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所有众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五)》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其中初颂显示总苦,所余诸颂显示别苦。劳为食故,遍处驰求。畏谓由见,执剑杵索诸士夫故,而起畏怖。下劣捐弃,谓随意弃。夜分者谓至夜间其口烧然。口中烧然者,谓随所食皆烧其口。受用谓食。眼如恶毒之所然烧,甘凉泉河悉当枯竭。又于一类显似猛焰,火炭充满。又于一类显为脓河,种种秽虫弥满流注。是释中说。
这里第一颂显示饿鬼界的总苦为所欲匮乏苦,它的支分相就是无法救治的长期处在饥渴、寒热、辛劳、怖畏等的大苦当中,其余的各颂是显示各类饿鬼特有的苦。
以下对于一些关键词再作解释。比如饿鬼有辛劳的苦,他为了食物要到处去奔波、寻找,而他是那么没有气力,走两步都摇摇晃晃的,然而为了生存还是要到处奔走寻找,十分辛苦。这样忙碌了一天也得不到一点食物,第二天还要继续奔走,不断地寻找,像这样叫做辛劳之苦。就像福薄之人到处寻觅财富,历尽艰辛也只能得到一点点钱,但这比饿鬼已经好上百千万亿倍了。所以一定要在现在有暇满身的时候广种福德,以免未来堕落成饿鬼,或者生到同样贫乏的境界,每个有理智者都应当为自己未来的前程种下福因。
“畏”是指他时时处在恐惧的状态,就像现在街边的那些小商贩,最害怕的就是城管,远远的看到就赶紧逃。但是饿鬼的惊慌、恐惧就远远超过这样的苦了,也就是在饿鬼的境界里有很多拿着刀剑、铁杵、绳索等的鬼卒,这些饿鬼远远见到持着兵器的鬼卒,就会生起很大的恐怖,很害怕受到惩罚。
“下劣捐弃”就是指人类随意丢弃的口水、鼻涕、脓血、大小便等等,或者倒掉的残羹剩饭、汤汤水水等。“夜分”是指一到了夜晚,饿鬼以业感突然之间口里开始燃烧,这就是业力的表现。譬如有些病在某个时辰就要发作,这类饿鬼就是在晚间业力发作,口就自然燃烧起来了。“口中燃烧”就是由于业感无论吞食什么都会烧到口。“受用”是指食物。
再者由于业感,饿鬼的眼睛就好像充满毒火那样,清凉的泉池被它一看,就会当即干涸。又有一类河流显现成猛烈的火焰,里面充满了火炭,还有一类显现成脓河,里面弥满各种污秽的虫子,不断地流注。像这些就是饿鬼自身和环境上的苦相。
《弟子书》亦云:“猛渴遥见无垢河,欲饮驰趣彼即变,杂发青污及烂脓,臭泥血粪充满水。”
这一段是讲饿鬼的业感现象,就是以他的习气会变现出环境方面的错觉。因为他是被猛烈的干渴所逼,一直都盼望着哪里有水哪里有水,结果他的错觉里就感觉前面很远处有一条清澈的河流,那就是他所希求的,所以马上就到那里去。到了近前的时候,境界马上就变了,那里根本没有清澈的河水,都是杂乱的头发、青污、烂脓、臭泥、血粪等等充满的状况。
有人怀疑:怎么会在错觉里出现无垢河呢?
这就好比一个母亲死了孩子,但因为她对儿子的情执太强,所以在她的错觉里,这个儿子还活着。同样,饿鬼一直在干渴当中,他就老是出现错觉,认为前面有一条无垢河,而且他感觉那个河水非常清澈、甘甜,他就马上往那里奔。要看到他是有强烈地渴望,而他的境遇却是这样悲惨,一点都得不到。就像一个人打妄想,我想要这个想要那个,他不随顺因果律,拼命地用巧取豪夺、欺诈、勒索或者悭吝等的手段来得到,结果与因果律相违。当然在他的境遇中一点也不能显现,这样一方面欲渴非常大,而实际显现非常地贫乏,由此构成了饿鬼极度的贫乏之苦。所以有一类饿鬼非常苦,他的肚子像山峦那么大,表现出他的所欲是很大的,而他的口像针眼那么细,表示他能得到的量是极少的,这样长年处在饥渴不得、无法满愿的状况。
“风扬浪洒山清凉,檀树青荫末拉耶,彼趣猛焰遍烧林,无量株杌乱杂倒。”
又感觉前方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环境,那里有很宽的大河,风一吹水浪洒在山岩上,山上有美妙的园林,那里有茂密的檀香树林,郁郁葱葱的青荫掩映。他就很努力地往那边奔去,结果所到之处只见一片被猛烈火焰燃烧的森林,无数株杌杂乱地倒在地上。
“若奔畏浪高翻滚,泡沫充溢大水藏,彼于此见热沙雾,红风猛乱大旷野。”
又在面前显现一个非常吓人的、波浪高高翻滚、泡沫充满的大水藏,他为了解除干渴就吃力地往那边去,到了近前只见到一片炽热的风沙卷在虚空中形成了雾状的红风、猛利吹刮的大旷野,哪里有什么清凉的水藏呢?
“此住其中望云雨,云降铁箭具炭烟,流飞炽炎金刚石,金色电闪降于身。”
当时饿鬼站在那里一直看着空中的云雨,希望能降一点雨下来?没想到从云中降下的是炽燃火炭、铁箭,而且空中有炽燃、炎热的金刚石穿梭飞流,又有金色的闪电打在身上。
“热逼雪纷亦炎热,寒迫虽火亦令寒。猛业成熟所愚蒙,于此种种皆颠倒。”
饿鬼被热苦所逼即使大雪纷飞也是倍感炎热,他被寒冷所逼,即使触到火也是非常冰冷。这是由于他宿世悭吝猛暴的业成熟而十分愚蒙,各种显现都是颠倒的。
以他的欲渴总是幻想能有非常大的所得,而以他的业报显现出的只有受苦的刑具,处处都是与所欲相反的景相。想要清凉的水结果得到的是火,想要温暖结果得到的是严寒,想要得到富足结果得到的是贫乏,想要得到檀香林结果得到的是大热沙。
“针口无量由旬腹,苦者虽饮大海水,未至宽广咽喉内,口毒滴水悉干销。”
饿鬼的口小得像针眼一样,腹部大得有无量由旬,这样倍受贫乏苦的众生,即使饮用了大海的水,但水还没有到达宽广的咽喉,就被口中的毒焰烧得一滴不剩全部都干掉,有那么大的业力。
其寿量者,《本地分》及《俱舍论》说: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自年能至五百。《亲友书》云:“常无间息受众苦,由其恶行坚业索,系缚一类有情寿,五千及万终不死。”其释说为一类饿鬼寿量五千,或有一类寿量万岁。《本地分》说:“三恶趣中身量无定,由其不善增上力故,大小非一。”
饿鬼的寿量《本地分》和《俱舍论》里说,饿鬼以人间一个月为一天,它的寿量有这样的五百年。《亲友书》里说,身为饿鬼恒常不间断地感受各种贫乏、饥渴、恐惧、辛劳等的大苦。这是由于他被悭吝的恶行、坚牢的业索系缚住了,所以他们在五千乃至一万年当中终究无法死去。能早一点死掉还能少受一点饥渴之苦,然而以业力未尽死也死不了。就像有些人得了重病苦不堪言,他想一死了之也不可能,这就是业力未消的缘故。
在《亲友书》的注释里说,有一类饿鬼寿量是五千岁,又有一类是一万岁。
《本地分》说,三恶趣中的众生,身体的形量不定,由于过去不善业力的种种差别,导致所感的身体形状、大小等种类繁多。这一句讲到了三种恶趣的身量,不单是说饿鬼界的情况。比如说地狱、饿鬼、旁生的身体到底有多大呢?这是不一定的。譬如旁生里有一些极其微小,就像细菌;还有一些极其庞大,譬如鲸鱼。饿鬼和地狱的众生也应当如是理解。总而言之,众生的业是无量无数的,业感的现象也是有种种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若思如是恶趣众苦,应作是念:现在探手煻煨之中住一昼夜,或于严冬极寒冰窟裸而无衣住尔许时,或数日中不用饮食,或蚊虻等哳咬其身,尚且难忍,何况寒热诸那落迦,饿鬼旁生互相吞啖,是等众苦,我何能忍?度现在心,乃至未能转变心意,起大怖畏,应勤修习。若虽知解,或未修习,或少修习,悉皆无益。
这是说明思维恶趣苦的修量。
如果要思维这样的恶趣众苦,就应当这样想:现在把我的手探在煻煨当中住一昼夜,我能忍吗?或者我在严冬腊月极寒冷的冰窟里裸体安住一昼夜,我能忍吗?或者几天当中不吃饭、没有饮食,我能忍吗?或者蚊虻等噬咬我的身体,我能忍吗?像这样尚且难忍,何况寒热诸地狱以及饿鬼和旁生互相吞噉的这些苦,我怎么能忍?观察现在的这个心,乃至没有转变心意、发起大怖畏之间要精勤地修习。如果虽然有些知解,但没有修习,或者少许的修习都没有利益。
如《事阿笈摩》说:庆喜妹家二甥出家,教其读诵,彼读数日,懈怠不读,附与目犍连子,仍如前行。庆喜嘱曰:应令此二意发厌离。目犍连子引至昼日所经处所,化为有情大那落迦。彼等闻其斫截等声,遂往观视,观见斫截所有众苦。
又如《事阿笈摩》里说:阿难有两个外甥出家,教他们读诵,他们读了几天就懈怠不读了,交给目犍连教导,仍然像前面一样。阿难嘱咐说:“应该让这两个孩子发厌离心。” 目犍连就引他们到白天经行的处所,化现了一座有情大地狱,他们听到里面有很多的砍斫、割截等的声音,就过去看,见到了地狱罪人被砍截的很多大苦。
又见彼处有二大镬,涌沸腾然。问云:“此中全无入者耶?”报云:“阿难陀有二甥,既出家已,懈怠废时,死后当生此中。”彼二慌恐,作如是念:设若知者,现或置入。次返目犍连子处,详白所见。
又见那里有两口大锅,里面烧着涌沸的汤,就问:“这里难道没有人进去吗?”回答说:“阿难陀有两个外甥出家以后,懈怠荒废时间,死了会生在这里。”他们两个很惊慌,就这样想:如果他们知道就是我们,现在或许就把我们扔进去了。所以赶忙返回到目犍连这里,详细说明了路上的所见。
目犍连子告云:“二求寂,若此过患,若余过患,悉是由其懈怠所生,当发精进。”彼二遂发精进,若未食前,忆念地狱,则不饮食;若于食后而忆念者,即便呕吐。
目犍连就告诉他们:“两个小沙弥啊!像这样的过失以及其余的过失都是由懈怠产生的,你们要发精进。”这两个人从此就发了精进心,如果没吃饭之前忆念地狱就不再想吃饭,如果吃了以后忆念就会呕吐。
又引至余昼经行处,于余一处,化为诸天,彼由闻其琵琶等声,遂往观视,见有天宫,天女充满而无天子,问其无有天子因缘,答云:“阿难陀有二甥,既出家已,发勤精进,彼二死后,当生此中。”彼二欢喜,还白目犍连子。教曰:“二求寂,若此胜利,若余胜利,悉从勤发精进而生,应发精进。”
又把他们引到另一处白天经行的地方,在这里幻化出天界的景象。他们听到了琵琶的妙音,就过去观看。见到有一座天宫充满了天女却没有天子,就询问没有天子的因缘,回答说:“阿难陀有两个外甥,出家以后发勤精进,他们死了以后会生在天宫里。”这两个人很高兴,回来告诉目犍连,尊者教导说:“两位沙弥,像这样的殊胜利益以及其余的殊胜利益都是从勤发精进而生,应当发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