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分四

《如何依止善知识》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比丘,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三摩地王经》说:“末法时代的比丘,多数不具律仪而希求多闻,他们只是赞美尸罗,却不寻求尸罗。”经中对于禅定、智慧、解脱三种,也如此宣说。

【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经中又说:“譬如,有一类人称赞栴檀的功德,说栴檀如此美妙、香气非常怡人。别人问他们:‘你所称赞的栴檀,你有一些吗?’他们回答:‘我是靠称赞栴檀香谋生的,自己并没有此香。’就像这样,末法时代会出现许多不精勤修持瑜伽的人,他们只是依靠赞戒谋生,自己并不具尸罗。”经中对其余禅定、智慧、解脱也如是宣说。

以上所说“不合格上师”,就是仅以赞叹学处谋生而不实修之人。

《普贤上师言教》中具体说明了四种不合格上师之相。

一、犹如木磨之上师

比如:有些人自相续中没有一点闻思修的功德,却认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贵族子弟等,在种姓方面超过其他人,而且我的传承是这样的。还有一种,虽有一点闻思修的功德,但并非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修持佛法,只是担心自己在某处会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这两种人叫作“犹如木磨的上师”。

“木磨”,就是外形似磨,本质为木头,不但不能磨粮食,反而会毁坏自身。

二、犹如井蛙之上师

比如:有些上师不能调伏弟子,自己的相续和凡夫人差不多,没有一点特殊的功德,但其他人对他起信心,不经观察就把他放于高位。而他得到名利之后,心也变得充满我慢,看不到圣者的功德。这种人是“如井蛙般的上师”。

三、犹如疯狂向导之上师

有一类恶知识自己并没有依止过上师,也没有精进学过经典和密续,非常孤陋寡闻,而且烦恼粗重,没有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了誓言。虽然相续比凡夫低劣,但他的行为如大成就者一样,作得象虚空一样高,而且嗔心和嫉妒心粗重,没有慈悲。这是“如疯狂向导般的上师”,会把弟子引入邪道。

四、犹如盲人向导之上师

这种上师没有超过弟子的少许功德,而且远离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们不知道打开弟子取舍的双眼。这叫“犹如盲人向导的上师”。

末法时代,由于众生的业力,邪师纷纷出世,但不能因此而毁谤真正的善知识和佛法。我们必须分辨真假,对假的要远离,对真的不能毁谤。虽然的确存在一些假活佛,但不能因此否认真正殊胜的转世活佛,对这些真正的成就者,应当恭敬顶戴。对于人和法也要分析,不能因传法者是恶知识,就断定他所说的法全是邪法,因为恶知识所传的也可能是正法。如果所传的是正法,对此法就不能毁谤,否则容易造下谤法重罪。

戊三、宣说法相之必要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修行解脱的上师,是能究竟我们心中一切希欲 [1] 的根本。因此,凡是希求依止上师的人,首先应当了知上师应具之德相,然后努力寻求具相的上师。而对于想成为学人依处的人来说,也应了知这些,以便努力使自己具备这些德相,成为合格上师。

总之,宣说所依善知识的德相,其必要是:

一、学人可依此努力寻求具相上师;

二、上师可由此励力完备应具之德相。

丁四、下等法相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

由于时代因缘,具足全分功德的善知识实属难得,如果寻求不到这样的善知识,则应如何择师呢?

下面引《妙臂请问经》来抉择。

【《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

《妙臂请问经》说:就像只有一个车轮的马车,无法在路上行驶,同样,如果缺少修行的助伴,有情也不能获得成就。

【“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

这两颂讲了上等道友的十六种德相:一、具慧;二、相貌端正;三、身体洁净;四、种姓高贵;五、专心投入于正法;六、极具辩才;七、行善勇猛;八、六根调伏;九、语言温和;十、能够施舍;十一、悲愍众生;十二、能安忍饥渴及种种身心苦恼;十三、不供奉婆罗门等外道天众;十四、行善精进勤快;十五、知恩报恩;十六、敬信三宝。

若能具足这十六种德相,就是贤善的道友。

[1] 一切希欲:暂时增上生的善趣圆满,究竟决定胜的菩提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