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下)》 ︱ 唐实叉难陀 译 丨 智圆法师 讲述 ︱

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世尊解释这个缘由,关键在因上——心的内涵,以这分缘起的差别导致果上的福德极大。

因为国王等这些身份高贵的阶层,本来是自持高贵,很难放低自己给那些最贫贱之辈做服务的,但是竟然能亲手奉施,谈笑劝慰。要知道,这一切都是由于有了发自内心的大慈悲,所以他所做的布施福利巨大,将在百千生当中常得金银等七宝具足,衣食受用等更加不在话下。

这里有个疑惑:这里做功德校量的时候,供养的对境一者是贫贱残缺的恶业有情,一者是经由无量劫圆修福慧的诸佛,显而易见应当是供佛的福德多,现在反而说布施贫穷者竟然能得到等同供养一百恒河沙数那么多佛的功德,这是什么缘故?

应当要知道,布施的果德是由因缘而成就的,因上既有田的一分,也有心这一分。按照田来说当然佛最殊胜,但按心来说,由于国王等对于最贫贱者、诸根不具者难能可贵的发起了大悲心,当然是这样的心极为殊胜。何况佛也不需要财物,而这些穷苦者却实在是需要资生的用具,这是布施门中首先要急于周济苦难的意思。在《像法决疑经》里说,有一些众生作福业只是为了求名誉,倾尽家产用以布施。但是见到那些贫穷、孤苦的人却呵骂、驱赶,不肯救济一丝一毫,这种叫做颠倒作善,不是如理地作福。像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花费的钱财那么多,但是所得的福德却极小,因为他的心不善良。

现在既然怜愍之心是由悲田而起,这种善是非常的殊胜。因此,只要做一点点,由于心量广大,内心慈悲的缘故,所得到的福德将在百千生当中具足七宝,非常尊贵,何况平常的衣食受用当然会源源不断地发生。

壬二、施塔寺圣像福分二:

一、明能所施;

二、显所施福。

癸一、明能所施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

未来世是指佛灭度后,有国王乃至婆罗门等施主,在值遇佛的塔寺时,或者见佛形相乃至三乘圣像等这一切供养的恭敬田时,以至诚心亲自营办各种供养具,来供养佛像和诸圣像,这样所得的福德如何呢?

癸二、显所施福

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

这些国王等从此以后将在三劫之中,得到帝释天王之身,受各种殊胜微妙的快乐。

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如果能以这布施之福,不为自己求利益,而是回向法界众生,由于运心极其广大的缘故,果报就殊胜得多,这些大国王等将在十劫中常做大梵天王。

同修一样的布施行,由回向与不回向就使得果报有极大差别,所以凡是所修的功德都需要回向。回向有三种:

一、回事向理:本是由于理具才会发生这样的事用,也就是这一切供养布施之行都是由于理性中本具的缘故,遇缘就起用。现在应当回这个心向于实际,也就是回事向理,一切皆是此理性遇缘而起的用,因此不要着在外面的事相上。

二、回自向他:从前迷了周遍的理体——本性遍一切时处之理,一切众生本都是在这法界心中,但由于心已经迷失了,一切都要庄严自己、恭敬自己,现在顺着本性将一切功德都回向于同体的众生。

三、回因向果:下至丝毫许的身口意的善业都成为现前佛性的缘因和了因。以这样的因行,必定现果,同归于究竟的涅槃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

所谓的佛性有三:一、正因佛性;二、缘因佛性;三、了因佛性。正因佛性就像木中有火,缘因佛性就像钻木出火,了因佛性就像火出木亡。佛性本来就是一个,“正因”就像贫女腹中有转轮王、穷人家宅下有大宝藏一样,本来就是佛,这是真实的因;“缘因”是借助修行去开发这个佛性,这就像木头里出火那样;“了因佛性”就是最终所有的木头全都烧成了火,木头没有了。这样的话,终究要回归到本来的三门所有的善业,都要回向到为显发本性而彻底圆成正觉的方向。因此,在任何善行都同归于究竟秘藏。

壬三、施修补经像福分二:

一、明修因;

二、显施福。

癸一、明修因分二:

一、自修补经像;

二、劝布施结缘。

子一、自修补经像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

世尊又说:地藏,如果未来世有国王乃至婆罗门等的施主们,遇到从前佛陀的塔庙等供养之田。

“庙”是貌的意思。仿佛佛菩萨等的形像就在那里,称为庙。建造先佛的塔庙有三个用意:一、表人殊胜;二、令他生信;三、为欲报恩。这是表示诸佛是无上之人,让别人看了以后生起信心而种善根,或者一切都是佛的恩德,为报恩故而建塔庙。“先佛”是过去之佛,年代久远,或许有经典、圣像毁坏、破落的,这些国王等的施主见到了能发心修补。

子二、劝布施结缘

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

这些国王乃至婆罗门等,或者自己亲自营办修补,或者劝别人共同修补,达到乃至百千人等,以布施财力而共结善缘。

以上就讲到了修因上有自己作和劝他人同作。

癸二、显施福分二:

一、自他千生为王;

二、回向尽成佛道。

子一、自他千生为王

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

这等能劝者由于他是头,在作功德的时候是主尊,因此他在百千生当中,常作转轮圣王。而他所劝导的一同修布施的人处于次要的地位,因此果报是在百千生当中常作小国王。在同修佛塔的时候,有能劝、有所劝。能劝者心大,他带动大家一起来修佛像等,因此能作大转轮圣王,其他只作小王,这也是由于因地心力有大小,导致果报也不相同。

子二、回向尽成佛道

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修补塔寺能感得人天胜报,在此基础之上,如果能更进一步在塔庙之前发回向心,把人天的小善扩展成为涅槃的圣因,这样的国王以及一同布施的这些人都必定会成佛。由于这个回向的功德所获的果报无量无边。

这样就明确了,同样是修布施,如果不能回向就只能得人天小果,而能回向就能成就无上涅槃的果位,有这样的差别。这也是心上的缘起不同,而缘起的根源就在欲或者愿上头,由心摄持这个功德回向到了无上佛果之处,因此,就成为成佛的缘起。了解了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在修功德后一定要作大的回向。

壬四、施老病产妇福分二:

一、能所施人;

二、所施因果。

癸一、能所施人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

再者地藏:未来的时代有诸国王和婆罗门等,这是能施之主,见到老人、病人和生产的妇女,是见到了所施之田,这三者都是悲田。老时诸根衰退、气息不够、行步艰难,饮食等生活方面需要有人照料;生病的时候百骸酸痛、命如悬丝,身上有各种不便,如果没有人奉侍就没法生活,所以佛敕令,看病是第一福田。产妇刚刚生产,如果不及时施予饮食,母子都会死亡。所以这三类需要起善心来作布施接济。

癸二、所施因果分二:

一、修因;

二、获果。

子一、修因

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

这里的一念跟前面一念归依不同,前面是说时间极短,这里是说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跟临终时的一念相同,都是指在重要的关头,如果不救的话就会失去生命。所以在这一念之间切莫游移,要有大的慈悲心,立刻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老人、病人、生产者得到身心安乐。所以《大论》里说,假使人饥渴时给他饮食,他会非常感恩。

佛说布施远行者、远来者、病人、看病人,以及在他遭遇了风寒、重难时作布施,这叫时施,也就是及时的布施。当生病时,不是药物不能治疗,而身命不是饮食不能维持,到了老病、生产等时,更需要卧具等重要的物资。所以,所施的东西不在于珍贵,时间不论久长,就是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动一念慈悲之心,而且心里不望回报,立即就布施医药等使他得安乐,这是仁者之心,会得到以下殊胜的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