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三)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可见,这个法门完全超越常情,是佛果智慧不思议的行境,根本不是凡夫心识、语言能思量、测度的地方。这就是净土法门极其难信的原因。也因此,如果不是无量劫来种过深厚的善根,怎么能信受无疑呢?就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说的:“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只有无量世以来,在诸佛面前种过无数善根的人,才能信受此法。真正能够生信,就表明他累世已经积了很深厚的善根。本经也说:佛出世难,闻佛说法难,遇善知识信受奉行难。但是,听闻此经后,能够信乐受持,那是难中之难,再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了 [1] 。这都是佛亲口说的,证明生信确实相当不易。这个法门太不可思议,对于这样难信的法竟然能相信,必定是有大智慧。
之后,随着智慧发起成佛度众生,摄取众生同登净土的愿,就叫做“发菩提心”。你只要能够真实信受净土法门,自然会发起这样的心来。
其实,我们对于净土经教不可思议之处生起信心时,对于这一点自然会深有体会。也就是说,你能够感到这件事不可思议,而且越来越欢喜向往,这样的话,发愿往生净土,本身就含有菩提心的内涵。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往生就是去成佛,就是去度众生。我们知道,最终彻证常寂光,就叫做成佛。而弥陀愿海具有极其不可思议的力量摄受我们究竟成佛。往生之后,那里的一切功德庄严唯一摄持我们的心趣向大菩提,一念也不会退下来。而且,以佛力加被的缘故,就能成就种种大义,能够迅速圆满普贤行愿,从而迅速证得法身,之后分身尘刹,遍入十方普度众生。所以,往生就等于成佛,就等于普度众生。对于这件事,你心里认识清楚,之后就会油然发起菩提心。也就是,以深信弥陀净土法门的缘故,你在志愿上就会逐渐发起取证大菩提的心。
所以,从近前来说,我们是往生弥陀净土。而从长远上看,就必定成佛普度众生。知道这样一种缘起的路线,只要生起信愿,那么,希求往生净土,实际上就是要取证佛果、普度众生,这并不是两件事。就像《弥陀要解》所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这就是净宗的殊胜方便。
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 《 诸法无行经 》 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有人提问:如果以备修万行能感得菩提而成佛的话,那为什么《诸法无行经》里讲:“有人如果去寻求菩提,那就没有菩提,此人已经远离菩提,就像天和地那样遥远。”意思就是,求菩提的心显然和菩提相背。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首先解释“求菩提者,远菩提”的涵义:真正契合菩提本体之时,没有一切相。所以,应当契合它的无相。如果作相来求,也就是心里存着一个所得的菩提果,以及能求得菩提的法,这些都不契合实际理体。因为理体本来无相,不是心所得的法。你一起心,心里就存有一个菩提的实法,然后起心来求它,这样就远离菩提了。
实际上,菩提理体就是如此,自己起的心若不符合它,立一个外境的菩提去寻求,这样自己就背离了理体的实际,叫“不当理实”,这样就会导致“是人远菩提”。
那怎样“求菩提”,是和大菩提本身不相违,而能感得菩提呢?
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现在我们心里清楚地知道,虽然说修行求菩提,但真实理体中无一法可求。因为理体离一切相,不属于任何法,或者说,这样一个万法的本体,不偏在任何一边或者任何一种定相上,所以,它不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所求的境。
虽然如此了知,但是仍然不坏假名,所以,在没证得它期间,还是有一种能修持、能显发它的万行,而不去做违背它的颠倒行。也就是要随顺菩提,修一切相应菩提的万行。这样才能感得菩提。
总之,这事不要落有无二边。既不能落于有边,把它执为一个实法,然后用分别识去求得它;也不要落于无边,也就是不要废弃万行,应当修集一切随顺菩提的妙行,来感得菩提,也就是来证得它本身。
是故 《 大智度论 》 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
《大智度论》说:“如果人见到了般若,这样就被边执系缚住了;如果他不见般若,还是被边执缚住。如果人见到了般若,这样就是解脱;如果他不见般若,也还是解脱。”龙树菩萨解释说:“其中不离四边者为系缚,离四边者是解脱。”
意思就是,关键不在于你是说见还是不见,而在于你的心落不落边见。如果心里落在四边当中,说“我见了般若”,这时他执取一种心前的境为般若,就已经落在有边的执著当中,不是解脱。同样,说“我不见般若”, 这时他执取“什么都不见”为见般若,又落在了无边的戏论当中,也没有契合般若的体。相反,如果心已经离了一切有、无、双亦、双非的四边,说“我见了般若”,实际表达的就是无所见,这是契合了般若,是解脱。而说“我不见般若”,也是指没有法可得,般若并不是所见的境,这就是离一切边,就是解脱。
所以,不在你口头说见还是不见,而是在于你的心是不是离四边。如果你没有离四边,说见,就落在有边;说不见,也落在无边。都是戏论,都是系缚。如果你的心离了四边,那么,你说见,就是从表诠上说“见了般若”。同样,也可以说“不见”,就是从遮诠上说“不见般若”,因为本来离四边,无法可得,也因此无有般若可见。所以,无论口里说见还是不见,都是一个意思,都叫做解脱。
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同样,现在所谓“求菩提”,到底是远菩提还是契菩提,不在你口头怎么说,关键在你的心是不是契合了离二边无偏的中道。
如果你没契合,说“求”,就落在有边,因为你把“菩提”立为心前的一个实法;说“不求”,又落在无边,因为你又著在你心里计执的“无”上。这样都没契合菩提的本体,也就没办法感得菩提。
如果你的心已经契合了离四边的中道,那么你说“求菩提”也行,也不会著在有上;说“菩提无求”也行,不会著在无上。这样,虽然你知道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但不废万行,还是修一切行来感得菩提。这就是妙契中道。以这种无住的妙行,就能契合菩提本身。
上堂课讲到“发菩提心”的涵义,其中引用《安乐集》做详细阐述。这里继续讲第四点,以问答解释。
有人引《诸法无行经》问:“既然佛经说:‘求菩提的心,与大菩提相违。’为何还要发求取无上菩提的心?”
以下对此继续回答:
“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道绰大师又引用《往生论》,进一步解释什么是“顺菩提”和“违菩提”: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净土论》即《往生论》):凡是发心要会取无上菩提的人,都要遵循两种义。”其中“会”指契会,也就是你要合得上它。正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在因上没有符合,那就绝对没有得果的道理。
所以,因上首先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
一、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即依止智慧门,不求自身得安乐,远离以计执“我”的心贪著自身的缘故。意思就是,求自乐与菩提相违,因为计执有“我”,贪著自身的缘故。
二、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即依止慈悲门,也就是要拔济一切众生苦,远离不安立众生的心。因为不利益众生的心和大菩提相违。
三、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即依止方便门,要有一种想方设法救度众生、利益众生的心。远离以往恭敬、供养自身心的做法。
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就是:我心贪著自身、无安众生心,以及恭敬供养自身心。必须远离这三种。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远离了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就能得到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顺菩提门法”指什么呢?
一、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已经不再为自身求安乐的缘故,获得了无染清净心。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如果你为自己求安乐,那就违背了菩提门。所以,无染清净心就是顺菩提门。
二、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由于心里已经发誓拔济一切众生苦,因此获得了安清净心。
菩提是让一切众生得安乐的本源,是安稳一切众生的清净处。如果不发心救拔一切众生,远离生死苦恼,那就违背了菩提。因此,发心拔一切众生苦就是顺菩提门。知道这一点后,你不要再想:“是不是我不必救度众生也能成佛?”根本没有这种道理,必须在因上修随顺门,才能证得大菩提。
三、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由于想让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把他们安置在究竟安乐当中,以这个缘故,发心把一切众生都摄取到极乐国土,这样就得到了乐清净心。(意思就是,让众生得大菩提、得大安乐的捷径,就是把他们全部摄取到阿弥陀佛的国土。)
菩提是毕竟常乐之处,如果不发心让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那就违背了菩提。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已经发心让众生得毕竟常乐,那么,应当以什么途径来得?要依大义门。什么是大义门?就是彼阿弥陀佛的安乐国土,这叫做“大义门”。也就是说,把众生送往极乐佛国,就是进入了大义门。把他们都送往极乐世界,就是真正落实了“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应当以这种方式让众生得毕竟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