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入菩萨行(第五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传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78
  • 分享到:


对上述那些广博的经论,如果没有时间去研读,作者告诉我们可以先读《经集论》。这部论典是作者在阅藏时的札记,词句、内容都很精简,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引用大乘经典宣说了大乘菩萨学处,极具有窍诀性。同时,如果条件允许,亦应去阅读龙树菩萨著的两大论典--《学集论》、《经集论》。阅读这些殊胜的论典,对大乘菩萨的各种学处,一定能很详细、全面地了解。

寂天论师作的《经集论》,在汉文大藏经中也有,是宋朝法护译师译的,名为《大乘宝要义论》(大正藏32册P49-75,共十卷)。在藏文的《丹珠尔》中,也有寂天论师造的《经集论》,论中讲了人身难得、菩提心的珍贵,断除多种魔业、菩提心学处等内容。而龙树菩萨造的两大论著(《经集论》、《学集论》),汉文藏经中也许有,你们应该去找找。这些论著你们都应当去阅览,因为《入行论》是以窍诀形式讲菩萨行仪,而这些具体行仪在《经集论》、《学集论》中广有宣说。我们如果想让菩提心越来越增长,应将这些完整的修学体系弄清楚,在自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印象后,在实践中修习起来也就水到渠成,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

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

凡是经论中未遮止之处,都应精勤地修学。为了维护世人对三宝的信心,所有了知过的学处都应该认真去行持。

总结而说,凡是在本师释迦牟尼佛与后来高僧大德所说的教典中,没有遮止之学处,我们都应尽心尽力去实践修行。在前面我们讲了许多有明显开遮的菩萨学处,对那些明显遮止与"不应顿时作"的行为,我们不能去明知故犯。除此之外,未遮止的都应去修习。当然未遮止的学处有几种情况:如不同程度的开许、劝导精进行持、或未作明文规定只要是对自他众生有益的行为,这些都包括在内。象这些学处并非是古代人的传统习惯,也不是一般人的教言,而是彻证万法本性的佛陀,给我们开示的胜妙正道,我们对此不应该有任何顾虑、犹豫,而应循之一步一步地去作,应该不惜生命去身体力行。

佛陀所说的这一切学处,其目的是让所有众生都获得究竟利益,让大乘佛子循之引导众生,对三宝生起信心、恭敬,渐渐趋入解脱之道。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为了维护世人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世间真谛(轮回因果)的信心,应当尽一切能力去修持所有学处。

不论你是出家人或者在家修行人,如果不去维护众生的信心、贤善意乐,那证明你修学佛法已经偏离了方向,你的菩萨戒也不清净。无论藏汉地区哪个时代的高僧大德,他们对护持世间人的信心特别重视,为了众生不退失信心、善根,他们处处都严格遵循律仪去取舍。在作事情时,无论巨细,都去考虑别人会不会因之而对三宝生邪见、产生怀疑,因此而认认真真,不厌其烦地将大大小小每一件事很稳妥地做好,向他人交代清楚,如果考虑到某件事会引发他人不信时,立即"如树安住",放弃行动。

我们在听闻了菩萨学处后,也应为了保护世人对三宝的信心,为了让世人得到利益,应尽一切力量去切实地依照学处行持,不能将这些学处放在书面上、停留在口头上。这是真正关系到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的大事,在《宝论》中说:"如行非法事,世人皆不喜,一念恶心招,多世痛苦果。"在《宝云经》中也说:大乘佛子为了保护众生,圆满资粮,一切言行应该如法调驯寂静。这些教证都说得很明白,我们按律仪如法地行持,一方面自己能积累资粮,另一方面能维护世间人对三宝的信心,保护他们的福德善根,于内于外,都关系重大。如果以为护持律仪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无关他人,这是错误的观点。当然,一个修行人触犯学处,如果不忏悔,就一定会感受痛苦,因果不会虚妄,这是没什么说的。但是他违犯学处,危害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要关系到佛法弘扬和他人升堕。因为他人见到修行人的放逸行为,会以此而退失信心、生起邪见、甚至诽谤三宝,导致他们造恶业而堕落恶趣,也导致世人对三宝失去信心。

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后,如果还不去谨慎地守持戒律,那就根本算不上佛教徒,更不用说是大乘菩萨了。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众生心怀慈悲是基本品质,而真正的大乘佛子,他每时每刻都会关照众生,每时每刻都会去摄持众生、饶益众生。很多众生的善根、信心,如同火苗刚生起来一样,很脆弱,没有外界助缘无法盛燃。大乘菩萨如果不去帮助引导他们,而去造违缘,他们的"暂萌修福意"刹那就灭尽了。众生对三宝的信心,修正法的善意,很不容易发起来,一旦生起来遭到挫折而毁坏了,确实非常可惜,比失去任何有漏财产都可惜。如果不遭违缘,他们能依此善根,渐渐地得到引导,进入究竟解脱道,而现在因别人不如法的行仪,将这种大福德根因毁坏了,这个损失无法估算,而这个造违缘者的过失也无法计量。

所以,大家一定要如理如法地行持学处,去护持"世人心"。如果有能力,应尽量让别人增上对三宝的信心。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也应竭尽全力不去放逸行事,以防摧毁世人的信心和善根,导致自他生生世世的痛苦。

辛二、(认本体而摄品义):

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

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于一切时中,以智慧再三审观身心三门之状态,总摄而言这就是守护正知的要义。

此偈是本品内容的总结。在本品中,阐述了我们受持菩萨戒后,为了守持学处,而以正知正念守护身心。这些内容综合总摄而言,就是教诫我们于一切时中,应如法地以智慧观察三门,不为烦恼所转,不陷于无记状态,而使自己的作为顺于学处。这件事,是修行人首要大事。因为凡夫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不省察自己,经常对自己的心念言行不能及时如实地了知,不能如法去舍,以此而经常为烦恼所转造恶业。假如我们在每一个行为前,都能用智慧去观察,如法地分辨取舍,那怎么会有造恶业的机会呢?

本品一百多个偈颂,在此总结归纳其内容,得出了我们护持学处的窍诀--"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这也就是护持正知不失坏的要义、性相。大乘修行人如果在日常中能经常行持这个窍诀,他的学处定能守护得非常清净,能广大地利益自他。佛经中说:菩萨恒时审察自心,是在行善抑或造恶,如行于善法,则生欢喜,并随喜而生定解;如行于恶法,则生不喜,尽一切方便制止恶业。恒时以警醒的心态去观察自三门,弃恶行善,这种人可称为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智者。龙树菩萨说过:善妙地观察自己的身语意,于明觉状态中去利益自他,此即智者。大家都想做智者,当尽自己一切力量去修持此窍诀。

法应恭谨行,徒说岂获益?

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这些学处需要身体力行,只是口头上说说,怎么能获得利益呢?就象只是阅读治病的药方,疾病怎么可能会治愈呢?

这一颂是劝导我们如教实际修习的教言。前面讲述了以正知正念护持自心,护持菩萨戒的种种方法,这些法都要求我们听闻后去躬躬谨谨地实践修习,并不是口头上说说算了。我们如果只在口头上说"护持正知正念",而不去实际修习,不可能做到调伏烦恼、守护学处,大家对此应该要有一个很清楚的了解。我们听闻佛法,一定要在内心生起信心、理解,然后应老老实实地付诸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降伏自心烦恼,获得利益。如果只是在名相言词上去说,纵然你能讲得天花乱坠,而不去埋头实干,说食不饱,这种人无法获得真正法益。如同一个病人,只去阅读药方,而不服药,纵然是最对症的妙方,也无法对疾病起作用。龙树菩萨也说过:"虽学多论,不修无益;虽持明灯,盲者无利。"盲人手中虽然持着明灯,但对他们自己一点利益也不会有;只是听闻佛法而不去实践修习的人,也是如此。佛经中也说:"此法若不修,不见真法性;如人临溪涧,不喝岂除渴。"

我们学佛,首先要闻思正法,闻思后必须要去修行。听闻佛法当然有功德,但要治愈自相续中的烦恼疴疾,必须要按闻思到佛法妙方去服用良药。于实践生活中以佛法为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改过除习,这就叫服用正法甘露,实践修行。修行并不一定要你整天闭关,而是要你保持正知正念,净化自心烦恼染污。如果不能保持正知正念,天天住在山洞里也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些人喜欢远离人群,以为这样就是修行,这并不一定,如果你不能依佛法去行持,恒时以正知正念观察自三门,就象憨山大师所说:"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出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我们的修行不要寄托在外境上,听闻正知品中所述的修行窍诀后,走路、说话、吃饭、睡觉……任何时候,都应如说去以正知观察三门,以正念恒系自心,渐渐地改变不良习气,使一切行为都步入正道,成为一切心念、言行都如法如理、都能利益自他众生的真正佛子!

多言无益,唯望诸位恒时观身心,安稳如理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