报不够,光有善愿而不能实现,因此兴起悲愿:“愿我国土,常常降下这一类的资具,满足众生广兴供养的善愿。”

这一段要看到佛因地怎么见苦、怎么悲心发愿。这里所见的苦是众生缺乏资具,有善愿而不能施展。发悲愿就是立誓严净佛土,使国土能普雨资具,满足众生供养的善愿。

【何故以雨为言。恐取著云,若常雨华衣,亦应填塞虚空,何缘不妨。是故以雨为喻。雨适时则无洪滔之患,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经言,日夜六时,雨宝衣,雨宝华。宝质柔软。履践其上,则下四寸。随举足时,还复如故。用讫入宝地,如水入坎。】

为什么用“雨”来形容呢?这是恐怕有人执著说:“如果净土时常降下花、衣,逐渐堆积,就会充塞虚空,怎么能说没有妨碍?”为了消除他的怀疑,就用“雨”字来形容。雨能按时辰适当地下,就及时沿地面分流而下,不会造成水灾,何况由佛悲愿所现的净土,怎么会有烦恼人心的事呢?

《无量寿经》上说:极乐国土昼夜六时,次第降下宝衣、宝花。宝物的质地柔软,踩在上面就陷下四寸,抬脚时又恢复如初。宝物用完就没入宝地,就像水渗入大地一样。

【是故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由于极乐净土成就了雨功德,因此说:“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