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三)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我们的本性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一点也不缺。不要认为现在的身体就是自己。身体有方分,它只是有限空间里的一些粒子。同样,思想、意识等也不是自己。那只是刹那生灭的法。一刹那就没有了。而我们的本性永远不会灭。

那么,我们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

我们众生的本觉理性就是无量光、寿。光是遍到十方,没有一处不是;寿指穷尽三际,没有一刻不是。你念“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就是在唤醒你的自性,不断地在提醒自己:“我是佛,我是无量光寿,不要再陷在无明里了”,一执著“我”,就又是在做梦,又是迷惑。

所以,你起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即开始觉悟了。这话都是很圆的,事上也可以理解,理上也可以理解,自上也可以理解,他佛上也可以理解,方方面面都解释得通。

《净修捷要》 又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

依靠彼阿弥陀佛的依报、正报的万德庄严,来显发、显示我们的本心。其实,净土无量的依报、正报功德庄严,那里的一切清净境界,像是光明、妙色、法音、德香等,显示的就是你的本心。

又说:“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

始觉和本觉不要离开,你的心不离开,就会直趋究竟觉。意思是这样就能成佛。暂时离开,就是违背了真理,违背了本性,就又堕入无明,继续做迷梦了。

要知道,在迷梦里呆多长时间,还要迷惑多久,这事主动权在你。你一直不肯觉悟,还想在迷梦里沉沦,也没人能勉强。所以“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自己不愿觉悟,甘愿做小人,做庸人,做违背本性的事,那就继续打妄想,尽情地造业,就还会无限地堕在无明里。所以,这事你要想清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既可以体会得浅,也可以体会为深。

《无量寿经起信论》 说:

“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

要知道,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简单,也最为关要。

“简单”,就说明谁都会念。太复杂的,我们很多人都修不来,那只是少数人的事,而简单的大家都可以。所以,没文化的,不会做加减乘除的,也都会持名。因为它简易,就可以时时上手,躺着、走着、吃饭、做杂事都可以念。比方说,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没几个人会,但开口说“爸爸、妈妈”,每个人都会;演杂技开飞车很少有人会,但用两只脚走路,没有人不会。像这样,它最简单,所以全天下的人都能修。

“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

最开始每天要有定课,要固定地念一定数量的佛号,一直坚持到临死的那一天。你能这样坚持,符合“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条件,每天记得这么念,到临终的时候也会记得这么念。因为每天都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所以临终就不会忘记。也因此,阿弥陀佛会来接你,你不忘记佛,佛也不会把你落下。

“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

每一天或者念一千声,或者念一万声,或者十万声,都看你自己。总之,从少念到多,从散乱念到入定,无论念力深浅,只要符合“一向专念”的条件,都可以往生。

《安乐集》 说:

“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称名就是这样,如果你能够专心致志,相续不断地念,决定能生在佛前。

“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

现在劝后代的学者,如果你想会到二谛,该怎么做呢?我们天天谈世俗谛、胜义谛,关键就是你要怎么会到二谛?其实也很简单,知道念念不可得,就是智慧门;能够一心系念,相续不断,就是功德门。

如果有人问:“你学了那么多年中观,天天讲二谛,那它到底怎么用啊?”这里说得非常简单明了:念念不可得就是智慧门,意思是,你明白胜义谛的真相,做一切事都知道本不可得,就是智慧门。虽然不可得,但你还是不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功德门。这样你就在实际运用上契会了二谛。

“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

佛经上说:菩萨摩诃萨,恒时以功德、智慧修自己的心。

功德和智慧这两个法,叫做真俗二谛,菩萨懂得这事,所以恒时以功德和智慧来修自己的心。意思就是,他有胜义智慧,所以心里没有挂碍,但同时不废世俗功德,勤修一切善法。就像《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菩萨修行的轨则。也就是你懂了二谛之后,怎么来会归?讨论起来一大堆,但用起来就这么回事。

“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如果是初学的人,还不能破相,那也没关系。现在你就依着相,专心致志地念它,也是没有一个不往生,这一点不用怀疑。

你不要想,为什么说“这也空那也空的”?我理解不了。其实,暂时不理解空性也没关系,就是你只要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念接一念,一直这么念下去,就一定能走到极乐世界,对此完全不必怀疑。

所以,大家只要谛信这个道理,不必一定先求离相,只须老实持名,依相专至,无不往生。这实在是普度众生同出苦海的慈航。所以,你不要吓唬老爷爷、老奶奶,说今生一定要证悟空性才能了生死,不必吓唬他。你就告诉他,好好念这六个字,一直坚持念下去,就生到净土了,很快就能解脱成佛。

总之,以上引用诸多经论,显示了持名念佛的殊胜利益。

今天继续讲解上品往生的第三个条件——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上节课讲了持念弥陀名号的利益。这里的要求是持念当中的专念,更进一步说到一向专念,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向专念”呢?

一向专念的涵义

总的来说,有三种说法:

一、其他所有的修行都不做,专门建立念佛行。也就是单提一句佛号,一门深入,不夹杂其他的修法。像这样,废弃念佛以外的修行,唯一行持念佛这一法,叫做“一向专念”。

二、唯一以念佛为正业,但为了辅助这个正业,还会修其他的法。也就是以念佛为主修,其他修行做它的助伴。这样的话,分清“主”和“助”,“主”能够摄“助”,“助”能够随“主”。主和助圆融无违,同入弥陀一乘愿海,也叫做“一向专念”。

三、以念佛为正,其他修行是傍。正和傍有别,主和次分明。也就是虽然不舍弃其他的修行,但是以一心念佛为主,这也叫做“一向专念”。

像这样,以上三种都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具体怎么实施,要看每个人自身的情况。

所以,这事不能死板地去理解。有的人自身各方面的因缘、条件都允许,可以专门持一句名号,每天什么别的修行和杂事都没有,就单提这一句佛号,这样当然很好。但很多人暂时还做不到,他的根机、因缘也不是这样的。

当今时代,大多数人在因缘上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要说佛法上的事,就连在世间法上,像是家庭、工作、应酬等方方面面的事都有很多。那么,对他来说,在重点持名之外,还可以兼修其他。只要主次分明,在念佛这一个重点上,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每天不间断地念一些佛号,也是符合条件的。就好比你上大学,对于本专业的课程,当然必须要学,但和它相关的专业课,以及其他的选修课也不必废弃。而且还有生活,还有其他各方面的事。只要你能够保持主修课上的重点相续不断,修满学分,同样能毕业。

所以,我们要融通地理解。净业行人除了念弥陀名号之外,还可以有其他辅助的修法。像是兼持往生咒、大悲咒、准提咒等等,或者兼诵《心经》《金刚经》等等。只要主次分明,对于什么是主要,什么是辅助,心里能分得清,这样也不违背“一向专念”的条件。

万善兼修不障一向专念

对于这个涵义,《无量寿经起信论》里讲得非常清楚。论中说:“行者既然发了菩提心,就应当修菩萨行。那么,在世间和出世间里,所做的一切善法,下至一毫许极微小的善根,上至无边的功德,都要以深心、至诚心回向极乐世界,这样也叫做“一向专念”。并不是说,只有舍弃了念佛之外的一切善法,才叫做“专念”。因为佛性遍一切处,如果有所弃舍,就不能叫做“念佛”的缘故 [1] 。”

所以,佛法上的事一定要圆通,不能死板,也就是不能绝对地执著一种方式,不要理解死了,这样就不符合弥陀的本心了。

其实,万善都能同归净土,只要用深心、至诚心,把功德回向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决定都会摄受。阿弥陀佛最通人情,他最知道世间的事,不可能不摄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比如,你是一名医生,今天来了一个病人,但你却说,“念阿弥陀佛一定能解决病苦”,结果你就不给他看病了,这样也不行。该给人看病还是要看的,不能违背你的责任。

在这个世间当中,有些人有因缘、福报隐居深山, 他能够从早到晚单提一句名号。这种方式非常好,能够一心深入。但这一类人毕竟是少数。世间上有无数种行业,这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的情况各种各样,因缘千差万别。就每个人自身来看,也有无量的因缘,他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事,所以,不能固执在一点上。

在这里,彭二林居士说,发了菩提心就要修菩萨行,就会有千门万类的事要做。但只要理解到,一切都是你性海里的事,就没有可舍弃处。因为,佛性遍一切处,就遍在你的一切行为当中,语默动静、举手投足,无一不是。所以,如果非要把这个舍弃,把那个隔断,这样也不对,也不成为念佛。

所以,你要广义地理解。这种论述非常契合现在人的机缘。你看今天的人,一亿个人里,也很难找到一、两个人,能够整天什么也不做,从早上一直念佛念到晚。相比于过去,现在的人事情更加繁多,很难把这些都摒除干净,整天只是念佛。但只要能够深信切愿,一心求生净土,事情来了就做,事情过去了,就念阿弥陀佛,也不会障碍往生。

其实,世间的事本来不障碍佛法,就连你兼行世间的善法,比如上敬下和、尽忠孝仁义等等,对于这些,只要你回向净土,也叫做“一向专念”。更何况是一切出世间方面的修行?像是诵经、礼拜、坐禅、观心等等,只要你以至诚心回向极乐,全都叫做“一向专念”。


[1] 《无量寿经起信论》:“行者既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于世出世间,所有一毫之善,乃至无边功德,悉以深心、至诚心 ,回向极乐,亦得名为一向专念。不必弃舍有为,乃名专念。以佛性遍一切处,有弃有舍,不名念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