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讲记
《辨法法性论讲记》 ︱ 弥勒菩萨 造 智圆法师 讲授 ︱
寅二、无误了知无分别智之自相
自相遍知者,远离不作意,
超寻伺寂静,自性执息念,
五种为自相。
论中以何种方式显示无分别智的自相呢?以远离歧途的方式显示。
为什么不直接宣说自相,而以远离歧途的方式显示呢?因为无分别智的自相在分别心前就像盲人眼前的色法那样,无法从肯定方面以语言显示,而不属于无分别智自相的无分别歧途却可以以语言分析,所以以远离歧途的方式从反面作显示。
虽然无分别智的体性是何者也不分别,但这是证悟法性没有任何戏论所缘义之后,和法性相应而自然不执著任何法的,并不是什么不了知或者压念不起等的无分别。所以无分别智和无分别的歧途有天壤之别。我们辨明无分别的歧途,才不至于认假为真、未证言证。
有哪些无分别的歧途呢?论中列举了五种:不作意、超寻伺、寂静、自性、执息念。
不作意:不生起对于世间名言戏论以音义混合的作意。所谓音义混合的作意,比如当我说宝瓶时,你们心中当下浮现一种鼓腹容器的影像,这是把“宝瓶”的声音和鼓腹容器的事物混在一起,一听到“宝瓶”的声音,心就作意鼓腹的物体(就是在听声音时,把心引向相应的事物);另一方面,比如经堂中放了一个鼓腹容器,你们一见就说:“这里有大宝瓶!”实际上,这个鼓腹的物体上并没有宝瓶的名字,但你们混淆了音和义,一见义就作意它的名字(就是在见事物时,把心引向名字),这就是音义混合的作意。单单没有这种作意,也不是无分别智。比如出生不久的婴儿就没有这种作意,他们还没有开始在语言和意义互相对应的方面串习,不会生起以音取义、以义取名的作意。我们在婴儿身边交谈时,他不生起以音取义的作意。痛苦时,他也不会表达:“我很疼痛。”但他没有无分别智。如果仅仅不作意就是无分别智,那每天都有很多婴儿出生,医院是否成了圣者菩萨的诞生地呢?是否这些菩萨们越长大越退步,等到会说话时,无分别智反而退化成粗大的分别心?所以单以不作意并不成立是无分别智。《定解宝灯论》中说:“盲修无念和尚宗,未察直直而安住,无有胜观之明分,如石沉海平庸住。”
超寻伺:仅仅以超越粗相的寻和细相的伺也不能成立是无分别智,因为色界二禅以上的分别识也超越寻伺,但不是圣者无分别智。
寂静:分别念寂静也不是无分别智。比如连续三天三夜奔走,回到家倒床就睡,沉睡中没有一点分别,但这并不是无分别智。除了沉睡外,处在昏厥、麻醉和安住小乘灭定时,也都是分别念寂静的状态,但都不是无分别智。
自性:无分别的自性义。色法都是无分别的体性。比如石头,对它打骂也好、赞叹也好,它永远不分别,这是无分别的自性,但不是无分别智。
执息念:执著“什么也不想执著”的息念。这也不是无分别智。比如我连吃三个月的糌粑,一天嗅到香喷喷的包子,我心里说“我什么也不想执著”“我什么也不分别”,这是无分别智吗?当然不是。因为心想“我什么也不分别”,本身就是一种执著,落入了以念念显现的方式执著此者、彼者的执著相中。
以上不作意、超寻伺、分别念寂静、无分别自性和执息念都是无分别的歧途。真正的无分别智完全远离这些歧途。弥勒菩萨以反显的方式宣说了无分别智的自相。全知麦彭仁波切开示说:“如果不执著任何边及一切戏论而能对无缘实相胜义远离一切疑网并显露各别自证的光明,当知即是真实的无分别智。”定解宝灯论》中也说:“正修远离四边戏,圣者智慧之面前,现见一切不存在,故自然灭执著相。明空无二之境界,如同目视虚空中。”
总之,一方面,无分别智决定是不作意、超寻伺、分别念寂静和无分别的自性,但另一方面,不能只以不作意、超寻伺、分别念寂静或无分别自性就成立是无分别智,因为如果没有以智慧现见离戏而自然远离此者彼者的分别,则只是虚妄分别的境界。《定解宝灯论》中说:“譬如所谓无所有,中观现见不存在,无色界信无所有,词同义异如天地。”
寅三、无误了知差别
差别遍知者,谓不分别性,
及非少分性,无住与毕竟,
并其无上相,是五种差别。
“差别”是指无分别智超胜声缘智慧的五种差别,即:不分别性、非少分性、无住性、毕竟性、无上性。
不分别性:无分别智对于轮涅取舍不分别,也就是不分别涅槃的功德应取、轮回的过患应舍。小乘声缘的智慧分别轮回的过失、涅槃的功德,所以是有分别性。
非少分性:无分别智圆满证得诸法法性,而且以此能断除二障,所以是圆满断证。小乘声缘智慧只证得法性中的少分——人无我(未证法无我),而且,由此只断除障碍中的少分——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所以是少分断证。
无住性:无分别智不住轮涅任何边,不取涅槃、不舍生死,所以是无住性。声缘智慧住于涅槃寂灭边,所以是有住性。
毕竟性:由于法身常恒性,无分别智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恒时安住,在无余涅槃时也相续不断,所以是毕竟性。声缘智慧入无余涅槃时泯灭,所以是非毕竟性。
无上性:没有超胜无分别智的法,无分别智最为第一,所以是无上性。声缘智慧还需要上进,所以是有上性。
以上五种差别是从不同侧面显示无分别智超胜小乘智慧的特性,也就是智体平等方面,有不分别性;智体周遍方面,有非少分性;智体无住方面,有无住性;智体常住方面,有毕竟性;智体无上方面,有无上性。以智体平等、周遍、无住、常住、无上显示了无分别智超越声缘智慧的差别。
寅四、无误了知作业
最后业遍知,谓离诸分别;
给无上安乐;令远离烦恼,
无所知二障;其后所得智,
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
严净诸佛土,成熟诸有情,
并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
五种业差别。
论中讲述了无分别智的五种作业(作用)差别,对应五果:“离诸分别”是士用果;“给无上安乐”是增上果;“令远离烦恼,无所知二障”是离系果;“其后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是等流果;“严净诸佛土,成熟诸有情,并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是异熟果。
士用果:士即士夫,士用就是如同有力量的人能现前生起作用,无分别智生起时有能力遮止分别念现行,所以远离分别念现行是无分别智的士用果。
增上果:如同依靠眼根能发起眼识,依靠无分别智能获得究竟恒时的安乐,因此给无上安乐是无分别智的增上果。
离系果:系是系缚,烦恼障和所知障系缚有情,无分别智能断除二障的种子及习气,因此令二障远离是无分别智的离系果。
等流果:等流即平等而流。以入定根本智现见诸法如同虚空中央般的大平等性,它的后得是能无碍了知一切所知相的智慧,也就是对性、相、因、果等差别都能如量了知的智慧。由根本智清净的缘故,后得智也清净,所以后得智是根本智的等流果。
异熟果:能严净佛土、能成熟有情、不仅自相续生起也使众生生起一切相智 [1] 。为什么是异熟果呢?因为这三者不是无分别智初产生时就能圆满,要到三清净地时才能获得四种自在,庄严净土、成熟有情,到二障消尽而成佛时,才能令众生生起一切相智。由异时成熟这一点,对三者假立异熟果的名称。
以上讲述了无分别智的作用。总之,无量断证功德都是由无分别智而成就的。《破相论》中说:“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最上乘论》中有一段问答:“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答曰:涅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为了无误了知无分别智的体相,以下从体相、释词、分类、作用、果五方面比较分别心和无分别智。
⑴ 心的体相:是二取识、三界分别心、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五门识。《应成根本续》中说:“心谓迷乱识,体相周遍性,忆念思等基。”
智慧的体相:是如来藏光明相。《应成根本续》中说:“智体非分别,自现心藏义。”
⑵ 心的释词:能分别明了外境者是心。如《入中论》云:“各别了知境。”
智慧的释词:不分别粗细二取,本来安住的殊胜觉知,叫做智。《应成根本续》中说:“释词本住义,如实知明智。”
⑶ 心的分类:心可分为八识。阿赖耶识心明了,无有分别,是无记性,如镜面;眼等前五识对于自境无分别,如同镜中显现影像;第六意识分别自境,或随五根境和根识而转,或缘总相分别境,无体妄现,如同宝瓶先由眼识生起,然后意所取,是意识;缘意识发起贪、嗔、嫉、慢等行相之识,是末那识。
智慧的分类:分为基住智、持相智、遍境智。其中,基住智有体性、自性、大悲三种;持相智有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相、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种;遍境智有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二种。
⑷ 心的作用:积累各种业。
智慧的作用:能度生死于涅槃。
⑸ 心的果:以心成熟生死轮回相。
智慧的果:法界智慧究竟不分离,获得法身果。
综上所述,无分别智是转依的根本或所依,是能转道的核心。由此,发心求证菩提的诸菩萨所渴求的即是悟入无分别智。那么,欲悟入无分别智,首先应如何作意呢?下面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