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下)》 ︱ 唐实叉难陀 译 丨 智圆法师 讲述 ︱

辛二、以喻释明分三:

一、迷入险道;

二、知识指迷;

三、迷求出路。

壬一、迷入险道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狮子,蚖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

“譬”是比况,以浅来比深,用世间易知的事来比喻出世间难知的法。上根人直接说法的体性即可,中根人需要由譬喻来得到了解。“有人”指六凡众生。“本家”指原本所在的常寂光土,也是本觉理性。“迷”是由不觉起了妄念成了无明,这样真如不守自性,所以说迷失了;从此流转在五道里,成了众生,所以说“误入险道”。也就是本有的家乡已经不知道了,当下本是常寂光土,有而不现。而无有的六道妄境却不断地显现,迁流不断,这叫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就是指人、天、地狱、饿鬼、畜生这五道中,都有因险难和果险难。“因”指烦恼。“果”指生死。而“多诸夜叉等”指因险难。“夜叉”譬喻五利使,或者五种快利的见烦恼。“虎狼狮子”比喻五顿使,或者五种钝慢的思烦恼,或非见烦恼。“虎”譬喻慢,《善恶分别经》里说:骄傲常慢人后生为猛虎。“狼”譬喻贪,因为狼求食的时候,没有得满足是不会停的。“狮”譬喻痴,由往昔持戒虽然精严,没有清净智慧,执著自己有戒,而轻慢别人,所以堕在畜类,由于他的持戒力而成为兽王,无慧就是痴。“蚖蛇”譬喻非理的嗔;“蝮蝎”譬喻执理的嗔。像这样的迷人就是迷真逐妄的人,迷于假相不见本来的真如,不断地逐取虚假的妄境。这样在生死道里,“须臾之间”即是刹那不停的意思,所谓的苦就是生、住、灭三相不断地迁流,一直被无常所吞。“即遭诸毒”是指所谓的集,也就是贪嗔痴以及三者等分这四种心不断地迁流,念念之间无不是罪。这都是譬喻有情迷失了本有的家乡而误入生死险道、造因受果的各种情形。

壬二、知识指迷

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忽逢迷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

有这么一个善知识,能够解了很多大的方术,善于禁止这样的恶毒,乃至夜叉的诸种恶毒。忽然遇到这迷人,想要入到险道里。就对他说,唉呀!男子,因为什么事情你要入这种险道?你有什么特异的神通能制伏这些恶毒呢?

这里“知识”指地藏菩萨;“一”是说唯我一人能作救护,表示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这里“知识”有两个意思:一、地藏菩萨常在六道教化,为无量众生的共所知识,也就是以他的慈悲威力,成为法界无数刹土的众生所共知的大菩萨;二、多解大术所以称为知识,也就是懂得很多。

“多解大术”,“解”是智慧,“多”指得了权、实两种智慧;“大”指一佛乘;“术”指方便教。也就是这位善知识权、实各种的智慧无不通达。“大”就是他知道一佛乘,一切众生皆是佛,能运度众生到达菩提果地。“术”是为了引众生入到一佛乘而成佛,有各种的方便教法。

应机设教所以说“善”。出对治法,所以说“禁”。“夜叉诸恶毒”指十根本烦恼。也就是对多贪众生说不净观;多嗔众生说慈悲观等等,针对众生各种病情而施设疗法。“忽逢”指不期而遇,也就是菩萨的无缘慈悲给众生做不请之师。“迷人”指那些须臾之间就遭受各种恶毒的一切众生。既然他念念是罪,有这样的恶因,将来一定堕恶趣,在将堕未堕的时候,所以说“欲进”。“险道”就是指三恶趣。“而语之言”就是地藏给这个临将堕落的众生说法。“咄哉”是惊觉词。众生在迷,所以要用这样的惊觉来启悟他。“男子”叫丈夫。《大经》说:“能见佛性名为丈夫。”因为众生本具跟佛一样的佛性,所以用男子来警觉他,让他知道本有,你本来是佛啊!你什么缘故进了这条路呢?这就是想用一种觉醒、惊觉的话来醒发他。

“为何事故,而入此路”,因为恶趣只有两种人能到,不是威神就是业力。现在问,你是为了度众生仗着威神之力而入到这条路里来吗?还是由恶业所牵而来呢?

“异术”指神通。“诸毒”指三恶趣里剧烈的大苦。如果你是由业力入了这条险路,又没有神通的力量,你怎么能免三途的剧苦呢?就像这样,指出这个迷人的非常可怕的状况。

壬三、迷求出路分二:

一、迷闻退步求路;

二、知识接引告语。

癸一、迷闻退步求路

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迷失了真性落在险路中的人,由于宿世植有善根,从前没听到,今天才开始得闻,所以说“忽闻是语”,这属于闻慧。“方知险道”是思慧,也就是真正认定了从因到果整个的路线非常险恶,不仅无有实义,而且遭受无量诸苦。“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思慧决定后修慧的状况。

从前是因为愚痴的力量直接往里面奔,现在知道是险路就退步抽身,知道这里毫无安乐可得想从此脱出。也可以以四谛来解释。“忽闻是语”就是听闻了四谛音声,知道流转和还灭的二重缘起,或者说明白了何者为染,何者为净,何者为苦,何者为乐。这样才知道,这恶道是真实的大苦处,现在往里奔进是真实的苦因,而退步转身是能断掉苦因的集,“求”就是修苦灭的道,“出”是证得了苦灭的果。像这样听到了善知识的法语以后就开始寻求出路。

是善知识,提携接手,引出险道,免诸恶毒,至于好道,令得安乐。

这位善知识就提携接着他的手把他引出这个险道,免离各种恶毒之苦,到了人天或者解脱的好道上,使他得到现前和究竟的安乐。

这里就是讲,众生已经有想求出离的机缘,地藏菩萨给他作大善知识来成就他。

癸二、知识接引告语

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以后,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这些众生依止地藏大善知识,就脱离了三恶趣险处,生在人天里。而菩萨的大悲还没停歇,还要告诉这迷人让他觉悟:从今以后,你必须依止善道,千万不要再走这条恶道。什么缘故呢?因为一入到地狱等险处,动经劫数难以脱出,受苦无量,所以说复损性命。这样人天的善根断绝了,法性的慧命也断掉了,这叫损掉了性命。

这个迷人就像轻度喝醉了一样,听到了地藏菩萨的教化还是会生出一些理解,所以“亦生感重”,觉得这样不好,应当幡然改悟,改恶从善。

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于此路,多诸毒恶,丧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死。

众生已经离苦得乐,菩萨的应化也暂时息止了,所以说“临别之时”。“知识又言”就是法需要流通,如果你见到相识之人,包括 内道四众弟子,“及诸路人”,也就是世俗没有入道的人,不管男子女人。“言于此路”就要对他去讲,这条路里“多诸毒恶”,有恶趣里无数的苦事。“丧失性命”,一旦进去了连人身都会丧失,也就是会丧法性失慧命,这是说苦谛。“无令是众,自取其死”就是讲这恶趣苦都是自作自受,如果以业果愚造各种恶业,那就会感得这种苦报,这是说集谛。所以不要依旧顺着自己的私欲而不顺因果法则,随意地造杀盗淫,那是自取其死。

这是说地藏菩萨告诉迷人,还要辗转地相告,让人们都信受这个因果的善道,要断恶修善,不要自取其死。

辛三、以法合显分二:

一、合方便救拔;

二、合恶习难脱。

壬一、合方便救拔

在宣说了以上的譬喻以后,再合到地藏菩萨的救度之法,显示菩萨的慈悲愿力。

是故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天人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业道苦,脱得出离,永不再历。

所以,地藏菩萨就是这样有大慈大悲,偏偏救拔那些罪苦众生,使他们生在人天的安乐之路,受用微妙诸乐。当这些罪苦众生认识了业道苦以后,得到解脱出离就再也不往恶趣里走了。

如迷路人,误入险道,遇善知识引接令出,永不复入。逢见他人,复劝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脱竟,更不复入。

这就像迷失道路的人,误入有虎狼等的险道而受了很大的苦。后来遇到善知识接引他,使他得以出离险道。他知道过去走的那条凶险的路以后,就再也不会进去了。而且他遇到别人时,还劝人不要进去,自己说,我也曾在此迷失,但得到知识的接引使我获得了解脱,我再也不想进去了。这样子劝动他人也不要走这个恶趣险道。

以上就是譬喻里所显示的地藏菩萨方便救拔的状况。

壬二、合恶习难脱

若再履践,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致失命。如堕恶趣,地藏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

还有一类恶习深重者,虽然暂时救度脱离,但还是会再次进去。就像那个从险路中出来的人,还要再次进入。他还是一种迷误的人,并非智者。这就像堕落恶趣,地藏菩萨以方便神力,已经使他脱出,生在人天中,但很快他由于业果愚深重的力量,恶习结得非常重,又控制不住造恶而进去了。像这样,业结深重之人,会长久地处在地狱中,不得解脱。但这里只是就时间长而言,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有为的法都是无常虚假的,终有一日还是能解脱。因此,这里“永处”是久住的意思,“无解脱时”是暂时脱不出,并不是永远都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