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第五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传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76
-
"柔和调适中"--"柔和"指断除粗恶话语,以温和文雅的语言方式与人交谈。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论》中也说大乘行人"当说温和诚实语"。用柔和委婉的方式去说话,自己要阐述的意义同样能很清晰地表达,而且也能使听者接受,一些诤议与冲突,也就能平静地解决。有些人说话全然不注意这点,一开口就带着刺,横来直去,将别人的心刺痛,这样没有必要,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即使你说的话真实合理,对他人有利等等,但方式过于粗硬,象呵斥责骂一样,一般人无法接受你的开导,说不定还要与你顶撞。在《亲友书》中,龙树菩萨也教诫过:"佛说三种语,人美实虚言,犹如蜜花粪,弃后可行前。"美语如蜜,实语如花,而虚言如不净粪,作为修行人,最好的语言是美语,即以悦意可人的方式说真实语,给人的心灵带来美好感受。希望你们今后切实注意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柔和。
"调适中"指说话声调要适当,高低快慢要适中,每次说话不要太多太久,也不要太少。一次说很长时间,话太多,别人听了会厌烦、记不住;说得过于精简,别人也听不懂。然后,说话不能太快,说得太快了,辟辟啪啪,别人没法听清楚,也无法反应过来;但说得太慢,一句话说上几分钟,怕耽误时间的人不愿听,坐下来听的人也很快就睡着了。还有音调高低亦须注意,说话声太大,象吵架一样,很刺耳,令人全身不舒服;但声音太小,对方听不清,也显得你怯弱等有许多弊端。当然,说话声调的快慢高低,在场合不同需要一定调整,但必须要注意能让听众接受,能配合自己表达的意义。这些需要大家在日常中细心揣摩,自己去学习。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当我见到有情时,心里应该想到:我必须依靠他们作助缘,才能修成佛果。因此而用诚恳慈爱的眼光看待他们。
本颂在藏文原版中,此偈词句顺序与此不同,"诚慈而视之"是最后一句。当然,译者在此作这样的调整也可以。
我们修持菩萨行的行人,平常看到众生时,无论是高贵贫贱,无论是那一道有情,对任何一个都应用慈爱目光去看待,都应该以发自内心的尊重、珍爱之心去对待。作者提出这种要求,当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其深刻、充分的理由。这个理由在经论中,有多层次的阐述,在此作者以"众生是自己成佛助缘"为理由而阐述。我们修大乘佛法者,从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中间修持六度万行积累资粮,到最后证悟圆满正觉果位,都要依靠众生方能成就。如果没有众生,"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无有发起基础;布施、忍辱等福德资粮无从积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果也无法成就。所以,我们见到众生时,应立即想到他是我们的成佛助缘,是我们的大恩者,以此而自然地从内心流露出"视之犹胜摩尼宝"的尊重、珍爱之情,不断地增上自己善良清净意乐。
我们也都知道《六祖坛经》中说过:"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从实相上看,众生与佛无有差别;从现相上看,每一个众生都是未来佛,现在是佛之因。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对每一个众生也应如佛陀一样去恭敬。在本论的后面部分也说"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众生既然与佛同等,作为佛子的大乘行人,对三世诸佛都要礼敬皈依,那对众生焉能不去加以尊重呢?
在《般若摄颂》中说:"趣入佛乘者,应于诸众生,平等父母视。"《菩萨宝论》中也说过:"若见一切众生时,当发父母兄弟心。"这些要我们尊敬一切众生的教言,在其它经论中尚有许多。作为行持善法者,这是极为重要的教言,而且每一个大乘行人必须做到这点。如果从内心不能将每一个众生当作父母,当作自己的成佛助缘,或与佛平等观待,那自己的菩提心无法生起、稳固增上,直至究竟。
此处已经很清楚地叙述了"诚慈视众生"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乃至未能任运生起尊敬每一个众生的心念前,努力去作如是的观修。关于尊敬众生这点,有些人在表面上做得很象,成天笑嘻嘻地,见到每一个众生时,似乎都很尊敬,但内心仍是对许多人不满:这个人是坏人;那个人是愚笨者;那个是下等人……。这种藐视心不改,他离菩提道就会越来越远。我们修行人应该心怀质直,表里如一,应当从内心去充分、圆满地认识众生对自己的恩德,众生的胜义本质与佛无二……。如果对这些道理生起了定解,自己也就会毫无虚伪将众生平等地观为父母,或进一步观为佛陀圣尊等,于无勤中,积聚起巨大福慧资粮.
热衷恒修善,或依对治兴。
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恒常以猛厉意乐去修习善法,或者以强烈对治心而修善法。依这些发心,如果对三宝福田、父母师长等恩田,苦难众生悲田,进行供养布施,就会成就广大的福善。
修持善业时,必须明白怎样才能成就大善业。如果不抓住重点,纵然我们用很长时间去修善法,也不能积聚起大福德资粮。此偈便为我们指出了成就大福德善根的几个条件:发心意乐的加行--热衷;时间的加行--恒久;方法--依对治而兴;对境--恩悲福田。依靠这几个条件去修善法,功德非常大。在《亲友书》中也说:"若恒修对治,德胜愍众生。"意思是若具足猛烈意乐、时间长久、对治违缘,对境依殊胜福田或悲田五种条件,无论修善造恶,其力量都非常大,与此处所言大致相同。
此处第一个条件是"热衷",热衷是强烈的欢喜、信心,指发心意乐猛烈积极。心是万法的制造者,我们在修善法时,如果善心强而有力,则所修善法具足大功德。我们要成就大善法,首先必须具足这一点;第二是"恒常修持",即修善法要持之以恒,以长久心去修持善法,则定能积累起大善根;第三是"对治心要强烈",在修持善法中,对治烦恼的意乐要强烈。每一种善法都有对治某种烦恼的特别功用,比如说布施能对治贪吝之心;忍辱能对治嗔恚。我们在修持善法时,必须要发起强烈对治心,以此而得到很大的断烦恼功德。同时,对修法中生起的一切逆品烦恼违缘必须对治,否则无法圆满善法;第四是"依殊胜对境"--恩悲福田,"恩田"指父母长辈、传法上师等,对自己有生养教育恩德的人;"悲田"指陷于饥饿贫困等各种苦难的众生,比如说经常在街上流浪的乞丐,或者如阿底峡尊者所说:"长期的病人、远来的客人"等这些人无依无靠,处于极可悲悯的处境;"福田"指上师三宝。我们对这些殊胜对境去供养、布施,依之修持各种善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很广大的福德资粮。
如果我们能具足--恒毅、长久发心、强烈意乐、切实针对烦恼、以恩悲福田为对境,而修持供养、布施等各种善法,根索曲扎仁波切的讲义中说过:"即使布施之物极微薄,但是依靠上述恩悲福田等殊胜缘起力,自己于很短时间内也能获得无量的福德资粮。"这些修善积资的善巧方便,如果我们没有通达,在修行过程中虽然花了很长时间和力气,但只能是事倍功半,福德资粮无法迅速增长。
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
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
通达了上述善巧方便,且具足信心后,就应当经常去修习利益自他的善法。一切善法都应主动去修学,不要依赖他人的督促、帮助。
我们修持善法,除了必须掌握如上所述的善巧方便外,对自己所修善法还要善巧地了解。如果不精通善巧,那什么法也无法修好。举个例子说:你要修持中观法门,首先必须先了解中观法门的内容,抉择胜见,具足此后方有修持基础;有了善巧的基础,还必须具足强烈信心,没有信心,修任何法也不会得到成就;具足善巧和信心后,还要保持恒常修行,因为修行是长期的事业,需要长久努力方能得到成功,历代高僧大德们都是将一生时间全部投入修行佛法事业,才使自己登上成就的殿堂。
具足了善巧、信心和长久心后,我们要去主动、积极地修行,不要有依赖心,有别人督促、帮助你才去修法。在《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说:"菩萨独自披上无上菩提心的精进铠甲。"《经观庄严论》中也说过,大乘菩萨见到众生的痛苦时,不必要他人来劝导,必定会去饶益他,如果要别人去劝励他,这是可笑和可耻的事情。大乘菩萨利生修行,是主动而积极的,并不需要他人劝勉,因为大乘菩萨将解脱众生当成本份工作,就象我们吃饭穿衣一样。我们作为修习大乘佛法的行人,如果生起了菩提心,一定要时刻不忘"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一切善法都应主动去承担。如果要别人劝导、帮助,自己才去修行,这不是大乘佛子的行径。
在《格言宝藏论》中说:"常依他人扶持者,一旦此人会遭殃;如同天鹅携乌龟,终于摔死于地上。"如果自己不去努力,只是倚靠他人,世间小事也成功不了,更何况说是天上天下最大的成佛事业。古人常说学佛出家,是三界中无比的大事,非帝王将相所能比。这样的大事只有靠自己勇猛无畏、果断地去清除菩提道上一切障碍,努力积聚二资,不达成佛彼岸,决不罢休。具足这样的气魄,方有成就的可能。
《华严经》中说修行人"应于一切时,勇猛大精进",这是我们修行中的关键。特别是这样的年代,很多修行人缺乏这种大丈夫气魄,在修行中经常放逸,没有他人劝勉,自己就不去精进修行。就象我们有些人背诵经论一样,如果没有上师督促,自己就放弃了,一点自觉主动性也没有。这种坏习惯不改变,你的菩提心能不能护持,你的修行最终会如何呢?你们应该好好想想。成佛是自己的事,是所有不甘堕落者的终极大事,你们看看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是如何去勇猛精进地修行,以往高僧大德是怎样为自他利益事业而修苦行,如果能时刻不忘这些教言与往昔修行人的典范,相信大家自主自强、勇猛精进之心也一定能蒸蒸日上!
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
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的修习,应依次第层层增上而行;不要因拘泥于小小德行而舍去较大善法,善法大小应该在利他层面上去考虑。
"六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这是大乘菩萨所有法门的总摄。在此六度之中,有一定先后次第,在布施功德的基础上才产生持戒,在持戒的基础上再出生安忍……,依次由前前而生后后。在《经观庄严论》中对此有较详的论述。六度法是佛陀依众生的根器,而设的次第法门。象上高楼一样,如果有一层层的阶梯,我们就能很顺利地到达楼顶,同样,我们依六度法门,也能稳固地层层上进,顺利成就佛果。所以,这个次第大家一定要清楚,了知后要去依教"层层渐升进"。
"勿因小失大"--不要为小利而失大利。在修行过程中,要善巧于取舍。善法有大小之分,当自己的力量无法兼顾时,不要因小而失大,应舍小取大。比如说持戒与布施比起来,持戒功德相对要大得多,因此在修习持戒时,就应将持戒放在首要位置,布施次之。世亲论师说过:"如大海水与牛迹水,其量相差悬殊;持戒功德与布施功德亦如是,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因行布施容易,世间屠户等劣种人也可做到,但持戒并非如此。"要做到持戒,必须要对三宝有信心,有一定正知正念。这点大家都应明白,在求证菩提的修行中,要观察诸善法功德大小,不能拘泥于小善而舍大善。在《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孩为了一块糖,而将家里的金银财宝给了小偷,比喻有些人舍大利而取小利,这是极其愚痴的行为,在我们修行中应切实加以注意。
在此,有些人或许有疑惑:本论前面说"经说布施时,可舍微细戒",与此处不是矛盾了吗?一点也不矛盾,前面说"可舍微细戒",是针对修学布施者的层次而说,其实也是观待于义利大小而言。因为"大处思利他",大乘菩萨行善法的大小标准是依利益他人大小而分,对众生利益大的行为是大善,利益小的是小善。如果布施对众生利益较大时,对支分微细戒律是可以开许的。在《无尽慧经》中对此有专门论述:比如有人远来向安住寂静处的菩萨求法,而菩萨正在守持禁语寂静安住等戒,这时如果菩萨不舍禁戒,不为求法者布施教言,则为因小而失大,根本戒也就触犯了;如果为利益他人毁坏禁语等微细学处,不但没有过失,而且有很大功德。但是,这种开许在一般情况下只限于微细的支分戒,如果布施与主要戒条有抵触,就要舍布施而持戒,因为这时持戒功德远远大于布施。
在此取舍过程中,我们应当依教证与清净智慧来选择。到底何种善法能真正利益众生,并不是以一般凡夫所谓的好心好意抑或恶意之标准而定,因为凡夫人智慧低劣,看不到长远因果,有些事表面与其真实面有很大差别。再者,如果以智慧深入思辨自己的发心,有时虽然好象是利益众生,实际上大多数是以利益自己为出发点,为自私自利而行表面的利他之行,这样不但无有功德,反而有过失。所以在此过程中,必须用智慧来摄持,防止自己造恶业。现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口头上说得很好听:我要弘法利生,因而大兴土木造庙子、塑佛像、讲开示……,作很多表面上的善法,但真正目的却落在追求名闻利养、自己今生后世的人天福报上,这种作法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
真正的大乘菩萨,他的所行有时从表面上看可能与利益众生无关,有时甚至是为了个人利益,但实际上,他一切行事皆是利益众生的甚深密行。他在为一件似乎私事忙碌时,实际上要牵涉到很多众生的利益,就象密勒日巴尊者一样,一生都在寂静山中独自修行,而他的个人修行利益了所有众生,这一点必须用智慧火眼金睛仔细地观察。现代商业社会是龙蛇混杂,名优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掺杂在一起,一般人很难分辨清楚;佛教界也是如此,不以智慧去观察,极难辨出真假。
辛三、(饶益有情戒)分三:壬一、饶益有情;壬二、以财法而摄受;壬三、防护他人之不信。
壬一、(饶益有情):
前理既已明,应勤饶益他,
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
明白了上述道理后,就应该精勤利他。具有深远智慧的大悲佛陀,为此对菩萨开许了一些身语遮戒。
前面已将菩萨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一一阐明。修持了这些学处后,应以六度四摄法精进地利乐一切众生。大家都知道,大乘菩萨一切学处其根本出发点,即是利益一切众生。阿底峡尊者也强调过:大乘与小乘的划分是以菩提心而区分。修行人发菩提心,进入大乘后,自己的一切心念言行都应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修习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成熟自善根,然后修习于无助伴者、愚痴者、有恩者,忧苦者等十一类有情,如其所应而作义利的饶益有情戒。
在对众生作义利过程中,如有些行为不得不与律仪戒发生抵触,那时该如何取舍呢?如果为利益他人而犯律仪戒,会不会堕地狱呢?在此,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些开许,如果在真实地饶益众生中,不得不去违背身口的律仪,也可以开许。佛作这些开许,并非随意而作,而是依据他通达三世一切的甚深智慧与无边大悲心。"慧远具悲者"指佛陀,佛陀圆满了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能现见万法,如果众生造了恶业将堕落,佛陀能了知无碍,并依无缘大悲心,佛陀一定会挽救。所以,佛陀作的开遮,我们尽可依循而行。在对众生有很大利益时,佛开许一般情况下遮止的身口七支不善业等律仪戒(十不善业中的身语七支)。在《善巧方便经》中说:"商主以大悲心杀一恶人,摧坏多劫生死流转。"这个公案大家都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转生为大悲商主行持菩萨行时,有一黑人持短矛者预谋杀五百菩萨,为了制止他因恶行而堕落地狱,大悲商主以宁愿自己下地狱的悲心,杀死了黑人持短矛者。依凭这种勇猛的发心,大悲商主圆满了十万大劫的资粮;另外也有公案说婆罗门星宿为了救护婆罗门女,而生大悲心,坏自梵行与婆罗门女成家,依此悲心,也圆满了一万劫的资粮。
在根索曲扎仁波切的讲义中,也引用了这两个教证,但与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讲的稍有不同,可能是各自出处的经典不同。这也没有什么可疑惑的,因不同经典是佛陀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在不同时处而说。佛在小乘戒中严格遮止的律仪,在大乘根基的行者前,为了饶益众生,佛也开许了身口遮戒。在《入行论》大讲义中,对身口七种遮戒的开许讲得很详细,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相同。
在《学集论》中,也引用了《善巧方便经》,说出家菩萨为了利益有情,对别解脱戒的根本戒也有开许之处;《宝云经》中也有同类教证;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中(P204-217,此于性罪与别解脱戒差别)对此七支开遮广引《瑜伽师地论》而详作了阐述。佛经中的这些开许和遮止都是为究竟利益众生,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损害众生而作遮止,而在特别情况下,"由具悲愍非为恶",不但不是恶行,而且是很大的善行。但这必须依靠真实而坚定的饶益他人之心,一般修行者只有相似悲心,所以不能开许,这些大家应详阅戒论。
我们一般凡夫,口头上说为了饶益他人,或者以一些相似的悲心,去做不如法的各种行为,这些都是自相恶业,绝不开许。内心的贪嗔烦恼不断除,以这些烦恼为因去行事,无论你口里说得多妙,心里想得多美,但只要与戒律相违,定会招致不可思议的恶报。一些人见到佛经中有这样的公案或开许,他们就以此为由而蠢蠢欲动。这类人当切实留意,狮子跳的山涧,狐狸不能跟着去跳;凡夫没有大菩萨那样的智慧和悲心,因而大菩萨的行径,凡夫没有能力去完全仿效实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讲义中说:"出家菩萨对淫戒、杀戒都没有开许,如果是为了真实利益众生不得不行持,则应先舍戒,后方可行持。"他也引用了很多教证理证,但在此不再广述。
总之,这类开许是佛以深远智慧观察微细奥妙的因果而作,是诸获得无染清净意乐的菩萨行境,是极微细难行之处。我们应当观察自心,自己不具足这种能力、境界前,应老老实实地遵律仪戒而行。而且,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类开许只限于身语律仪,对心意的遮戒,任何时处都没有开许。因诸法的善恶,都由内心意乐而决定,心不清净则身口诸业都不清净。
壬二、(以财法而摄受):
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
己食唯适量;三衣余尽施。
平时应当将自己的食物分与堕落恶趣者、无依无靠的贫穷者及安住净戒者,自己只吃适量食物;在财物方面,除了三衣、经书、法器外,其余应全部布施出去。
布施财物主要是在家菩萨所修的法。如果是出家菩萨,应以法布施为主,生活方面是以化缘乞食而行,如果乞得些微食物,应分成四份,三份用来上供下施,一份自己享用。首先,应供养安住清净戒律者--金刚上师和诸佛菩萨、本尊、空行、护法。这时须注意:对圣尊等殊胜对境应"献新"--即所得饮食在自己尚未享用前,以新鲜洁净部分上供,比如今天得到一钵饭,一杯清净的泉水,自己还未享用前,先取一点供养上师三宝,这叫"献新"。此处"住戒者"也包括持守戒律的梵行者,象乞食比丘、住山苦行的瑜伽士等;第二"与堕者",堕者指因恶业而堕落的众生,这些众生中有的显现可见,如狗、鱼等旁生,有的隐相不现,非凡夫肉眼所能见,如饿鬼、地狱众生等。对旁生施食比较简单,一边施给它们食物,一边念一些经咒为它们发愿回向功德,愿它们早日离苦得乐。为饿鬼中阴众生施食,要念仪轨咒语加持,它们才能享受,在施食时,要以大悲心为它们回向功德,愿它们早脱恶趣等;第三"无怙",指无依无靠的贫苦者,他们往昔没有布施、积累福德,所以现在非常贫穷,缺衣少食,处于极其悲惨境遇中。我们每次得到食物时,都应分给他们一份。这样上供下施后,留下的食物自己便可以享用了。在律藏中,对这些有详细规定。
自己在受用食物时,应该适量,不要吃得太多。《亲友书》中说:"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不为肥骄傲,但欲住持身。"吃得太多,身体会很肥胖,自己会为此生起慢心:"啊,我这么胖,福报真不错……。"吃得过多,昏沉也厉害。有些人吃完中午饭,下午一直处于昏睡状态,这就证明吃得过多。吃饭也不能过少,如果过少,身体变得瘦弱,没有精力去闻思修习,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也生不起来。特别是初学者,生活如果太困难,就会为维持生活而分心,没有吃饱时心里很难压制饥饿痛苦,身体也没办法维持。如果自己的食物很少,不布施也是开许的。在佛经中,在食物方面也要求修行者依中道而行,不能刻意去挑择。但是,我们去汉地时,许多居士必定会要我们吃很多,吃少了他们就不高兴,说是吃得越多、吃得越好,功德就越大,不知这种说法有何依据,也可能是他们的祖传教言吧。
在其它财产方面,出家人除三衣、钵盂、经书、法器(包括铃、杵、手鼓等修法必用品)之外,其余一切都应舍施。出家人的三衣不能布施,戒律中未作过开许,因三衣是出家人与外道、世俗人在外表上的区分标志,如果有人将三衣布施,可能他想还俗吧。有些人不懂戒律,觉得上师恩德很大,自己没有其它供养,就将自己的三衣供养给上师,这也是不行的。
修行正法身,莫为小故伤;
行此众生愿,迅速得圆满。
用来修行正法的身体,不要为了区区小善而损害它;依靠身体修行正法,可以迅速得到满足众生愿望的能力。
人身是修习正法的基础。要修习佛法、度化众生,人身是关键,如果没有很大必要,绝不能随意去损伤身体。大乘菩萨学处中有规定,如果对众生利益不大,为小善而砍断四肢等身分,或经常不吃不喝,行一些无有义利的苦行,折磨自身,这是外道的行径,是绝对不开许的。我们修持正法的暇满人身,是往昔于累劫中持戒积福所得的善果,利用这个人身,可以圆满广大资粮,利益无量众生。这样宝贵的修法工具,如果随随便便损坏了,这是对自他众生极不负责的行为。
现在汉地、藏地都有一些人燃指烧身供佛,这些在佛经中也有宣说,但佛经中所说的并非只是表面形象,而有其深奥密义(《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大家反复细阅)。如果自己的见解信心不达到一定层次,只是烧掉肉身,而不能烧掉执见,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很大意义。而且,如果为了一些小愿心,或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将自己的身体损坏,对大乘菩萨是绝不开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