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愿差别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 智圆法师 讲授 ︱
按这样发愿的功德:
比如,发愿亲近一尊佛就有无量功德,何况发愿亲近一切诸佛,更何况发愿在一切诸佛为了度生示现降生等一切事业时都前往亲近,这种心量广大无比,能发起此愿,福德无量无边!如果我们对每条愿都能生起胜解心随顺发愿,那这样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能够这样发大愿,就在自己心中播下了极殊胜的善根种子。
人类的建功、立业无一不源于人类的愿望,诸佛菩萨的广大成就无一不源于深宏大愿。我们未来有何等的成就,同样源于现在的发愿。在一切愿中,普贤愿是无上愿王。我们能随普贤行愿发愿,愿力就能引导我们尽未来际修持普贤大行。今生学习普贤行愿是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将会逐渐趣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的内涵深广如海,随顺它发愿功德无量,比如发愿听佛说一个言音都会产生极大功德,更何况发愿深入一切佛的一切音,而且趣入一切音中的一切理趣法轮,按照这样发愿,功德的量会无数倍地乘上去。可见发普贤愿的功德之大。这愿王确实穷尽了诸佛菩萨妙行的边际,一一称法界量、无穷无尽。发愿如海,功德如海。修习这样的妙法,能让我们的心扩展到具一切善、周遍的善。从这里修起芬敷万行,荣耀佛果无量妙德。
12、力
力,指心的能力,包括智慧力、神通力、慈悲力等等。力的体相是不夺——以违品无法侵夺。种种妙行达到以违品不能侵夺的程度时,就是成就了力。这些智慧等的力实际是心性本具的力,把它开发到极致就是佛果之力,这是我们发愿求证的目标。
比如,谁都希望自己具有智慧力,这是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应该肯定,不仅肯定,还要让这种善愿充分地拓展。就像发现一处有泉眼时,就要从那一点上开出泉池来,我们发现自己心中有万善,就要让它拓展到最大。我们的种种善愿,如何拓展到极致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学普贤行愿。认真按这部普贤行愿串习实行,就能让善心最大程度地开发。能这样用心学习,会有极大意义。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
神通,是指能随心所欲地施展。力体现在众生的心会被不由自主地吸引而获得满足。以神通力能完全摄服众生的心,使他们一心一意地信受追随。“速疾周遍”,是指一刹那就遍至十方世界,不必借助其它工具,以心的能力就能到达。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力,能在一念间速疾到达十方刹土。
普门遍入大乘力
比小乘大或者是诸菩萨所乘,所以叫大乘。大乘实际指能得佛果的道——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或者,修习波罗蜜多叫做大乘。大乘的力是指一切违品都无法摧坏,或者,当它发出来时没有障碍能阻挠它。
普门:“门”是能通向的意思。“普门”从因上讲,指一切能趣入大乘的门径。“普门遍入大乘力”,就是指自己的行为没有不生菩提心、不对众生作利益的,就像《净行品》所说,在遇到一切境缘时都能善巧地把心引入大乘。从果上说,对于无量世界中的无量有情,随种种界、种种根、种种意乐,以如海般的种种乘,从一切门中把有情安置在大乘中,叫做“普门遍入大乘力”。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成就一切时处都能普门遍入大乘的力量。
智行普修功德力
“智行力”指智的力和行的力。智的力体现在决断,能对万法的缘起和真如抉择断定。行的力体现在娴熟,身口意运转起来,能任运地趣入利益有情。有了智行力就能普修功德,也就是,一切时处都能成就真实的利益,而且修功德时能做到初善、中善、后善,所以叫做“智行普修功德力”。(智行力是普修功德的条件,普修功德是智行力的作用。)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在自相续中引发能普修功德的智行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大慈心就是普覆一切众生界、欲令一切有情都得到安乐的慈心。像雨云覆盖天下,大慈心遍覆十方众生界,叫做普覆。威神力指能无碍地遍入、能极妙地发挥作用,让所作真正实现。就像在热地狱中化现慈三摩地云,降澍雨流,将众生安置在安乐中,能于十方无量世界普遍以慈心三昧施予安乐,叫做“威神普覆大慈力”。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成就普覆一切众生界的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福德的作用是能清净和能庄严。“能清净”指以福德力能令外在环境、内在身心清净无染。“庄严”相当于“美好”的意思,以福德力能不断出生妙善的现象。(所以,能净化的缘故,是福德。数数成就庄严的缘故,是福德。)
以上讲了由缘起律具有福德的力量就能清净、庄严。那么,怎样获得福德力或者以什么方法能引发福德力呢?
第一,发菩提心修持一切善法能获得殊胜的福德力。《勇授请问经》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菩提心的福德如果有色相,超过遍满虚空界的福德。即使以充满恒沙佛刹的财宝供养诸佛,也不如内心敬礼大菩提的福德。)”总之,菩提心的所缘是法界一切众生,所求是具无边功德的佛果,所愿是为一切众生拔一切苦、与一切乐,以心量无穷大的缘故,能获得极殊胜的福德力。
第二,大乘法具有甚深、广大的内涵,是一切法中最无上的法。大乘教法宣说了二无我的真如甚深义和六度、十地等的广大行,在道的方面讲了以利他为主的修行,在果的方面讲了乃至众生界尽之间任运不断转入的利他事业。大乘法具有极深广的内涵,能带给无量众生最深广的利益,缘着大乘法受持、读诵、演说、信解、回向菩提,就成为大福德聚的来源。弥勒菩萨说:“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辨中边论》)
说“遍净庄严”就不是局部的净化和庄严。从因上观察,由于这种福德是依靠对一切众生作利益的贤善意乐所成就的,所以它能普遍地成就清净和庄严。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愿我能周遍成就清净、庄严的殊胜福德力,所有梵天、自在天等的福德都不及它一毛孔的福德。因此这是发愿誓欲成就映蔽一切的福德,念念摄受一切福德聚。
无著无依智慧力
以智慧证悟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如的缘故,无所著、无所依。或者,智慧是指对一切所知了达的心。无著就是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住著,以不著任何法就能无障无碍地见一切所知。
这是发愿成就一切不著、无依无缘的智慧力,断尽一切执著,照见一切所知。
定慧方便威神力
包括三种力——定力、慧力、方便力。
定力是三摩地的力量,从利他上说,就是为了利益有情无障碍地成就神通等的功德。慧力指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力。方便力:可行叫做方便,就是有办法行得通,做出来有效果;力是指做出来有效力。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愿我成就禅定的威神力、智慧的威神力和方便的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菩提”指无上正等正觉。什么是菩提力?就是自相续能速成诸佛不可思议功德的力量。依止上面的种种事业,就有堪能证得菩提的力量。“普能积集菩提”,就是指能切实地修集一切能证大菩提的因。
念这一句时,应当发愿:愿我具足能积集一切菩提之因的力量。
以上这组“力”的愿是发愿希求能在自相续中引发十种力,也就是誓欲令神通、普门遍入大乘等的十种功德都达到违品无法侵夺的境地。
13、修习对治
上面十力的违品是业、烦恼和魔。以下一颂就讲摧伏业、烦恼、魔的对治。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怎样才能让业清净呢?这需要由逐层的净治把杂染业力从相续中除遣出去,也就是,从粗至细,依次净除不善业的业力、有漏善业的业力和有漏不动业的业力。
1、净除不善业力:决定感果的不善业的力就是能引生三恶趣的力。如何净除它呢?需要由反面的能清净、能遣除、能破除等的力量来净除。有哪些能净除不善业的力呢?有四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依止力。
经上说:“造了很多罪业,对自己作呵斥,罪业会变得轻微。如法地发露忏悔,未来再不犯,具有这样的恢复力,罪业就能清净。”这是说,以破恶力和恢复力能令不善业的力量变小甚至消尽。
四力都是指心上的力量。物理上,以一种力能抵消或破坏另一种力。心也如此,心虽然不像色法有形有色,但缘起上确实有正反两种力量,以一者能破坏另一者。我们首先要发愿具足这四力,然后通过修持来真正获得这些力。我们求证菩提,有很具体的逐步修证的过程,修证的前提就是真诚发愿。“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发愿不真,修行就不真,所以每一步都不能虚假。我们也许从没发愿要修得破恶力等,更没有以愿力推动主动闻思、修习业果。所以,这些经文的内容还没有成为自己修行中的主题,表面上叫做修行人,实际心并没有融入菩提行。我们不能进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的行愿,没有拿出真心来改变自己。
第三、由对治力也能清净。比如,匝哦之女用脚踢母亲的头部,母亲是恩德田,伤害母亲即生就会成熟恶果。但他后来只稍微受了一点果报,原因是他发起了自他相换的善心,有力净除了罪业。他是怎样发心的呢?当他堕地狱时,见空中飞来一个热铁轮在一个地狱众生的头上飞旋。这时候他想到还有千千万万的人都造了同样的恶业,都要感受“铁轮顶上旋”的果报,他就发愿这一切苦都由我来代受。以这个善心的力量净除了业力。
第四,以依止力也能清净罪业。比如佛世时有个三十三天的天人,即将以业力投入猪胎。这时他至诚皈依三宝,情况马上逆转,他不但没堕落,还上升到更高层的兜率天。他是在定业快成熟时以至诚皈依三宝而净除业力的。可见皈依三宝能净治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