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若谓闻思所抉择者,非为修故,唯是广辟诸外知解,若正修时,另修一种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

前面说到了闻思所抉择的法义就是要修的内容。如果说闻思所抉择的不是为了修,只是开辟外的知解,正修时要另外修一种与此无关的事情,那就像先已经指示了要跑的地方,但到跑的时候往其他跑道上跑,前面说的根本毫无关系,那何必要做呢?

假设要做一些与修无关的闻思,就只有两种原因,要么是作为修外的娱乐,要么是觉得可有可无。凡是无关大体的事,最好是不要,因为做了反而浪费时间。这样就破掉圣言所说“总的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不应该说闻思修,应当只说修。既然安立了闻思修之名,顾名思义,是要从闻到思到修次第相生的,这是我们修学佛法一贯的规则。

如果闻思修次第相生,那么“趣无错的道不需要多闻思”就是一种乱说。反之,如果闻思与修毫无关系,则谬说“趣无错的道不须多闻”也成了善说。原因是闻思于修完全是无义之举,那么花若干年去闻思不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大好时光吗?为了使修行人远离无意义之事,直接进入实修就应不需闻思。

但实际上趣无错道是必须要有多闻的。因为修行必须要确定所修的是什么,要知道这个,必然是要通过听闻了解、通过思维决定,之后进入无错的道修行。不经过广泛的闻思,就无法决定道的含义,那就难免进入错道里。或者由于无法决定道的内涵、数量、次第、如何相生的道理,而在修行上,出现次第错乱、数量不够、无法如理进行等等的过失。所以,怎么会不须多闻就能够趣入无错道呢?

譬如前面我们曾讲过的依止法,一定是先思维如理依止的胜利、不如理依止的过患,这样对依止法生起好乐心。然后要知道,这里修依止意乐的根本是信心和恭敬,信心是从念功德而生,恭敬是从念恩德而生。那么该如何念德、念恩?又须按照缘起决定之理来思维。这样对每一步确实都有决定不移的定解,之后就能趣入无错的道了。再者,有了意乐就能发起加行。按照这样来修,确实能修出依止的善心和善行。从理上能够决定,只要质对了,量达到了,标标准准的无颠倒心就能发得起来,这种叫做无错道。

假如不多闻,自己停留在一知半解里面,在闻上都没达到量,不知道前后整个运行规则,更不要说获得决定义。这样内心不决定,就没办法使心直接进入如理如量的修行。那么行为会一直在这个正轨里面有序地运行吗?会数数地串习到量吗?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样才知道,原来所修就是闻思所决定之义,闻思就是为了决定所修之义,所以,必然是要有闻思修三慧,也必须要用智慧去认定其中的缘起律。

下面要认识的是没有了达闻思修的扼要,会造成什么后果。这又有两种,

第一种后果:学教的人在正修时并没有更多的修行内涵。

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

没有了达由闻而转入思、由思而转入修这个次第生起的关要,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一个学过很多经典续部的人,和一个从没学过教法的人,在正修的时候,两个人的所修没有多和少的差别。

很多人都犯这个毛病,从最初就没有了解学法应当闻思修紧密相联。虽然学了很多法,在正式修的时候却没见到有更多的修持,这就是没有掌握关要的结果。

其实,最初就要懂得是为了修心而作听闻和思维的,每一次都要注意听受修心的法要,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积累。如果还没有建立修心的目标,学法就不会有吸收和抉择的重点,注意力就会放在收集知识或者猎奇、赶场合等上,听完之后并不知道要修自心,丝毫不按照听闻到的作思维,更不会按照思维决定的义在自心上串习,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把法转为实修的内涵。即使学了很多,也是一个也修不来,和没有学的人没有差别。就像学武术,如果只听不思不练,在实战的时候就会一招也打不出,和没有学的人没有差别。这就是没有把握大的操作要点的结果。

现在初步学法的时候,还有过去读书时很强的习惯势力。现代教育,着重在培养知识技能,和修心没有多大关系。一直习惯了在做知识的轨道上走,进入学佛也是一样的习气,只会积累知识,参与活动,展示才能,喜欢辩论、考试,而不习惯去作什么反省、改过,一提到修心、改过就特别不愿意,就想方设法避开不谈,这样一来,就基本上都成了虚假的学法,这样就算学上十年,也没有任何修行量上的增长。怎么造成这种停滞的状况呢?原因是:从一开始,闻、思、修三个环节就没有紧密地相连,三者的相连应当从最初一步就开始,而不是到最后一步才开始。就好比学做人,要从小就开始,而不是到了晚年才开始。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学习,都要把认识转入实践。

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听一点,就思维一点,就已经在这一点上抉择我该怎么做人。懂得怎么做后,就马上实行。这样就在修上出现了一分新内容。按这样学,当然是听的越多,思维的就越多,发起的实践就越多。而实践越多,进步就越多。这样一分分地学下去,和不学的人在实践时相差很大。学了的人有很广的实践天地,不学的人就原地踏步,没有更多的开拓和进展。

第二个后果:放弃闻法和观察抉择。

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诸恶轨派令成坚固。

没有了达闻思修的扼要,还会发生下面这样的偏差:一些自认为是实修派的人,认为闻法和思维抉择等都没有必要,听很多和观察很多只是在增加分别障碍修行,以这种见解会使这种恶的轨派变得非常坚固和有势力。

这又跑到了另一个极端上面,破坏闻思修的正轨。这样把闻思和修割裂开来看,而且坚决地排斥观察抉择。这一类的片面者、寡闻者,以一味地排斥观察修,而深陷在自我设定的概念中,不肯做任何观察抉择,由此断绝了无数个修心的机会和积资净障的途径。由于他拒绝闻法和观察,只守着一种庸俗的安住,导致长年内心毫无进步。

由于没有通达闻思修关联的要点,导致从道前基础开始,就得不到修心的任何进展。比如,不去观察闻法的利益和各种行为的缘起等,就不会发生定解,在闻法轨理的修持上也就难以相应和实行。
在依止善知识的方面,没有思维善知识的功德,就不生信心,没有忆念善知识的恩德也不会生起敬重,这样内心根本没有变动,行为就更没有变动。而反面的串习却一再地加强,邪的分别和观察发展地越来越多。

又比如修暇满时,不去观察暇满的体性、难得和义大,这就不可能发展出取心要欲,也就仍然像从前一样,不会倍加珍惜人生,每天努力地摄取实义。

又比如修无常观时,如果没有大量的思维,也根本生不起死的想法,不会有今天就会死的紧迫感。这样,当然遮不住心随现世法流转。

修恶趣苦,也要靠大量的思维,要不断地做设身处地的考虑,才能引起念恶趣苦的心,才有恶趣的观念,才知道其实恶趣离自很近,只有一口气的距离。一口气不来,就已经掉在恶趣大深渊里,一进去就出不来,那就全完了!这才觉得害怕,才会一心归依三宝。

而归依的根本就是对三宝的信心,这也只有思维三宝的功德才出得来。思维三宝的体性、归依的学处、利益等都是特别重要的修持,在决定了修的涵义后,照着串习,才修得出归依。十善业道建立在对业果的胜解信上,更需要大量的听闻、串习、观察、抉择才可能引起胜解,这以后才有融合在自心上的实修,如果一开始就放弃观察,那就截断了修心的命脉。

出离的意乐源于对苦集二谛和十二缘起大量的观察,只有不断的观察,才会定解轮回的真相,确认了轮回是苦,才会引起坚决的出离。之后,还要靠大量地观察修,数数地串习,才可能使道心坚固。这样有了纯正坚固的意乐,才真正有解脱道的实修。大乘意乐以悲心为要点,也只有由大量的思维才可能引发。空性的见解,也要由观察的途径来引出,不依靠正理观察,也无法产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定解,像这样,如果执着闻法和观察等和实修无关,是有过失的事,那就会完全舍弃不理,导致无法发展修心。

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

因此,串习由闻思慧所决定的义理,虽然不是修成,但承许是修,这并没有什么相违。

总的要看到,修成是果,修是因。没有因就没有果,所以修成以前一定有各种修的过程。修是指对于闻思所决定的义理,真正在自心上串习。“承许是修”和“没有修成”并不矛盾,就像还没有学成,但可以承许是学。比如,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了,以后各阶段的学都是学成的因,这些学习不是学成,但可以承许是学。

像这样,要认识到修是广义的概念,并不是到了高深的境界才属于修,从起步时就有一分修持。比如走路,从开始能扶着走,就已经是在走了。直到年老为止,每天都在走。又好像“做人做事”是非常广义的概念,有各方面的内涵和高高低低的各种层次,不能到了八十岁以后才有做人做事,以前就没有做人做事。其实,一辈子都在做人做事,只不过有层次和阶段的差别。

像这样理解了修的涵义,就见到各阶段和各层面上都有修的内容,下至三岁的小孩都有修心之处。不管在什么修心之处,懂得怎么做、照着实行就叫做“修”。比如给儿童讲佛菩萨的功德,他听后照着念“南无佛”,就是一种修。像这样,每当以闻思决定了一种修的义理后,照着在心上串习,就都是修。

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如果没有修成还承许是修,有相违之处的话,那应当承许在凡夫还没有得到未到定时就完全没有修。原因是:在欲界中除了得到第九住心,以欲心一境的因缘有可能产生修慧之外,在欲界的其它地位绝对没有修所成慧,对法论中数数宣说了这一点。

因此,在初禅未到定以下的地位就完全处在无修当中。这样一来,连你们没有修到未到定以前,也是没有任何修持。但是没有修,怎么会忽然出现未到定呢?难道无因还出果吗?如果无因不会出果,那也应当承许修慧是靠修作为因才达成的,这就不能承许“修成才是修”,而应当承许闻思决定了义理后,在自心上照着串习,就都是修。

故言修者,应当了知,如《波罗蜜多释论·明显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谓令其意,成彼体分,或成彼事。”譬如说云修信、修悲,是须令意生为彼彼。

所以所谓“修”应当了解就像《波罗蜜多释论》中所说:是使自心成为那种体分,或者修成那种心态,成为自己心中的事实。比如修信心,要在自心上修出对善知识的信心、对三宝的信心。修悲心也是要在自心上修出这样的悲心。要这样理解修的涵义。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思维所谓修决定包含止修和观修。

2、 思维闻思修三慧次第相生、不可以分离的决定的道理。

3、 思维与修无关的闻思和不须闻思抉择的修是什么样的状态?应依靠什么样的道理断除这两种颠倒心?思维这两种的心态对修行将会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请依观察、思择遣除自心里类似的颠倒。

4、思维决定真正修的体相,在自心中建立修的正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