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心所有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讲记》 ︱ 智圆法师.讲授 ︱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

(“分位”这个词表达的意义很全面、很精微。它是从空间或时间上,就某法积聚或相续分出的不同差别位。分位可粗可细、可长可短,甚至一个微尘、一个刹那都是一种“分位”。这里的烦恼分位是指相续上的分位。)

“随”烦恼是相对“根本”烦恼而说。有些随烦恼没有单独自体,是对某个烦恼的差别分位而安立的;有些具有与根本烦恼不同的体性,是某个根本烦恼的同等流类(等流),就像上游和下游的河水属于同类那样,所以这些叫做“随烦恼”。

一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瞋恚一分为体。

一、忿,依于那些已现前,不利于自己的境,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境,内心忍不住愤怒地爆发出来。嗔恚是就总体而言,忿是它的一种表现。

忿的作用:障碍不忿。不忿是心能保持平静而不愤怒。由起了忿恚,就已经压不住,愤怒到爆发出来的阶段时,会拿刀、枪、棍、棒等武器去打击对方,就像有些人脾气暴,两句话不合,就开始干仗那样。由此可以看出,忿以嗔恚为体,是嗔的一分。

二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二、恨,以起忿为前因,心里怀着恶意不舍,结成怨仇为体性。比如有的女人恨心大,恨人三年还不放下,一提起来,还咬牙切齿,这就是已经成怨结,衔恨不舍。恨也以嗔恚的一分为体。

恨的作用:(一)能障碍不恨。比如朋友打归打,骂归骂,事后并不恨你,就是没有恨心。如果发生冲突,一直怀恨在心,变成无法解开的怨结,就障碍了不恨。(二)恨能令心热恼。一想到所恨的人,或者碰面接触,烦恼马上就冒出来,心里特别热恼,甚至提起对方就怒火中烧,愤恨不平。

虽然外在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亲怨,但世人不明白万法唯心,以分别心把假立的自方、敌方当成真的,一直想着对方如何不对,他如何如何伤害过我……始终放不下这样的执著,怀恨不舍。其实,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因为在生仇恨心的时候,自己身心热恼不堪,五脏六腑都受到了伤害,而且还会因此堕落恶趣。所以为人处事,不一定要摆出愤世嫉俗、苦大仇深的样子。

如果了悟心的运行法则,对冤家的加害,作善知识想、作饶益想、作消业想,这样只会生欢喜心,只会感念他的恩德。所以遇到逆境,应该看到事情有利的一面修安忍:这是我的善知识,他特意这样显现,来成就我的安忍;这真是极难得的机会,以这一次安忍,能消除多生累劫的罪业,能圆满很大的资粮,所以他对我有大恩德,他为我堵住恶趣的门,赐予我安乐果;这是佛来现威猛相,以忿怒猛咒来消除我的业障。像这样念他的恩德,心里不但没有恨意,反而得到了清净。

从这个例子,可以体会万法唯心的道理。如果能考虑积极的方面,就会感觉什么都好,没有不能接受的;如果只往坏的方面想,一切顿时成为坏的境界,这叫做“唯识变现”。只是个人思想切入点不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苦乐之道,苦乐观待自己如何用心而已。懂了这个原理,平时无论遇到什么违缘,都要作安乐想、得利益想,这样就不会生起恨的心理,也就无往而不利了。

三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三、恼,之前曾经生过忿心和恨心,在追忆过去不愉快的事,或者触及现前逆境(如碰到冤家对头)的时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心里一下子就火起来,这种暴热、狠戾的心态就是恼的体性。恼的作用:障碍不恼。其实恼是一种报复心理,因为恨他,所以一遇到对方,就会说很多恶狠狠的难听话刺伤他。

由于过去结了恶缘,现在触到逆境,心里顿时狠戾起来。“蜇螫”形容像毒蛇咬人。以恼的心理,一见到冤家,就会口出恶言,说很多刺伤的话语。而造恶口的业恼怒对方,它的毒害胜过了蛇毒,在死后会感受果报转为毒虫身,无法解脱。所以修行人要戒除恶口,说话不能狠毒。

那么,忿、恨、恼这三种心有什么共同点,又有哪些差别呢?忿、恨、恼都以嗔心为体,都是嗔心的表现。忿是缘着现前的境,一下子暴怒起来,手里拿着器杖要攻击对方;恨是缘过去的事,想起“他怎么对我”,生起了一种恨他的心理;恼是想到过去的事,又触到现前的境,一下子恼怒起来。又可以说,忿会发起身表业,手里拿刀、拿枪等;恼会发起种种暴恶的粗语;恨是在意念上没办法脱开,一直怀恨不舍。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

四、覆藏,指自己造了罪业,害怕别人知道,怕因此失去利益、名誉,而把罪行隐藏在心里,不坦白发露。覆的作用:障碍不覆。常常串习覆藏的心理,养成习惯,就很难坦诚地承认错误,发露忏悔。而且,由于心里覆藏了罪业,将来一定会追悔、热恼,不得安宁。

这就像树根一旦暴露在外面,树很快就会枯死,如果把它埋在很深的地下,树根得到保护会有不断生长的力量,就长得枝繁叶茂。把罪业埋藏在心里,它的根一旦坚固,不断增长,就难以拔除,所以小罪会变成大罪。有智慧的人,造了罪业马上发露忏悔,即使造了重罪,也能得以清净。愚痴的人顾惜自己的脸面,覆藏罪业,以覆藏心的作用,使得造了罪业无法忏除,常常以小的过失而招来大苦。《首楞严经》中说:“ 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在菩萨看来,覆藏罪业就像头顶高山、走入大海那样,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谨慎防护。

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也。

覆藏心,以一分贪和一分痴为体。就是说,在覆藏的心态中既有贪的成分,也有痴的成分。害怕说出来会失掉现在的利养和名誉,这是“贪”;不畏惧将来堕恶趣等的苦果,这是“痴”。

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五、欺诳,指为了获得利养和名誉,假装具有功德,以诡诈为性。凡是为了骗取利养、名誉,伪装自己的心理、行为都是“诳”。比如为得到美名赞誉,假装有持戒、修定、开悟等的功德,骗取他人的恭敬和信任,希望别人供养自己。

诳的作用:一是障碍不诳,二是邪命自活。“不诳”就是表里如一,心地诚实,不欺骗人。无诳的生活很清净,没有必要以欺诈等手段来窃取。以欺诈等的手段来求取利养、名誉,就属于邪命。

诳,也是以一分贪心和一分痴心为体。诳的心态中既有贪心的成分,也有痴心的成分。“贪”指贪求利养、名誉;“痴”,指对造欺诳业会堕落恶趣愚蒙不知。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曲,为了蒙蔽别人,使对方搞不清状况,虚伪假装地做出种种行为,以陷曲为性。所谓“陷曲”,就是心里弯弯曲曲,不直心流露。比如装做顺从的样子,实际上想得到重用、骗取信任、掩饰过错、获得升迁等的利益。

谄曲的作用:能障碍不谄。一旦习惯成自然,这种谄曲心态就会障碍不谄。常常会做假表情、假姿态,说种种迎合对方的话,做种种恭敬顺从对方的行为,来蒙骗他人。很多人表面看起来,态度特别顺从、恭谨、谦下,其实不是发自真心。另外,以谄曲心的作用,得不到师友真正的教诲。

诳和谄有所不同,诳是假装有功德,是一种欺诳心理。谄是表里不一,心理弯弯曲曲的,做各种假样子。谄曲也是以贪、痴一分为体。

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七、骄,对自己的长处或功德,心里很骄傲,自我陶醉为体性。比如因为自己容貌好而骄傲,为自己钱多而骄傲,为有才能而骄傲等。内心陶醉染著于自己的长处、圆满等状态就是骄。骄和慢是两种烦恼。慢是根本烦恼,骄是随烦恼。慢是在与别人比较时,仗着自己的长处,显示自己的优势,是一种高姿态、藐视别人的心理;骄是自以为是,自我满足。

骄傲的作用:能障碍不骄,以及生长杂染。有了骄傲的心理,就会生长种种身口意的杂染。骄以贪爱一分为体,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八、害,是指对有情没有悲愍心,损恼有情的心态。比如有人以虐待、残杀动物,损恼众生为乐。

害的作用:能障碍不害,而且做出逼恼有情的行为。人的性情有善、恶两面,不害是不忍心伤害别人的善心,害心已经使善恶颠倒了,害心起来就会障住不害的善心,这种恶性一旦增长,串习成了残害心理就会障蔽善性。“逼恼”是说有伤害别人的心,就会对他人做出逼迫、损恼的行为。

嗔恚是根本烦恼,是从总体上的命名,害是它的一种表现,所以害心以嗔恚的一分为体。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九、嫉妒,就是追求自己的名誉和利养,不能容忍他人的圆满,以妒嫉为体性。

嫉妒的作用:障碍不嫉妒。嫉妒这个“红眼病”,使得自己在见到或听到别人获得圆满时,心里深怀忧虑、心情焦躁,无法忍受别人获得福乐。起嫉妒心会让心扰动,而无法安静下来。心里吃醋,忧愁、不高兴,容忍不了别人圆满,就是在嗔恚对方,所以说嫉妒也是嗔恚的一种表现,离开嗔恚,没有其他嫉妒的相状和作用。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云:“ 皆宿福生,以我贪嫉岂能侵夺。 以是因缘,应永断除悭贪嫉妬,若不除断常受贫穷无复威力。 以是义故,菩萨观之除其贪嫉,于他富贵生随喜心,不舍毫厘获大功德。”对治嫉妒要按此处教导的方法,如理思维:他人富贵是前世修福得来的,哪里能以嫉妒心抢走呢?如果我嫉妒,就会生生世世受贫穷果报,会使我丧失威力。如果能在见到别人得到富贵时,断除嫉妒,学着发随喜心,不必费一分钱就能获得大功德。

总的来说都是我执在害我们,因为执著自我,用错了心才生嫉妒。要这样了知心的运行规律,明白利他心使威力充实,嫉妒心使威力退失,一切都是唯心变现,一件事究竟得利益、还是受损害,全在自己的心怎么想。对方圆满是他前世修福的果报,这不是以嫉妒能强行夺走的;不会因为生了嫉妒心,安乐就跑到自己身上来。当一个人生嫉妒心时,心量缩到只愿自己一个人好,福德也就缩到那么小了。不能接受别人的圆满,就会丧失正气,导致贫穷而没有威力。如果我们能换一种用心的方式,视人如己,愿别人好就像自己好一样。在见到别人有功德时,缘着别人的功德,生一个随喜心,心想:“他有这样的功德,真是随喜!”这样让心欢喜起来,口中作赞叹。久而久之,串习成习惯,心就改好了,也就能不断地增福增寿,增长威力。这确实是最便宜的一件事,自己不费任何力气,单凭随喜就能得大功德。

对治嫉妒的方法,是不要起对立心、比较心,不把别人看成竞争对手,而要看成是自心的一个显现,别人好就是自己心中的显现好。对自心中这美好的显现,发随喜心就能增长功德。

十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十、悭吝,是指耽著财物和法,不能慷慨施舍,秘藏、吝啬的心。悭吝的作用:障碍不悭,以及作鄙劣地蓄积。悭吝也是以贪爱一分为体。贪是总的命名,悭吝是它的一分表现。

我们心里贪著什么,就会想拥有它而不肯施舍,这是鄙吝地蓄积。如果心里贪爱财、法,只想自己拥有,不愿意给别人,就会有“悭吝”烦恼病。比如贪著钱财,会使人一毛不拔,别人有困难乞求时,也不肯施舍;技术上有专长,别人请教时不肯透露;自己懂得佛法,别人请教时悭吝而不肯传授。

对于财和法,智慧的做法是让它流通发挥作用,不断地扩大它的利益面。这就像水,如果不流动,会成为一潭腐水,而使之流通开来,就能发挥其作用。打不开心量,视财法为个人私有物,就容易落在悭吝中;如果反过来,知道这些不属于私人所有,视财和法为法界公共资源,让它尽量地流通,就会出生无穷无尽的利益。

因果规律是这样的:越给予就越富足;越吝啬就越贫乏。福德大小随着心量而定,如果心量缩得很小,福德绝对就小,将来受用就贫乏;如果心量很大,什么都能舍,将来一定富有。一个人慷慨大方,就有一种大富贵的相;一个人吝啬小气,自然气度、光色都缩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无法扩大,怎么能有大富贵的相呢?所以很明显悭吝使人贫乏。

按照“布施增长福德”的规律,使福德辗转增长,才是智者纵横天下的胸怀。在中国受供奉的财神——陶朱公范蠡,历史上记载他“三聚三散”的故事,每一次他聚了财,就散掉,这样前后三次,结果福报变得越来越大。一次次地布施就是一次次地积福德,这样真正做开来了,会感觉人生境界逐渐开阔,好因缘自然汇聚到自己身上。

从正反面观察,会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错误观念。比如好东西留给自己,才是对自己好,没想到这是在害自己。怎么说呢?因为心是变现万法的作者,如果心悭吝了、抓得紧紧地不肯放开,就不会有东西进来,所变现的果报就是贫乏。现在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再做这种害自己的傻事了,要反过来做,让自己的心放开,使它慷慨地给予,这样就有回馈。大家应当细心体会唯心变现的道理,就会明白越布施才越对自己好,这样的心变现的果报就是富有。

法也是唯心变现。打个比方,一盏灯光,如果只想据为己有,不愿灯的光明照亮别人,就会把门关上,把窗帘拉上,结果发现灯光还可以照到别人,愚蠢的人就会拿一个灯罩把灯罩住,在灯罩里只留一点光,结果自己的屋子也漆黑一片了,这是很愚蠢的做法。像这样,如果缘佛法起悭吝心,不愿意把正法的光明散播出去,结果使自己陷在愚痴的黑暗中。如果能反过来,把灯光尽量放出去,打开门窗,或者直接把灯挂在门外,让更多人得到光明,自己也光明自在。同样,打开心量做法布施的结果,能使自己智慧更加明了。

这样思维观察就会明白,没有什么外在因素能让我们贫乏。导致我们身心贫困的唯一因素就是悭吝。看清楚悭吝是心中的苦因后,就要尽量对治。其实,悭吝也只是自己想错了、串习错了而养成的心,只要肯反过来改,肯跟习气作斗争,就一定能转成慷慨施舍的善心。如果自己贪著一件好东西,不愿施舍时,就要警觉:这是悭吝的烦恼,它会使我狭小、贫乏,咬紧牙关也要做布施。刚开始做不到全部布施,就先给一半或者给三分之一,这样逐渐练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布施,慢慢增长上去,就会越来越有力量,最后会彻底断掉悭吝的恶习。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以上这十种烦恼各别而起的缘故,称为“小随烦恼”。

忿等十种烦恼是独自生起的恶心,范围很小,所以叫小随烦恼;无惭、无愧二种随烦恼通于一切恶心,范围比较宽泛,所以叫中随烦恼;掉举等八种心所通于不善、无记,遍一切染心,所以叫大随烦恼。