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辨法法性论讲记

《辨法法性论讲记》 ︱ 弥勒菩萨 造 智圆法师 讲授 ︱

下面逐一解释:

由胜解加行,于胜解行地,

是顺抉择位。

“顺抉择”,即顺于法性而抉择。“由胜解加行”,简别不是现证法性,而是依靠闻思修三种智慧以胜解的方式加行。这是哪种加行呢?是修习无分别智的加行,这说明这期间闻思修是围绕修习无分别智这个核心而用功。通过这样的胜解加行,就悟入胜解行地。这时是在顺抉择位。

各别证加行,即于初地中,

是触真实位。

“触真实”:现量触证真实法性。“各别证加行”,简别并非缘法性总相,而是以各别自证的方式加行。由各别证加行悟入初地,这时是安住触证真实法性分位。

由修习加行,于未净六地,

及三清净地,是为随念位。

“随念”即随念法性。“修习加行”即对已证悟的法性数数修行。由修习加行而悟入修道九地——未净六地和三清净地,“未净六地”指二至七地,因为尚未清净行相,所以叫未净地;“三清净地”指八、九、十三地,因为已清净行相,所以叫清净地。另一种讲法,一到七地还没有清净俱生烦恼障的种子,所以叫不清净地;八地以上断尽了烦恼障,所以叫清净地。

按照显宗观点,在一到七地的出定位,器情世界见为不清净相,众生见为充满贪嗔等的不清净相,由出定位现见不清净的器情世界,所以叫不清净地。八地以上的出定位,不清净的世界见为净土,众生见为佛和佛母的相,四大种都见为本尊,比如水见为玛玛格佛母等。这是因为八地以上的出定位,获得无分别智自在,直接行持有寂平等加行,也行持善巧方便的加行,所以不清净世界都显现为净土。

按无上大圆满的观点,凡是现前大圆满智慧的修行,无论凡夫或圣者,都同样现见佛的清净境界,所以完全是清净境界,完全属于佛智现见的,也是基的本性中本来存在的大清净、大平等周遍现前的清净功德,自然会成就,所以不像显宗渐门依次而了知,所以说他的地完全都是清净地。

由究竟加行,任运佛事业,

相续不断故,此即是达到,

彼智体性位。

由究竟加行而入于佛陀事业乃至众生界尽之间任运相续不断,以这一利他究竟成就,可证明是到达无分别智体性分位,即断尽二障、究竟证入法性的究竟转依位。这时现前了法界无二无变的智慧,所以叫“达到彼智体性位”。

以上转依作意中讲到“一切种为现二取因”,转依究竟加行中讲到“此即是到达彼智体性位”,把二者合起来观察,就知道转依是将轮回依处阿赖耶转为涅槃依处法身。《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阿赖耶并不能作为本来清净与净除一切客尘之具二清净的佛陀智慧及如来藏的所依,因为阿赖耶仍然需要转依的缘故。”如《殊胜金光经》中云:“阿赖耶转依为本性法身。”《四大灭尽续》中云:“阿赖耶净乃法界。”

下面从体相、释词等方面解释阿赖耶和法身。

一、阿赖耶

1、体相:为心与心所所摄,是生死和涅槃一切业习气的所依,无明地,无记性。《自现续》中说:“赖耶分别取,种种识所染,赖耶无明事。”

2、释词:梵语阿赖耶,义为普基,因其是无量习气的根本,故名普基。《应成根本续》说:“释词总一切,根本谓积聚。”

3、分类:《应成根本续》说:“分类身加行,种种本来基。”即阿赖耶有四种:习气身阿赖耶,加行义阿赖耶,种种习气阿赖耶,本来义阿赖耶。

习气身阿赖耶:肢节微尘分中现相粗身或澄净光明身或三摩地相似身或别现之身所依的无明分,叫习气身阿赖耶。

加行义阿赖耶:导致生死涅槃的业分,能牵引诸业的根本,具有无记性。

种种习气阿赖耶:能产生心和心所的种种生灭业的随眠分,具有无记性。

本来义阿赖耶:明性上从本以来俱生之分,如黄金与黄金上的垢染,即观待明性的无明,是一切生死法的初基。

是身中习气所依的缘故,从它现起众多身;是心中习气所依的缘故,从它现起诸心所;是种种习气所依的缘故,从它现起现在种种不同的相;有本来基的缘故,当下都与无明相应而起。这四种阿赖耶是无记性的随眠分,犹如地下种子,不可现见,唯一是诸现行法之因;身心显现分的四种无明则如芽,可以现见。四者统称为阿赖耶,是从同一体性而言;又有四种分类,是从所遮不同而分别安立。

4、作用:阿赖耶能作为前后习气的所依,能作为业惑之因,能作为身集聚现起之基,能作为身心及涅槃各别加行的工具。《珍珠鬘续》中说:“赖耶集聚故。”

5、名相:依次宣说“普”、“基”之相,因为能令前后习气相续,能令前后异熟相连,能作黑白因果力各别的所依,故名普或一切;因为是这一切共同合聚之处,故名所依或基。《应成续》中说:“此中且说阿赖耶,为法非法一切基。”

二、法身

1、体相:不被生死染污的光明性,犹如虚空。《珍珠鬘续》说:“法身诸漏尽,明空明周遍,无思染念净,永离诸戏论,如虚空遍空,离一切表相。”

2、释词:法即正道,依正道而成就者为身。《应成续》说:“释为法正道,身由彼所成。”

3、分类:法身、报身、化身。《应成续》说:“由法报化三,三别成分类。”

4、作用:由见修行果功德事业游戏,能成为无垢。

5、名相:在无相身中圆满十力、四无畏、不共法等的诸功德法,故名法身。《自现续》说:“无畏力明显,所作皆圆满,是法身训诂。”

壬九、悟入无转依之过失

悟入过患者,谓若无转依,

有四种过患:无断惑依过,

无修道依过,无诸涅槃者,

施设依处过,三菩提差别,

施设无依过。

悟入无转依的过失,即通达若无转依将有四种过失:无烦恼断后不入相续的依处;无对治道入于相续的依处;无涅槃者的施设依处;无三菩提差别的施设依处。

一、无断惑依过

从有转依和无转依两方面观察:

比如,初地菩萨生起见道智慧断除见道所断,由获这一转依的缘故,能使见道所断不复生起。不然,如果未获这一转依,则和地前凡夫的依处相同,成为见道所断仍将生起的依处。

同样,二地菩萨生起二地修道智慧断除二地所断,由获这一转依的缘故,能使二地所断不复生起。不然,如果未获这一转依,则和初地菩萨的依处相同,成为二地所断仍将生起的依处。

依次类推,其他地都如此,即某相续和前前相比,如果获得转依,则成为彼彼所断不复入于相续的依处;如果未获转依,则和前前依处相同,成为彼彼所断仍将生起的依处。所以,如果没有获得转依,则无有已断烦恼不复入相续的依处,应成这一过失。

小乘宗不承认有转依,因此提问:“比如种子被烧毁后一无所存,同样只是所断烦恼种子被毁坏而已,没有转依有何相违?”他们认为只需要遣除所断,不必要有转依。

答:倘若断除了所断,则一定有转依。比如最初存在的种子,后来被烧毁而不存在,在这期间一定发生了一种变化,就是生起了能毁坏种子的火焰。所以,毁坏种子实际是以火为依处,依靠对治法的火焰才能破坏种子。如果没有对治法,连烧毁的法相也不可能安立。同样,断除烦恼种子也应当简别补特伽罗的相续,不简别无故说它断除烦恼种子不合道理。所以,“断除烦恼种子”只能在生起对治法的相续上安立,因为如果没有生起对治法,连断除种子的法相也没有。既然和前面的相续相比有了生起对治法的差别,则可证明相续中获得了转依差别。因此,是由这一转依使得相续中不生烦恼,并不是相续断尽之后没有依处而不生烦恼。这就像有眼翳才显现毛发,无眼翳则无机会显现毛发一样,某些相续产生有漏法、某些相续不产生有漏法,完全是由有没有获得转依所造成的。

二、无修道依过

“修道依处”是指遣除所断的对治道入于相续的依处,对治道就是见道(初地)、修道(二到十地)、无学道(佛地)。

比如一百瓦的灯光能破除小范围的黑暗,是下品对治;五百瓦的灯光能破除中等范围的黑暗,是中品对治;一千瓦的灯光能破除大范围的黑暗,是上品对治。如果一百瓦的电灯没有得到转依,则不可能产生更大的对治,因为没有获得对治更大黑暗的依处;如果换成五百瓦的电灯,这时就有中品对治,因为依处已获转变的缘故。

同理,安立初地菩萨具有见道超胜凡夫,这种见道的相续差别完全是由加行道的转依;安立二地菩萨具有超胜初地的修道智慧,有这种更殊胜对治道的相续差别也是由于初地见道的转依。如果没有下下道的转依,则相续中毕竟无法生起上上的对治道。所以,否定转依,就有不存在对治道入于相续之依处的过失。所以,是由于有转依,才由一地转依安立二地修道的名称与意义;由二地转依安立三地修道的名称与意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