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饿鬼所有众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五)》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第二根肉柱在迦叶佛的时期是个在家人,他用刀刮取了佛像上的金箔。金箔是用来庄严佛像的,属于佛宝物,他不晓得这样侵占佛宝物会造多严重的罪。这就跟释迦佛在世的时候,偷取释迦佛的资具一样,那多严重。偷一般人的东西都很严重,何况偷佛的东西?结果就不得了啦,他堕在地狱里做了一根大肉柱,然后在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显现有个狱卒拿着斧头去砍他的身体,砍了以后又受猛火焚烧的苦,身体这样不断地被砍、被烧。这就是胡作非为的结果。”

以业果愚绝对是无数世都会堕在恶趣里的,所以那些受着现代自由知见影响的人,如果不学因果,几乎是没有救了。如果要预测他往后无数岁月里的命运,简直是惨不忍言。

“再说第三根肉柱,其实在迦叶佛时期他出家了,给僧众做事,也是随便把寺院的梁和柱送给在家人,‘这些没用了,你们可以拿回去烧火,也可以做桌子,做什么都行’。做三宝财产的管理者经常犯这种过失,非常可怕。结果他就堕在地狱里,做了一根大肉柱,一直到今天不断地受着火焚烧的苦。

接下来有四棵肉树,那是四个地狱罪人。他们也是迦叶佛时期的出家人,不具足德行。当时做了僧众的主管,主要负责决断事务。但人在那个时候完全想不到什么因果律,什么谨慎,完全随自己的贪嗔好恶来判断事情,特别不公平。结果他们就堕在地狱里做了四棵肉树,到今天一直被烈火焚烧着,苦不堪言。”

所以做主管者、执事者要有大公之心,还要有因果正见。否则不论做什么事都好逸恶劳,喜欢逞能,表现自我意志,这时就会说“我有这种管理精神”,或者说“应当这样对待”,或者“不必这么麻烦,随便判断、决定就好了,现在要讲究效率”等等。像这一类,如果触犯了因果,凭着自己一时的无明冲动,一时情绪或者好恶等,那就很容易造下这种地狱的罪。所以大家都要好自为之。

“再说,你见到的十四棵树也是地狱罪人。迦叶佛时期他们都是出家人,常住在寺院里。到了分发敷具的时候,把质量好的留给自己,有时也随着爱憎的心区别对待僧众,不按照戒律如法地分发。这十四个人都犯了这种过失,不是以平等心来对待僧众,所以就堕在地狱里做了大肉树,受着火烧的苦,一直到今天都不得止息。”

很多人是这样的心:现在我有权力分这个,你跟我关系还是不错的,这份好的就给你了。或者是:我很喜欢你,你是很了不起有功德的人,给你好一点的,那个人就差劲了,给他一点差的吧。他认为:我现在是管理者,我有分发的权力。就好像真能操纵因果律一样。

所以,任何时候人不要逞能,不要产生这种自我意志,有了权力就真的以为这世上没天没法了,我都可以随便做,这就是业果愚的表现。其实,无论在何时何处当下就有因果,你怎么做就是什么因果,哪里能放得过去?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世上的法网能逃,因果律的网是绝对逃不出去的。他们十四个人自以为有权力,随心所欲,以自己的爱憎好恶来对待僧众。结果他们受的惩罚大了,一直在地狱里受火烧的苦,烧得惨不忍睹。如果没有对因果起深忍信,那真正时时处处不知要造多少严重的业。

“再说,那两位比丘也不是比丘,是显成这种相的地狱罪人。他们在迦叶佛时代是出家人,在大众里面彼此打架,所以他们就堕入地狱了,一直到今天都受着猛火烧身、互相捶打的苦。

再说那两个沙弥,也是地狱罪人。迦叶佛时期他们出家了,在一个被褥里互相抱着睡,结果他们堕进地狱,裹在被窝里互相抱着,受火烧的大苦,现在还停不了。”

佛接着又说:“这些罪人都是过去世出家,因为毁坏僧物而堕在大地狱中。未来的时代,如果有在家人受用僧众的财物,那么罪过超过前面的出家人百千万倍,业力果报无穷无尽。”

以上这些经文教导我们,首先就要学好因果,学好恶趣苦,这样才可能从恶趣中解脱。上面一个一个地分别解释了独一地狱受报的情况,以及过去造的业因的情况,这样大家会有具体的了解。而且对这些案例要好好地思维,结合在自身上,造了罪业要及时忏悔,没有造要小心防护,这样才能够真正脱出这些大苦,到达安乐之处。

内邬嗉巴亦云:应观能生彼中之因,先作未作,现作未作,为念不念当来应作。若先已作或现正作,或念后时而当作者,则当生彼。若生彼中,尔时我当何所作耶,我能忍乎?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须令其脑浆炎热,起坐慞慌,无宁方便,随力令发畏怖之心。

内邬嗉巴也说过:要观察能生到这些恶趣里的因,我以前做过没有?现在正在做没有?自己心里还想不想将来要做?这是关键的地方。思恶趣苦关键要观察我有没有这个业因,有的话我必然要堕到里面,那有极大的过患,要从这里引发很大的怖畏心,从而寻求解决办法。

尊者说:如果你先前已经做了,或者现在正在做,或者想以后还要做,那就会生到恶趣中。如果生到了那里,当时我会做些什么呢?我能否忍受?这样想了后,反复地在心里想:我该怎么办?一定要使得自己的脑浆烧热,坐立难安,心里一直都很恐慌,没有安宁下来的方便。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发起这样的怖畏之心,这就是修苦的量。内心一定要像这样发生猛利变动,没到这个程度就不算数,不可能真实达到切要处。我们学法光是嘴皮上说两句,或者少许修两下,很难出现真实的转心利益,因此宗大师教诫一定要在这上随力地尽自己的力量来修。

此是切要。现得善身,若如是思,能净先作,未来减少。先所作善,由猛欲乐,发愿令转,增长繁多,诸当新作,堪能趣入,则日日中,能使暇身具足义利。若于现在,不思彼等,堕恶趣时,虽求从彼畏怖之中救护依处,然不能得。尔时于其应不应作无慧力故,不能取舍。

这是很切要的。我们可以从正反面去认识,我们现在得到一个善妙的暇满身,如果能这样常常思维恶趣苦,就能够净治过去作的恶业,断绝未来的造作。从前作的善由猛利的欲乐发愿,能够辗转地增长,很多未做的也有心力堪能趣入,这样每天都能使暇身具足义利。如果现在不思维这些恶趣苦,一旦堕到恶趣里,纵然寻求也得不到能救护的依处,所以应当现在就开始修习。

如《入行论》云:“若时能行善,然我未作善,恶趣苦蒙蔽,尔时我何为?”

就像《入行论》所说:如果我们现在身心安闲、能够行善的时候却不去作善法,将来堕入恶趣、被极大的苦蒙蔽自心的时候,我能做什么呢?就像一个人已经精神出问题了,或者已经被囚禁了,还能做什么呢?

又云:“谁从此大畏,能善救护我?睁其恐惧眼,四方觅归依,见四方无依,次乃遍迷闷。彼处非有依,尔时我何为?故自今归依,诸佛众生怙,勤救众生事,大力除诸畏。”

《入行论》又说到:谁能从这个大怖畏中救护我呢?睁着恐惧的双眼四方寻觅归依境,见到四方都没有依怙,然后全身心周遍地迷闷,在那里没有依怙,那时我怎么办呢?所以我不要到那个时候走入绝境只有倍受恶趣的大苦,应当现在就寻找出路。所以我应当从现在起归依众生的依怙诸佛如来,祈求佛以慈悲精勤地救护众生,以大力量遣除种种的怖畏。这也就是在思苦以后要寻求归依。之后顺着诸佛开示的法道励力地断恶修善,这样才能从恶趣中出离。

此仅粗分,广如念住经说定须观阅,数数观阅。于所观阅,应当思惟。

这只是粗略地解说,详细的描述就是像《念住经》所说,一定要去看,要数数地看,对于看到的法义应当思维。这是宗大师交待在修恶趣苦这一部分时,应当阅读、思维《念住经》所说的道理,这是特别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