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称佛名号品第九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下)》 ︱ 唐实叉难陀 译 丨 智圆法师 讲述 ︱

正宗分阐明了四分内容:能化的教主,所化的机缘,度脱的助缘,成佛的正因,这是地藏法门总的内涵。

能化的教主:地藏菩萨无量劫来修了不可思议的大愿大行,到深证果位时就有不可思议的神力,成为能教化的教主。

所化的机缘:广指十法界众生,别指六道各类众生。

度脱的助缘:对上根者直接指示惑、业、苦即是般若、解脱、法身,顿然觉悟而回归法界本地;针对中下根者宣说业感缘起或业报之相。总之,应无数机、分无数身、说无数法而作度脱,成为极大的增上缘。

成佛的正因:众生自身要具足信心和悲心的内涵,因为成佛的正因就在这两大善心上。本经以念佛和布施为代表,有信心而念佛,有悲心而布施,这是代表性的说法。实际上,作为具佛性的有情,上要以信心接通佛力,下要以悲心普度众生,这样就能速疾成佛。也就是说,成佛要自他二力合修,如果众生自身不具备这样成佛的因素,就缺乏根本,由此地藏菩萨期望和一切众生同成正觉的大愿就无法满足,因此还要明确,众生自心上所要具足的成佛正因。

念佛为什么是成佛的因呢?缘起上,众生但凡举心动念必然落在十法界中。念贪嗔痴就落在地狱、饿鬼、旁生法界里,念五戒十善就落在人天法界里,念四谛十二因缘就落在声闻缘觉法界里,念六度四摄就落在菩萨法界里,念佛就落在佛法界里。因此,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是成就佛道的正因。再者,众生念无上果觉的佛,佛的悲愿神力就会摄持众生,让他们回归法界,所以说是成佛的正因。

缘起上,众生要成佛就要念佛,要转众生念成为佛念。在念佛的时候,心中会出现佛的正觉,就像经中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随缘的,就像模子是方或者圆,铸出的像就是方或者圆,心在念佛时就会出现佛果。因此要返回本来的菩提就要念菩提。就方便来说,作为佛果觉代表的名号,念它就能够回归本来。忆念任何能代表佛智慧的色身、光明、悲愿等,缘起上就会成佛,因此叫“正修”。

念佛有四种:一、观想;二、观像;三、持名;四、实相。末法时代普遍弘扬持名念佛法门。这是因为到了末世,众生心识粗劣,而观境微细,因此难以相应。观像要依赖佛像,没有佛像时修行就间断了。持名是最容易的,一念就能入修,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能够不间断地修。正所谓称名易故能相续不断地生起,所以持名念佛成为末法时代普被三根的契机法门。

念的是哪种佛呢?佛有“六即佛”的差别,所谓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又要注意平等和差别义。就理性而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具这样的理性佛,果位的佛如何,在众生心中就有那样的体性,这是平等义。所谓的差别义,就是在缘起上有迷悟之别,可以分六种。第一种,虽然本有佛性,但是颠倒迷惑,丝毫不知,这叫“理即佛”,虽然有个理,但就像昏睡的人不知道自己一样。从“名字即佛”以后,就开始发生觉悟了。最初听闻圣教,之后就明白我是佛,这样已经发生了悟的时候,就叫“名字即佛”。随后会开始发起观行,再起修证,这就有后面的分位。当行者到了观行位的时候,就叫“观行即佛”。之后到了相似位、分证位、究竟位,在这些证量的状况下,分别安立后几种佛。因此,就觉悟上又有名字和观行、相似和真实、分证和圆证的差别。而这里所念的佛是“究竟即佛”。

众生的本觉理性虽然与佛同等,但是没有发起始觉智慧,因此本觉随着无明的迷染缘,起各种颠倒造作而流转生死。自从名字位以后开始发生始觉的智慧,始觉来合乎本觉。这种情形并非两个他体的东西合在一起,而是像珠子本来有光而发出光,光又照珠体那样,本觉的理性和始觉的智慧不是他体的两分,这叫做“性修不二”。也就是从本来的觉性中发起了修行,而这个修就是自身发出来的智慧,所以是全性起修的。而整个修没离开过性,这叫全修在性。等到性德的理体完全显发了,修德的功行达到究竟了,这就叫“究竟即佛”。这里要称念的是达到了究竟觉的佛果名号。

那么,名号和实德又是什么关系呢?不念佛的相好、功德、法身,只念名号,会产生很大的效用吗?其实名号就是佛的实德,名号能招来佛的万德,正当称名时万德就在心中呈现。以佛功德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就不可思议;以称名招来佛不可思议功德的缘故,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效用,因此称名成为极殊胜的方便。称名能消罪、增福、不退、成道等等,以下所说的十佛乃至无量佛的名号,都是基于这种理而发生功用的。

再从成就名号的缘起来看,其实是以法性、缘起、大愿、三摩地、善根等不可思议的力用,成就了如意宝一般的名号。它成为无量无边福德的源泉,是实现一切现前和究竟利乐的根本。能在现前赐予衣食等各种资具的色法如意宝,当然是很难得的;而诸佛的名号能把具缘者引入菩提的缘故,从如来的秘密境界中作不可思议加持而显现的名号,能赐予众生圆满的利乐,因此是大如意宝王。

要知道,以法性缘起的力量不可思议,何时也不虚妄。这是由于一法不成的大空寂当中,一切法都可以随缘而现,正是由于没有实法可得,所以因缘和合就会出现相应的作用。就像火柴和磷片一划的时候就出火,月光镜一照向月光就出水。像这样,由于法性空寂,诸缘一和合就会出相应的力用。或者口里念多刹那声音的咒语,缘起一和合,就会发生治病、开慧等的作用。这样就要知道,法性是空寂的,诸佛在修道时有誓愿的力量、住真实定的力量、回向善根的力量,诸如此类的缘起一和合,到果位的时候就成就了真实的名号。而作为自他缘起相应的条件,行者的心一念这个名号,就会发生相应的作用,以此最终能成就无上菩提。

这样就能认定这是成佛的正行,关键在行者要具有信心,以信心和佛力一和合,就会出现非常大的作用。

乙四、明成佛因分二:

一、示成佛正行;

二、显成佛助道。

这里要理解“正”和“助”的涵义。任何事情都有主有次,或者有根本有眷属,就像饮食有主餐有辅餐那样。在成佛方面,关键在于信心和悲心,或者说,有见和行、智和悲,就像眼目和健足配合起来就能走到果地一样。

这里要知道,一个是信心,要还归本源,一个是悲心,发生利他的作用,也就是证体和起用两分,或者就是要证得法身和色身。现证法身是往内走的,要能够证得这个光明本性,它是万法的根源。而念佛就是要成佛,或念名号或念实相,都是以信心来证到本来的妙体。再者,所谓成就色身,就是本来有悲的力用,现在要让它发出来,也就是要起用。色身和法身成为正助两分或者根本和眷属,在成佛的因上要具足这两分。念佛是为了成就法身,由于忆念佛的果觉名号,会使一切障碍消除,使本具的妙德逐渐显现,这样就会显发自性佛,所以念来念去,就会念出自性佛来。再者,色身上会发生大用。因为法性是遍一切法的,因此,要出现普遍于十法界的大用,就在于要修悲。悲的力量一起,就能在法界量里,应无数的机缘,显示出报化所摄的种种色身。现在在因地,以念佛来成就法身,以布施来成就色身,或者前者成就智慧,后者成就福德,诸如此类,要知道正助的内涵。

像这样把握要点以后,又要举一反三,无数的行门可以摄在这两种内涵里,地藏菩萨要宣说的就是这个要点。

丙一、成佛正行分三:

一、地藏为说利益;

二、如来许救罪苦;

三、大士正称佛名。

丁一、地藏为说利益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前面说过,到临终时能听闻到佛名,不管有罪无罪都会解脱诸苦。现在略说十个佛名,再推广到恒河沙数的佛名,都是一样的道理。然而千经万论都赞叹阿弥陀佛,这是因为在此方、此时,无量众生能即生超脱苦轮、高登净土的缘起在阿弥陀佛上,所以,诸大经论一致指归。

那么念一佛与念多佛是什么关系呢?这也难以说定,只是专一念佛的话,就会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专念弥陀与念诸佛的功德等同。再者,就此方阎浮提人心识杂乱的缘故,在《随愿往生经》里,佛告诉普广菩萨,初发心人应当专念一佛,求生一土,这样容易成就,一旦见了一佛,就见无量佛。再者,在《文殊般若经》等当中也提倡一行三昧,也是说念念相续,念一佛的话,就会见无数佛,也与念无量诸佛没有两样。但是也随人乐欲,有的人就喜欢念多佛,也不必拘于一格。

“我现在为未来众生”有两个涵义:一、体贴如来在兜率天宫付嘱的心;二、显明自己在最苦难的阎浮提救拔的志愿。此洲众生过去的已经获得拔济,超登彼岸了;现在的众生也正蒙如来无上的教化;唯有佛灭度后那些将来的众生,他们失去了依怙,不知道出离的法要,造遍了一切恶缘。如果不事先告示超脱的方法,按照他们这种像瞎子一样的状况,将在长劫中沦陷在生死大苦里,不知道怎么超出。所以,我地藏特别为未来的众生演说利益之事,如果依之修行,在生死中自然得大利益。

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世间利益是小,出世间利益是大;在出世间的诸多法道中,又有藏通别圆的差别,其中还有利益大小的差别。然而在一切法门中,要求一个至直捷、至圆顿的,莫如念佛求生净土;而在一切念佛法门中,要求一个至简易、至稳当的,莫如具足信愿专持名号,因为这个法门具有普适性,非常容易操作,又能得大利益。因此,针对阎浮提末世心识浊乱、难以跟佛相应的众生而言,就要授予一个极其方便简易又极其殊胜的法,以这个缘故,唯愿世尊应许我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