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入菩萨行(第五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传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79
  • 分享到:


忏悔给每一个犯有罪堕者提供了解脱机会,而对一般修行人来说,念诵《三聚经》是最相应、有力的忏悔方法。我们经常容易犯菩萨律仪的一些罪业,依靠这个忏悔方法能清净,这样重要的修法,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加以重视。雪域各派中,宁玛巴与格鲁巴的修行人对此特别重视,宗喀巴大师亲自作过三十五佛忏仪(见《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汉地净宗的早晚课里也有这段经文,但平时持诵的人,现在似乎是很少了。你们每一个觉得自己要忏悔罪业的修行人,最好每天不间断地诵修。

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

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为了自己或者他人的利益,不论在何种状况修何种法,都应按佛所说的学处去精勤修学。

我们大乘菩萨要圆满护持学处,首先要清净罪业,在这个忏净罪业的修行中并不是每天只念《三聚经》或金刚萨心咒就可以了,还要很全面、很圆满地修持各种学处。

"为自或为他"是说我们为了自己和众生从无始痛苦轮回中解脱;"何时修何行"--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修何种法门,自发心至成佛间的所有修行,都包括在在内。这些都应按"佛说诸学处"--佛在经典中所教诫的去做。在藏经中,佛对大乘菩萨的学处讲得非常细致,从凡夫如何发心,发心后如何走路、吃饭,观照起心动念……,历五道十地证得佛果,所有修法都如理如实地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比如在《宝云经》中详述了修行人到城市或其它地方,该修持何种行仪度化众生;在《华严经·净行品》中对大乘行人日常中一百四十一种行为发心叙述得更为详细。佛陀所说的这些学处,要求学人闻思后,"皆当勤修习",一层层去切实执行。如果只是竖起耳朵听听,然后就扔到一边,这样就不会起任何作用。如同《水树格言》所说:用水浸泡石头,一百年也起不到作用。或者如老熊掰玉米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后一个也没有吃进肚里。我们只是听经论传承,搜集法本,而不去实修也是没有很大意义。

我们如果能熟悉这些教言,时时以之衡量、要求自己,老老实实去实际修习,那很快就会变成如法的修行人。我想这些修法,主要依靠的不是智慧,有些人智慧很好,但他不一定去投入实际修习,有些人并没有很高智慧,但他将上师、善知识的教言当作真正摩尼宝一样顶戴,认认真真地奉行每一个学处,功德也就不断地增长。有些人眼高手低,不愿从小处着手去修,有些人自暴自弃:"这些我做不到,算了吧!"这两种都是我们修行要坚决杜绝的毛病。因为《入行论》除智慧品外,所讲的不是甚深见解,而主要是一些心念、具体行为引导,而且很细致地将修行人平时不如法的心念、行为讲得很详细。我们如果不是眼高手低,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踏踏实实地依教奉行,哪怕是只做到其中一个偈颂所说的要求,那就比得到摩尼宝还要有价值。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

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对佛子而言,不需学的大小五明等知识是没有的,能善巧方便修学一切学处的行人,福德怎么不会迅速增长呢?

一个修行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后,为了利益广大有情,需要学习广博的知识。比如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及小五明等,世出世间的种种学问,必须要去学习、精通。佛陀说过菩萨行须从五明中去寻求;麦彭仁波切在《明镜论》中也赞叹学五明的功德,并引用佛经说:得地菩萨也要学习五明,何况是我们尚未登地的行人呢?

修学世出世间所有学问,通达万事万物的事相和真理,这是大乘行人利益众生、求证一切智智的道路。弥勒菩萨在《经观庄严论》中说:如果没有精通五明,圣者也不会得一切智智果位。佛教历史上那些修学大乘佛法的高僧大德们,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典范。象麦彭仁波切,内明方面自是通达一切显密经续;在世间学问方面,从声明到牧业等种种世间技艺学问都留有精辟的著述。汉传佛教史上,唐朝一行禅师,是名扬中外的天文学家;明朝妙峰禅师在建筑工程、铸造方面,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专家。我们翻开高僧大德的传记,可以发现许多类似记载,为了利益众生,他们不仅修学出世法,世间法方面也需去精通,甚至一些小孩的游戏也要去学习。也可以说是基于这种原因,《六祖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一个发上菩提心的修行人如果去精勤修学世出世间学问技艺,福德怎不会时时刻刻地增长呢!因他所学的一切知识,如医术、木工、修钟表、养牛、种田……,这些知识技艺使他无论遇到什么行业的人,都可以"同事",可以有方便去利益度化他们。菩萨学习世间学问,不象世间一般的人,世间一些发心不清净的人,他们去学习世间学问,对众生、自己都不会有利;但大乘菩萨以菩提心摄持,他所学的一切都会转化为利益众生之力量。藏族人的俗话说:"智者以善巧方便摄受,一切都变成智慧;医术高明的医生,他眼中所有的草木全都是药材。"大乘菩萨所学的一切学问都会变成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因此他知识越多,积累资粮也就越快、越多。

我们在座都是发过菩提心的修行人,因此不要忽视这个教言,这不是作者个人观点,而是所有大乘修行人应该修习的教言。我们不能认为闻思几部经论,会念一两个仪轨,自己去专修一个法门就够了。要积累广大资粮、得到如来果位,摄受其他众生,必须要广闻博学世出世间一切学问,学得越多,对自他众生就会越有利益。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

但为有情利,回向大菩提。

不论是直接或间接,一切作为都应该是为了利他;而且是为了利益有情,将一切功德都回向无上大菩提。

我们发了无上菩提心,进入大乘菩萨道后,所学所行,都应当是为了利益他人,为了无边无际的轮回众生得到解脱而行,除此之外,不应该去做其余事情。

饶益众生的事业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地饶益众生,如讲经传法,引导众生弃恶行善,或者布施衣食财物、救赎将要被杀害的有情而放生等等,有很多方法能够直接地饶益众生。关于放生,我一直恳劝大家,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行持。不论你发心清净或不清净,在众生遭受杀害恐惧痛苦时,如果你有办法将它们救出来,那就是直接地救度众生,使它们从怖畏痛苦中得到解脱。在这个过程中,以放生仪轨加持它们,让它们听闻到佛的名号、经咒,种下究竟解脱成佛的种子,暂时也得到生人天善趣之福报。这种直接利益众生的善法,我们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也不能放松,哪怕只是去救护一个众生的生命,也值得大家去精进努力。我想你们当中谁也具足这种能力,即使最平凡的出家人或居士,你们也有能力劝别人放生或自己去解救几条生命。在现在这个时代,放生是最直接、最易行的救护众生,而且对弘扬佛法也具非常深远的意义。

对每一个众生来说,生命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如果在生命遇到威胁时,其余一切都愿意舍弃。牛羊等动物在遭残杀之际,它们都会大颗大颗地流泪,畏死之情与我们人类毫无区别,假如你们亲眼见到这些惨状,或者在此观想自己处于它们同等境遇,难忍的悲悯一定会自然生起,此时你为什么不快快向他们伸出救援之手呢!

直接饶益众生,对那些具备大能力的高僧大德来说,有无量善巧方便,如灌顶、传法、讲经、修法,通过他们的加持引导,无量众生趋入安乐、趋入解脱彼岸。但一般初学佛法者,没有这种能力,此时可采取另一种方式--即间接方式饶益众生,这种方式包括自己诚恳地发菩提心、精勤地闻思修习等等,这一切都是间接利益众生。

不管是直接、间接,我们的行为应当是利他之行。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般若摄颂》中说:菩萨身口意三门行持,应当全部是利他之行,是众生得安乐利益之因。如果我们的一切心念言行,都能做到利益众生,那自己修学大乘佛法就确确实实有很大意义。如果表面上在利益他人,而实际上其发心是为自利,这样的行者离大乘佛法还差得很远。凡夫强烈执著自我,一切作为都是围绕着自利;而大乘菩萨以强烈菩提心愿,他每时每刻的作为,乃至梦中的心行,都是为了利乐众生,亦是众生安乐之因。我们应仔细观察自己的三门作为,区分自利和利他,努力向大乘菩萨的境界靠拢。有了真实、坚固的饶益众生之心愿后,自己的言行则能有力地利益众生。

在修持菩萨行中,所有善法功德都要毫无保留地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自他的究竟菩提。不管功德大小,只要你能作这种发愿、回向,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对众生将有无法思量的利益。这一点,在《华严经》等许多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在前面讲七支供时也说过。发愿回向能将善法功德总集起来,集中力量去成功愿望,这是饶益众生最殊胜的方便法。因我们凡夫暂时没有能力去广利众生,但修此方便法,以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及自己清净意乐的力量,对众生决定有广大利益。

将功德回向于无上菩提,除了有集中力量迅速达到目标外,还可以保持自己的功德善根不毁坏,乃至得菩提之前,这个善根不会消失,而且会越来越增长,如《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所说:"譬如天雨一滴之水坠入大海中,其滴虽微,终无灭尽;菩萨善根愿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灭尽。"在本论第一品、第三品中也讲过回向的功德。我们做任何善事,立即回向无上菩提,这个善根乃至成佛之间不会失坏,而且还会不断增长,为自他带来无尽的利益。这种殊胜方便,我们一定要善巧地通达,时刻运用,使自己的一切利他之行,丝毫无漏地汇集于无上菩提道。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

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我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舍弃精通大乘法义并守持清净菩萨律仪的珍贵善知识。

要修习大乘佛法,必须要依靠大乘善知识传授菩萨戒和大乘法义,依靠善知识的加持引导,自己才能顺利通达并进入大乘菩萨行的修持,才能生起修行功德。因此,如法依止大乘具相善知识,是大乘修行人一切功德出生之处,是修行的核心,一切想圆满菩提心的行人,宁舍生命也不能舍离善知识。

大乘具相善知识,应当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善巧大乘义",他能够精通大乘法义,对菩萨学处能通达,能善巧摄受、引导弟子。如果他不是广闻博学,也要对大乘法门的整体有一定了解,通达其中内外密义;第二、他必须要安住于清净菩萨律仪。大乘律仪总言之包括于愿行菩提心,如果大乘善知识相续中有大慈大悲心,具足殊胜菩提心,则有了清净戒律的基础。如果不具菩提心,那任何人去依止,实际上得不到什么利益。真正具相的大乘善知识,必须要具足包括大悲与智慧的真实菩提心。这种上师是真正的如意宝,千百万劫中也难得遭遇。如果得到了这样的善知识摄受,那自己即使遇到命难,亦不能舍离。在《四法经》中说:"摩诃菩提,在有生之年,纵遇命难,亦应依止珍宝善知识。"依止上师的必要、功德与依止方法,我们已经反复讲过,历代传承上师也给我们有许多教言。在大乘法门中,如果学人不去依止一个具相善知识,那么佛陀的教言,没办法去全面理解、去摄集要义次第修行。没有善知识加持,自心相续也很难得到清净、成熟,无法从凡夫习气中解脱,修行也就始终无法成功。

大乘善知识是我们菩提道上的引导者,是教导与加持之根本,是我们修习佛法之眼目,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宁可舍弃生命,亦不能舍离上师。但是现在很多学佛者,上师说话稍微有点不合他的心意,或是他错误领会上师教言的密义而生起烦恼,马上就舍弃上师,甚至还要诽谤上师。他们选择上师就象在超级市场挑选商品一样,而且现在这种人特别多。这种行为的罪过无法估量,也是修法中最大违缘和不幸。我们有些人也许有类似不如法处,希望你们好好审察自相续,忏悔这些烦恼恶业。如果没有"舍命亦不离,珍贵善知识"的信心,你的修行肯定得不到成就。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

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应该如《华严经》中吉祥生传所说,去修学依止上师的方法。关于这些侍师法及其余菩萨学处,只要阅读大乘经典就可以知道。

关于如何依止善知识,在《华严经》中的吉祥生传一品经文里,有比较详细地叙述。吉祥生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一的善知识。在那段经文中,记载了善财童子参访吉祥生子与吉祥慧女,他们告诉善财童子如何依止善知识。善财童子依教参访了很多善知识,进入弥勒菩萨的秘密坛城,最后又依文殊菩萨通达所有法门,善财童子因此而赞说了依止善知识的无量功德。我们在依止善知识过程中,应该依照经中所说的原则,不畏一切苦行,灭除所有邪见、违缘,如法地修学事师法。你们大部分人都看过《华严经》,我以前在五台山时也阅览过汉文本《华严经》,看到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经历,自己确实有很大收获。善财童子依止过的善知识中,有各种各样显现,比如胜施婆罗门显得痴心非常重;还有甘露婆王,他以魔王的方式示现,显现出极大嗔心;还有婆须蜜多,她以妓女的形象示现在世间。如果我们见到上师显现出这些形象,可能会立即生邪见。但是善财童子紧守了吉祥生善知识的事师教言,未生丝毫邪见,以清净心如法地依止了这些大善知识,终得大成就。我们如果也能这样以清净心去舍命依止上师,则上师相续中的一切智慧能于自相续中迅速生起。

"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关于这些依止善知识的学处,以及其余一切菩萨学处,只要去阅读大乘经典即能了知。本论中对于菩萨戒具体戒相没有详细讲解,在此所讲的是以正知正念去守护菩萨戒的根本方法。关于菩萨戒的具体学处,在大乘经典中《华严经》与《宝云经》叙述得比较详广;其它的如《地藏经》、《大乘四法经》等也有一些论述。作者在此告诉我们应该去翻阅这些殊胜经典,学习大乘菩萨的具体学处。

关于阅读藏经,我经常想:我们现在的佛弟子确实很惭愧,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世间各种职业有各种职业的知识,世人似乎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知识学得很广博、也很全面;而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能通达十部经典的也很少。在藏文大藏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经典译成藏文的有一百零八函,不要说全部,真正精通其中一函的学人也极少。在汉地学佛者中,也很少有人能通达多部经典。本师释迦牟尼佛给后人宣讲这么多经典,我们不要说能通达、讲习很多部,很多人就连看也没有看过就死去了。好不容易得到了暇满人身,但没有抓住机会去阅览这些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殊胜宝典,太可惜太可惜了!我们现在天天闻思经论,只是限于藏经中比较重要的几部,如果除了这几部,其余都放弃,这样确实太遗憾。无论小乘大乘经典,希望你们能抓紧时间,经常去阅读,将分别念融入佛的智慧大海中,长期这样去熏习,对自己修行定会有极大助进。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

首当先阅览,尊圣虚空藏。

经藏中广泛宣说了菩萨学处,所以应勤于阅览经藏;其中首先应阅览详述根本堕和忏罪法的《圣虚空藏经》。

在大乘经典中,详细广泛地宣说了菩萨学处,对菩萨各种行仪的细节,也有极其精微的阐述。我们要了解这些具体修持方法,应当深入经藏,精进地阅览。但是经藏浩瀚广博,从何处开始去读呢?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大乘菩萨学处,则应首先阅读《圣虚空藏经》,此经有另一种译本又名《虚空藏般若波罗蜜经》,经中主要宣说菩萨根本堕罪及忏悔还净之方便,依虚空藏菩萨不共功德威力,圆满清净修学者的戒律。但是现在汉地的学佛者,对这部经似乎不是很重视。

大家仔细观察汉传佛教学佛者中间,传来学去好象常见的只有几部经,《无量寿经》、《金刚经》及《法华经》等等,其它许多经典都放在藏经楼了。很多人已出家多年,不要说去阅览众经,连十部经的名称都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过。唐玄奘、鸠摩罗什、义净这些大译师呕心沥血译出的宝典,现在似乎无人去重视了。

我们在修学佛法、生活过程中,有很多疑问难题急需解决,如果能去翻阅经论,不一定要去问上师才能解决。佛陀与往昔的大成就者、班智达们,将很多问题都清楚地写在经论之中,某某问题其本末枝叶、来龙去脉、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都讲得很细致。我们现在如果只是抱着几部经,去钻研基本的见地,而具体行处,无法弄出头绪。喜欢阅览众经的人都有这种经验:平时觉得非常为难的问题、很难对治的烦恼,往往就在不经意中翻开一本经论,得出了完整答案,一切疑难症结都冰释了。

佛陀的教言如果完全靠别人讲解、传授,这是不可能的。你们当中大部分人智慧也够,各种顺缘也具足,只要你们勤奋好学,一定能广博地通达佛陀的教言,能得到经藏中很多珍宝。能够真正有一批人去如是修学,去住持弘扬正法,佛教也就不会变得只有形象而已,望诸位努力!

亦当勤阅读,学处众集要;

佛子恒修处,学集广说故。

此外,亦应当再三研读《一切学处集要》这部论典。因为菩萨恒常修学的行仪,在《学集论》中有详广的论述。

"亦当勤阅读",在藏文原颂中是"亦当再三阅读"的意思。作者在此特别教诫我们要深入仔细地研读《学集论》。《学集论》是作者依据阅藏时的经钞,整编而成完整的菩萨修学体系,有二十七个摄颂,长行四千二百颂,共十九品(汉文译本只有十八品,大正藏32册P75-145,共25卷)。这部论著叙述了广博的菩萨学处,引经有一百零五部之多,中间也有精辟的论议,《入行论》内容绝大部分出于《学集论》。如果不看《学集论》,要学好《入行论》,有很多地方恐怕是有些困难,因为《入行论》大都讲得较精简,而《学集论》是一切学处要义总集,讲得非常细致。列出其十九品的名称,大家也许就会从中看出一些:一、集布施学品;二、护持正法品;三、护法师品;四、空品;五、集离难戒学品;六、护身品;七、护受用品;八、清净品;九、忍辱品;十、精进品;十一、阿兰若品;十二、治心品;十三、念处品;十四、自性清净品;十五、正命受用品;十六、增长胜力品;十七、恭敬作礼品;十八、念三宝品;十九、增福品(此品在汉译本中附在十八品末尾)。寂天论师深入经藏,给我们留下了这部二十五卷的论著,希望你们真正想通达广大菩萨行仪的人,一定要去再三研读。

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要。

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

或者可以暂时先阅读比较精简的《一切经集要》。如果有余力,亦应去参看龙树菩萨所著的《学集论》和《经集论》这两部论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