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入菩萨行(第五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传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75
  • 分享到:


我们每个人都要观察自己,是否在这方面作得如法。我想如果你们将《入行论》学好,切实地去依教奉行,那么待人接物方面定会很如法,至少也会象星级宾馆里的服务员一样,恒常面带微笑,对人彬彬有礼。

"众友正实语"是说要做一切众生的亲友,说正确真实的语言。将一切众生当作好朋友,自己诚恳地作每一个人的朋友,修行人如果能做到这点,他不论对哪种人都能友善、诚恳地相待。但我们大多数人,要做到这点有些困难。有些人对他人态度亲疏不一,界线分明,对这个人笑意盎然,对那个人冷若冰霜,这不是大乘修行人应有的行为。在四无量心的舍无量心里也讲过,对一切众生都要远离有贪心的"亲",有嗔心的"疏",应以平等善心去对待。

我们在语言方面,应说"正实语",即符合实际,能利益他人的语言。在《亲友书》中,龙树菩萨讲过三种语言--大乘行人应该说"美语"与"实语",即说话尽量和蔼、悦耳,符合实际,这样对自他都有利益。无论外境如何,作为修行人应该坚持"正实语",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切不可随顺世俗,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花言巧语。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

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

移动床、座等器具之时,不要轻率随意,以防发出嘈杂的噪音,开门时也不能粗鲁,修行人应恒常保持调柔寂静的行止。

在一些细小行为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修行好坏。生活在大众中的修行人,行为一定要保持寂静,以防对他人产生干扰。例如我们移动床座、桌椅等一些器具时,不能随意发出噪音而惊动他人。这点说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我们许多人都没有做到,因为平时身心没有调柔,偶尔碰到一些如卸货、背石头的粗活时,各种习气就露出来了。有些人在干这些活时,正知正念完全没有了,大大咧咧,举止很粗鲁,弄得噪声嘈杂,有的还大喊大叫,说话也没有分寸……,看上去根本不象一个修行人。我们学院是非常寂静的修行处,大家做事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修行环境。以后在集体劳动时,希望大家互相提醒,当切实持守正知正念,保持良好威仪,始终做到"安稳如理行"。

"开门勿粗暴"--在敲门、推门时,动作不能太粗鲁。出家人在进门前应三弹指,如果屋里有人答应,说明自己的身份、原因,待对方答应后再轻轻地将门推开进去。如果敲门,也要轻,不急不缓地用手指叩三次,再等对方反应。有些人在这方面似乎很缺乏教育,到别人那儿去时,大步走到门边,一边使劲砸门,一边高声喊:"哎,有人吗?……"举止特别粗鲁,这种行为对他人干扰很大,如果他人在修定,你这样去大声惊扰,会很危险。在《事师法五十颂》及其它一些论典中,特别强调过开门等这些行为应柔缓。这些方面在世间也有许多规矩,有些人也做得很好,希望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的修行人,一定要从现在起切实注意。

"常喜寂静行"--修行人应恒常安住于寂静、调柔的威仪中。无论行住坐卧,大家将自心系念于正法,保持安宁而警醒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外表行为也就能相应地保持寂静如法,而经常能保持寂静的威仪,对修观自心也有极大帮助。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

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水鸥、猫和盗贼,它(他)们的行为无声而隐蔽,因此能达成它们所求的目标;作为大乘修行人,举止也应恒常寂静。

水鸥,是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中的水鸟,通常以鱼类为食,它们在天空飞行、水面游动时,动作很轻捷,不会惊动游鱼;猫,大家都见过,它走房窜墙、蹲坐在角落时,都是悄无声息,最机警的老鼠也很难发觉它;还有盗贼,他们翻墙入室极为隐蔽,别人很难发现。作者在此举出三个例子,都是在说明保持寂静、警觉的行动者,能达到他们所求目标。那么,修行者为了修持善法的成功,也应如是去保持寂静。

"能仁"是佛的名号之一,从梵语直译过来是指清净调驯,能行持苦行的心识。以此义延伸,能仁也指修学大乘佛法的行人,所以,此处"能仁"不能解释为佛,而是泛指我们所有修持菩萨行的人。这句颂词依藏文直译过来应是"能仁恒常如是行",意思是说水鸥、猫、盗贼为了成办它们的所求,行动经常保持静悄无声;我们为了成办自他广大利益的大乘行人,也应该依靠这种寂静、安稳、调柔的方式,不能粗鲁莽撞。

佛教修行人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强调寂静。在大寺院中,僧众行住坐卧、吃饭干活,虽然人很多,仍会保持着恬静的气氛,历代修行人一直保持着这个优良传统,我们也不例外。虽然有些人由于过去的习气,不能完全做得如法,但是,要使修行上进,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上师如意宝也说过:"我们入了大乘的修行人,行为应该恒常保持寂静调柔,不要与世间那些野人一样,暴躁狂野……。"

无论在什么环境里,我们都不要大声喧闹,有些新来学院的人,大声说话,有些人放录音时声音也很大,这些都有过失。有人认为这些过失很小,不大要紧,因而明知故犯。这种人需要注意,佛经中也说:水滴很小,也会使大器满溢;愚者积其恶,也是这样少许少许积累而起的。如《涅经》中说:"莫轻小过,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一个真正修持大乘菩萨道的人,对一切细微学处,也会特别注意。我们如果对细微学处经常以"无所谓"的态度去对待,渐渐地对大的戒律学处也会放松警惕,日复一日放逸下去,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

我们在平时,对每一个很小的行为都应谨慎,保持寂静,这是佛弟子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小乘的教派中对此特别注重。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传佛教教化区,出家人仍保留着古朴的风格,他们的寂静调柔威仪,使无数世人见而生起信敬,也使他们的修行遍及四威仪中,顺利地生起功德。大家应以此为鉴,为了修法成功,坚定地调整自己的举止。平时如法行为更要去坚固、保持,不合标准的当努力改正。

宜善劝勉人,不请饶益语,

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于他人处善巧求得的劝勉之语,或他人不请自说的忠言,自己要恭恭敬敬地听闻顶戴接受,应恒常恭谦地做众生之学徒。

"宜善劝勉人",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说我们应当经常运用智慧,善巧方便劝勉他人断恶行善,这当然要有智慧方便,自己要有一定功德才能做到。没有这种基础,自己尚是盲人,哪有能力给别人引路呢?另一种解释是:自己应向他人善巧地请求,以此而得到劝勉向上的善法教授。此偈从整体上看,是说修行人为成办善业,当恭谦地听受他人的饶益语,所以在此依第二种解释。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为了顺利地成办善法,当恭敬地听取他人的饶益语。听取饶益语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恭敬而又善巧地向他人请教,而得到善知识的教言。这方面我们大都知道一些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其中主要的是要恭敬、谦虚,请求教言时要善巧,得到教言后当精进依教奉行;二是"不请饶益语",我们没有请求他人,但是他人好心好意给我们教诫。这时候,我们也应很乐意地接受,恭恭敬敬地听取。他人给我们的教诫,以智慧判断后,如果对自己的今生后世,对广大众生都有义利,就应很恭谦地将他当成善知识,象观想金刚上师一样顶戴、恭礼,在他面前以各种方式表示敬意、感激,并且将教言铭记在心,真实地去奉行。当然,我们经过正确判别,认为他的话不如法,或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接受等,可以不奉行,但对劝告者也一定要如理如法地恭敬,切不可显出不悦的脸色或露出不屑的傲色。

大乘修行人应"恒为众人徒",将所有众生看成善知识。应以清净心去看待他人,自己心怀谦下,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边每一个人。能做到如此,修行则有很大长进。萨迦班智达说过:"智者知识虽渊博,亦取他人之微德,长期如是行持者,速成一切智智位。"无论别人是什么人,在智者眼中都是善知识,别人的优点自己可以去学习,别人的不足处可以用来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未做到这点,经常对他人言行看不惯:"哼!你这种人还要教诫我,你又做得怎么样……。"满肚子的傲慢。不论你如何,如果不能从身边每个人身上学到有益知识,那证明你的修行还不够,还非智者。真正的智者,他遇到贤善的修行人,自是能获得大饶益,即使遇到一般村野百姓,也能与他们交谈而得益。如果自己有傲慢,不用说在一般人面前,就是在金刚上师面前也得不到一点滴利益。

我们要圆满自己的德行,必须要保持谦虚,恭敬地做一切众生的弟子。以前宣化上人也说:"我是一只小蚂蚁,我愿意住在一切众生的脚下;我是一条道路,愿所有众生从我身上由凡夫地步向佛果。"

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

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

对于他人所说的一切至理名言,都应称赞为善说!如果见到他人行持福德善法,就应真诚地随喜并加以赞叹!

在日常中,我们从各个方面能听闻、阅读到一些世出世间的善说。对这些劝人向上、激发人类美好情操、善良人格的语言,应该加以由衷赞美。无论什么人,在讲说对众生有利的语言时,我们如果觉得很好,就应当在他面前或背后如法地赞扬。善天论师说:"凡是能对治烦恼的一切善说,实际上都是佛的加持,与佛亲口所说无异,所以应当赞叹。"这个教证我们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形式的语言、书籍,只要真正能利益众生,使众生离恶趋善、对治恶业烦恼,其实质上都是佛的无边慈悲威德事业,与佛亲口所说无有差别,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去赞美。

在见到别人行持善法、积累福德资粮时,如供养三宝、放生、造塔庙等,这时自己也应从内心生起欢喜心,真诚地随喜他人的善行,也要以语言赞扬功德。恰美仁波切说:"如果别人行持善法时,自己不生嫉妒心,并且随喜赞叹,也能得到同样功德。"一般心地敦厚善良、谦虚的人,在看到别人修善法时,都会由衷地高兴,"好啊,太好了……",与自己亲手作这件事一样高兴,有时甚至还要超过。前段时间,我在坛城工地上与一个工人聊天,这个工人目不识丁,但他的善良敦厚,给了我很多启发。他一说话,就是赞叹他人的功德:"啊,这里的修行人真是了不起!整天闻思修行,功德真是不可思议。在末法时代,这是真正的光明宝灯啊……""唉呀,这个高僧大德的功德确实了不起!"他虽然穿得很破烂,但我觉得他内心是纯金般的质地。相比之下,我们一些人虽然有一些闻思智慧,在这方面差得很远。脑子里弯弯道道太多,虽然能明白别人做的善法功德很大,却多多少少要生一些嫉妒、攀比心里,总要绕弯子找别人的毛病,不愿意随喜功德。这种缺点不改过来,对自己积累资粮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

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

为避谄媚之嫌,应该暗中称赞别人的功德,并随和别人称扬他人功德;如果听到有人称说自己的功德,应思忖自己是否有所说之功德,而不应生骄傲。

我们在赞叹他人功德时,当面称赞也可以,但是最好是在他本人听不到、看不见的地方去赞扬。如果是当面称赞,极容易变成谄言,成为表面的吹捧。世间有许多人喜欢在当面吹捧别人,而在背地却诽谤别人,能在背后诚心称赞他人的很少很少。我们要称赞别人的功德,不能玩这套假把戏,当表里如一,他人真有功德时,自己应从内心去随喜赞扬。

"随和他人德",在听到某人赞扬他人功德时,如果这个功德是真实的,我们也应随和,去随许他人赞美之词,切不可生嫉妒,去破坏他人随喜功德之善举。有些人听到别人赞叹任何人,都要在中间插言:"啊,这个人如何如何,很坏啊……。"将在场人的随喜心全部破坏。这种过失无法衡量,他的下场也会如《二规教言论》中所说"恒时讥毁众人故,依怙神众无力护"。在《格言宝藏论》、《自我教言》等很多智者的教言中,也强调过赞叹他人功德,是修行人应有的人格基础。

"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如果听到别人称扬自己在智慧福德各方面如何如何等一些好听的话,这时应当观察自己:是否真正具足这些功德呢?如果有,也不能生起慢心,应当思维这些功德都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恩赐而得。别人如何赞叹,也不能去执著,而应将这一切回向给众生,心里这样思维后,如树安住。如果自己根本没有别人所说的功德,那么别人只是在口头上说一种好听话而已,如同空谷回音,无有丝毫实质。别人赞言再多,自己没有的功德不要以为是真的,自己如果为一些虚假吹捧所陶醉,这是极愚蠢的表现。大家如果仔细去观察,会发现这类笑话时常在他人抑或自己身上发生。一些人出于某种目的给我们吹捧:"哎呀!你真是了不起,智慧这么锐利,身体这么胖,你肯定是转世活佛、空行母……。"面对这些言词,我们应该头脑清醒,这些如同阳光下的肥皂泡,纵然七彩绚烂,也只是虚假影像而已。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沽;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一切行为都是让自他得到欢喜,而且这种欢喜难以用金钱买到。所以我们应当依他人修善的功德,使自己安享随喜的快乐。

大乘行人所有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一切有情获得大安乐、大欢喜;世间的众生,他们一切行为也是为了自己与亲人们欢喜快乐。不论你是什么人,向往安乐这一点是相同的。但这种欢喜、安乐,并不能用钱买到,世间上有钱的人很多,然而他们却很少有宁静安乐。真实而永恒的大欢乐,唯有通过闻思修行佛法,证悟法性才能得到。得到这种大安乐的修行人,佛教历史上有许多,我们都知道密勒日巴尊者,他是修行人中最好的榜样之一。在尊者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恒常处于喜悦之中,远离了一切烦恼。他无论在哪儿,住在何种环境中,内心都充满着清净的快乐,也给旁人带来了快乐,这种快乐用尽世间一切金银财宝也是换不到的。

一个人心中始终保持安乐,这样对自己的人生、修行都会有很大帮助。心怀安乐者,遇到违缘、障碍,他心里很轻松,能妥善地处理,也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在世间,一些稍有智慧的人,他们运用了一点点佛法,一生中确实过得比常人快乐得多。我有一个同学叫泽比,是我从小学、中学到师范的同窗学友,现在是下罗学校的校长。他面白发黑,有双象天眼珠那样的明亮眼睛,充满活力,很喜欢唱歌跳舞。但他以前性格稍有一点忧郁、内向,后来进入甘孜师范读书,看了《格言宝藏论》等一些佛教方面的书籍,最后他懂得了"不论对任何一件事,都不能有太大执著,如果执著太大,心里就会有很多痛苦",以此而改变了他的一生。去年我们见了一面,相别了十几年,他仍是很年轻,而其他同学都没有逃脱岁月流逝的雕琢,都显得有些衰老。我问他这十几年是怎么生活的,居然保持了这么年轻的容貌,他说:"我对什么都没有太大执著,家庭、单位,我总以一种淡然的心境去对待,好象没有经历过很大痛苦,我虽然没有出家缘份,但喜欢念心咒、看佛教书籍,一直不间断。对其它劳心之事,不得不作的就去做,做完了就扔到一边,没有费很大心力去执著。也许因为我这种处世方法,我现在过得很顺,心里总是流淌着欢乐,三宝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议!"我看他确实过得比一般人要豁达快乐,真正从修学佛法中得到了一点利益。

我们也应恒常保持着安乐心境,以豁达宽广的心怀去对待一切,放下种种不必要的忧虑痛苦。我想大家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在学院里的日子,其实很快乐。再过几十年,我们再回忆现在,可能要大发感慨:"啊,当时我们的生活确实是法喜充满,整个大地哪还有比得上那块地方,有那么多快乐的修行人呢!"你们有些人,现在因一些小违缘,有时也许起一些烦恼:"哎,没有蔬菜吃,真苦呀!""今天'床头屋漏无干处'了,上师三宝啊,赐给我晴天吧!"……但这些算不上违缘、痛苦,几十年以后,再回忆现在这种生活,一切都会变得快乐而美好。就象上师如意宝所说:"自己一生,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也有许多人很尊敬自己,世间种种圆满丰裕生活也经历了。但这些根本比不上年轻时在石渠求学的生活,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当时虽然吃穿各方面很缺,可是那时金刚上师的慈悲甘露、欢快无忧的金刚道友们……,一生中再也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时光!"我们要经常想想上师这方面的教言,不要为一些小困难而牵肠挂肚。也许有些人心里有以往的创伤,因而经常处于忧郁与痛苦的回忆之中,这些都应抛弃,一切都已过去了。今生得到了宝贵的人生,依止了大善知识,在这样殊胜的正法中心闻思佛法,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大家一定要将内心的一切疙瘩解开,以轻松喜悦的心境来修习佛法。

喜悦的心情很难得到,偶尔得到也难以保持。我们以各种方便遣除忧伤苦恼,生起这种喜悦后,应时时刻刻以贤良、清净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不仅要努力帮助其他有情,使自他都生起安乐;还要借助别人行持善法的功德使自己生起安乐。每当自己听到或见到别人行持善法时,应真诚地随喜,这样就会以他人的善行,使自己享受同样的安乐,也使自己增上了善法功德,今生来世都能得到大安乐。如果我们相续中,有嫉妒等恶心,那在见到别人的善法功德时,肯定会生起烦恼,自己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生起痛苦,给自己即生后世带来极大恶果。这种自己残害自己的愚痴行为,每一个有头脑的人,我相信都会如避毒蛇、火坑一样,迅速远离。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

如果这样去随喜,对自己今生没有什么损害,来世还会获得很多的安乐;反之,于他人功德生嗔恨,内心会因嫉妒而忧苦,后世还会遭受更大的痛苦。

我们对别人修行善法的随喜,只是一念清净的认许、赞叹、欢喜之心,这种心念,对自己各方面没有一点损害。比如说他人布施了很多财产、行持了许多善法,我去至心地为他的善行欢喜、赞叹,这样我自己的财产、地位或出世间的闻思修行功德,会不会受到损害呢?一点也不会。不但无有损害,而且自己也会因此生起数数喜乐,净化嫉妒烦恼,增上了福德。同时,自己也会因此而向这些修行善法者靠齐,上进心会日益增长。这些善根在来世更会增胜,暂时能让我们得到人天福报,究竟能使自己证悟无上安乐佛果。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去随喜,见到别人行持善法,享受快乐时,自己反而生起嫉妒,或对他人生起嗔恨。比如说某人圆满闻思或背诵了某部论典,自己见到后对他很不满意,这对自己会不会有利益呢?自然是一丝毫也不会有。不但没有功德利益,反而会因此感受嫉妒烦恼的痛苦。嫉妒烦恼烧心的痛苦,许多人都有过不同程度感受,有时就与刀割火烧一般,令人无法忍受。藏族人的谚语说:"具有嫉妒心者,始终得不到安乐;具,有傲慢心者,始终得不到功德。"自己希求安乐富贵,而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有了这种嫉妒烦恼,肯定会嗔恨诽谤他人,不承认他人的功德,在不知不觉中造下恶业。到来世,也会因这些恶业的成熟而感受更大痛苦。

世间有许多人往往因嫉妒而徒然自伤,而他们都不能自我觉察。有人一听到别人的功德,脸色就开始发生变化,内心如着了火一般,烫得他无法安坐……。这种人应好好反省自己:为什么要生起这种恶心呢?汉地有禅师说过:"他家富贵因缘定,嫉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他人的安乐富贵是他人修习善业而得,自己贫穷无福智慧低下是自己修善法不力的报应,这些都没有什么可嫉妒、怨恨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如果想得到如同他人一样的功德,当尽力断除嫉妒,真诚地去随喜他人功德!胸怀坦荡、善良的人,一个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人,他会为所有人的福乐而数数生起欢喜心,所有人的福善功德因此而在他相续中同样生起。这样的人,福德善根怎么会不迅速增长、直趋圆满呢!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与人谈话时,出言应当契合对方心意;所说意义应当清晰,而且言语要前后连贯;所说的要令人喜悦,远离贪爱嗔恨;语言音调要柔和,吐词发音的高低快慢要适中。

《入行论》是寂天论师摄集经藏中有关大乘菩萨的修法窍诀而成。本师释迦牟尼佛给弟子们所传授的有关谈话的善巧方便,已在此偈中很精简地集中,这些方便法无论你修习大小乘哪一宗派,都需要去学习。这些谈话窍诀,假如你能圆满地做到,你的谈吐一定会使听众倾倒叹服。

在内教经论中,有关谈话的善巧方便,在《法句经·言语品》、《国王教言·言语品》中,都讲得很详细。麦彭仁波切说:"世间的许多亲怨恩仇,都是由说话而引起。"大家可以经常看到国际上许多大事以及身边的小事,往往由说话而引起,也由说话而转变、消止,所以谈话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内容、方式、技巧。上师如意宝也教诫我们:"无论你是出家或是在家,说话方面不掌握一些窍诀,会带来很多不方便。"希望大家认真听习这个偈词的内容,将这些窍诀反复地运用,这样对自己的修行、弘法、生活等各方面,都将会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出言当称意"--我们与别人谈话时,谈话内容、方式,要适合对方根基意乐。世间众生,各自的根基、习气千差万别,因此各自兴趣意乐也不同。有些话我们自己觉得非常好,但别人不一定接受,所以在谈话前,最好先对听者职业习性等各方面有所了解。如果先没有条件了解,也要在谈话时仔细观察,由对方表情而判断他是否对正在进行的话题有兴趣,如果对方生起了厌烦心,应迅速转变话题、方式。要不然,你不观察对方,自己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而对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什么也听不进去。当然,我们佛弟子谈论的话题与方式,一定要随顺佛法,但是谈佛法的层次与方式,应该适机。大家都知道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是富楼那尊者。富楼那尊者见到医生就说适合医生的法;见到官吏就说适合官吏的法;见到农夫就说适合农夫的法……,应机而施教,不拘泥于框框套套。这方面的窍诀,靠知识面、生活阅历等长期锻炼与培养,方能灵活地运用。

"义明语相关"--说话时,应当将中心意义表达清楚。说一番话,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所有话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而说,让听者能清晰地理解你要阐述的意义。如果东一句、西一句,无有中心地乱讲一通,听者就会如处云里雾里,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象这种谈话又有什么效果呢?如果是很简单的话题,你直接以三言两语说出来,然后再加补充细说;如果是较复杂的话题,最好先列出提纲,一层层将重点突出;或者举出中心,再从各方面去论述其分支……。这样,听者一听就能明白,简洁明快,大家既省事又省时间。

在谈话过程中,所谈的话语要连贯。连贯之一是意义要连贯,即前言后语都要围绕主题,意义不能脱节。如果要换一个层次,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不要扯得太远,而且要加以说明;其二是语气语调等方面要连贯,谈吐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应保持统一连续。如果说话断断续续,也会因此而影响听众的兴趣。

"悦意离贪嗔"--"悦意"是指说话温和慈爱,使别人生起喜悦,乐意接受,这也是菩萨四摄法之一的爱语。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了慈爱、善良,充满了对他人的关切,所说话语也就会让他人感到悦意。当然,说话时言词平和、亲切,说劝勉语委婉、含蓄,这些善巧方便,也是使对方生起悦意的重要前提。华智仁波切所作的《莲苑歌舞》中,描写蜜蜂达阳与阿宁之间,"爱语相述悦耳美言,从未曾闻厉声相责",生活因此而过得幸福,不象一般人的家庭那样,因言语而风波四起,冲突不断。

"离贪嗔"指说话中要断除贪嗔的语言。在谈话时,自己须保持正知,保持纯正清净的语言,摈弃贪嗔染污意乐,使谈吐远离贪爱、嗔恚等不正语。在《海意经》中,详细阐述了我们修行人的语言中应远离衰弱语、粗诳语、炽燃语、不实语、贪顺卑下语、嗔害语等六十四种有垢语。在《十地经》、《法集经》等经典中,对此也有很多规定,尤其强调了以贪心、嗔心引起的语言,修行人必须远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