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四、通达利益

《四法印·诸行无常讲记》 ︱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丨智圆法师·讲授 ︱

反面看,如果一开始前行的无常修得非常好,那就做了一个大的减法,减到只剩下一个刹那。从心态上看,这已经单纯了很多,原先有无量无边的妄想,缘过去法、缘现在法、缘未来法,妄想纷飞。现在安安静静的,落在当下一念上。这就完成了一次“大扫除”,扫得只剩下一刹那。然后在抉择空性时,一切胜义理论都用在这一刹那上作抉择,看看它到底有没有自性,有没有四边,有没有生、灭、一、异、常、断、来、去,这就非常简明,容易抉择,心态是轻松而明快的。

接到前面,我们说过“抉择无生”是学般若的重点,抉择的理论很多,现在把金刚屑因用在刹那上,如果当下一刹那有生,一定不会超出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四种情况。以下就在刹那上破这四种生:

一、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是他体的缘故,不是自己生自己。

二、前一刹那灭了,后一刹那才生起,两刹那不能同时存在的缘故,不是他生。

三、既不是自生和他生,也就不是自他和合的共生。

四、这一刹那是由因缘造作的缘起生,所以不是无因生。或者,如果无因能生这一刹那,这一刹那应成恒时都有,这和刹那生灭相违。

这样就知道,把一个法抉择到刹那,刹那生的东西在没有观察时,在世俗当中确实有缘起生,以胜义理论在这上面一观察,当下根本就没有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情况,所以当下就明白万法原本是无生的,从当下一刹那上就可以抉择到无生。所以,生和无生、灭和无灭完全是无二的,二谛无二的本性就摸得到一点、感觉到一点、体会到一点,这些境界直接间接慢慢就会生起来的。

再比如抉择“无来无去”,只看两个刹那就会明白,第二刹那时没有第一刹那,可见第一刹那没有来,因为在第二刹那显现的时候,第一刹那已经彻底灭了,它怎么来了呢?没有来者,是谁来呢?再由第三刹那时没有第二刹那,说明第二刹那也没有去。

整体来看,每个刹那现了就灭,它只安住在自己的时间点上,本来没有来来去去。我们认为有个东西在时空当中来去,这是把很多个他体的刹那误认为是一体而生起的错觉。实际上有为法刹那灭的缘故,并没有一个常法从这边到那边,从过去到现在,所以诸法本来没有来去。

总之,不论应成派或者自续派,在没有以胜义理论作观察时,所谓真实的世俗谛,就是因缘生的有为法,说得更到位一些,就是当下这一念的显现,此外没什么世俗谛。

比如在《中观庄严论》中讲真实世俗谛时,也是说,在胜义理论不观察的前提下,好像是实实在在的、生生灭灭的有为法,它各自有一种起作用的功能,这个就是真实的世俗谛,还是点在刹那生灭的有为法上面。同样,应成派讲真实世俗谛,六根识和六根识的对境,凡是世俗中存在的刹那生灭的有为法,都是真世俗谛,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世俗谛。所以说到底,确实就是当下这一念的显现,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世俗谛。如果中观学得非常好,看这个世俗谛,就是在当下这一刹那的有为法上安立的。

现在抉择胜义谛,就是在当下这一刹那的有为法上去抉择。怎么抉择呢?就是运用胜义的理论抉择色即是空,这当下一刹那的色法是空,或者说,当下的起心动念就是无生无灭的。以胜义理论观察得到的结论,就是“这一念显现”它就是无生无灭的空性。

佛法并不是让你在散乱的状态中去通达诸法的本性。按大乘不共的观点来讲,这一刹那的显现是空基(空的对象或者具有空性的事物),是在它上面抉择当下离戏的空性,所以称它为依处。没有它,在哪里谈缘起性空呢?真正的缘起性空,缘起就在当下这一刹那由因缘造作的法上面,当下空就在这上面安立,所以,如果在名言谛中没有达到诸行无常——细无常的认识,那就没有办法安立缘起性空,在哪里谈“现即是空”呢?离开当下一念,再找不到其它依处。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说,通达诸行无常是趣入空性的依处,没有这个,那就再没有其它依处,也就是离开了当下一念,再不可能找到其它的依处。

不管大圆满、禅宗还是中观、唯识,点的时候就点在当下的一念上面,让你明白这个是什么样的本性,离开这一念再找不到其它依处。我们有念头、有分别就是当下的一念,如果当下这一刹那安住当下无生的空性,就是无念。真正的禅宗法门就是无念,无分别智的精华——大圆满的修行就在这一念上面可以显现出来,所以哪怕无上的大圆满也离不开当下这一念,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称它是依处。

而且,我们要看到大小乘是在这上面区分的,小乘落到刹那性上面,因为他心里的实执很强,把这个刹那误认为是实有,不是大空性,而大乘在这上面见到是空性,所以可以彻底地消除一切粗粗细细的实执。也就是,大乘见解的不共之处就是见到当下生的时候就是无生,当下灭的时候就是无灭。

有不少人认为刹那无常只是小乘的修法,只是最初前行的修法,大乘人有智慧不必要学。这是对佛法不内行的表现。其实,学佛法在名言中都要落到刹那上,只是在“刹那是否实有”上来区分大小乘的见解。所以,不是不必要通达刹那无常,而是首先应该通达刹那无常,然后在刹那上趣入空性。这是真正修解脱道最关键的第一个关口,所有的初学者都需要在这个诸行无常的正见上面趣向解脱,这样会非常地顺利。否则的话,常有的执著、世间八法的耽著,我执、我所执,或者很多很多的邪见、烦恼、戏论执著是离不开的,但是以通达无常作为依处,作为趣入空性的要门,再趣向大小乘上上正行的修法就会非常容易。

《维摩诘经》上说:“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楞伽经》说:“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华严宗贤首大师解释说:“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无生。”

是这样从刹那上点无自性,点的当下就是里里外外通彻的大空性的、无自性的面目显露出来,本来般若无生的面目就在这上面。由此就知道,哪怕大乘的正行修法,也是在刹那流转上给你介绍当下就是无自性,因为过去的法全都灭了,未来的法一个也没有产生,就是当下一念,当下一念它就是无自性,就安住到无生的本性上去了。所以,通达这个细无常,的的确确成为趣入空性的依处。

4、其他悟入的依处

悟入物不迁的依处

(“物不迁”意思是万物本来没有迁移,前面为了破常,我们用了“迁流”、“运动”这样的词,这仅仅是一时随顺世俗的假说,真正是无动转、无迁流的。)

僧肇法师的《物不迁论》有很著名的一颂:“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漂鼓而不动,日月经天而不周。”(“旋岚”指劫末的毗岚风,“岳”指须弥山,劫末的大风吹倒了须弥山,叫做“旋岚偃岳”。“江河竟注”是江河迅速流注。“野马”出自《庄子》,是指阳焰。)

《宗镜录》里的注疏说:“前风非后风,故偃岳而常静。前水非后水,故竟注而不流。前气非后气,故漂鼓而不动。前日非后日,故历天而不周。”(前时的风不是后时的风,所以吹倒须弥山仍然是寂静。前时的水不是后时的水,所以波浪滚滚仍然没迁流。前时的气不是后时的气,所以气流飘扬仍然无运转。前时的太阳不是后时的太阳,所以日月经行仍然无旋转。四句的推理:因为在后后生起时,前前已经灭了,所以并没有同一个法在空中运行。)

以“旋岚偃岳而常静”来说,因为风的自体念念不同(风是有为法,法性是刹那无常,刹那刹那都是他体),所以第一念起时的风并不是第二念时的风,乃至最后吹倒须弥山时的风不是最初起风时的风,所以,不是前念的风体从起点开始吹过来吹倒了须弥山。(比如我手上有足够多的梅花K纸牌,这些牌是别别他体,我从东往西走动,一刹那亮出一张牌,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同一张牌在走动吗?事实上只是一张张他体的纸牌在自己的位置上显现,并不是同一张牌从东方走到西方。所以,运动是错误的概念。)

再看,须弥山看似轰然倒地,其实并不是同一座须弥山从上往下倒塌在地上。这样推理:由于须弥山从最初动摇到最后倒在地上有位置的改变,所以须弥山是刹那灭的法,也就是须弥山的自体刹那刹那不同,第一刹那动摇时的须弥山不是第二刹那动摇时的须弥山,乃至最后接触地面时的须弥山不是最初动摇时的须弥山,所以并不是最初动摇时的那个山体不断向下而最后接触地面的。

以上以理证成了没有风吹到山,没有山倒塌在地上,即使是“旋岚偃岳”也没有丝毫运转的迹象。

以上讲了“旋岚偃岳而常静”,其它三句依此类推。

憨山大师悟入物不迁

憨山大师在《年谱》和《肇论注》中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憨山大师年轻的时候读《肇论》,曾经一度对“旋岚偃岳”等四句疑惑不决。后来有一次重刻《肇论》校对阅读,读到论中一段——“梵志从小出家,到他回故乡时,头发花白,邻居见了惊讶地说:‘昔人还在呀!(就是你还在呀)’梵志答:‘似昔人,不是昔人。’”憨山大师读到这里恍然有悟,内心无比的欢喜。他就从禅床上起身礼佛,见身体没有起动、俯下的相。他揭开帘子站在台阶前,忽然风吹庭树,树叶飘满了天空,只见叶叶不动,这时真信了“旋岚偃岳而常静”。然后上厕所小解,了无流相,感叹地说:真是“江河竟注而不流”。之后,再看《法华经》所说的“世间相常住”,过去的疑团顿时冰消瓦解了。

憨山大师是从“似昔人,不是昔人”这句话悟了物不迁。“似昔人,不是昔人”(像那个人,不是那个人),只是相似,不是一体,两者是两个他体的法,怎么是原来的人回家呢?到这里举一反三,就知道有为法事事不迁,道理上是一以贯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